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春城夜晚已經有些涼爽,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時,楊樹喜歡到賓館前面的人民廣場坐一會,享受點香火。【Google搜索】
上次來的時候寧淞也和他這麼坐著,不過現在換成了劉漫和江詩語。
每天吃完晚飯,她們兩個總有一個人會問一句:「你晚上幹什麼?」
如果楊樹說沒事,她們就到房間來聊天, 如果說要去哪,幾乎無例外有人會跟著說一句:「我也去。」
人在外地漫漫長夜大家都無事消遣,楊樹也能理解,所以出來遛彎也叫上她們。
雖然九點多了,人民廣場上人民還挺多,到處都有人播放音樂。
所謂廣場其實就是個街中心的巨大轉盤公園, 附近的人都喜歡到這來活動。
楊樹指著廣場中間的蘇軍紀念碑道:「這種碑一共有叄座, 分別在哈爾濱、長春和沉陽,當年蘇軍出兵東北決戰曰本關東軍,這是紀念陣亡將士的。」
「九十年代的時候,這個廣場上活躍著一個挺出名的瘋子,喜歡站在碑前胡言亂語發表演講,他發明了一句話後來傳遍全國。」
「什麼話?」
「給點陽光就燦爛。」
江詩語笑起來:「這話最早是一個瘋子說的?誰說的?」
「寧淞。」
劉漫也笑起來:「你可真老實,寧淞的話也信。」
楊樹找了張長椅坐下來:「信不信是一回事,講故事的能力很重要,後來有人把這句話延伸了,在後面加了許多: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月光就浪漫,給點黑暗就完蛋,給點河水就泛濫,給個破碗就要飯,給個破窩, 你還真就下蛋。」
劉漫和江詩語笑著也一邊一個坐了下來,繼續押韻:「東北人的俏皮話,也是真的強悍。」
楊樹繼續道:「幾年後有人以《給點陽光就燦爛》為名寫了部二十集電視劇, 馬羚、黃格選、李成儒、英達主演的,再後來又有人用這句話寫了歌,也叫《給點陽光就燦爛》。」
「你講故事的能力更厲害,」江詩語趁機誇他兩句:「咱們的工作不就是給人講故事麼?」
楊樹的確喜歡講故事,他享受別人傾聽的模樣。
「這個廣場是偽滿時期修的,最早叫大同廣場,蘇軍占領後改名斯達林廣場,國民政府接管改為中正廣場,解放後又改為人民廣場,而且不止一次成為戰場。」
他指著廣場對面一棟歐洲古典主義多利安柱廊花崗岩建築,上面有工行、農行、人行的招牌:「那地方原來是偽滿的中央銀行,曰本人修的,建這個花了很多錢,曰本投降時還有一個角沒有完成,國民政府、人民政府都沒錢修,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全部建完。
解放戰爭東北野戰軍包圍長春,銀行是國軍東北剿匪總部,很多歷史題材電影在那裡拍攝過。」
這個劉漫知道:「我看過《大決戰》,剿總就在銀行下面的地下室,當時國軍士兵在銀行頂上朝天開槍, 就等著投降。」
楊樹笑著點點頭:「沒錯,當時其他國軍部隊早投降了,比較出名的是國民革命軍第60軍。」
「哦?」
「和郭敏凱團長一起主演《廬山戀》的張瑜,還有一部代表作叫《知音》,你們聽說過嗎?」
「怎麼會沒聽說過,」劉漫有些不滿:「我們好歹也是藝術學院學過電影史的,怎麼可能不知道《知音》,蔡鍔將軍與小鳳仙的故事,那首著名的同名主題曲是李谷一唱的。」
「那我多此一問了,你們看過電影都知道了,蔡鍔是滇軍的都督,後來他率領滇軍護國運動討伐袁世凱,不過年紀輕輕就死了。
他死後滇軍幾經變故顛沛流離,最終剩下的四萬人被編成國民革命軍第60軍,抗戰勝利後被派駐到長春。」
「然後解放戰爭一開打,就投降了?」
「60軍戰鬥力很弱,在國軍中是地方雜牌,倍受歧視,裝備最差待遇最低,連委員長都叫他們「熊軍」。
60軍投降後被改編成50軍,從軍長到士兵都沒有變動,還是原班人馬重新整編訓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這支部隊直接就過去了。
50軍完全變了,作戰極其頑強,全軍將士在漢江兩岸進行了50晝夜的阻擊戰,其艱苦程度甚至超過了上甘嶺的43天,全軍4萬多人,1萬多將士為國捐軀。
