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職遵命!」李春應道。
楊凌轉身對眾民夫朗聲喝道:「鄉親父老們,咱們平涼城遭遇大災,朝廷發下救濟糧,讓我們度過難關,我感激不盡。但是我們不能坐享其成,不僅不能躲清閒,反倒要更加努力幹活,為朝廷盡忠!」
「為義軍盡忠!」眾民夫齊聲喝道,臉上滿是堅毅之色。
楊凌抬手虛按,示意大家安靜,然後繼續說道:「咱們要打硬仗,所以需要更多的勞動力。這裡有兩千多斤救濟糧,你們誰願意跟我走,就留在這裡,不願意的,我也不勉強你們。」
聽到楊凌這麼說,眾民夫頓時議論紛紛。
片刻之後,幾十號民夫舉起右臂表示願意追隨楊凌,剩下的人互相對視片刻,最終陸續走出人群,向楊凌報告,願意留在城內幫忙。
楊凌看著這批民夫,欣慰地點點頭,說道:「諸位兄弟放心吧,我們大夥都是百姓的子民,我們義軍肯定不會虧待你們的。這樣,我再從府庫拿出500錢,分給你們。」
楊凌說完,便帶著幾名士卒離開大堂,直奔縣衙後院的倉庫。
楊凌在倉庫里拿出500貫銅錢分發給這些民夫,並且叮囑他們把錢收好。
「諸位兄弟,如果有人想要退出,請隨時來找我,咱們還會再招募更多的民壯,共同對抗韃虜。」楊凌鄭重地說道。
民夫們紛紛稱謝,目送楊凌離開,然後開始拆卸糧食,將糧食運回城中儲存。
這些人都是貧苦農民,沒有任何的技術含量,只要稍稍訓練幾天,就可以勝任民夫的工作,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民夫。
這些民夫雖然缺乏技術含量,但勝在數量足夠多,每隔三日就能從平涼府運來數萬石糧食,楊凌甚至懷疑,他們根本不需要訓練,只需要吃飽飯就行。
除掉糧草的損耗,平涼府還能維持六七天的糧食供應,這使得城中的百姓總算緩過勁兒來,恢復到平時的生產秩序中。
楊凌趁著百姓的精神狀態尚佳,將徵發民夫的工作推進得飛快,短短的幾天時間,整座平涼城就煥然變樣,城牆已經基本完工,四門外都豎立著高大的木質圍欄,城門外更是挖掘壕溝、鋪設鐵絲網和拒馬。
城中的各條巷道里也全部拉起柵欄,每處都有民勇值班,城中到處都能看到巡邏的民勇。
南宋和北宋的爭鬥已經蔓延到他們義軍,楊凌不敢怠慢,只能全力保證這座平涼城的安全,否則他的政治前途恐怕會毀於這場戰爭。
楊凌帶著衛隊巡視城防時,遠處隱約傳來陣陣嘈雜聲。
「楊將軍,好像是官兵打過來啦,怎麼辦呀?」負責警戒的民夫驚慌失措地喊道。
「不用擔心,是官兵過來搶救糧食,你們守好自己的崗哨,不要輕舉妄動。」楊凌安撫道。
「是!」
果然如楊凌預料的那樣,過來搶救糧食的確實是官兵。不過對方顯然低估平涼府的防禦,剛靠近城牆就被打得屁滾尿流。
這些官兵顯然也沒想到城裡居然有這麼多武裝到牙齒的民壯,只能狼狽逃竄。等到對方撤走,平涼府才恢復平靜。
這次楊凌並沒有大肆殺戮這些官兵,畢竟雙方是友非敵。他只是嚴厲地斥責那些擅闖民宅的官差,勒令他們以後沒有通行證不允許入內。同時,楊凌還派人抓捕這些無法無天的惡棍,以儆效尤。
平涼府的百姓在劫後餘生的慶幸中,對楊凌越發信服,他們甚至認為平涼府是楊凌和他麾下這支義軍創造出來的,因為只有楊凌才有這樣的魄力,才有資格統率平涼府的百姓。
在平涼府官員和民眾眼中,這支義軍已經是他們心中惟我獨尊的英雄,甚至比當今天子的威望還要高,所以他們才會甘冒奇險組織民夫修建防禦工事,就是為守住平涼府做準備。
「報!」
楊凌正在巡視各項工程進展,副尉劉大刀風風火火地跑過來報告道:「報告將軍,前面發現敵情!」
「哦,走,我們去看看!」
楊凌聞言頓時精神振奮,立即帶著劉大刀等人趕往前線觀察敵情。
前線指揮所。
