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鄧艾故智
但是宋子仙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今天的軍議上侯景剛剛宣布由他來守南中城,那豈不是這份計劃和自己沒關係了?
侯景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等梁州的府兵到了,你就帶兵堅守在南中城,只要在本將軍入蜀後守住南中,你就是大功!」
宋子仙是侯景的親信部將,是當年侯景從六鎮帶出來的兄弟,他立刻說道:
「將軍,我要隨您出征!」
侯景搖頭說道:
「不行,你留在南中,這是計劃的一部分,沒有你拖住南朝的軍隊,本將軍如何攻入蜀中?」
侯景又說道:
「梁州的兩千府兵交給你,再加上南中城中的守軍,你只要撐到我攻入成都前,就算是大功一件!」
「隴西郡的兩千府兵,在沓中集結後,由我親自帶領,從陰平古道入蜀,行鄧艾伐蜀之故智!」
侯景說的陰平古道,就是當年三國時期鄧艾滅蜀走的那條山道。
鄧艾當年就是從隴西郡的沓中出發,經過自陰平沿景谷道東向南轉進,南出劍閣兩百多里。
鄧艾率軍攀登小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魚貫而進,越過七百餘里無人煙的險域。
最後鄧艾走到馬閣山,道路斷絕,一時進退不得,鄧艾身先士卒,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
鄧艾最後率軍出其不意地直抵蜀中的門戶江油,江油投降之後,鄧艾一路破涪城、綿竹、廣漢,逼進成都,最後蜀漢後主劉禪帶領百官向鄧艾投降。
堂堂三國之一的蜀國,就被鄧艾這麼一支奇兵給滅了,這當然有蜀國本身已經失去了抵抗意志的原因,更重要的還是蜀中承平已久,攻入江油之後無險可守,被鄧艾的奇兵鑽了空子。
如今的蜀中也是同樣的情況。
北魏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攻打過蜀國了,而蕭衍奪取蜀地也基本上沒有遭遇什麼反抗,蜀地已經承平了二十多年了。
二十多年就是一代人的時間,也就是說在蜀中新成長一代的年輕人中,就沒有見過戰爭。
這也是為什麼蕭紀要北伐,卻沒有招募蜀兵,而是從荊州借兵,就是因為蜀地士兵不堪大用。
為了攻打南中,蕭紀肯定要竭盡全力,只要他的軍隊全部通過蜀道,那蜀中定然空虛。
那自己這支奇兵出現在江油,就能複製當年鄧艾的奇蹟!一戰而滅蜀!
宋子仙內心也激動起來,這才是自己認識的侯景啊!
侯景就是這樣善於出奇謀,總能夠在僵局中找到意想不到的破局手法。
但是陰平古道還能不能走?
自從鄧艾伐蜀以後,再也沒有人走過這條古道,這就說明這條古道的行軍難度實在是太大。
而且鄧艾滅蜀已經是二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就算是當年鄧艾修建了棧道,開鑿了道路,這些年也早就已經荒廢。
侯景說道:
「這就不是你要擔心的事情了,其實自隴西郡落入蘇郡公手裡後,就已經探明了陰平古道的路線,這些年來郡公都秘密派遣工匠修建棧道。」
「雖然這條古道難行,有些地方只能容納一個人通行,還有山崖需要攀越,但是已經有好幾支佯裝商隊的斥候從這條古道進入蜀中了。」
宋子仙不由大驚。
蘇澤占領隴西郡都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從那個時候蘇郡公就已經準備從陰平古道伐蜀了嗎?
宋子仙並不知道的是,四年前蘇澤就已經準備好了伐蜀的線路,連伐蜀的主將人選也是四年前就已經選定的。
甚至將侯景調出梁州,密令羊侃保持守勢,勾引蜀中來攻打漢中,這些也都是蘇澤計劃中的事情。
侯景就是執行這個計劃最好的人選。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侯景就是這樣孤軍深入,從壽陽起兵一路打到了建康城下,將蕭衍圍困於台城上。
論打仗這股狠勁兒,古往今來能夠超越侯景的人也不多。
這恰恰和鄧艾當年伐蜀的時候是一樣的。
當年鄧艾從陰平道出來,整個軍隊都已經瀕臨崩潰了,就是靠著最後一股狠勁兒撬開了江油城,然後一路馬不停蹄的瘋狂吐向成都,逼迫蜀漢後主投降的。
如今的蜀中局勢也差不多,蕭紀也是個沒有經歷過戰場的南梁皇子,交給侯景去打,說不定真的能複製鄧艾一戰滅蜀的奇蹟。
這麼多年來,蘇澤忍著在梁州採取守勢,就是等著這個機會!
