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儒門教化,三達五德立儒林
清泓和荀先生追上天舟,雖然路上還有風波,諸邪神頻繁出現。但五毒神君暗中保駕護航,總算有驚無險來到齊地。
齊王在郊外親自迎接,兩側張燈結彩,插滿旌旗。
「小王見紫氣東來,知有大賢、上仙降臨,特帶人前來迎接。」
諸仙和鴻儒們下船,和齊王見過。清泓笑道:「齊王身居天命,為日後真龍,無需多禮。」
「不敢,不敢。」齊王連連謙虛,迎接眾人入迎仙台。
迎仙台是一座九重高台,占地九丈見方。有齊王派流民做工,搭建而成。雖不如大鴻帝朝的金玉仙台,氣派瑰麗,但也別有一番韻味,足見細緻精美。
諸仙從仙台走下,不住打量齊王。齊王在塗山的幫助下,前世記憶早已恢復,舉手投足間皆帶著帝王儀態,讓眾人見過後心中不住點頭。
「果真是天子真龍,看來這一戰便先贏了三分。」
「相信諸位也累了,小王派人請諸位先下去歇息,稍後設宴為諸位接風。」
齊王派齊地本地的修士帶諸仙於蘆蓬落腳。而讓幾個朝臣帶領顏睿等人前往不遠處的草廬。這些朝臣多出自儒家,和這些鴻儒還有師徒淵源。顏睿等將家眷安頓,開始詢問齊地風貌,考慮是否出仕。
至於齊王,他則跟清泓兩人站在九重高台上商議未來大事。
高台之上,俯覽齊地山河,清泓說:「塗山這些年幫襯,我看齊地準備差不多,過幾日挑選吉時,便封都成帝吧。」
「這麼快?」齊王面帶遲疑之色:「上人,您也知曉我的根底。目前齊國根基淺薄,恐怕還沒成帝的條件吧?」
封王,無非是傳承古制,藉此地遺留的古之王朝氣運,作一位遺藩之王,但成帝就不同了。一方大洲只容許一位人王誕生,必須合天地人運數才行。
可清泓態度堅決:「必須現在封帝。這樣一來才能順應天時,讓諸神趕來幫忙。再晚一步,其他反王成帝,你落人一步後就會步步落後。」
那些邪神的動作,清泓已經有所感知。雖然其他幾路反王都是太上道脈扶持,但現在自立門戶,豈肯輕易臣服齊王?未來,恐怕還有一場內鬥呢。
「但現在幽冥福田還被大鴻帝朝封印,還有龍脈國運虛弱……」齊王擁有前世記憶,明白這裡頭的種種忌諱。現在稱帝,很難匯聚八方龍氣,陰間的福田龍庭也會出現破綻,被大鴻帝朝輕鬆攻陷。
「放心,我有分寸。再為你尋一份龍氣,助你順利登基。至於陰間福田,地府不會坐視不理。另外,回頭讓秦武他們幫你尋一條龍脈作為帝陵,相信可以湊齊條件,你且安心吧!」
至於現在,清泓還要著手立儒林的事情。和齊王打過招呼,讓他開始準備後,清泓便去找顏睿等人。
顏睿一行人剛剛安頓家眷,五位鴻儒正商議要不要在齊國為官。
沈煉星因為家仇的關係,打算直接出仕,幫齊國擊敗大鴻。
「我說,你們還猶豫什麼?現在和大鴻反目,你們還拿捏什麼!咱們直接入朝為官,幫齊國一統神州,難道不好嗎?」
「大鴻雖然氣數不久。但我們終究是大鴻之臣,親自舉兵討伐,總歸損傷顏面。」一位大儒猶豫道:「我的打算,是在齊地躲避戰亂,教書育人,也算不枉這一生所學。」
「是啊——」另一位大儒王祥說:「咱們這些人出仕,很容易招人非議。倒不如背後做個謀士,幫忙出謀劃策,但具體做官還是算了吧。」
幾位大儒意見不一,顏睿也猶豫起來,正好清泓到來,便把他們一併叫走。
「你們隨我來吧。」
清泓拿出儒家的三達扇,暗中御使大道玄圖催發浩然之氣,宛如儒門聖賢一般:「如今儒學真傳被大鴻帝朝毀去,我欲在齊地重立儒林,你們前來觀禮。」
帶著五位大儒,清泓在迎仙台一里之外尋處空地。
他本來便受儒家七十二聖賢所託,請他代為傳下儒家真傳。如今施展神通作法,揮動手中羽扇,平地之上升起一顆大樹。
長翎羽扇上浮現三個古樸篆文,乃「仁」「智」「勇」三字。
「三達者,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如今我再添義、信兩道,重立儒門。」
三根長翎外又有紫氣升騰,化作另外兩根翎羽,上有「信」「義」兩個大字。伴隨清泓這一揮,大樹上浮現無數經文,長出五彩枝椏。
「這傢伙是真喜歡用扇子。」
遠處,秦武和杜越站在一處觀望。在清泓立儒門的時候,他們便有所感知,暗中眺望幫他護法。
只見清泓口誦經文,大樹和三達扇之中的儒門氣運相合,成為鎮壓儒門氣運的無上靈根。此樹為浩然之木,枝如松柏,根如古榕,寶樹光彩熠熠,每一片葉子上浮現一篇儒門經文,象徵儒門最根本的教義。
顏睿等人站在樹下,自身儒心震動,感應樹冠上空那浩瀚無盡的正氣正溝通天地,仿佛自身的心念也隨著寶樹融合在一起,體悟儒門最根本的經意。
反倒是清泓,他雖然得到儒門聖賢託付,但自己並無法領悟其中奧義,僅僅是一個傳道者,就如同昔日太上宮主和至聖先師一般。