楊凌帶著劉大刀等人趕到時,戰況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只見前方的土坡上密密麻麻站滿人影,他們正揮舞著火把,或扛著弓箭,或拿著刀劍,向對面的義軍攻擊。
在對面的人群前面,兩名身穿鎧甲的將領正在指揮作戰,左側那人手握鋼鞭,不斷抽打在衝鋒的士卒身上,逼迫他們停止前進。
右邊那人身材魁梧,手提丈八蛇矛,腰懸寶劍,正策馬馳騁在陣前,手中長戟舞動如風車般旋轉,不斷刺死衝上來的敵人。
這二人不是別人,赫然就是李嗣業和趙率教,二人在平涼府的駐軍里擔任軍師,負責主持城中的防務。
李嗣業和趙率教在平涼府駐軍里頗受愛戴,尤其是趙率教,在軍中的威望極高,很多將士都將其奉若偶像。
由於兩人都是騎射高手,再配合熟悉地形的步卒,所以守城的壓力不大。不過城牆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也讓平涼府城的民夫們感覺到危機。
平涼府城的民兵首領是王小虎,他是個五十歲左右的漢子,身體健碩,膀大腰圓,皮膚黝黑,曾經參與修築城牆。這年代,普通的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哪有時間鍛鍊身體?
王小虎身材高大,力氣卻不大,在楊凌的授意下負責民團護衛,專管城內的治安,負責協調各處的民夫。
「弟兄們,守衛平涼府的希望就在咱們身上。」楊凌拍著胸脯鼓勵民夫們。
民夫們的情緒明顯受到鼓舞,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楊凌又接著說道:「平涼府雖然易守難攻,但是城中的糧食消耗速度太快。咱們的糧食不多,堅持不到秋收,到時必須奪取襄陽,解決平涼府的問題。」
平涼府的糧庫早已經空置,糧食全部堆放在城中倉庫中,糧倉中的糧食頂多還能撐到冬季。
這種局勢讓楊凌深感憂慮,因為糧食問題關乎民心,如果不及時解決這個困擾民眾最大的問題,恐怕會引發譁變。
楊凌繼續道:「現在我們的糧食有限,如果不儘快擴充軍隊,我們就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所以今後我們的目標是儘量擴充兵源,擴大規模,以便儘快獲取糧食。」
「將軍,您打算擴編軍隊嗎?」旁邊有人問道。
楊凌點頭答道:「嗯,我已經擬定好計劃,先擴充民兵,以後再逐步增加軍隊編制。」
「那將軍打算招募多少人?」有人追問道。
楊凌沉吟片刻:「先招募五千,以後慢慢增加吧,反正現在也不急,咱們的糧食還夠用。」
「好咧,弟兄們聽清楚沒有,擴編民兵。」楊凌轉身大喝道。
「喏!」
民兵們齊聲答應,臉上均露出興奮之色,只要能擴編民兵,那就意味著他們能夠吃飽肚子,誰願意餓肚子呢。
「將軍,那我們該從何處招募士兵啊?」
「我們可以廣招流民入伍,只要肯努力幹活,不愁找不到飯碗。」
楊凌微笑著搖搖頭:「這個你們就別管,總之不能濫竽充數就行。」
楊凌的話音未落,對面忽然響起震耳欲聾的吶喊聲,緊跟著,原本站在對面的敵人開始潮水般退去。
楊凌眉毛挑得老高,大聲問道:「怎麼回事?」
「啟稟將軍,敵人的援軍到啦!」
「援軍到啦,援軍終於來啦!」
……
楊凌循聲望去,只見西面塵煙四起,數不清的騎兵正朝這邊疾馳過來,馬蹄踏在泥濘的土地上,揚起漫天黃沙。
「娘嘞,真的有援軍到啦!」
「太好啦,援軍終於來啦!」
……
城牆上的民夫和城外的義軍看到援軍趕來,頓時歡呼雀躍,士氣為之大漲,士兵們紛紛湧出城牆列陣迎敵。
楊凌的嘴角勾起笑容:「援軍到來,咱們有救啦!」
不過楊凌並不敢掉以輕心,他吩咐劉香:「你帶三十名親衛去看看情況,順便摸清楚敵人的虛實。」
「末將遵命!」劉香抱拳答應道,然後翻身上馬,帶著三十名親衛離開城樓。
