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這火車真乃國之利器也

  看在朱厚照辛苦了一年的份兒上,弘治默認了朱厚照躲懶的行為。

  沒拉著朱厚照參與各種賜宴和祭典。

  只在年三十的時候把朱厚照拉出來祭拜先祖。

  年初一的時候朱厚照破天荒地在公眾面前露了一回面。

  今天是火車的通車儀式。

  為了給火車造勢,前期《大明晚年報》已經做了大量的宣傳。

  鐵軌早就已經在西山和京城中間鋪好了。

  百姓們對這種鋪張浪費的行為既心疼又好奇。

  冷知識,鐵軌比火車的出現要早上幾十年。

  1767年,英國的金屬大跌價,有家鐵工廠的老闆看到堆積如山的生鐵,既賣不出去賺不了錢,又占用了很多地方,就令人澆鑄成長長的鐵條,鋪在工廠的道路上,準備在鐵價上漲的時候再賣出去。

  可是,人們發現車輛走在鋪著鐵條的路上,既省力,又平穩。

  這樣,鐵軌先於火車誕生了。

  由於改進了冶煉技術,以及大量新鐵礦的發現,大明的鋼鐵的質量和用量雖然上升了不少,但是鐵價卻在緩慢下跌。

  因為朱厚照的出現,火車的研發基本上沒走什麼彎路。

  沒出現歷史上火車和馬車的比賽。

  不過這天在西山和京城的站點以及鐵軌兩旁還是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

  京城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逛過萬象園的,而且這幾年見到了一項又一項的新發明,對於報紙上報導的不用牲畜拉自己就能跑的火車,雖然難以理解但是不至於當作妖魔鬼怪看待。

  朱厚照帶著弘治和百官在京城的站台等候火車的到來。

  百官們很納悶,大年初一的正旦朝會縮短了一些時間,莫名其妙地被帶到火車站參加什麼火車通車儀式。

  在轟隆隆的聲音中,一輛鋼鐵巨獸冒著白煙駛入了站台。

  之前還在議論紛紛的官員們都被驚得瞪大了雙眼。

  弘治顯得淡定了許多,之前去太子府的時候朱厚照帶著弘治已經去西山見過火車了。

  但是上次火車沒動,只是停在西山的站台里。

  這次動起來的火車可比停在站台里有氣勢多了。

  弘治看著奔馳的火車也有些心跳加速。

  實在是太壯觀了!

  火車停下的時候車輪和鐵軌摩擦出一陣刺耳的聲音。

  眾人更是驚嘆,這火車是有多大的力量啊!

  王守仁從車頭興奮地跳了下來。

  一向從容淡定的王守仁顯得十分激動。

  「太子殿下,我們成功了!」

  王守仁十分的慶幸自己參加了一場文會,在那場文會上還是秀才的自己結識了太子殿下。

  自己喜歡格物卻一直不得其法,還好有太子殿下帶自己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王華也在觀禮的行列,看著自己兒子誇張的行為直皺眉,想要上去踹兩腳。

