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九娃用力拍拍胸脯保證道:「放心吧哥,明天我親自帶隊守北門。」
楊凌滿意地笑著拍拍楊九娃的肩膀道:「好好干,本帥不會虧待你的。」
接下來楊凌又詢問清楚楊九娃明日攻防戰的細節後便讓他離開,畢竟明天是關鍵,楊凌不允許任何失誤發生。
等楊九娃走遠之後,楊凌突然感覺肚子有些餓,連忙叫人送飯菜來。
吃完東西之後楊凌又躺在床上琢磨著明天的戰鬥,直到半夜時分才迷糊過去。
次日清晨楊凌被外面的喧譁吵醒,他揉揉惺松睡眼,看著桌旁的銅鏡,只見自己左臉頰處有塊淤青,顯得格外刺目。不用想,肯定是昨晚和敵軍交戰時留下的。
楊凌輕嘆口氣,自嘲道:「沒想到我居然也落魄成這幅鬼樣子!」
洗漱過後,楊凌換上新軍裝,腰間別著寶劍,推開房門,只見外面站滿士卒,眾人紛紛敬禮:「報告大帥,我們準備好!」
楊凌微微頷首示意後邁步走到中央的空地,眾士卒則列隊站好。
楊凌掃視眾人片刻後朗聲道:「明天敵軍就要到來,我相信大伙兒都已經知道這件事,但是大伙兒依舊如往常般訓練不輟,這說明什麼?我楊凌沒白養活你們。」
眾人齊聲吶喊:「大帥威武,大帥威武!」
「大帥威武!」
「大帥威武!」
看到眾人興致盎然,楊凌繼續說道:「這支敵軍的數量是我軍的十倍以上,所以我希望大夥拿出拼命的勁頭來,務求在敵人來犯之際,給予其沉痛的打擊。」
頓時,全營士卒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士氣空前高漲。
看到眾人士氣旺盛,楊凌暗贊道:「這些兄弟平時看起來吊兒郎當的,關鍵時刻卻是不錯。」
楊凌接著道:「明天敵人主要由騎兵為主,所以咱們要在野外布下陷阱。」
眾人點點頭,楊凌接著道:「在敵人進入伏擊圈前咱們必須搶占有利地形,否則敵人很容易就躲避開去,所以我希望諸位都好好思考,並且提出具體的建議。」
眾人互相看著,誰也沒有立即表態,顯然對於布置陷阱還沒有太深刻的認識。
楊凌環顧眾人,大聲道:「這些陷阱包括絆馬索、陷馬坑等等,這都是為防止敵軍順利突破城牆進入城內所做的準備工作。如果明天敵人順利奪下城牆,我們只要守好北門就可以確保大局不變,反之亦然。如果敵軍沒有奪下城牆,我們可以趁機掩殺,消滅敵軍。」
聽完楊凌的話後,眾士卒總算理解陷阱的原理,不少人暗暗點頭,表情凝重地思索著該怎樣布置陷阱。
「好!現在大夥各歸其職,我再重複剛才的那句話——大丈夫立於世上,有所為,有所不為。如今我們身處敵境,更應奮勇向前,不能有絲毫懈怠。若是畏縮退卻者,嚴懲不貸!」
眾士卒聞言,神色肅穆地齊聲回答道:「遵令!」
楊凌又叮囑幾句之後便返回房間休息去。
翌日,楊凌早早便起床,洗漱完畢後便帶著麾下的部隊趕赴城北。
楊凌所率領的部隊約莫五千餘人,其中三千精銳步兵兩千,剩下四千皆是弓弩手。由於敵人的數量是己方的八倍多,所以楊凌決定採取守勢,利用城牆優勢阻擊敵軍。
楊凌的部隊抵達北門之後,將北門團團圍住,然後派遣出大量的斥候偵查敵情。
楊凌的部隊駐紮在城東南側,距離北門不到二里遠,因為敵人若從北門發動襲擊,他可以第二時間馳援。
與楊凌所預料的差不多,敵人並未從北門發起進攻,似乎對於城門並不太在乎。不久後,楊凌就收集到不少關於城外敵人的消息。
根據斥候傳回來的消息,敵軍共計有六萬人左右,除去正規軍約莫七萬人。其中騎兵近五千人,步兵約兩萬人。
至於騎兵主將名字,斥候並未探查到,或許敵軍有特殊的手段屏蔽斥候的追蹤。