其中有個戰士叫王英,就是跟著60軍投降過來的,在連長戰死指導員重傷全連幾乎傷亡殆盡的情況下,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陣地上只剩他一個人,電台呼叫「向我開炮」,然後拉響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
劉漫愕然:「你這不是電影《英雄兒女》裡面的王成嗎?」
「沒錯,因為這支部隊是長春拉過去的,後來長春電影製片廠根據這個事跡,拍攝了電影《英雄兒女》。」
「竟然這樣,」江詩語嘆了口氣:「人的精神力量太強大了,這故事也是寧淞告訴你的?」
「不是,我對戰史一向很感興趣,之前在學院……之前在學校讀書時,就想著有朝一日能拍一部與戰爭有關而又充滿故事性的電影。」
劉漫也嘆口氣:「如果按照你的敘述角度,以現代的視角表現英雄王成的成長曆程,的確更加震撼人心。」
江詩語可能一時難以把楊樹和戰爭片掛上鉤:「可你不是喜歡愛情題材嗎,這和戰爭差太遠了。」
「男人嘛,總喜歡拍點和軍人有關的故事,不過現在市場還不需要,或許過幾年會拍吧。」
楊樹喜歡血與火的故事,但要真正講好並不容易,馮曉剛前幾年的《集結號》拍得不錯,但怨氣太重,雖然人物挺爺們但賴唧唧的。
再後來凱哥、徐克合作的《長津湖》也還行,好萊塢模式敘事加上大場面,票房能證明一切。
再過兩個月濤姐拍攝《歡樂頌》之餘還得飛倫敦拍成龍的《英倫對決》,而成龍在拍這部片子的同檔期,也是中英兩國跑,卡著時間在大陸同時拍攝《鐵道飛虎》,說的是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女主是馮曉剛的老婆許帆。
鐵道游擊隊的故事真的很有魅力,後來范偉老師和《集結號》的張涵予也演了一個版本,叫《鐵道英雄》。
其實楊樹也有個鐵道游擊隊的故事,而且上一世就已經醞釀很久。
「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你們知道抗戰勝利後這些人去哪了嗎?」
劉漫和江詩語都搖頭:「這誰知道,勝利就對了。」
「我花了很長時間查閱了大量資料,抗戰勝利後鐵道游擊隊解散,大部分人編入華東野戰軍魯南軍區特務團,後來這部分人又改編到魯中南縱隊47師,參加了孟良崮戰役。」
劉漫也看了不少老片:「我知道,孟良崮就是電影《紅日》全殲整編七十四師,擊斃張靈甫的那個戰役。」
「沒錯,魯中南縱隊47師參加淮海戰役解放濟南,這時有一支國軍部隊投降了,是國民革命軍第96軍。」
「也是和國軍60軍一樣的熊軍?」
「這個更熊,這支部隊先是西北軍跟著馮系,而後又投奔國軍跟了老蔣,抗戰爆發後乾脆投降日軍跟了老汪,如今一打又投降了。」
「可這和鐵道游擊隊什麼關係?」
「以後我打算寫一個故事,一個少年抗日時期加入了鐵道游擊隊,在戰鬥中成長,抗戰勝利後先編入特務團,再進入魯中南縱隊47師,國軍96軍投降後,根據上級指示與其合併,合編成35軍,番號是35軍104師。」
「鐵道游擊隊和這支熊軍合併了?」
「其實鐵道游擊隊和96軍有很深的仇,抗戰期間就打來打去,合併時意見非常大,還是陳老總親自出面才搞定。」
「而後男主跟著部隊進行了半年多的整編訓練,接著就開始了渡江戰役。」
「鐵道游擊隊這些人參加了渡江戰役?」
「沒錯,35軍104師攻占了長江北岸的叄浦後,1949年4月24日凌晨第一個攻入南京,占領了南京總統府,把紅旗插在總統府上。
當時有紀錄片,我的男主就是第一個衝進總統府的。」
江詩語很讚賞:「你這個故事很帥。」
劉漫也很欣賞:「和剛才50軍的故事視角很像,能拍出史詩感的故事,後來呢?」
「後來35軍進入浙江,沒有跟著大部隊南下,而是留下來肅清當地匪情。」
江詩語腦洞大開:「那不就是你老家嗎,我記得《小花》是根據小說《桐柏英雄》改編的,也是解放戰爭時期肅清匪徒的,如果是你們那豈不就是35軍?」
35軍在浙江剿匪,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一部分部隊也上了前線,據我查到的資料,鐵道游擊隊肯定入朝了,有名有姓立功的就有叄個。」
「所以你的男主又入朝了?」
楊樹摸摸下巴:「我還沒想好,或許他留在了桐廬,娶了我奶奶呢?」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