582.第574章 為了虞妙戈的項羽!

  第574章 為了虞妙戈的項羽!

  「然而,六國之中,秦國最強,於我韓國彼鄰,落後,便是挨打,此乃千古不變的道理,秦國不去欺負弱小的韓國,難道,去千里跋涉對付其他的國家嗎。」

  張良將目光看向了田宣。

  繼續說道:「數十年前,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遠交的誰?」

  眾人無不駭然。

  張良繼續道:「你齊國安存四十年,不受兵戈之苦,百姓安居樂業,連張良在書中都看到了那說書人讚美臨淄的文章,四海相傳那臨淄歌舞昇平,百姓夜不閉戶之盛景,你可知道,這對韓國來說,仿佛天外之國一般,無法去想像,亦無法去感受,因為,韓國,時時刻刻,都擔心著秦國有一日,忽然出現在新鄭城下,家將不家,國將不國,老少皆如是,千里無淨土,牲畜無草廬。」

  張良的話讓無數人動容!

  一個遠交近攻,成全了齊國,卻害死了韓國!

  張良接著說道:「然而,齊國安享了多少年的太平,我韓國便受了多少年的摧殘,從那一刻起,我韓國就開始被秦國一口口的蠶食土地和百姓,秦國不花費一兵一卒,便達到了他的目的,韓國變法強國之外,亦抵擋秦國於函谷關快四十年,成為你們齊國的屏障,如今,韓國雖亡,但齊國若是再不清醒,今日的韓,便是明日的齊!」

  張良的聲音愈來愈大。

  直到最後,仿佛用盡了全部的力氣,讓面前的田宣,勃然色變!

  垂雲峰上。

  數百人屏息靜氣,細細思考這張良的一言一句。

  發人深省,震人耳目。

  張良繼續說道:「韓秦的強弱,不能以單單變法而論之,因為變法絕不是一人可以行事,若是按照你所言,一國變法失敗在於一人之成敗,那為什麼如今秦國的商君早已逝世百年,而秦國卻從沒有停止變法的腳步,想必,這個道理,才是我等需要去關注和學習的,而不是單單的只去看一個結果!」

  「申不害幫助韓昭侯整頓吏治,收回了俠氏,公氏和段氏全部的特權,摧毀了他們的封地,將他們的財產充回國庫,這樣做,確實充盈了府庫,但這只是短暫的充盈,沒有從根本上讓韓國富足起來,商君在這個過程也一樣收回了貴族的特權,但卻建立了法制讓農業,人口得到了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這便是過程,到底是結果值得人借鑑,還是過程值得深思,諸位皆是智者,不用張良道明了吧。」

  誰也沒注意道。

  人群中,那個灰色衣帽,遮蔽了面容的身影,此時不由微微抬起了頭,似乎是在打量著張良,兩息之後,又垂下了腦袋。

  田宣啞口無言。

  如今,反而將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那目光中已然出現了變化,不由揮袖而去,回到了石桌前。

  秦舞陽拱手笑道:「張兄,詞義深刻,無人不服!」

  張良拱手道:「多謝秦兄謬讚,此乃張良肺腑之言,並非什麼治世之學問!」

  趙成撫須笑,道:「經得了驚濤駭浪,他日必有乘風破浪之時!」

  忽然,一個小小的身影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眾人詫異的看了過去,項羽看了看石台上的虞妙戈,妙戈的小酒窩身陷,握了握小拳頭,偷偷鼓勵著項羽。

  然而,不少人也都看了過去。

  不由皆笑了起來。

  項渠本想將項羽叫回,又看了看自己兒子的目光,不由也微微點頭,說錯話,不要緊,敢於站出來,在項羽這個年紀,很難,很少,要知道,這在場無不是飽學之人。

  項羽來到張良面前,項羽拱手道:「楚國項羽,見過世兄!」

  張良也回禮道:「公子有禮!」

  項羽歪了歪腦袋,想了想,這才說道:「時才,我聽聞諸位世兄都在說,各國之變法,項羽年幼,不如世兄們知道的多,但家父在家中教誨,曾提過,吳起本於楚國變法,也於韓秦一樣,削弱了貴族的特權,收回了他們的土地,然而,其結果便是吳起被貴族所殺,讓楚國變法最終得以失敗。」

  張良點了點頭,道:「變法之根本,在於野,而不在於朝,此乃必然!」

  項羽擺了擺手道:「我不懂,不過,在項羽看來,若行變法,不管是朝是野,關鍵之處便在於,要經得起這個變法的震盪,經得起,就能成,經不起,必敗無疑!楚國失敗,便在於此!然而,現在說變法,哪怕準備去做,那也絕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當今秦國已然東並,何來的時間去變法啊,不如想想別的對策,不更好嗎,世兄覺得項羽所言可對呢?」

  眾人原本是看笑話的。

  可是項羽一句話,就讓人的臉上都僵住了。

  驚的是項羽說的是,朝中經不起變法的震盪。

  何止是楚國。

  哪一國都受不起。

  就連張良也不由詫異的看向這個五六歲的項羽,雖然言語還很稚嫩,但是道理是明白的。

  然而。

  張良自然不會和項羽詳說,而是以回答的口吻,說道:「公子羽有所不知!」

  項羽一愣,道:「還想請教!」

  張良道:「天下大戰連綿,任何一國變法,都只能是戰時法制,戰時行法的關鍵,在於凝聚國人民心,法不得人,民眾便逃亡他國,變法強國便成水中撈月,所以,列國變法都是小心翼翼,是以,必然多以整肅吏治為變法軸心,因為,整治貪官污吏,易得民心,從這一點來看,足以說明,變法,何時開始,都不晚啊!」

  張良這麼一解釋,琅琊山眾人,紛紛點頭。

  時才,他們也在擔心這個事,秦國都出來了,變法會不會晚了呢!

  然而張良時才也說!

  變法在於過程,其實也就回答了項羽的問題,只要處在正確的過程中,國家就會逐漸強大起來,結果,永遠沒有結果。

  即便現在秦國,很強,但是,對於現在而言,秦國因為法制就看到了結果嗎,依舊沒有,秦國也還在過程當中。

  而此時,張良無疑說的更加的清楚!

  秦舞陽對趙成說道:「師尊,張兄弟真是大才啊!韓國當真可惜,若是在等幾年,未必不會強盛啊。」

  趙成也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你為什麼不邀請張良前往燕國出仕呢!」

  秦舞陽頓時兩眼放大,喃喃道:「對啊,我怎麼沒想到!」

  趙成說道:「鬼谷若是收了張良親傳,而張良又要報國讎家恨,必然會依附於一國,你既然和張良有緣,自然可以勸他去輔助燕國,與此同時,這些鬼谷門人,必然大多都會前往燕國,這樣不就是讓燕國強盛了嗎。」

  項羽點了點頭。

  他又看了看虞妙戈。

  張良說道:「諸國欲對抗秦國,可於歷史變法之制為鑑,公子羽時才所言,屹然說道關鍵之處,那便是深徹變法,而深徹變法,首要之難,便是承受法制實施的第一個浪頭震盪,不經此震驚,朝野皆不知變法為何物。」

  項羽卻說道:「項羽年幼,不明其變法到底何在,但知道,兵法所云,知時勢而動,不知實勢而衰的道理!楚國既然失敗,若是再行變法強國,怕是難以經得起,難道,各國就敢拿變法成敗來賭一賭一國的盛衰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