楊凌估摸著敵軍的兵力,隨即吩咐下去:「傳令下去,全軍戒備,做好迎戰的準備。」
很快楊凌的命令便被傳遞到各營,緊張的氣氛開始瀰漫開來,大夥都繃緊神經,做好迎戰的準備。
時間飛逝,轉瞬間天光大亮,敵軍終於有所行動。
只見城外旌旗招展,黑壓壓的騎兵朝北門奔騰湧來,塵土遮天蔽日。
「敵軍衝鋒啦!」
城門樓上負責瞭望的哨兵扯著嗓子高喊起來,驚慌的尖叫響徹雲霄。
城上士卒見狀紛紛趴下,同時舉起長矛對著下面攢射,箭雨呼嘯著飛瀉下來。
下方,正在奔跑的敵騎被箭矢射倒不少。不過他們的衝鋒速度並未受影響,依舊不管不顧地朝北門衝鋒,試圖攻克這座難啃的堡壘。
敵軍距離北門越來越近,城上守軍的弓弩手也漸漸適應下來,瞄準敵軍不停地射擊,雙方陷入僵持階段。
楊凌見狀眉頭皺成川字,敵軍的箭雨雖密,不過效果卻不是很理想,敵軍仍然在迅速靠近。
看著敵軍離城門僅剩不足百米遠,楊凌急忙下令道:「放箭!」
咻咻咻,箭雨如林,鋪天蓋地的朝著下面射去,不斷有慘嚎聲響起,不少敵軍中箭跌落馬背,但是敵軍卻並沒有停下腳步,仍在繼續向前衝鋒。
敵軍距離城門僅剩不足百米,楊凌見狀喝道:「拋石機,準備!」
城頭守衛的火炮營立即把火炮抬到垛口,然後將引線拉起,待到炮彈裝填完畢後,隨即發射。
咚~轟隆!
隨著巨大的爆炸聲響起,敵軍陣型里頓時掀起腥風血雨,無數敵軍中彈倒地哀號。
城上守軍的這輪齊射打得敵軍措手不及,許多敵騎被打傷,甚至摔落馬下。
「投擲標靶!」
城頭的士卒早就習慣使用拋物線投擲標靶,聽到命令後,立即按照命令執行。
嗖嗖嗖,隨著拋物線的軌跡划過,數十顆圓滾滾的鐵球砸在敵軍的隊伍中。
轟隆!
伴隨著劇烈的爆炸聲,不少騎兵被炸死、撞死,場面混亂不堪。
看到這種情況,城頭的守軍頓時士氣大振,士兵們爭先恐後地撲向城門樓。
楊凌也拔出佩刀,怒吼道:「跟老子殺下去!」說罷策馬衝下城頭。
其他將官們紛紛策馬緊隨其後,殺向城下。
北門城下,兩支騎兵正在激烈交戰。
其中兩支分別屬於敵軍的主力步兵和騎兵,敵軍的騎兵共計有五千人,不過其中兩千騎兵已經折損在昨晚的攻城戰中。
這次進攻的主力乃是敵軍的騎兵,這些敵軍的武器裝備比較精良,馬匹的質量也非常好。
楊凌的部隊則是步兵居多,不過其中有兩百名精銳的虎賁衛和八百名新編練出來的輕甲士兵,因為他們擅長騎射。
兩支騎兵正在激烈廝殺,你來我往,戰鬥極為膠著。不過由於虎賁衛善於騎射,在戰鬥中稍微占據上風。
敵軍騎兵將領見己方步兵遲遲拿不下北門,焦慮萬分,不得已命令步兵向北門強行突破。
砰~砰~
敵軍步兵端著木棍頂盾牌衝到城下,隨著木棍猛然揮下,城頭上的守軍立即遭殃,紛紛栽倒在地。
不過楊凌並沒有因為城頭上守軍的失利就掉以輕心,敵軍的騎兵已經開始發威。
「射擊!」
隨著楊凌的指示,城頭上的弓箭手紛紛扣動板機,箭矢飛掠出去,射翻敵人不少。
然後城頭上的士兵將盾牌架到垛口邊緣,對著下面射擊,不過敵軍也不傻,見到城頭上的弓弩手露頭,當即扔下手中的兵刃躲避弓弩的射擊。
敵軍步兵趁著這個空隙,冒著城頭弓箭手的威脅,拼命衝刺,試圖攻克城門。
眼見敵軍就要攻破城門,這時,城外忽然響起隆隆的戰鼓聲。敵軍的步兵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呢,便覺身旁勁風閃過,然後耳畔就傳來悽厲的慘叫聲。
原來,城外的那些賊寇騎兵趁著己方步兵攻城時,偷襲城下的敵軍步兵,導致敵軍步兵死傷慘重。
這下敵軍步兵不敢再貿然攻城,紛紛躲藏起來。不過敵軍騎兵則乘勝追擊,朝著城頭猛攻過來。
楊凌見敵軍騎兵已經逼近城門,連忙命令道:「擂鼓助威!」
