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平西王率軍北上(上)
「爾是說衛軍攻破建昌、抒誠侯戰歿了?」雲南昆明平西王大營,吳三桂雙目炯炯地問從建昌逃回的副將王安。
「正是,抒誠侯是被叛將張明志所殺。那廝本是抒誠侯中軍副將、深受信任,不料如此無義」,王安憤憤地說。他雖是鞏昌王白文選部將,並非狄三品親信,但對這種殺主將求生的做法依然十分不恥。
吳三桂卻不以為然,身在亂世,賣主求榮之事,他見得多矣。只淡淡地問:「汝可知道攻掠四川的衛軍人數大約多少?」
「回平西王殿下的話,末將只知道攻入建昌的衛軍不過數千,因為建昌衛土指揮使安泰寧詐降放衛軍入城才被奪了城,不然建昌絕沒那麼容易丟。至於攻掠四川的衛軍,聽說有十萬之眾,末將亦不敢確定」,王安誠實地回答。
「嗯,這一路奔波,汝著實辛苦,且下去歇息」,吳三桂溫和地說,劍眉揚起、不怒而威。
「廷獻、茂遐,汝二人怎麼看?」待王安退下後,吳三桂望向自己的兩大謀士問。方光琛,字廷獻,明朝禮部尚書方一藻之子,善謀略,早年曾與吳三桂締盟為忘形交,後亡命至雲南,入吳三桂幕;劉玄初,名茂遐,字玄初,起初在蜀王劉文秀帳下為幕客,劉文秀敗退回貴州後,「平西王復羅置幕中」。此二人乃是他的兩大智囊,著實為他出過不少好主意。
「殿下,攻蜀的衛軍有十萬眾,可南下建昌的不過數千,其主力一直在往東移動,連克嘉定、馬湖、敘州等地,說明他們並不想由四川南下雲南,而是想攻入貴州。甚是奇怪,衛軍似乎想迂迴包抄、全殲我軍,只是我軍在雲貴的兵力有二十餘萬,他們僅有十萬,如何有這麼大的野心?」方光琛皺眉說。
「聽聞衛主乾元正在攻掠北方,也許南方衛軍的舉動只是為了拖住在雲貴的我軍主力,方便北方衛軍行動而已」,劉玄初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茂遐的意思是說衛軍進攻的重點是北京,南方的衛軍只是在佯攻?」吳三桂倒吸了口涼氣,「那衛國的乾元皇帝好大的野心!居然想一舉攻下北京、定鼎中原」。
「也未必是佯攻,予以為南方的衛軍固然有牽制我軍的用意,但如果攻勢順利,他們也不介意一舉攻略南方」,劉玄初語氣平靜,心中亦為那位蒙古皇帝的氣魄欽佩不已。
「那汝等說說看,孤要不要派軍救援四川?」吳三桂問。
「殿下如今兵多將廣,清廷豈會坐視不理?眼下不是救與不救的問題,而是如何救的問題」,方光琛說道。
此時吳三桂的確兵多將廣,清軍由四川入雲貴後,明軍投者如潮,因為他的部隊是漢軍、本人亦是明朝降將,降軍大多願意向他投降。先是明副將孫崇雅、游擊陳報國、郭之芳、張玉、葉世先、張應虎等引兵自南甸出降;五月十六日,敘國公馬惟興、淮國公馬寶與將軍塔新策、李貴、焦宏曹、賀天雲、曹福德、單泰征、馬自德(漢陽王馬進忠之子)攜眾四千餘渡瀾滄江出降;五月二十八日,公安伯李如碧、宜川伯高啟隆、總兵劉鎮國、都督僉事王朝欽,各率兩千餘人自麗江邊外出降;此後,又有孟津伯魏勇、永昌侯張應井、岐山侯王會、總兵楊成、趙武、鄧望功、萬致元、王敬、韓天福、王朝興、曠世宰、胡九鼎等率眾四千餘投降;八月下旬,揚武伯廖魚率兵六百出降;九月末,將軍楊武、劉啟明率官吏九十餘人、兵三千八百餘人自騰越邊外出降;又有咸陽侯祁三升率孟津伯魏勇之子魏君重、總兵王有功等兵員七千九百餘人出降。總之,向這位平西王投降的明軍人數超過三萬,奏請清廷批准後,他把投降明軍分作十營,以馬寶、李如碧、高啟隆、劉之復、塔新策、王會、劉偁、馬惟興、吳子聖、楊威為十營總兵。
事實上,除了武將,文官如永曆朝東閣大學士張佐宸、戶部尚書龔彝、兵部尚書孫順、大理少卿劉泌、兵科都給事胡顯等也紛紛降清。僅剩下以李定國、白文選為首的殘兵敗將隱入山林,繼續抵抗。表面上看,大明朝覆滅、大清朝一統金甌之日已經不遠。但這恰恰是平西王殿下擔憂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前些日子,他見雲貴即將平定,想保住自己的軍權,找與自己有師徒名義、同為貳臣的五省經略洪承疇問計。「長伯(吳三桂字),汝切記,雲貴不可一日無事」,洪老經略的話言簡意賅,意思就是不要讓雲南、貴州太平,只要一直有事,大清就得把你留下繼續打仗,你的軍權也就保住了。他深以為然,磨盤山之戰後,只一味招降納叛、擴充實力,儘量避免與明軍硬磕,如今部下兵馬已達六萬之眾。
「廷獻的話說到了要害處,殿下如今坐擁六萬大軍,清廷怎麼會對您放心?衛軍入蜀,他們必然會逼您和衛軍決一死戰,以此來消耗您。所以,您想不去救援四川都不行,關鍵是如何救才能最大限度地保住自己的實力。予以為衛軍的進攻重點是貴州,所以我軍主力絕不可擺在川黔邊境。不妨兵分兩路,主力攻打建昌,據王安方才所言,建昌如今只有數千衛軍,可輕易取之擴充實力;另派一支偏師北上永寧衛、播州,做出阻止衛軍入黔的樣子,這一路直面衛軍主力的兵鋒,只可派少數軍隊緩緩而行,速度越慢越好」,劉玄初含笑出了個主意。
「嗯,茂遐言之有理」,吳三桂長吁了口氣,如此既不會違抗軍令,又能有效保住自己的實力,端的是條好計!
「王爺,安遠靖寇大將軍、信郡王多尼殿下請您去他的大帳議事」,吳三桂正與謀士們議著軍機,便有親衛傳來消息。
呵呵,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吳三桂心中冷笑,命親衛備馬,打馬揚鞭往多尼的大營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