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安南國兩派之爭
在一旁靜靜聽著對話的國師林澈這才緩緩站起來,他的雙眼似深邃的深淵:「陛下,我有一計。」聲音里沒有風浪嘈雜,只有環水的清澈。
「哦,說來聽聽。」朱元璋神色一震,對林澈宗師充滿期待。
林澈微微一笑,宛若春風化雪。
「陛下,若安南國內卻有此類權貴,必然欲肆無忌憚,我覺得此時不妨以靜制動,讓李使者回去,伺機激起內訌,自亂陣腳。」
「以靜制動,此計甚妙。」朱元璋拍案而起,雷霆之勢盡顯,「朕允許。」
「國師妙計。」李勛面現敬佩,但心中仍舊充滿憂慮,「不過,臣受國之重託,回去後若陷入孤立,恐怕不利於行動。」
「無妨。」
林澈的回答宛若春雨,當然而成,「我會威力安排兩位高徒,隱藏於暗中協助你。」
「這兩個高徒,一位擅長細微之術,能洞察人心,分辨忠奸。」
「另一位則是武藝高強,足以使得地讓望而生畏,他們會化名行走,你盡可以放心。」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而李勛則是深感慰藉,有了這兩人暗中幫助,拿自己在安南雖然步履維艱,卻也多了幾分保障。
「我會小心為之。」李勛謹慎的回應。「此行之後,定當清洗屬國內的亂雲飛度。」
「行事需謹慎。」朱元璋放下杯盞,語重心長。
「陛下且安心觀望,臣自有定奪。」林澈平靜的語調結束了談話。
在一片搬離和祝福中,李勛滿載著大明的祝福和對策,再次踏上了回安南的道路。
站在應天城外寬廣的土地上,他回望著京城的方向,心中感慨頗深,回味著朱元璋,國師的談話,暗自為即將到來的洗禮做好準備。
在大明的一個幽靜的書房中,薄霧繚繞,林澈斜依於窗前,雙眼穿透了茫茫煙霧,宛若仙人俯瞰凡間。
他的心思,卻跟隨著安南使節李勛一同飄到了南國邊陲的波瀾。
「國師,安南內部的動盪,恐非小事。」朱元璋語氣凝重,他所關心的不僅是邊疆地區的安穩,更是大明的天下布局。
林澈回應道:「陛下,安南雖然國小,其中利益紛爭,卻宛如涇渭分明,派系之爭,愈演愈烈。」
他們倆的眼前,展開了一副詳盡的安南派系分布圖,圖中用紅藍不同的顏料點劃出兩大不同勢力範圍。
「東源和西洲兩派最為突出,前者傾向於大明,樂於受大明的庇護,而後者則不甘於受制於人嗎,試圖向北發展和北元勾結。」林澈微微眯眼,分析的語氣不帶一絲情感起伏。
「西洲派此舉,豈不是想把狼帶進家門。」朱元璋的眼中流露出一絲不屑。
「陛下所言極是,他們若是借了北元的勢力,必將為我大明帝國南邊引來不小的麻煩。」林澈道出了最為擔憂的結果。
「那李勛此行…」朱元璋虛點功名之時,長袖一展,似乎有深意。
「李勛為人精明,且忠於國家,他將在斡旋兩派之中,找尋那微妙的平衡,如此一來,安南或者可被維繫一時之安。」林澈的話語中,透出對李勛的信任。
「但萬一失誤。」朱元璋眉頭緊蹙,猶如繪畫中聞風而動的山川,「豈不讓安南國內局勢更加複雜。」
林澈淡淡一笑,仿佛早已經布置妥當,「此乃李勛必須面對的考驗,我已經秘密給予指引,一切安排妥當。」
夜色來臨,朱元璋與國師的謀論漸漸平息,兩人彼此微笑,像是已經看到了局勢的穿透和安南的未來。
而在安南,李勛的行動也在暗中展開,他攜帶朱元璋的密函,深入道安南國內,與兩大派系的頭目會談,經過一連串的談判與交涉,李勛終於使得兩派暫時達成了某種形式的妥協。
但是表面的和平並不能滿足李勛,他知道,要穩固局勢,必須從根本上解決派系的利益衝突。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在不斷談判與周旋中,李勛越發覺得自己面臨的不僅僅是安南國內的利益爭鬥,更有著歷史趨勢。
西洲派越來越傾向於與北方的北元,他們認為,只有與北元結盟,才能在國際間謀得一席之地,而東源派則是忠於大明,堅信背靠大明這顆大樹好乘涼。
李勛深知,單憑外交手段永遠難以國壽在這懸崖邊搖擺不定的平衡,因此他決定向國師林澈尋求幫助。
「國師,如今時局如此,不知您可否有什麼良策?」一天夜裡,李勛接著飛鴿給林澈傳信,講述了安南國的局勢和他自己的尷尬。
在京城書房內,林澈接到傳信,頓時微微一笑,伸手在墨硯上浸便開始回信,他的信寫的詳盡而明了,無不透著這位大明國師的聰明與智慧。
「李勛,你需要在兩派間做一個維持者,積極拉攏各派勢力,特別是要和北元多方來往,收集情報,以備不時之需,同時,也要做好同大明的溝通,保證雙方的利益不失。」
李勛讀完國師的信,頓時心中豁然開朗,他明白林澈指的是要自己在平衡和策略上下更多的功夫,甚至與要在一定程度上讓西洲派和北元接觸,只是為了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於是李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開始按照林澈的指引行動,一面與北元建立暗中聯繫,一面又藉助大明的力量穩固局勢。
月夜下的安南國,柔和的月光照在門口和屋檐上,使得整個國度都顯得寧靜而安詳,而在這個平靜的表象之下,李勛和林澈的智謀,卻正在激起一圈圈不為人知的漣漪。
當一切塵埃落定,兩派暫時的裂痕得到了修補,安南國內維持了脆弱的平衡,而李勛的外交手腕已經林澈在幕後的支持,也成為了大明帝國所默默讚譽的風華一筆。
朱元璋的眉宇間,風雲變幻,反映了當今天子的職責和苦惱。
「傳國師進殿。」朱元璋命令道。
須臾間,一個身著白袍的青年緩步進入,每一步都顯得沉穩而堅定,正是大明國師林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