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大草原靠嫩江上游那段,一頂又一頂撮羅子(鄂溫克族居住的木屋)星羅棋布。遠處,馬群在悠閒地吃草,這是「使馬部」的馬。鄂溫克使馬部喜歡選擇草地較多的地方放牧,經常將馬群趕到大河的某一島上直到河面結冰,馬兒在島上悠閒遊逛,在覆被高的草地上找到豐富的飼草,很快長膘,恢復冬季驅馳耗盡的體力。他們養的馬稱索倫馬,馬頸短、頭大小適中,額闊耳小,鬃毛蓬短,背平直逐漸及頸,胸闊腹滿,尾長而稠密,腿相當粗壯,蹄大小適當。因為晝夜經常待在戶外,馬毛更加彭厚,更能抵禦嚴寒,以力大且具有非凡的耐力著稱。愛馬的鄂溫克人經常在手掌上放些鹽,「莫合~莫合」地呼喚心愛的馬兒,馬兒們便會順從地聚攏過來舔鹽。在冬天飼料短缺的情況下,他們甚至會給馬餵一些野生動物的肉。
這個年代的鄂溫克族分為三部份:人數最多的是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一帶的索倫部落,有杜拉爾、敖拉、墨爾迪勒、卜喇穆、塗克墩、納哈他等氏族。可當這一支的大首領博木博果爾反清失敗後,族人或被殺或被擄走或被強行遷移,人口減少了很多。遷移至嫩江上游的那一部分,在塗克墩佐領杜拉爾的帶領下隨達斡爾部首領肯哲烏勒降了衛;其二是分布於貝加爾湖以西、勒拿河支流威呂河和維提姆河一帶的「使鹿部」,在沙俄侵略下,該部十二個氏族有的被迫成為沙皇的臣民,有的背井離鄉遷往別處;其三便是「使馬部」了,他們有十五個氏族,原先居住於尼布楚地區。由於不堪忍受沙俄的襲擾,在首領根特木爾等人的帶領下遷徙至呼倫貝爾大草原,被清廷編入八旗。
牧民的歌聲從遠處飄入使馬部白義爾氏族族長根特木爾的大帳,體型魁梧似巨人的根特木爾並沒有被歡快的歌聲感染,相反,他的眉宇陰沉,儘管極力壓制卻仍掩飾不住心頭的怒火。「消息可靠嗎?肯哲烏勒、杜拉爾、薩馬基爾他們,還有巴爾虎部、布里亞特部的首領們都去了赫圖阿拉朝拜蓮花汗?」
「千真萬確,我的人看見了朝覲的隊伍,足有千人,連狂妄自大的貼木兒都去了」,他的好友、柯爾特依爾氏族的毛考代汗回答。
此言一出,舊納米雅爾、新納米雅爾、托空窩兒等其他氏族首領不禁竊竊私語起來。
「唉!都怪我那該死的兒子受了婆娘的挑唆,說什麼清強衛弱,死活不肯降衛。我一時糊塗,被蠢兒迷惑,肯哲烏勒約我的時候稱病未去。如今倒好,周圍的部落全部降衛,咱們使馬部孤立無援矣!」根特木爾重重地嘆了口氣。當年使馬部從尼布楚遷徙到呼倫貝爾,被大清編成八個牛錄,他被授予牛錄章京之職、直屬的部眾有三個牛錄,自以為能得到清廷的重用。可滿清雖然將嫩江流域的十六個索倫牛錄編入八旗,卻一直對他們不放心,不但不給他們發糧餉(八旗是有旗餉的),還要讓他們每年繳納為數不少的貂皮作為稅貢,這還不夠,又派官員監督他們。除了剛降清時得到不少賞賜外,後面幾乎無利可圖。雖然如此,這位酋長仍然希望立下戰功改善部落的生活,他率軍參加圍攻呼瑪城堡之戰,幫助清軍攻打盤踞在呼瑪地區的沙俄斯捷潘諾夫匪幫。然而,部落的傷亡和從清廷處得到的賞賜完全不成比例,不由得心中不滿。可能是覺察到使馬部的不滿,也可能是想鞏固索倫部落與大清的聯繫,清廷賜婚了,將一名滿洲貴女賜於他的長子卡塔奈為妻。
那女子雖然不是愛新覺羅家的女子,可也是滿洲貴族的女子,隨嫁的包衣奴隸便有十戶,被部落里的人尊稱為溫倫格格。自從與滿洲聯了姻,使馬部的日子好過了些。雖然清廷不給索倫牛錄發糧餉,卻允許他們在指定的村屯貿易,獲取生活所需的物資。這些物資都是由官府調度的,因為溫倫格格的關係,滿洲官員交換給使馬部的物資總比正常情況多些。剛開始,根特木爾很高興,可慢慢地便覺得不對勁。那些官員只認溫倫格格,要求由溫倫和他的夫君負責物資交換,兒媳婦很快便掌握了鹽巴、茶葉等重要物資的分配權,而這本是族長的權力。這還不算,不知那女人使了什麼妖術,竟然讓長子卡塔奈對其言聽計從,多次試圖從自己的手中搶權。雖然使馬部奉行長子繼承制,可自己還沒有死呢!再說了,自己有九個老婆、三十個兒子,你若不孝順,憑什麼一定讓你繼承?每當根特木爾受了兒媳婦的氣便會憤憤地想。
這一回,嫩江上游的達斡爾德都勒部落斬殺了布特哈衙門的總管,逼著八個索倫牛錄一同降衛,挑頭的肯哲烏勒親自來到他的領地請他帶著使馬部的首領們一同去。他本就對滿清不滿,想跟著一齊去。不料兒媳攛掇著兒子說什麼清強衛弱,八旗大軍遲早會打回呼倫貝爾,若是對大清不忠,將來不會有好下場。兒子在部落里有些勢力,又有兒媳相助,更重要的是自己與肯哲烏勒以前因為爭奪牧地發生過矛盾,想再看看局勢,便稱病未去。不料局勢變化得太快。不僅嫩江流域一半的索倫牛錄都歸順了大衛,就連呼倫貝爾的巴爾虎部、巴爾古津的布里亞特部也成了大衛的臣民。那些首領得到大衛的支持,回來後必然勢力大增,仍然沒有表態降衛的使馬部將陷於孤立。聽了毛考代汗的話,根特木爾不由得埋怨起了兒子、兒媳。
「別人能降衛,咱們也能。不如咱們也派人去赫圖阿拉?」托空窩兒氏族長古登說道。
根特木爾痛苦地搖了搖頭,「先哭的孩子吃的奶多。肯哲烏勒他們先去朝拜又殺了大清的總管,給蓮花汗的印象自然更好。即便咱們也向蓮花汗拋媚眼,得到的官職也比不上肯哲烏勒他們。原先大家都是牛錄章京,若降衛後咱們的官職比達斡爾人小,我深以為恥。好在衛、清兩國仍在交戰,蓮花汗一時也派不出軍隊來呼倫貝爾,此事倒也不用太著急,先等等再說」。(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