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賣百萬冊的金瓶梅

  張寧聞言,嘴角不著痕跡的露出了一抹笑意。

  隨後,佯作沉思狀好一會,才低聲說道:「這個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證明我們的信仰和教義,能讓大明的百姓生活變得更好便可!」

  「就像我之前在內閣提出的寶鈔計劃!」

  「我告訴陛下,這些都是父在夢中啟示我的。」

  「陛下一聽,就對我父有好感了!」

  「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要立刻通知教皇,讓他派遣一批傳教士來大明,什麼天文、曆法、物理、化學家、數學家等都需要派一些過來。」

  張寧根據現代化建設思路,一一的列舉著。

  湯若望聽得連連點頭。

  甚至拿出紙筆,靠在牆上迅速記下。

  「等等!」

  「怎麼都是學者?」

  「不需要主教和神父嗎?」

  張寧尷尬地輕咳了兩聲,解釋道:「咳咳,當然需要!我說的都是大明需要的,主教和神父自然是大明需要的重要部分!」

  「所以他們必須要來!」

  聽到張寧這句話,湯若望難掩激動的應道:「好的,兄弟,我現在就派人送信回去,我們教徒眾多,一定能湊齊大明皇帝所需的人才。」

  張寧微微點頭。

  隨即送湯若望和南懷仁離開。

  而在遠處窺視著他們對話的朱由檢,此時緩緩的走了過來。

  有些不明白的看著張寧問道:「張先生,您這樣做是出於什麼考慮?」

  張寧看著湯若望和南懷仁遠去,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後,才平靜地說道:「陛下,我不能永遠依賴別人!更不能一直依賴西洋人給我們製造火器!」

  「與其坐等他們打過來來!」

  「還不如主動一些!」

  「讓他們派些專業人才過來!」

  「我們好派些人才把他們的研究和知識都給學習了!」

  老祖宗都說了。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與其被別人整天掐著脖子。

  還不如自己把東西給學習了。

  可朱由檢聽了,卻是有些不悅的說道:「張先生,您這話朕不太認同,我大明有泱泱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難道還比不上他們這些東西?」

  張寧無奈地搖了搖頭。

  朱由檢啥都好,也夠勤勉,但就是死板。

  於是他拿起了一件火器,淡淡解釋道:「陛下,這先進的火器是佛郎機人的吧?還有我們日常吃的大米,讓我們大明得以富庶的大米!」

  「不也是兩宋時期,引入的占城稻米?

  「就連你如今說的土豆和紅薯等仙物,也不都是從海外傳來的?」

  「陛下怎能斷言!」

  「那些佛郎機人手裡沒有我們需要的東西呢?」

  張寧一句句發人深省的話。

  讓得朱由檢直接呆住了,隨後緩緩的陷入了沉思。

  他覺得自己真的錯了。

  在他心中。

  始終還是有著天朝上國的觀念。

  卻沒想過。

  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了何種變化。

  看著朱由檢這副樣子,張寧又說道:「陛下,我們大明這麼多人才,要是讓他們每天只研究些儒家哲學,四書五經!」

  「有事就給我們說什麼大道理!」

  「這有啥用?」

  「能讓老百姓過好一生?」

  在明朝晚期。

  儘管糧食產量下降,書院數量卻激增。

  據統計,崇禎年間,全國書院超過兩千所,尤其在江南,幾乎每縣都有五六所。

  儘管識字率無法精確統計。

  但萬曆年間《金瓶梅》在江西一省查獲超百萬冊。

  從這點可以看出。

  大明至少有近百萬的讀書人。

  既然有這麼多讀書人。

  那就不應該把他們都放在一個,只會研究四書五經的菜籃子裡面。

  應該把他放到其他領域去。

  聽到張寧的這番話,朱由檢一臉苦笑道:「先生說得倒是容易,要是不讀四書五經,你覺得天下儒生會同意?」

  八股文已是科舉制度的核心,是士人晉升的階梯。

  更是朝廷選拔官員的標準。

  一旦廢除,必將引起軒然大波。

  八股文雖有其弊端,但亦是維繫朝廷穩定的基石。一旦廢除,恐天下士子人心惶惶,朝廷亦將失去選拔賢能的準繩

  他也曾試圖推行新法,試圖打破舊有的束縛。

  但每一次嘗試都如同石沉大海,得不到士人的支持。

  更無法改變根深蒂固的制度。

  張寧看著朱由檢一臉迷惑的樣子,認真地說道:「我認為,陛下或許是多想了!」

  「我反而覺得,這些讀書人會接受改革!」

  「而且!」

  「現在也正是改革的最好時機!」

  說完。

  沒有再等朱由檢回答什麼。

  他便獨自走回了工位,繼續他的火藥火器研究。

  在接下來的日子內。

  張寧每天不是在兵仗局內研究火藥,就是在家裡酣然大睡。

  看得朱由檢一陣緊張。

  然而。

  就在他似乎無所作為之際。

  內閣早先擬定的詔書開始逐漸在各地生效。

  長城沿線的各個關口,大量白銀被送入新成立的市舶司兌換成寶鈔。

  在大明的北部,無數商賈,尤其是那些被稱為八大晉商的貿易巨頭,也被邊關的官兵強制要求將貨款兌換成寶鈔。

  雖然這些晉商內心極度不滿。

  但朝廷至少承諾了寶鈔可以隨時兌換成現銀。

  經過幾次兌換後。

  商人們也不再與朝廷爭執。

  畢竟,時間寶貴。

  而且他們並未有太大受損。

  他們各自家裡都還有一大堆人要養呢。

  但正是這一次次的進出換取寶鈔和白銀,所產生的影響。

  卻是讓朝廷大吃了一驚。

  一個月後。

  乾清宮。

  堵胤錫激動的手持著奏章,走到了朱由檢面前。

  正在歷史公會閒聊的朱由檢,看到他手上拿著的奏章後。

  連忙吩咐一旁的小太監:「來人!」

  「給堵閣老賜座!」

  王承恩立刻從遠處搬來一張圓凳,放在堵胤錫身後。

  堵胤錫坐下後。

  朱由檢才開口問道:「堵閣老匆匆進宮,有何要事?」

  堵胤錫拱手道:「陛下,張先生的新政策已經實施一個多月了!」

  「現在終於有成果了!」

  聽到這個。

  歷史公會裡的皇帝們和朱由檢都來了興趣。

  朱由檢急切地問:「成果如何?快給朕說說看。」

  堵胤錫拱手道:「陛下,臣冒昧問一句,這位張大人,莫不是天上下凡的神仙?」

  朱由檢強忍著笑意,和藹地說道:「好了,堵閣老,張先生的身份你不必多慮,朕只想知道,新政的成果到底如何!」

  堵胤錫這才回過神來,打開奏章連忙匯報導:「稟陛下,經過張先生布施的政策改革,江南五市舶司及九邊各馬市、大沽、登萊等市舶司!」

  「現已累計白銀四萬萬兩......「

  儘管朱由檢已有所預料。

  但當真切地聽到這個天文數字時,他還是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

  「四萬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