「起!」清泓再揮羽扇,寶樹根部又有五顆樹木長出。正所謂獨木成林,這顆儒門寶樹是儒家根部的象徵,但隨著每一位儒家弟子的認可,儒樹便會自然而然催生全新的樹木,象徵儒門學子的儒心。
如今顏睿五人先融入祖木,在這荒涼的「儒林」中立下自己的儒樹。根據他們的品行,樹木或為桃李,或為松柏,還有苦竹、楊柳等等。
「儒林,正是要所有儒門弟子都立下自己的儒心寶樹,才算真正建成啊。」清泓伸手一指,從齊地拘來一片先天靈光,將所有齊地學子的儒心顯化在儒林,形成大大小小的樹苗。如顏睿等人的鴻儒,在齊地不過二三人。樹粗如水桶,幾人合抱,樹冠枝繁葉茂,有無邊文思之氣如瓔珞下垂。更多的儒生僅僅是培養浩然之氣,在林中形成一顆纖細的樹苗,媲美蛻凡境界。
「這儒門可真夠慘的。如今整個齊地加起來,有正氣在身的儒生才只有幾百人。」杜越看到林中稀稀落落的樹苗,不住搖頭。齊國儒生數萬,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養出正氣,他們的儒心僅僅是在儒林中化作一顆青草,構成儒林中的草坪。
遠遠望去,儒林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榕樹林,由清泓演化的那一顆先師祖樹覆蓋整片樹林。
「爾等日後,若不願意出仕為官,可在儒林鑽研學問。培養儒生,廣大儒門。」
儒林建成,林內升騰文思之氣,有麒麟祥瑞隱在林中,又為清泓留下一股莫大氣數。而大鴻龍庭中,被三十三重天宮鎮壓的儒家聖地突然爆發一股虹光射入人間落入儒林,真正認可這一脈成為儒門全新的祖庭。
看到這一幕,顏睿等人真正歸心。就連沈煉星也不得不承認,未來儒門的祖庭在齊國,唯有齊國大興才有儒門的興盛。
王祥見狀,立刻對清泓下拜:「弟子拜見老師。願在儒林之中隨老師研究儒學。」
「修身齊家治國而平天下。」顏睿深深一揖:「弟子願入齊地為官,以儒學而治天下。」
之後沈煉星等人也紛紛表態,有人願意入齊地為官,有人願意在此地行教化之道。
「儒門之道在於教化。治國也好,教書也罷,皆是教化之理。為師日後在此地留下一尊化身,每日講解儒學。」
說完,清泓起身離去。而他原本坐著的地方,那影子閃爍白芒,化作一位書生打扮的大儒,手持五德寶扇講解儒經。
不過他所講並不單單是玄正洲儒學,還有地球部分先秦儒學的內容,經過他整合後融會貫通,形成全新的儒學理念。
以仁、義、勇、智、信為核心,倡導儒生行教化之道。小可教書育人,管家修身。大可治國安邦,平亂天下。
義字長存,風骨不息。勇者無懼,正氣不滅。以仁為本,以智為先,以信為守,才是清泓重新修改後的儒門。
儒門立,青冥之上自有道德紫氣垂下,清泓身上的天眷又多了一重。更有冥冥中某股意識垂青,天地浩然之氣在他頭頂化作紫青華蓋,如儒門聖賢境界,先天可避妖邪。就算是玄門地仙,因為儒門氣運的關係也無法輕易打破。再度碰到幽妃,因為正氣華蓋庇護,也能不懼玄河拘束。
陰間龍庭,九陽上帝臉色難看,但儒家聖地背後也是一位先天大聖傳道。昔日大聖轉入玄正洲,化作至聖先師開闢儒門。可自己趁機搶奪玄正洲儒門聖地已經犯了忌諱,為防止那位先天大神也跟自己對敵,只好當做不知道。
「眼下儒林匯聚八方儒生氣運,上空又有渺渺紫氣通達天外,引來那人關注。我不可以輕易出手,以免再度樹敵。不過齊國就算得到儒家的部分正統大義,只要不在九年之內統一山河。到時候還是我大鴻帝朝勝出。那時,只需對儒林招攬,諒這些沒骨頭的儒生不敢對一個大一統的帝朝嘰嘰歪歪。」
但清泓立下的儒門添「信義」之道。若真出現那些個投降派,他又有何面目立下儒門?
若真是大鴻帝朝覆滅齊國,恐怕儒林之中要多出一批捨身殉道之人。那時候,九陽上帝跟儒門大聖的梁子就更大了。
卻說齊王得知郊外多出一片儒林,也明白清泓開始出手,為他積累人望,收天下儒生之心。
他沉吟之後,吩咐下去:「來人,你等奉本王之意,召集民眾建設三廟。這三廟圖紙稍後拿給你們。對了,記得按老規矩,讓那些流民做工來賺取三餐銀兩。」
大鴻百姓流離失所,齊地因百姓安樂,接受了不少流民。按照齊國的規矩,著流民建造各類設施,換取日食和月俸。
很快,齊國君臣行動起來,又有顏睿、沈煉星帶領一批儒生出仕為官,讓齊國朝廷體系馬上搭建起來。
看齊地漸漸走上正軌,清泓總算放心:「接下來是為齊王謀取龍氣,正巧他在我的福地邊上,便送太陰仙友回去,順帶讓彤青等人避劫。」思罷,清泓帶荀先生、彤青夫婦、小凌兒、喬元以及太陰仙人前往四聖景明福地。
關於借龍氣的那個人,也是第二卷的伏筆。前段時間讓群裡頭幾個人看了大綱,貌似大家都沒猜對,看來大家已經忘了他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