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染指
當三州謀反的急報送到洛陽的時候,已經到傍晚時分了。
報信使者從銅駝大街上疾馳而過的時候,吸引了洛陽百姓的目光。
這條洛陽城中軸線上的大道,當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後,下令造鑄造銅駝一對,放在宮門兩邊,這銅駝精工巧細,堪為極品。
這對銅駝本來是在長安的。
曹魏明帝登基初期,曾花費大力氣營造洛陽城,為了體現曹魏的新都氣象,魏明帝下令將這對銅駝從長安運送到了洛陽,同樣放在宮門兩側,銅駝街就成了洛陽的中軸線。
西晉滅亡後,這對銅駝又被石虎運送到了鄴城,放在鄴城宮室的兩側。
接著到了苻堅統一北方,銅駝又被從鄴城運回了長安。
最後在孝文帝營造洛陽的時候,才將這對銅駝再次運回洛陽。
可以說,這對銅駝是見證了無數王朝的興衰。
銅駝街是洛陽的主幹道,在孝文帝時期,允許百姓走銅駝大街的輔道,等到了宣武帝時期,因為乘坐馬車出行的官員越來越多,銅駝大街竟然堵塞,所以朝廷禁止百姓走銅駝大街。
等到了宣光之變後,江陽王元乂為了彰顯自己的氣派,下令普通官員也不得走銅駝大街,只有宗王大臣才可以走。
胡太后重新執政後,規定只有「二聖」,也就是她和小皇帝的車駕才能走銅駝大街。
當然,遇到緊急軍情的時候,或者布露報捷的時候,信使也是可以在銅駝大街上騎行的。
看到信使的樣子,洛陽百姓就知道這不是報捷的信使,估計是哪裡又發生動亂了。
那些有先見之明的商賈,已經準備收拾東西離開洛陽了。
信使來到太尉府,卻被告知如今太尉府早就不管軍情,讓信使前往尚書台報信。
尚書台的吏員又告訴信使,如今尚書令高陽王元雍告病,重要的事情都要上報門下省處理。
這名信使急的滿頭大汗說道:
「此乃三州急報!如此耽誤你擔待得起嗎?」
負責接待的小吏哭喪著臉說道:
「下吏也沒有辦法啊,尚書們都已經半個月沒來尚書台了,尚書台日常公文都沒辦法處理,非宰執無法進宮啊。」
這名信使都要急哭了,他問道:
「那我這急報要送到哪裡?高陽王府嗎?」
小吏搖頭說道:
「高陽王都稱病很久了,若是真的著急要讓至尊知曉,請送去中書令鄭儼府上吧。」
「啥?」
這名小吏也不避諱的說道:「只有鄭中書能夠有資格夜入皇宮,貴使還是快點去吧,若是去晚了鄭中書怕是要進宮了。」
信使又問道:
「可這位鄭中書的府邸在哪裡啊?」
小吏直接說道:
「鄭中書的府邸就是當年江陽王乂的府邸,貴使者只要出南衙往東,全洛陽最豪華的府邸就是了。」
這名信使嘆氣一聲,他只能按照小吏的指點,前往鄭儼的府邸,向他遞送三州急報。
這信使也往來洛陽送信多次,這一次來洛陽他覺得萬分的陌生,大魏到底怎麼了?
好在鄭儼雖然是胡太后的寵臣面首,但是他出身滎陽鄭氏,知道三州軍情的重要性,立刻拿著信使的急報進入皇宮。
胡太后聽說了六鎮軍民再次造反的消息,也是嚇的面無血色,她看向鄭儼道:
「悔不該當初不聽廣陽王(元深)之策,如今六鎮再反,鄭卿可有良策?」
鄭儼皺眉沒有回答,但是隨侍在胡太后身邊的男寵徐紇急了。
當年將六鎮軍民安置在三州,是徐紇收取了賄賂,在胡太后身邊進的讒言,他也害怕這件事被群臣拿出來清算自己。
徐紇立刻說道:
「六鎮亂民桀驁野蠻,不思至尊的寬仁,將他們安置在三州也要造反,若是按照廣陽王的方法將他們留在六鎮,也同樣是要造反的。」
胡太后點點頭,元深的安置計劃在朝中也只有楊昱一個大臣支持。
徐紇又繼續攻擊楊昱說道:
「當時朝堂派遣楊昱安置六鎮遺民,臣聽說他對朝堂的政令多有怨懟,在安置的過程中處置不當,才讓三州亂民造反的。」
胡太后立刻說道:
「徐卿不說,朕都忘了這件事了!楊昱怨懟朝堂,卿立刻擬旨,削去他的官職讓他歸家養老去吧!」
中書省是內廷機構,負責給皇帝和太后起草聖旨,這本來就是徐紇的本職工作。
徐紇雖然有些失望,胡太后只是讓楊昱革職回家,但是畢竟楊昱是弘農楊氏的子弟,這個結果也算是能接受了。
