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話一出口,大殿內頓時安靜得連針掉地上都能聽見。
只有外面呼嘯的風聲在耳邊迴響。
馮去疾、李斯、王翦、尉繚子、公子溪,還有那個平時不太顯眼的公孫勝,其實就是內史騰等人,全都被深深地震撼住了。
這些人,無一不是當今天下頂尖的文臣武將,個個智慧超群。
自然心裡清楚,嬴政這一決定將會給大秦國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公孫勝上前一步,面容凝重地說:「陛下的這個命令,恐怕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情緒。」
「到時候,難保不出現波折動盪。」
「微臣自願請命,重新擔任內史職務,替陛下排憂解難!」
他在秦國算得上是個資深元老了。
要說資歷深厚,在場的也就只有王翦能與他相媲美。
早年滅韓之後,籌備攻楚之時,他就被派往南郡鎮守,為秦攻楚穩固了後方根基。
後來更是一度擔任內史,管理起咸陽城來。
由此可見嬴政對他的信任非同一般。
後來,一統六國後,公孫勝自知年歲已高,主動請求退休,像尉繚子一樣在家休養。
這次如果不是預見到會有棘手問題出現,
他也不會主動請纓!嬴政微笑道:「好,內史之位,寡人一直為你留著。」「明天即可走馬上任。」
自從蒙恬去了邊疆,內史的位置就一直空缺著。
這麼關鍵的位置,嬴政不會輕易交給旁人。
按照趙安的建議開始各項改革時,為了保險起見,嬴政一直是讓王翦暫時代理內史的職責,卻沒有正式任命。
這當然不是不信任王翦,
而是嬴政要確保,王翦能夠隨時放下手中事物,領兵出征。
現在,公孫勝站出來重新挑起了內史的擔子,
王翦就能親自率領兵馬,保衛關中和函谷關的安全。
只要這兩個地方穩固,
就算關東地區亂成一團,嬴政也不會太過擔憂。
「遵命!」
公孫勝領命。
該挺身而出的時候絕不退縮。
他絕不會讓這片來之不易的江山陷入混亂。
誰都不行!
公子溪問道:「敢問陛下希望宗族如何配合?」
他也明白了嬴政的意圖和決心,所以不再贅言。
況且,他也清楚,這事能讓大秦局勢安定下來。作為老秦人,更是宗族一員,
公子溪務必保證大秦的安寧。
嬴政淡淡道:「寡人只希望他們不要扯後腿,服從寡人的命令就好。」
「皇叔,你應該知道我為何不願重用宗族之人。」
「這次若他們表現出色,」
「寡人很樂意給予他們機會。」
「若還如以往一般,就別怪寡人不講情面了!」
他眼中閃過一抹寒光,
令人不寒而慄!
這一刻的嬴政,才是那個掌握生殺予奪的帝王,
才是那個掃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始皇帝。
一言,可定人生死!
一言,可令血流成河,染紅山河!
公子溪在這樣的威勢下,微彎著腰,莊重地應道:「陛下放心。」
「微臣定會向宗族曉以利害!」他自然清楚,為何宗族日益式微,在朝中難擔重任。
要知道,在商鞅變法以前,秦國設有四大庶長:大庶長、右庶長、左庶長、駟車庶長,除左庶長外,其餘均出自王族。
原本此舉是為了團結宗族,
但正是如此,才引發了種種內亂。
有人權勢在握後,還想擁有更多權力。
秦靈公去世後,他的叔叔奪取了君位,即秦簡公,那時公子秦獻公逃往東方鄰國魏國,開始了長達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活。
這是較遠的宗族動亂事件。
近一些的,當年嬴政的弟弟成蟜在屯留叛秦投趙。
種種因素,導致嬴政一直以來都不願重用宗族。
今日,借著這個機會,嬴政鬆了口。
身為宗正的公子溪,心中自然十分欣喜,
打算回去後,就讓宗族之人全力以赴完成此事。
尉繚子輕輕道:「陛下此舉,無異於把大秦推向當年長平之戰的局面。」
「然而,即便如此,也無法讓關中地區支撐到明年春播之時,更不用說秋收了!」雖然他專心在家著書,
但這並不代表他對世事不再關心。
相反,居家靜養的日子,更磨礪了他的獨到眼光。
況且,尉繚子本就是頂尖的戰略家。
如果說王翦是大秦統一六國的鋒利寶劍,將各國軍隊一一消滅,
那麼尉繚子便是制定這些戰略的幕後人。
兩者在本質上截然不同!
而且,他也不是閉門不出,對外界一無所知。
其他地區今年同樣遭受大雪,糧食難以籌集,
這也是尉繚子憂慮之處。
嬴政神色平靜地說:「可以從巴蜀運輸糧食!」
話音剛落,馮去疾急忙站出來,「巴蜀道路狹窄,馬車難以通行。」
話畢,馮去疾心中湧上諸多疑問。
這事他早已與陛下提過,
為何陛下又提起巴蜀的糧食?難道有了解決之道?
嬴政起身道:「那已是過去,扶蘇,將東西展示給諸位愛卿看看。」
扶蘇拿出趙安繪製的獨輪車圖樣。
馮去疾、李斯等人甚是好奇,紛紛圍到扶蘇身邊。
「各位大人,請看!」
扶蘇將手中的圖紙展開。
看完後,眾人的表情各異,
但都帶著幾分驚異。
他們一眼就看出這獨輪車的獨特之處,
更明白這東西非常適合巴蜀崎嶇的山路。
尉繚子嘖嘖讚嘆:「此物設計巧妙,難道出自墨家之手?」
墨家三支中,秦墨一直在秦國,
幫助秦國研發了許多新式兵器,如今遍布秦國各地。
只是,墨家門規森嚴,日常難以辨認其真實身份。
公子溪搖頭道:「墨家不擅長這些,倒是魯班的後人精通木工之術。」
「難道陛下偶然間遇到了魯班後人?」所謂的魯班,即公輸班。
這話也不是隨意說說。
天下皆知,公輸班當年輸給墨子後,在墨子的勸說下,放棄了發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轉而研究有利於民眾生活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