  但是內心也為兒子高興,格物給大明帶來的改變已經逐漸顯現出來,自己的兒子果然在格物這條路上走通了。

  火車總共有八節車廂,七節車廂是裝貨用的。

  車廂打開之后里面裝的是滿滿的煤。

  這是為了展現火車的運力特意安排的。

  接著弘治和百官參觀了整列火車,朱厚照和王守仁向大家解釋火車基本運行原理和實用價值。

  百官聽說火車只需要數人就可以駕駛,而且運力如此之大,又不需要牲畜,無不感嘆火車的精妙與神奇。

  火車車廂有一節是載客用的,介紹完火車,朱厚照帶著弘治和大臣們乘上了火車。

  他們成為了第一批火車的乘客。

  隨後火車發動,王守仁拉響汽笛,火車從京城返回西山。

  火車運行平穩,速度極快,只十多分鐘就到了西山車站。

  大臣們紛紛向弘治表示祝賀。

  這火車真乃國之利器也。

  任誰都能看出火車的便利之處。

  如果火車能通向大明的各個角落,那麼對於大明的好處就太多了。

  這個時候交通不發達,調運貨物基本上都要依靠畜力。

  尤其是運糧,從糧食的產區運送到缺糧的地區,運十車糧食路上就得吃掉個三四車。

  動用的人力畜力也是極大的成本。

  火車好啊,只是燒煤,不像牲畜那麼難伺候,還省下了那麼多人力。

  更有大臣把火車比作祥瑞和國運扯上了關係。

  宋朝五行屬木,蒙古滅宋,金克木;

  元朝五行屬金,明滅元朝,火克金;

  這火車自然也是五行屬火,跟大明的五行相合。

  大明必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弘治也是心情大好,有火車這種國之利器,大明必然會開創下一個盛世。

  大臣們紛紛議論火車的出現會帶來哪些影響。

  得益於火車強大的運力,那麼和運輸有關的國策必然會發生改變。

  首先是大明的鹽引制度。

  鹽引制度的誕生就是因為朝廷運輸能力不足,和民間產生的合作。

  朝廷運輸能力充沛,自然也就可以逐步廢除鹽引制度了。

  這讓晉商系的官員聽了很難受,晉商是鹽引制度的最大受益者,火車這項發明對晉商很不友好。

  但是晉商系的官員也不敢當場表示不滿,以前江浙系的官員勢力比晉商系的要大多了,不還是倒台了麼。

  不過火車出現帶來的影響要跟家族上報,讓家族早做準備。

  尋思著如何抵制火車這種東西。

  火車是好東西,但是好東西不一定會受所有人歡迎。

  火車出現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加強朝廷的統治。

  這以後各地再有災荒,那就可以快速調配物資救災了。

  沒有災荒那麼相應的叛亂也就會減少了。

  就算有叛亂,朝廷也可以通過火車快速調兵,把叛亂消滅在萌芽狀態。

  而且因為火車能解放大批的畜力,類似霸州的養馬戶自然就沒有了養馬的壓力,像是今年河北因為馬政引發的叛亂,自然不會再發生。

  由於交通帶來的便利,朝廷也會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不過大臣們也都能猜到火車的成本必然不低。

  光地上鋪的鐵軌就價值不菲,想要把鐵軌鋪設全國,財力物力耗費甚巨,難度必然會非常之大。

  朱厚照的智囊團擬寫了一份有關鐵路的發展方案《大明鐵路發展規劃》。

  借著這個機會在車廂里讓顧鼎臣給眾人宣講起來。

  首先就是全國鐵路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幾條主幹道的修建。

  這可能需要耗費大約十年的時間。

  這還是比較樂觀的想法。

  這年頭沒有各種機械設備,這麼浩大的工程,光靠人力畜力想要完成實在是太難了。

  然後哪條線路優先修建,如何調配力量,這種需要動用全國力量的大工程開展起來必須要做好規劃。

  總之這是一項漫長的工程,後世遍布全國的鐵路網,那也是歷經百年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才完成的。

  在弘治二十一年的第一天,朝廷百官憧憬著鐵路給大明帶來的美好未來。

  不光是鐵路,開海禁的好處已經展現出來。

  今年土豆和玉米將會在全國推廣,大明百姓即將告別吃飯難的時代。

  大明的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為了記錄火車通車的歷史時刻,朱厚照特意安排弘治和百官在火車頭前合影留念。

  一是這個時刻值得被銘記。

  二是為了相機以後能更好地推廣。

  皇帝和朝中重臣帶頭照相,以後自然不會有相機勾魂這樣的謠言。

  拍完照片後,突然收到一份邊關急報,打擾了眾人的雅興。

  小王子率重兵在大年三十突襲大同。

  大同守軍唯恐不敵,請求朝廷派兵支援!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