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犯不上,真的犯不上。

  彈劾朱厚照納妃不合禮法的奏章有很多,都被弘治留中不發。

  朱厚照把這些奏章看了個遍,有六個人的奏章對錢夢竹出言不遜。

  各種拿錢夢竹的出身說事兒,還有說錢夢竹勾引太子無非是貪圖太子妃的身份。

  朱厚照表示他們都是瞎說,兩人定好婚事的時候,錢夢竹根本不知道自己太子的身份。

  錢夢竹明明是貪圖自己的身子。

  這幾個官員彈劾自己納太子妃不合理法就說不合理法的事兒唄,這我能忍。

  但是你們對錢夢竹人身攻擊就是你們不對了。

  朱厚照把這六個人的奏章遞給了蕭敬。

  蕭敬現在和朱厚照賊有默契,都不用說話,

  一個眼神蕭敬就知道朱厚照要幹什麼。

  兩天之後蕭敬就把這六個人查了個底兒掉。

  一份名單送到了朱厚照的手上。

  【刑部主事劉清,辦案時偏袒同鄉,證據確鑿。】

  【戶部給事中任成仁,作風不良,多次出入青樓,證據確鑿。】

  【禮部員外郎郝成周,受賄,證據確鑿。】

  【禮部主事於獻的兒子行兇傷人被人告發,威逼利誘苦主撤案。】

  【禮部主事周紹元,無劣跡。】

  【都察院監察御史管維,無劣跡。】

  這些人還真不禁查,有四個人屁股不乾淨。

  那就別怪朱厚照發起反擊了。

  朱厚照把前三個人的資料和證據讓劉瑾給焦芳送了過去。

  焦芳收到信息之後,馬上讓自己的門生寫奏章彈劾他們。

  別看焦芳在讀書人里名聲差,但是作為朝中准大佬還是有一批門生故吏的。

  而且焦芳特別擅長拉幫結派,在拉幫結派這方面還玩出了花樣。

  焦芳非常厭惡南方人,每斥退一個南方人,他便很高興。

  即使是談論古人,他也一定詆毀南方人而讚譽北方人。

  他後來還作了一幅《南人不可為相圖》。

  自然而然的焦芳在北方人的圈子裡就混得特別開。

  禮部主事於獻這個事兒不好定罪,彈劾他很容易陷入漫長的扯皮,而且就算彈劾成了最多也就是罰俸了事。

  朱厚照把於獻兒子傷人的資料送到報社。

  唐伯虎剛去天津不久,人不在京城。

  祝枝山見有機會在太子面前表現一番,親自操刀寫了一篇文章曝光這件事兒。

  《驚!戶部高官縱子行兇,原告被迫和解,正義何在?》

  第二天,《大明萬年報》頭版頭條就把這篇文章登了出去。

  這篇文章一經發表,老百姓的情緒一下子就被帶動起來。

  一時間於獻成了老百姓口中人人喊打的對象。

  情緒激動的百姓打聽到了於獻的住處,往於獻的門口潑糞。

  等於獻出門的時候,往於獻的身上丟爛菜葉和雞蛋。

  於獻幾日後遞交了辭呈,趁著深夜收拾東西返回了老家。

  朝廷官員再次深刻的體會到了報紙的恐怖。

  於獻不就是小小的動用了職權,維護了一下自己的兒子嘛。

  至於嗎?

  太子這是殺人還要誅心啊。

  相比禮部主事於獻,刑部主事劉清,戶部給事中任成仁,禮部員外郎郝成周,他們三個還能強點。

  證據確鑿的情況下,該降職降職,該處罰處罰,

  事後人們發現這幾個人都參與了上書彈劾太子納妃的事兒,而且言辭激烈,上升到了對太子妃人身攻擊的程度。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太子和弘治一樣,都是護妻狂魔。

  而且太子還算講理,只是針對這幾個對太子妃進行人身攻擊的人,並沒有擴大打擊面,報復的也只是這幾個自身為官有問題的人,誰讓他們自己屁股不乾淨呢。

  禮部主事周紹元,都察院監察御史管維,這兩個人潔身自好,本身沒什麼劣跡,太子也沒找他們麻煩不是。

  太子納妃本來就不是什麼影響大局的事兒,而且現在明顯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

  風險太大了。

  大家也就不想摻和了。

  可是禮部咽不下這口氣啊。

  太子納妃不合禮法,這本就是禮部應該管的事兒。

  禮部要是裝聾作啞不去管,本來就勢弱的禮部,豈不是更加的沒面子了。

  更何況郝成周被降職,於獻被逼辭官,禮部要是就這麼算了,以後還怎麼混了。

  禮部主事周紹元再接再厲繼續上書彈劾,不但言辭更激勵,而且還直接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太子。

  說太子濫用報紙,對朝廷官員實施打擊報復,所作所為非明君之相。

  反正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太子你又能拿我怎樣?

  吏部左侍郎焦芳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誇讚周紹元兩袖清風,清正廉明,剛正不阿,是個人才。

  這種人才在禮部當個主事簡直就是屈了個大才。

  普安知州的位置剛剛有了空缺,焦芳推薦周紹元出任普安知州。

  普安這個地方最近很出名。

  為什麼說最近很出名?

  因為普安洲在貴州,在明朝的最南邊,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

  現在基本上屬於不毛之地。

  朝廷在那裡的統治力相當薄弱,

  和當地的土司共同管理。

  說共同管理還是好聽的,基本上是土司自治。

  說普安最近出名,是因為當地的土司發生了叛亂,普安洲的知州被土司殺掉了,知州的位置這才出現了空缺。

  周紹元心裏面有一萬句媽賣批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周紹元在朝廷中樞做官,前途一片光明,只要不犯錯,退休的時候混個侍郎噹噹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周紹元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入閣拜相才是周紹元的目標。

  禮部主事是正六品的官職,通常情況中央官員外放升三級才算平調,而且還得是環境差不多的地方。

  知州是個從五品的官職,就升了一級,而且普安還是個窮山惡水的地方。

  上任知州剛剛被土司弄死,你讓我去那裡當知州?

  情況越惡劣周紹元越沒法拒絕。

  外放升三級是大家默認的情況,又不是朝廷的明文規定,自己又不能因為這個拒絕,何況明面上還給自己升了一級不是。

  普安洲現在正是困難的時候,又缺知州,誰都不願意去,周紹元要是拒絕了,豈不是落了個臨陣脫逃的名聲。

  周紹元硬著頭皮地表示自己願意去赴任,心裡祈禱弘治千萬別批准。

  弘治應該是沒聽到周紹元的祈禱,批覆同意的聖旨很快就下來了,周紹元當時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弘治其實也在猶豫這麼做是不是太慣著太子了。

  但是想想太子種的土豆,想想太子給朝廷捐的錢。

  算了,反正太子那麼大的功勞也沒什麼可封賞的,這次就由著他吧。

  都察院監察御史管維留了個心眼,繼續彈劾太子的奏章都寫好了,但是沒呈上去。

  想看看周紹元上奏章後,太子是個什麼反應。

  得知周紹元被安排去普安當知州後,管維趕忙把奏章燒了。

  犯不上,真的犯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