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海禁這件事情上,朱厚照絕對不會讓步。閱讀
這個時期正是歐洲海上貿易崛起的黃金時期,哥倫布幾年前剛發現了新大陸了,
葡萄牙剛剛建立了第一塊兒殖民地,
歐洲的資產階級已經誕生,看著馬可波羅的遊記,對遊記里描述的遍地黃金的東方蠢蠢欲動。
繼續閉關鎖國,大明朝必定會逐步陷入被動落後的局面。
不能因為一小撮人的利益,影響整個國家民族的發展。
弘治也不希望剛剛開啟的海上貿易就這樣夭折了。
而且弘治也動了真怒,造太子不是自己親生的這種謠言,觸了弘治的逆鱗。
弘治把反對海上貿易奏章全都留中不發,不予任何回應。
允許朱厚照對這些反對派發起反擊,海禁必須要開。
朱厚照也不跟這些反對派打嘴仗,
懶得打,也打不過。
直接對反對派的官員下手。
解決提出反對意見的人,反對的意見自然就沒了。
蕭敬立刻發動廠衛去查這些官員,只要屁股有一點不乾淨,先關進詔獄再說,不給繼續瞎摻和的機會。
半個月,被關進詔獄大大小小的官員多達二十多位。
朱厚照強硬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開海禁的事情沒得商量。
反對派的官員們自然知道太子行事是得到弘治默許的,沒想到一向溫和寬厚的弘治手段這麼凌厲,己方施壓的手段居然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但是事已至此,開弓沒有回頭箭,就算損失再大,也要把開海禁的勢頭打回去。
於是,反對派的官員們發動了更猛烈的彈劾。
不光是江浙系的官員繼續上表彈劾,一些頑固派的官員打著祖宗成法不可破的旗號也加入了彈劾,還有些官員見弘治對文官勢力如此打壓心生不滿,也站到了反對派一邊。
一時間弘治也壓力山大。
弘治感到很憤怒,這些官員平時滿嘴的忠孝仁義,真遇到事情了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怪不得太子一直對文官不信任。
弘治也來了脾氣,絲毫不退讓,所有的奏章全都留中不發,繼續和反對開海禁的勢力硬剛。
詔獄裡每天都有新的官員被送進來,一時間人滿為患。
被關押的官員們反而不慌了,反正法不責眾,這麼多人你能把我們怎麼樣?
朱厚照更不慌,反正就我這麼一個皇子,你們能拿我怎麼樣?
反對派的官員不能把朱厚照怎麼樣,把手伸向了以焦芳為首的太子黨。
焦芳手底下的官員自身有問題的也不少,朱厚照竭盡全力的保全。
實在保不住的,被貶謫出京時朱厚照親自相送,贈與金銀珠寶豪華馬車扶桑美女,並保證日後找機會再把人調回來。
朱厚照現在天天跟蕭敬混在一起,收集證據抓人。
在弘治看來,兩人越來越像奸佞了。
二人分析著廠衛,記者,女子會所送來的消息,想從中找到幾個關鍵人物的罪證。
但是還真就有那種渾身上下一點缺點毛病都找不出來的人,就比如都御史戴珊。
都御史是都察院的主官,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
與刑部、大理寺並稱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審,亦稱「三司會審」。
都察院不僅可以對審判機關進行監督,還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權利,明代以都察院為最高監察機關,都御史與六部尚書並稱為七卿,地位崇高。
戴珊還真不是江浙系的官員,生活作風也沒問題,也沒有貪污受賄違法亂紀的事情。
他跳出來反對,一方面是堅定的維護祖制,另一方面是希望弘治退讓,主張把對日貿易的事情交給官員去辦,早點結束這場朝爭。
這樣的人是這個時代真正意義上的好官,行得正,坐得端,嚴於律己,包括自己的家人。
典型的天朝上國思維,不認為海上貿易有好處。
以他為首的頑固派官員大多數都是以清流為主,還真挑不出來什麼毛病。
跟他們講道理還講不通,你跟他們講海上貿易對大明朝的重要性,他們會跟你講商人重利,非君子之道。
朱厚照又抓不到他們的把柄,就很煩惱。
蕭敬看著心煩意亂的朱厚照說道:「殿下,要不我讓廠衛想點別的辦法?」
朱厚照明白蕭敬說的別的辦法是什麼意思,栽贓陷害了解一下,廠衛想給官員羅織罪名真的不難。
朱厚照差點就答應了,但是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不想給廠衛養成這種習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戴珊是好官,去陷害這種官員朱厚照道德上過不去,而且更容易引起文官勢力的反彈。
朱厚照正色道:「別搞歪門邪道,我們要以德服人。」
這場關於海上貿易的紛爭愈演愈烈,朝堂上烏煙瘴氣,人心惶惶。
現在已經不光是海上貿易的問題了,逐漸演變成君權與文官集團的衝突。
文官們逼著皇帝讓步,弘治和太子就是堅持不妥協。
很多官員請病假表示抗議,內閣三位閣老心很累,再這麼搞下去朝廷的運轉都成問題了。
三位閣老想要從中協調,兩方做工作。
文官提出要麼停止對日的貿易,要麼把貿易權交到文官手裡。
李東陽找朱厚照,希望太子退讓,把貿易權交到文官手上。
朱厚照態度堅決,對日貿易要搞,而且堅決不交到文官手裡。
雙方就這麼僵持不下,內閣勉力維持朝廷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