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導演和製片人不同的中心制

  回到了房間的張一謀沒有休息,寧致遠在酒局上講的那些話一直在腦海中浮現,一個能貼合熱點的小成本喜劇就能拿一億的票房?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他翻開了寧致遠的劇本。【Google搜索】

  《春運回家路》,電影的名字。

  開篇是背景介紹,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團聚是我們華國人的傳統。而現在,每年的春運,被世界上稱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人口遷移行動。但是由於交通運力的嚴重不足,導致現在每年過年回家,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太難太難了。

  接下來是電影主線,兩個男主角,一個是氣場十足的公司老闆,所謂成功人士。一個是社會底層務工人員,兩個人在一起踏上了倒霉的歸家路,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這些剛才寧致遠都介紹過了,張一謀繼續往下看。

  中心思想,一是反映華國人對家庭親情的重視,排除萬難,想盡一切辦法都要和家人團聚。二是兩個所謂身份地位不同的人,從開始的嫌棄,經過了一系列的苦難,產生了友情,來映射並批評社會上現在的所謂看不起人的這種錯誤思想。

  再後面就是人物以及具體的劇情過程了,飛機,火車,輪船,汽車各種交通工具,然後衣食住這些過程等等。

  看了許久,張一謀放下了手上的劇本。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牌導演的張一謀,手上從來不會缺劇本。看過寧致遠的劇本,感覺和他以往看過的所有劇本都有些不同。

  首先是整個劇本的視覺造型性不錯,看來也是下了功夫的。寫電影劇本,首先要考慮到電影的造型性。所寫的東西必須是看得見的,是能夠被表現在銀幕上的。寧致遠的劇本把視覺造型性做到了極致,人物的視覺造型、動作造型;場面的選擇;環境氣氛的渲染幾個方面。可以說張一謀從來沒見過這麼細緻清晰的劇本。

  其次是電影中的聲音。人聲、音響和音樂。這三個方面,寧致遠的劇本充分考慮了電影的形象並處理的很好,甚至還把主題曲,片尾曲都加上了,雖然沒有寫曲譜,但是看著歌曲的名字和歌詞,張一謀覺得很貼和電影主題。

  最後就是時空結構了,順序式的時空結構,也是符合公路片的特點。時空變化上也詳細寫了光影、景色、服飾的變化,並且用更迭地名的方式去表現時間。

  寧致遠的劇本最大的不同,是專門有一個電影商業化章節,特別在最後列出了很多注意事項。

  電影預計投資600萬以內,預計票房可以破億。

  反映春運的電影,要在春運開始前上映,最理想是春運開始前一周。此時社會關注都是春運,電影可以有很高的宣傳度。

  電影主題不能沉重,不是反映春運中的問題。大過年的,不要給大家添堵,而是帶去歡樂,讓大家開開心心的,至於深度和教育意義,如果票房夠好,就有了深度,看的人多,就會有教育意義。

  電影要從人物和生活的細節出發,貼近生活,是老百姓生活的事。兩個主角一路所遇到的事情,要具有強烈現實意義的典型事例,二人社會地位,階層視角與所具有的社會獨特心理容易引起觀眾心理共鳴。節奏不能太快,讓觀眾始終能隨著片子的腳步進行。

  兩個主角的選角,一個成功人士,李成功,要有強大的氣場,一看就是成功人士,拉下神壇之後,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另外一個社會底層人士,農民工是善良純樸的,他可以不懂很多東西,但是不能裝瘋賣傻,不能沒臉沒皮,這個角色需要很高的演技,創造笑點的同時,不讓觀眾討厭,不讓人感覺是在侮辱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

  張一謀認真的看完了劇本,劇本是寫的很不錯,就是怎麼看都不覺得是一個能破億的電影。同時,整個劇本給張一謀的感覺,不像是在看一個劇本,而更像是在看一部電影,一部已經拍攝好的電影。按照劇本按部就班的拍攝,感覺沒有可以什麼讓導演發揮的空間,一時也就沒了興趣。

  正要去洗漱休息,敲門聲響起。原來是張維平拿著劇本過來了。

  「劇本看過了?老謀子你覺得怎麼樣?」進屋還沒坐下,張維平就急不可耐的問到。

  張一謀點了點頭,「還不錯的劇本。」

  「我覺得這個片子很有搞頭啊,」和張一謀不同,張維平眼中看到的都是錢。寧致遠說的一點都不錯,《英雄》拍的再好,國內票房也沒可能回本,還要看海外的票房成績,可是誰知道國外能不能接受呢。畢竟張一謀得獎是很厲害,可是賣票房張維平真的信心不足。

  而《春運回家路》,600萬的投資,1800萬就可以回本了,後面的就都是掙錢了。張維平相信,就憑著張一謀這個名字,加上蹭著春運的熱度,5000萬沒問題。假如寧致遠再來點什麼歪招,破億真的不是夢,這不比什麼《英雄》之類的大片好太多了麼。

  「我覺得沒什麼意思,沒什麼好拍的,就一個公路喜劇片。而且這劇本基本都已經寫死了,也沒什麼導演發揮的空間。」張一謀和搭檔解釋了一下。

  要的就是沒有導演的發揮空間啊。張維平也不是初出茅廬了,對西方的製片人中心制和國內的導演中心制有過研究,畢竟他是製片人,想要更多的話語權。

  導演中心制和製片人中心制,本質問題還是在於投資主體。國內向前蘇聯學習,拍電影習慣了由上級撥款,導演發揮。這個錢最後收回來多少,能不能回本,不在導演的考慮範圍內,也無關緊要。製片人的角色就是個打雜的,自然沒有話語權。

  而在西方,電影資金是製片人找來的,立項是製片人確定的,自然而然,導演就變成了打雜的,製片人的話語權遠大於導演。除了個別幾位,導演對影片是沒有最終剪輯權的。

  不用管錢回本問題的華國導演,就不會去考慮什麼觀眾需求,只會考慮自我發揮,他們的電影都是為自己拍的而不是為觀眾。所以那些人腦子都在想一定要反映現實,一定要用高級導演手法。那麼都會發揮出什麼也就不言而喻了。至於說好好的把故事劇情講清楚,能讓觀眾看的懂這些不在導演考慮範圍內。就是要讓觀眾看不明白,就是要去教育觀眾,這才能體現導演水平。所以,10個片子,9個就別想票房的事情了。

  哪怕電影廠已經開始改制,但是幾十年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特別是現在這批導演的想法,早就固定了。

  但是張維平在張一謀面前還真的不好提這些,畢竟張一謀已經率先做出了改變,開始考慮觀眾,開始拍攝商業片,張維平是要緊緊的抱張一謀大腿的。

  看到張一謀不感興趣,張維平眼珠一轉,「劇本本身怎麼樣?」

  「劇本本身已經很完善了,電影本身也沒什麼難度,只要選好了演員,拍起來是很輕鬆的。」張一謀回答到。

  「那好,老謀子你先休息吧,我等再看看情況。」張維平轉身走了,不過他出門後就第一時間給給寧致遠打了電話,約定明早9點見面。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