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朱祁鎮麻了,太后斬親弟!
夜,會昌侯府。
孫繼忠屏退了下人,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眉頭愁雲密布。好一會兒後,他長長一嘆:「做官難,做人更難啊。」
他拿起一壺酒,自斟自飲了一杯。這時,一聲笑傳來:「大哥,什麼事啊,這麼晚了把我們父子叫來。」
孫顯忠帶著他剛滿十八歲的兒子孫連走了進來。孫繼忠換上笑臉,熱情的招呼:「來來,就是想與你們說說話。」
他的目光落在了孫連身上,眼中滿是欣賞:「連兒是越來越英武了,以後肯定比你爹有出息。」
孫顯忠面色不滿,呵呵一聲:「大哥,我倒是想有出息,可你不讓啊。這麼多年,把我放在一個錦衣衛指揮同知的位置上。你要提拔我,我估計都入閣了。」
孫繼忠只是微微一笑,輕嘆一聲: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顯忠,這麼多年我一直冷落著你,你恨我嗎?」
孫顯忠連忙搖頭,強作歡顏:「哪能呢?」
「哎,我作為長兄的一片苦心,你至今仍不明白啊。」孫繼忠苦笑,「孫家乃外戚,自太祖以來,朝廷對外戚是何等防備?稍有不慎,便是性命之憂。你我兄弟若都身居高位,孫家恐怕早已不復存在了。」
孫顯忠卻不以為然:「太后掌權十多年,她也是孫家人啊,怎能擺平不了這點小事?太后的親弟弟,卻只是個指揮使同知,同僚們都笑話我。」
「你怎麼就不明白呢?正因為她是太后,更要這麼做。」孫繼忠急了,「如非如此,當年楊士奇,楊博,楊榮他們,能信服她?她能有今日威望?」
……
一旁的孫連給兩人倒上一杯熱茶,道:「爹,你就別跟大伯爭了,大伯是為我們孫家好。」
孫顯忠氣得,怒瞪:「你小子怎麼胳膊總拐向你大伯呢?」
「連兒比你聰明。」孫繼忠慈愛的看著孫連。
孫顯忠喝一口茶,一嘆:「行了,大哥,我也不和你爭了。這麼多年,都過來了。」
孫繼忠面色變得嚴肅,沉聲一嘆:「顯忠,孫家到了危亡的時刻,你得挺身而出,保住孫家。」
「什……什麼意思?」孫顯忠立刻警惕。
「陛下賜死了兩個藩王,接下來苗頭直至你和成國公。」孫繼忠攤手,「當初我苦口婆心讓你不要干違法的事,你就是不聽。現在,這一關,是過不去了。」
孫顯忠聽了,猛地站起來:「太后是要大義滅親?我可是她親弟弟啊。」
孫繼忠搖了搖頭,指了指一旁的孫連道:「你保孫家,太后保你兒子,將來定然是榮華富貴。」
「為什麼是我?」孫顯忠悲憤,「我這些年得到過什麼?出事了,就讓我出去頂?」
孫繼忠目光陡然冰冷:「難道是我?我死了,你守得住孫家?」
「那……太后她……為什麼不救我?我離開京城都行。」孫顯忠面色驚恐,身體在顫抖。
「陛下連親叔叔都殺!」孫繼忠哼一聲,「太后難道就不能殺一個弟弟?」
孫顯忠突然大笑,滿臉獰色:「哈哈哈,原來如此!我只是個犧牲品罷了,哈哈哈,孫家,大哥?姐姐?哈哈哈,狗屁!」
咣當!
孫連跪在了他的面前,哭喊:「爹,大伯也是沒辦法,一切都是為了孫家啊。你就答應大伯吧。」
孫顯忠沒想到自己兒子會說出這種話,他不敢相信:「你可真是我的好兒子。」
「爹啊,我是你唯一的兒子。」孫連磕頭。
孫顯忠額頭青筋暴起,又悲又憤又絕望,他深吸一口氣:「好,我去認罪,絕不連累孫家。大哥,你可得照顧好我唯一的兒子。」
「那是自然!」孫繼忠點頭。
「爹啊。」孫連跪在孫顯忠面前,淚流滿面。
孫顯忠一腳踢開了他,大步走了出去。
……
翌日,早朝。
錦衣衛指揮同知孫顯忠突然請罪,說自己侵占了百姓田地,而且,糧倉一案的幕後,也是他。
這一下,群臣都懵了。
朱祁鎮也懵,看著跪在殿中的孫顯忠,冷問:「孫顯忠,你在跟朕耍什麼把戲?」
「罪臣是幡然醒悟。」孫顯忠拜道,「太后最近為土地兼併的事,憂心忡忡,一再告誡孫家人千萬不要做這種喪盡天良的事。罪臣回去後,思來想去,夜不能寐,最後來主動請罪。太后,陛下,臣辜負了你們的信任,臣死罪啊。」
朱祁鎮心中冷笑。
盜賣官糧,當然是死罪,誅你三族都行。
「太讓本宮失望了!」太后冰冷的聲音從帘子後面傳來,「盜賣官糧,何止是死罪?」
孫顯忠轉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哥孫繼忠,而後朝著太后一拜:「臣請太后,陛下治臣之罪。」
成國公連忙站出來,拜道:「太后,陛下,孫大人主動請罪,他是醒悟了的。就饒他一命吧,罰他退回田地,退回被盜賣的官糧。」
有些大臣也跟著附和。
朱祁鎮目光冷冷,沒有說話,他心中在猜測太后的意思。這時,帘子被掀開,太后走了出來,站在丹陛之上。
「王法無情!」她冷冷道,「依律,孫顯忠處以斬刑!」
她話音落下,群臣愕然。
朱祁鎮嘴角閃過冷笑,太后是個狠人,這是大義滅親?繼續樹立她在朝堂的威望?她知道朕絕對不會放過孫顯忠,居然讓孫顯忠主動認罪,還直接判了斬刑。
「已經死了兩個藩王,本宮的弟弟也要被斬了。」太后冷冷道,「土地兼併的頑疾,必須處理!陛下給你們十天時間,你們還在等什麼?等著本宮和陛下再舉刀嗎?」
群臣齊刷刷跪下。
內閣首輔王直,更是感動的老淚縱橫:「太后聖明,是大明之福啊。」
朱祁鎮一個白眼。
次奧,你丫是不是拜錯人了?聖明的是朕!不過,由此看來,太后在群臣心中的威望,依舊很高。
畢竟,她是幫助仁宗處理過政務的,後來又輔佐宣宗。正統皇帝九歲即位,大部分朝政都是太后處理。她和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穩住了當時的朝局。
……
Ps:月底了,弱弱的求月票呢,往我臉上砸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