城頭的將士聽到楊凌的命令後,立即敲響城門處的銅鑼。
銅鑼聲剛起,城內的警鐘就被吹響。
北門外的賊軍將士聽到城門的鳴金撤退號角聲,不禁愕然,顯然沒弄明白髮生什麼事。
敵軍的統帥聽到警鐘聲,知道今日無法攻破北門,當即大喊道:「全體都有,立即撤退!」
賊軍將士雖然疑惑,不過卻並沒有停留,立即調頭往回跑。
不過他們剛走沒兩步,從四周的樹林中突然冒出數百名漢子攔住去路。
「兄弟們抄啊,搶劫呀!」
「兄弟們上啊,搶錢呀!」
數百名流民見狀紛紛蜂擁上前,將敵軍團團圍住。這些流民見到城外有幾千人馬攻城,擔心自己會像前幾日那幫人似的被趕到山溝里餵狼,因此便趁著夜色悄悄摸到附近等候。現在看到這群人打算撤走,立即毫不猶豫地跳出來搶劫。
這些匪賊根本就不明白怎麼回事,就被數百流民衝散包圍,然後被搶的搶、殺的殺,最終全部變成屍體。
楊凌見到流民搶奪戰果喜笑顏開,立即讓人收攏俘虜,清點獲得的財物。
繳獲的鎧甲盔帽和馬具等雜七雜八加起來有三百餘件,可謂是滿載戰利品,除去鎧甲和盔帽,剩下的都送給城頭的守軍作為賞賜。
楊凌又安排士兵檢查敵軍的糧食,發現他們帶來的糧草竟然消耗殆盡,只夠吃三餐的。
楊凌立即令城防隊抓緊時間修復北門,並派人把繳獲的東西運到城牆下。
北門的防禦工程總算告以段落,眾人鬆口氣,旋即繼續埋鍋造飯。
楊凌看著城外躺滿的屍體,臉上浮出濃濃的憂色,沉吟片刻問道:「李德全呢?」
李德全是楊凌麾下負責記錄戰功和撫恤的參軍,專門負責記錄敵軍陣亡的將士名字,並將他們的屍首運到城外,然後按照功勞分配撫恤。
楊凌麾下有很多文職官員,如果不考慮戰死的話,平均下來每個將士能夠分到二十枚銀元左右,這筆撫恤費可不菲。
不過楊凌知道這個撫恤費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想找李德全商議解決辦法,畢竟他才是楊凌的幕僚長。
李德全急匆匆地從外面跑進來,拱手道:「卑職參見主公。」
「李參軍免禮,你快說說,該給犧牲的將士分發何物合適?」
李德全聽到楊凌這話,眉頭皺起來道:「主公,末將認為這次攻打敵人,咱們必須要保證將士們的補充,否則咱們難以維持整座大城,更何況城中還有許多百姓。」
楊凌聞言暗嘆口氣,確實如同李德全說的那般,若不能保障將士們的補給和供應,那麼城中的百姓很可能會譁變。
楊凌沉思片刻,然後對李德全吩咐道:「傳本官的命令,凡是陣亡將士遺孀,可以免徵賦稅半年!」
李德全聽到這個條件,眼睛登時亮起來,這可相當於免除半年賦稅啊!
他之前也曾經提醒楊凌要保障將士的補充和軍餉,但是楊凌並未採納他的建議。因為這種事情太敏感,容易招惹非議,甚至會引火燒身。
不過現在情況危急,為保證將士們的補給和軍餉,也顧不上那麼多的忌諱,反正這些將士是跟著楊凌打天下的。
只要保護好將士們的親眷,別讓他們遇害,楊凌就算做錯也不怕。
楊凌的政治嗅覺非常靈敏,早就察覺到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因為自古以來,諸侯爭霸,哪個諸侯不是先滅其國,然後才慢慢吞併其他的國土。
如果自己這邊不能迅速擴張,不僅會受到外部壓力的迫害,還會使自己腹背受敵,陷入絕境之中。
楊凌的目光掃視在場的將士,高呼道:「諸位將士,本官知道這個決定可能會觸怒某些人,也有可能會遭到彈劾,但是我希望在場的將士理解本官的苦衷。」(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