但是「問責」的事情做完了,三州叛亂的事情還是要處理。
徐紇繼續說道:
「至尊,雖然六鎮復叛,但是河東諸州乃是我大魏膏腴之地,精兵環伺,這點六鎮亂民根本不足為患,只不過定州刺史楊津武備鬆弛,才讓叛軍鑽了空子。」
聽到徐紇這麼說,胡太后的心也微微放下來。
徐紇說的也確實沒錯,河東地區一直都是北魏優質的兵員地,幾次和南梁作戰都是徵召這個地區的兵員。
徐紇為了讓胡太后安心,又舉出了當年大乘教之亂的例子說道:
「當年冀州大乘教叛亂,朝堂不到一年就平定了叛亂。」
胡太后點點頭,也覺得三州叛亂沒那麼可怕,她問道:
「以卿之見,當以何人為帥,主持平叛呢?」
徐紇還是閉上了嘴,他畢竟是文臣,軍事上的事情實在是不懂,也拿不出辦法。
胡太后看向自己新晉的老相好李神軌。
李神軌畢竟是李崇的兒子,也曾經帶兵出征過,面對胡太后的目光,李神軌老老實實的說道:
「如今能平定三州的,也是有廣陽王了。」
廣陽王元深被留在平城,負責祭拜北魏祖陵來祈求蝗災平息。
可如今朝中能夠領兵出征的宗王,論威望和資歷也就剩下元深一個人了。
因為元深曾經綠了城陽王元融,所以在元深出征之後,元融就一直向胡太后進讒言。
本身經歷過元乂的事情後,胡太后對於有威望的宗室都很忌憚,對元深還是有所提防的。
但是如今朝中是真的沒有能領兵的人了,胡太后只能不情願的說道:
「那就下旨,繼續讓廣陽王深統領大軍,平定三州叛亂。」
胡太后又補充道:
「鄭卿你親自擬旨,要嚴詞申斥元深,這次讓他領兵是許他戴罪立功。」
等到和身邊的寵臣商議完畢,胡太后才想起來要走程序,她說道:
「將旨意抄送一份到門下省中書省,讓眾臣執行就行了。」
就在胡太后準備讓男寵進宮殿內侍寢的時候,李神軌又試探性的說道:
「至尊,北海王元顥自從入關中後,屢次被叛軍擊敗,龜縮在華陰城中,導致華州過半州縣落入叛軍之手。」
胡太后皺起眉,關中平叛表現不佳,導致朝堂長期在關中投入人力物力。
除了蕭寶夤之外,北海王元顥同樣也是屢戰屢敗,彈劾他的奏章也和雪花一樣。
李神軌想到了蘇算(【精通人性的留後使】)送上門的重禮,蘇澤也算是他父親的半個弟子,於是趁機說道:「平西將軍蘇澤,在西北屢立戰功,還擋住了夏州蝗災,不如將北海王調回朝中,由蘇澤接管華州防務?」
胡太后點點頭,其實北海王元顥自己也不想要繼續在關中打仗了,屢次稱病要求返回洛陽。
蘇澤確實在西北表現不錯,陳留公主出嫁後,還經常從西北送來珍寶進獻入宮。
由蘇澤接管華州也不錯,胡太后點頭答應下來。
胡太后三名男寵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相互眼神中的光芒。
自從胡太后這次執政以來,越來越不信任外臣,甚至連幫助她復位的高陽王元雍都不信任。
曾經作為決策機構的門下省,也和尚書台一樣淪為執行機構,胡太后反而更願意和寵臣商議事情。
這也就意味著三人能把控更多的權力。
三人也有了默契,李神軌只染指軍職,鄭儼掌管中樞的要職,徐紇則主要負責地方上的職位。
李神軌推薦蘇澤成功,鄭儼和徐紇也暗暗準備好自己的人,趁著胡太后心情好的時候提出來。
——
六鎮造反的消息迅速傳播,比朝堂更先知道消息的,是在并州的爾朱榮。
在爾朱榮的財力幫助下,他的結拜義兄元天穆得到了并州刺史的職位。
元天穆早在一個月前就接到了朝廷的任命,但是他並沒有去并州治城晉陽上任,反而是留在秀容川,整日和爾朱榮一起狩獵。
這不是元天穆不想上任,而是并州豪族勢力龐大,前幾任刺史都被他們架空,元天穆只能將州刺史府遷到秀榮辦公。
爾朱榮抬手就是一箭,準確的命中了一頭逃跑中的母鹿,他的精銳騎士迅速上前圍住了中箭的母鹿,不一會兒就將鹿送到了爾朱榮馬前。
信使躍入獵場,疾馳到了爾朱榮的隊伍前,騎手等到馬的速度稍緩,就身手敏捷的翻身下馬,將密信送到了爾朱榮面前。
看完了密信後,爾朱榮對著身邊的元天穆說道:
「天穆兄,終於到了你回晉陽的時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