片刻之後,劉香回來匯報導:「將軍,敵軍約有六七萬,除騎兵外,剩下的大概三四萬是步兵,估計是襄陽的官軍派來增援的。」
楊凌點點頭:「看來襄陽方向的戰鬥比想像的更激烈呀!」
楊凌略微思忖,扭頭吩咐道:「立即傳令給平涼府的城門校尉,讓他帶上城門,準備迎敵。」
「是!」
楊凌帶著親衛們匆忙返回指揮部,同時召集眾位文武官員議事。
這場戰鬥對整個平涼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楊凌才格外慎重,要將自己知道的信息分享給大家。
當眾人抵達城門口時,只見城門洞裡人山人海,城外的義軍正在組織登城搶奪縣衙大堂。
「殺!」
「擋住賊寇!」
……
城外的義軍舉著盾牌、刀斧和長矛,在城外拼命地攻打城門,試圖強攻城門。
平涼城城門寬闊,城牆高大厚實,城門附近更是布置有拒馬鹿角,阻礙城外的義軍攻城。
在眾多民壯的幫助下,幾十根木樁被推到城門洞中,義軍想攀爬城門就必須踩著這些木樁。義軍想攻破城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座城門乃是平涼府東北門戶,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城門外,義軍不惜代價攻城,擂響戰鼓,敲鑼打鼓。
在義軍的瘋狂進攻下,民勇們節節敗退,很多民勇被迫撤回城中,城門處變得越來越混亂。
「弓箭手,射擊!」
隨著楊凌的命令,早已等待多時的兩百名弓弩手彎弓搭箭,瞄準城外的敵人射出密集的羽箭。
箭矢飛蝗般掠過空中,落在城外義軍人群中。
噗嗤,利刃刺破肉體的聲音接二連三響起,慘叫聲接踵響起,許多義軍中箭倒地,鮮血把灰暗的天空映襯得紅彤彤的。
「弓箭手,掩護弓箭手!」
在楊凌的命令下,兩側的民居屋頂上冒出無數支火把,藉助火光,城門樓上的民眾可以看到,城外的民眾死傷慘重,倒下的義軍屍體鋪滿城下的地面,鮮血汩汩地從他們的屍體中滲透出來,將周圍染得通紅。
「衝鋒!」
城外的義軍首領高舉大刀,怒吼著沖在前面,其他的將領們紛紛跟上,義軍的攻勢變得愈加兇猛起來。
平涼府的守軍不斷有人倒下,不過民兵們依然咬牙苦苦堅守。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守城器械被引燃,濃煙滾滾升騰,火舌肆虐,照亮夜空。
城外的義軍被突如其來的變化弄懵圈兒,慌亂之中有不少人摔倒或者被絆倒。
不過這絲毫影響不到義軍攻城的決心,他們很快調整好陣型,繼續攻城。
城外的火藥包爆炸聲不絕於耳,硝煙瀰漫,嗆人的黑煙使得人睜不開眼睛,但是義軍卻像發瘋似的衝鋒,誓要拿下平涼府。
就在雙方鏖戰激烈時,忽然有探哨跑來報告:「報,將軍,有騎兵正往平涼府這邊趕過來。」
「什麼騎兵,哪來的騎兵?」楊凌不禁皺起眉頭。
探哨急忙說道:「報,騎兵都是蒙古鐵騎,人數超過三萬!」
楊凌聞言臉色劇變,他雖然猜測襄陽會遭遇大規模敵軍襲擾,但是沒想到敵人竟然派出三萬大軍來攻城,這完全超乎預料。
「將軍,怎麼辦,我們怎麼辦?」
「鎮定!」楊凌深吸口氣,冷靜地說道,「這只是敵人的佯動,我們不能自亂陣腳,大家按部就班,做好防禦工作。」
眾人稍微安靜下來,各司其職,嚴陣以待。
果然,敵軍的主力距離平涼府尚有兩里地,就停止前進,擺出陣形準備攻城。
嘹亮的號角聲突兀地響起,旋即城外響起震耳欲聾的戰鼓聲,鼓聲震顫,仿佛驚雷般響徹雲霄。
楊凌凝神傾聽著戰鼓聲和號角聲,心情也漸漸變得緊張起來,因為他隱隱感覺到,敵人的攻勢恐怕遠比表現出來的還要兇狠。(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