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南昌。
寧王府的書房內。
兩名書生打扮的人正對著寧王朱宸濠侃侃而談。
「王爺,偽帝弘治倒行逆施,天怒人怨,眼下大明境內叛亂不斷,而且世家大族與朝廷離心離德,此時正是起事的大好時機啊,如果不抓住現在的機會,寧王一系將永遠不得出頭之日啊!」
說話的人叫劉養正,舉人出身,進士考不上,仗著讀了幾本兵書就敢說自己熟讀兵法,運籌帷幄,除了能侃啥用都沒有。
「是啊,王爺!偽朝廷的高產作物明年就要推廣,官兵的熱氣球和裝備的新式火器尤為犀利,若是等到百姓都能吃飽飯,軍隊實力強大,王爺如何完成老寧王的遺願啊?」
接話的人叫李士實,朝廷混不下去了,回家到寧王這裡吃閒飯,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點頭表示同意。
就這倆貨還被寧王當臥龍鳳雛養著,
沒辦法,有能力的人都入朝為官了。
朱宸濠將二人依為心腹,凡事都與這二人商議,包括造反。
但是朱宸濠的野心和能力明顯不成正比。
智商上可能是隨了高祖父朱權。
當年寧王一代目朱權被四哥朱棣騙去了兵權,挾持了朱權的一家裡老小,逼迫朱權跟著自己一起靖難。
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朱權居然信了。
朱權進入燕軍之後,時常為朱棣起草檄文,出謀劃策,對朱棣的靖難事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事成之後朱棣得了天下,理所當然地毀約了。
朱權的一半天下沒撈著,尋思著撈個好點的封地吧。
朱棣說可以啊,十七弟你隨便兒挑。
朱元璋能力出眾,一邊兒打仗一邊兒生了二十六個兒子,朱棣排第四,朱權排第十七。
朱權表示蘇州這地方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嘛,我選蘇州當我的封地。
分不到一半天下讓我在蘇州好好享福總行了吧。
朱棣說:「畿內也。」
畿內就是王都及其周圍千里以內的地區,這裡不能分封。
朱權心說你不是要遷都北京麼,蘇州也不能算畿內啊。
不過朱權也不敢反駁四哥,你說蘇州是畿內就是畿內吧。
錢塘自古繁華,朱權就說封地在錢塘也挺好。
錢塘朱棣也不想給他,還冠冕堂皇地說,建文帝把錢唐給了自己的兄弟,結果就不長久,你也想不長久啊?
朱權明白朱棣是擔心自己哪天造反,不想給自己富庶之地。
就讓朱棣給自己挑封地,你說讓我去哪兒就去哪兒吧。
最後朱棣把朱權的封地定在了南昌。
朱權雖然比較憋屈,但是可能因為要操心的事兒比較少,比朱棣活得要久很多。
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
朱權表示自己這個當叔叔的想要換個封地,侄兒給個面子吧。
朱高熾表示你在南昌都待了二十年了,就別瞎折騰了,不給換。
朱高熾死後,朱瞻基繼位。
朱權表示自己這個當叔爺爺的在南昌的封地太小了,你把南昌旁邊兒的土地也劃給我唄。
朱權已經對換封地不抱希望了,就想著把封地稍微擴大一點。
然而朱瞻基依然不給。
還批評他喋喋不休的抱怨,頗有對他進行處罰的意思。
朱權更憋屈了,被四哥祖孫三代人diss。
後來在南昌鬱鬱而終。
不知道朱權有沒有交代自己的子孫要積蓄力量推翻四哥家的統治,給自己報仇。
但朱棣肯定對自己的子孫交代過,別給寧王一系任何機會。
轉眼過了百年,皇位傳到了弘治的手中,可能是朱棣的交代沒傳下來,也可能是太平日子過得久了,對寧王一系已經沒了防範的心思。
寧王一系在南昌經營了百年,已經根深葉固,成了南昌的土皇帝。
土皇帝做久了,就想做真皇帝了。
朱宸濠暗中積蓄力量,別的王府可能在護衛上吃空餉,但是寧王府的護衛是超編的,超編的部分自己添錢養著。
同時招募了土匪、強盜、搶劫犯、黑社會流氓地痞、反動會道門組織、對社會不滿者為己所用。
並且花錢打通朝廷關節,賄賂官員,為之後的謀反做準備。
但是朱宸濠心裡還是十分有逼數的,自己這點力量肯定不足以顛覆偽帝的政權,只能默默地等待機會。
而且弘治是個明君,深得民心,朱宸濠不敢在弘治在位的時候發動。
朱宸濠的想法就是,實在不行咱們等弘治退休的,偽帝一家子早晚得出個荒淫無道的昏君吧,據說弘治的兒子朱厚照就挺有昏君潛質的。
弘治的身體好像也不怎麼好,說不定哪天就駕崩了。
一百年都等了,也不差多等幾年了。
但是目前來看,弘治的身板兒有越來越好的趨勢,他的兒子朱厚照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朱宸濠頗有把造反大業傳給子孫後代的意思。
但是世家大族突然向自己靠攏過來,有支持自己造反的意思。
自己的兩個狗頭軍師也跟著勸自己造反。
而且分析得有理有據。
現在不反,估計以後都沒有機會造反了。
但是朱宸濠不覺得自己造反的勝算有多高,表示再考慮考慮。
這時候寧王世子朱拱栩說道:「父王,我寧王一系被燕王一系欺辱了百年,是時候討回公道了,
如今我們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而且白蓮教也願意支持我們,他們在河北和山東的義軍影響力非常大,如果我們起事,義軍願意奉我們寧王府為主,甚至會鼓動更多的義軍起義加入我們,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們一方啊。」
朱拱栩的野心比自己爹大多了,對做皇帝這個執念也比他爹重多了。
自己恨朱厚照,想要殺回紫禁城,把那個該死的朱厚照踩在腳下,讓他知道這就是欺辱自己和自己搶女人的下場。
白蓮教對自己許諾,如果能鼓動寧王謀反,會把唐嵐兒送回自己身邊。
這兩年來,朱拱栩對唐嵐兒一直念念不忘。
對朱厚照的痛恨也日益加深,畢竟自己從小到大只在朱厚照那裡吃過虧。
朱宸濠還是比較清醒的,雖然跟白蓮教有合作,但是並不是很指望白蓮教。
白蓮教不是在造反,就是在造反的路上,從唐朝開始他們就開始上躥下跳,但是他們什麼時候成功過了?
國之將亂,必有妖孽這句話不知道對不對。
但是國之將亂,必是有白蓮教在摻和。
然後白蓮教啥都撈不著,再繼續造反。
朱宸濠開口說道:「吾兒不必對白蓮教抱太大希望,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而已。」
這裡就能看出朱宸濠還是多少有點眼光的,白蓮教說自己在河北和山東的叛軍里有影響力不假,但要說影響力非常大那就是在吹牛了。
朱拱栩開口道:「白蓮教信徒的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也是一股不小的助力,眼下確實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請父王三思。」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