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二文人雪中送炭

  第754章 二文人雪中送炭

  曹昌祚在成都府斬殺監軍道程翔鳳起兵的同時,監國慶符王朱宣命廣平侯陳建、總兵趙友鄢各領軍一千分別駐守邛州、眉州,自己率六千多軍隊往成都殺來。行至崇慶州時收到曹昌祚反正的消息,不由得以手拊頭,高呼祖宗保佑。

  「殿下,曹總鎮派來使者請咱們入成都」,總兵劉耀一臉欣喜地跑過來稟告。

  「告訴曹昌祚,孤的大軍即刻便至,讓他於成都西門迎駕」,朱宣努力保持著鎮定,淡淡地說。王有王道,既然自己是監國,臣下出城郊迎便是應有之義,順便也可以拭拭曹昌祚的忠心,若是假降,必不敢離開城池。

  成都府城由成都、華陽二縣合成,雖然因為戰爭而變得荒涼,可城池還是高大的。曹昌祚果是真降,離城十里出迎,一見慶符王便下馬跪地行君臣之禮,「末將參見監國慶符王殿下」。

  「將軍斬賊舉義,勞苦功高,快快請起」,朱宣很滿意他的順,下馬雙手扶起他,百般稱讚。

  君臣二人談笑有聲地進入成都府城。朱宣命部下接管城防,封存府庫,驚訝地發現府庫內僅有銀錢五千兩、糧食六千石。不禁犯了愁,本以為清四川巡撫高民瞻大修都江堰、準備移駐成都,府庫錢糧必然充足,可以在這裡招兵買馬。不料,只有這麼點家當。這如何擴充軍隊?兵荒馬亂的,軍隊少了可不行。

  「殿下,您是知道的,成都久經戰火,城池殘破,軍需錢糧不足。末將的部下所需糧草,大半依靠從陝西解運。偽清巡撫高民瞻雖有移駐成都之意,但無錢無糧,重修都江堰的銀子都是依靠向官紳募捐所得」,曹昌祚生怕朱宣誤會他監守自盜,趕緊解釋。

  朱宣點點頭,「錢糧不足不要緊,好在都江堰已經勉強能夠灌溉,成都一帶土地肥沃,今年組織軍民屯墾,明年必有好收成。至於軍餉嘛,孤在崇慶州還有些資產,全部變賣,可解一時之需」。前面一句是真的,成都是天府之國,只要解決灌溉,糧食生產是不成問題的;後面一句則是虛張聲勢,作為普通郡王,他其實也沒多少資財養軍,這麼說完全是為了穩定軍心。

  「殿下,大明兵部郎中歐陽直、舉人沈雲祚求見」,正擔憂著,親衛來報。

  「哦,快請兩位先生入殿」,朱宣大喜,這些日子投奔自己的武將不少,可文官卻沒幾個,如今終於來了倆。他其實是聽過這二位大名的,他們都是蜀王劉文秀的謀士。歐陽直官至兵部郎中;沈荀蔚則是大明忠臣華陽知縣沈雲祚之子,多文才。

  「臣等參見監國慶符王殿下」,二人不愧是文官,一見面便規規矩矩地施禮,禮節周到。

  「俗話說『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孤身邊的武將不少,可謀臣卻沒幾個,還請兩位先生做孤的蕭何、張良」,朱宣誠懇地說。

  歐陽直和沈荀蔚對視一眼,暗道慶符王野心不小,居然將自己二人比作蕭何、張良,難道他想做漢高祖?不過,永曆帝逃到緬甸後,二人已經對天子失去希望,慶符王畢竟是老朱家的子孫,若能挽明祚於狂瀾,便是做漢高祖又有何妨?

  「今天子南狩,臣願追隨監國,復興大明」,歐陽直率先表態。

  「臣亦願追隨監國,縱使斧鋮加身,不改此志」,沈荀蔚亦言。

  「好!好啊!有二位先生相助,孤何愁大業不成?」慶符王大喜,即封歐陽直為兵部尚書、沈荀蔚為禮部右侍郎,又命準備酒宴,宴請二人,諸文武相陪。

  歐陽直和沈荀蔚二人,在永曆朝一個只是小小的兵部郎中,另一個並無官身、舉人而已,甫一見監國慶符王,便被封為兵部尚書和禮部右侍郎,高官厚祿在忠臣義士眼中也許算不了什麼,但是卻代表著上位者的態度。二人得到重視,心中感激。

  親衛擺上酒菜,歐陽直見每案不過一盤炒豬肉、一條魚、一碟青菜、一碟白菜,外加一壺酒而已,不由微微詫異,沒想到監國居然如斯簡樸!

  「我軍初舉義,軍餉匱乏,二位先生莫嫌簡陋」,朱宣笑吟吟地說。看似隨口一說,其實卻是場考試。主公我缺銀子,您二位不是謀士嘛,有什麼弄銀子的好法子?

  沈荀蔚微微一笑,「成都附近土地肥沃,可興修水利、屯田養兵;衛軍已經入川,殿下不可兩面受敵,可遣使修好衛國,必要時甚至可以向衛國稱臣,既可以減少南面的軍事壓力,又可以與衛國貿易,收取商稅,緩解財賦不足」。

  「先生的法子固然好,只是需要時間。眼下,我軍急需招兵買馬,防範清軍進攻,缺餉少糧,舉動艱難啊!」朱宣嘆了口氣。他是個務實的人,絲毫沒覺得向衛國稱臣有損天朝上國體面,只要能復興明祚,個人受點屈辱,又算得了什麼?他更擔憂的是缺少養兵的錢糧。兵無糧則散,若是不解決財政問題,軍隊再多,亦難以持久。

  「殿下勿憂,吾二人正是來給您送軍餉來的」,歐陽直忽然哈哈大笑。

  「哦,歐陽先生想捐銀?」

  「下官一介窮書生,只有兩袖清風,何來銀錢可捐?」

  「那您有籌銀子的好法子?」朱宣好生失望,估計他也會說什麼屯田、通商之類需要時間積累的法子。

  不料歐陽直一張口,便令這位監國喜出望外,「下官曾追隨蜀王殿下(指劉文秀)入川,蜀王殿下在洪雅縣千秋坪設立文武官員,屯田養兵,想把四川構建成反攻中原的基地。可惜大功未成,便被調回昆明。臨行之前,他密令下官在眉州丹稜縣境內儲存了一批銀錢,以作未來復興之用。不料,很快朝廷便丟了四川,連天子都南狩了。下官在山中躲藏多日,方逃脫清軍追捕。聽聞殿下興義兵圖謀復興,估計定然需要這批銀錢,特來相贈,可不就是給您送軍餉來的?」

  「哎呀!先生真是雪中送炭啊!不知這批存銀有多少?」朱宣滿懷希望地問。

  「銀子不算太多,約莫四萬兩,但也夠殿下一時之用」,歐陽直微微一笑。

  自古財帛動人心,聽得有銀子可用,窮急了的朱宣連酒菜都顧不得吃,草草了事後,派人隨歐陽直、沈荀蔚二人去取。果然取得四萬兩銀子,另有一批盔甲兵器,甚至還有百擔食鹽,都埋在一個廢舊的山洞中。見到這批物資,他不由得感嘆,劉文秀深謀遠慮,真人傑也!可惜天子不肯令此人經營四川,否則國勢何至於此!

  又有銀,又有物資,監國殿下便大張旗鼓地招兵買馬,軍隊數量迅速發展到兩萬人,號稱十萬,聲勢浩大,震動全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