侯景拍了拍宋子仙的肩膀說道:
「我專門趕來南中,就是為了迷惑南朝,你向眾將士解釋本將軍去後方坐鎮了,南中城就交給你了。」
宋子仙雖然也是萬分的不情願,但是他也知道事關大局,侯景並不是和他商量,而是直接向他宣布的軍令。
宋子仙只能接下了侯景的命令。
第二日,侯景就以去後方督辦糧草的名義離開了南中城,然後一路上向著沓中疾馳而去。
楊甲所在的折衝府,是在梁州靠近隴西郡的地方,本來折衝旅帥在集合的時候說是要讓他們去南中城,但是等到隊伍行進之後卻一路向了西。
有幾個打過仗的士兵找到旅帥詢問,卻被旅帥訓斥了一番。
楊甲倒是很淡定,如今在蘇郡公治下,賞罰分明,府兵集結那是折衝府旅帥的事情。
折衝府旅帥要負責日常士兵訓練,府兵的權益,在打仗的時候,也需要負責將府兵從折衝府帶到指定的集合地點。
如果無法在準時將部隊帶到集合地點,那折衝旅帥就要受罰,若是軍令緊急延誤了戰機,那是要問罪當斬的。
至於普通的府兵,你只要嚴格執行上級的命令,那也不會懲罰你的。
至於為什麼,看秦末嚴刑峻法的結果就知道了。
楊甲不關心這些事情,沿途的驛站都準備好了物資,他們這支府兵隊伍能夠通行,就說明折衝旅帥是得了軍令的。
楊甲隱約覺得這次的任務可能和出征前宣布的不一樣,但是楊甲並不在乎。
他們這些當府兵的,都是承了蘇郡公恩情的人,無論是在哪裡作戰,都是回饋郡公的恩情。
這些年來,楊甲從仇池山上下來,蘇郡公承諾過的事情一件一件都兌現了,普通百姓的想法是很淳樸的,所有人都記著這份恩情。
蘇澤的這份信用也讓所有人都放心,他承諾的事情必然會兌現,就算是自己戰死,自己的妻兒也會得到照顧。
作為府兵,需要做的就是磨礪武技,在戰場上好好回饋郡公的恩情就行了。
——
王僧辯是不太看得上益州兵的。
不過王僧辯也有看不起益州兵的資本,從魏晉南北朝以來,最能打的兩個軍事集團,一個是北府軍,一個就是荊州軍團了。
北府軍是當年南下的北方流民挑選出來的精兵,而荊州地區民風彪悍,又相對於江東比較獨立,所以勇武之氣尚存。
王僧辯所領的兵馬精銳,他甚至不願意等待那一萬益州兵集結,就領著自己的部隊來到了劍閣。
劍閣是蜀道的出入口,後世李白《蜀道難》就曾經稱頌劍閣的險要——「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如今劍閣控制在南梁手中,而蜀道另外一個出口就是南中城了,宋子仙就屯兵其中。
自從蕭紀就任益州刺史以來,一直在不斷的徵調民夫修葺蜀道,如今蜀道上的大部分棧道木板都已經更換完畢,可以容納軍隊和騾馬通行。
但是蜀道依然崎嶇難行,行軍雖然艱難,但是最大的困難還是後勤上。
這也就是王僧辯最擔心的事情,從蜀道運輸糧草,這是當年諸葛丞相都無法承受的恐怖後勤壓力。
而蕭紀這個益州都督,在到任益州之後不修民政,益州文恬武嬉,雖然靠著益州的富庶籌措到了足夠的軍糧,但是這些軍糧如今都堆在了劍閣,根本沒有辦法組織人手向蜀道搬運。
王僧辯也是果斷,他斬殺了蕭紀派來的督糧官,又將當地的縣長縣尉喊來,強行命令他們出人,總算是湊齊了民夫的隊伍。
到了劍閣之後,王僧辯也聽到了一個消息,梁州刺史從羊侃換成了侯景。
在荊州的時候,王僧辯也聽說過侯景的名聲,知道這是蘇澤麾下一名敢打敢拼的猛將,但是聽說對方撤換了諸將,王僧辯卻高興的對手下說道:
「羊侃善守,侯景善戰,若是北孥軍隊真的扼守蜀道,龜縮在南中城不出,反而難辦,如今侯景新任,若是上任就打了敗仗就沒辦法統領軍隊了,所以現在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我軍應該立刻出蜀道攻擊南中城!」
大部分手下贊同王僧辯的意見,但是也有人反對說道:
「我軍兵多,敵軍人少,應該等候益州軍隊集結再出蜀道,才是萬全之策。」
王僧辯搖頭說道:
「兵貴神速,誰知道益州兵要集結到什麼時候?若是讓梁州動員起來,以南中城之堅固,再想攻下不知道要耗費多少將士的性命了!」
「我意已決,明日就攀渡蜀道!討伐梁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