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旨不遵即為反賊,權栗如此,柳成龍亦如此。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STO55.COM」
李山海此言一出,張萬邦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看來在李山海眼裡,依然是堅持政治大於軍事的。眼下雖然是權栗在明面上鬧著,但李山海立刻判斷出其背後的始作俑者必是柳成龍無疑, 故權栗雖然要打,柳成龍也絕不可放過。
至於他這個判斷到底對不對,張萬邦自然要好好思索一下。他在全面接手漢陽防務之前是受到過麻貴面授機宜的,而麻貴交待他的話其實又多半是從高務實的信中得來,所以張萬邦現在要分析的關鍵就在於李山海此計是否符合侯爺的心意。
高務實不是神仙,並非真的料事如神,自然不可能在事發之前把什麼情況之下該怎麼辦全部寫成預案交待麻貴和張萬邦。換句話說, 他只能搞出個「精神」來讓麻貴和張萬邦領會。
高務實給麻貴的信主要做了哪些要求?其實也就三點:
其一,確保漢陽與朝鮮王室完全在明軍保護之下,無論出現任何情況,不得動搖這種全面保護;
其二,確保已經投靠己方的北人黨控制朝鮮朝政,也即掌握朝鮮朝廷話語權,此中最基本的一點即保證李山海的領議政地位不動搖;
其三,在不激起大規模民怨的情況下,堅決打擊反對朝鮮內附大明的其他派系勢力,並逐步推進北人黨在朝鮮朝廷的滲透,快速有序替換掉反對派官員。
其實這個思路只要高務實一提,哪怕麻貴和張萬邦是兩員武將也能看得明白。如果拿《三國演義》里的曹魏來類比一下,那麼高務實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管怎麼說,皇帝在我曹某人的許都,那麼天下正統就在我這兒。
第二條原則就好比是我曹某人不能只當個司空兼車騎將軍,必須把袁大將軍干挺了,然後弄個丞相來當, 代皇帝總揆天下。這樣就不光是天下正統在我這兒,實際執政該怎麼幹也由我說了算。
第三條原則那就好比是將曹氏親信塞滿朝廷, 這個事情為什麼重要?因為上兩條解決的問題都是頂層決策出自誰家,但再好的決策你得有本事執行下去才能落到實處,所以李山海必須要能把北人黨的人大規模拉進朝廷,取代南人黨、西人黨的位置,這樣接下來的事情才好辦。
其實這裡的例子舉曹氏還不如舉司馬氏。司馬懿的生平大家都比較了解,簡單的說,曹丕與其子曹叡都比較短命,於是曹叡死後託孤給司馬懿與曹爽,而司馬懿最終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於嘉平元年幹掉了曹爽,親手把持了魏國的朝政。
如果曹丕泉下有知的話,恐怕此時連腸子都要悔青了。正是因為他與曹植的兄弟之爭,才導致日後曹魏對宗室的態度極其苛刻,始終對曹氏宗親嚴防死守。這樣一來,司馬家專權之後,尤其是曹爽死後,手裡沒兵也沒權的曹氏宗親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司馬家人把持朝政,在謀朝篡位的路上越走越遠。
「(司馬懿)悉錄魏諸王公置於鄴,命有司監察, 不得交關。」——《晉書·宣帝紀》。
然而篡位這種事, 並不是說篡就篡的,你總得講一個執政合法性不是?人家曹操能幹到魏王,那是因為他接到漢天子的時候漢朝基本上已經成了一個空架子,是曹操在幾十年間親自上陣,盡復天下十三州其中之九的。
因此,曹氏奪權的時候,大家就算是有不滿,也不得不捏著鼻子承認人家確實是有這個實力的。而你司馬懿幹什麼了?就是裝死稱病,耍陰謀詭計很厲害麼?
所以司馬家族把持朝政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清除異己——篡位是暫時不可能篡位的了,十年之內想都不要想,但起碼讓曹魏朝廷上上下下都聽我司馬家的號令,這事還是有戲的。
公元251年司馬懿死後,他的大兒子司馬師成為了司馬家族新的掌舵人,開始了對曹魏朝廷的清洗。小皇帝曹芳對此當然是十分不滿的——曹爽專權的時候,起碼還是我們老曹家人在把持朝政,結果趕走了曹爽,居然變成了外姓人把持朝政了!這大漢才亡幾天啊?真當我什麼都不知道麼?
於是暗中咬牙切齒的小皇帝開始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來實現自己的反攻大業。事實證明,在三國這種亂世中,想找一個搞事情的機會實在是太簡單了。
公元254年,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反攻中原。魏國上下對姜維這種日常性的北伐已經完全習慣了,也覺得無所謂——諸葛亮當年都不行,你姜維就行?誰給你的勇氣?
因此按照慣例,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就被派出去跟姜維作戰。出征之前,曹芳總是要檢閱一下部隊、講兩句話鼓舞一下士氣的。
曹芳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因為司馬師跟司馬昭兩兄弟平時並不待在一起,他倆一個在中央把持朝政,一個在外面執掌兵權,確保雞蛋不會放在一個籃子裡。而這次曹芳則準備借著自己檢閱部隊的機會,出其不意的幹掉司馬昭,然後奪取軍權,回頭再來幹掉司馬師——完美!
曹芳覺得自己規劃好了所有的環節,然而有一件事,是他萬萬沒想到的。那就是等到了發難的當口,曹芳自己慫了。
「九月,昭領兵入見,帝幸平樂觀以臨軍過。左右勸帝因昭辭,殺之,勒兵以退大將軍;已書詔於前,帝懼,不敢發。」——《資治通鑑·卷七十六》
然而你布置了這麼久,連「天誅國賊」的詔書都寫好了,最後居然慫了!這難道是打個哈哈、開個玩笑就能混過去的麼?顯然不是啊!因此,反應過來的司馬師回過頭來就把曹芳給廢了——這屆皇帝不行,咱們換一個。
「昭引兵入城,大將軍師乃謀廢帝。甲戌,師以皇太后令召群臣會議,以帝荒淫無度,褻近倡優,不可以承天緒;群臣皆莫敢違。乃奏收帝璽綬,歸藩於齊。」——《資治通鑑·卷七十六》
現在的問題是換誰呢?在太后的強烈要求下,最後換了個東海定王曹霖的兒子,高貴鄉公,曹髦。
司馬師對這事是比較滿意的——這孩子只有十四歲,十四歲的小孩子,他能懂個球?正好方便自己把持朝政嘛。
此時的三國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烽煙滿地、豪傑輩出的前三國時代了。什麼轅門射戟、草船借箭、威震中原、血戰長坂,都隨著一眾英雄奸雄梟雄的逝世而雨打風吹去了。
此時吳國內部日常性忙著撕逼,國力內耗;而蜀國的當家人是名流千古的阿斗,治理水平毋須多言,混日子罷了。只有魏國,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在國力上遠遠超出兩個對手,只不過司馬師一直忙著收拾國內剩下的一小撮反革命份子,還沒辦法抽出手來好好教訓一下蜀吳兩國。
具體平叛的事倒也不是那麼好辦的,司馬懿、司馬師先後死於這一時間段內,大權終于歸了司馬昭。
通過之前的幾次平叛,曹氏家族在地方上的死忠與殘留勢力基本上被解決殆盡,而蜀國與吳國的國力早就被魏國甩在了身後。因此司馬昭一次又一次的被加封,他現在只需要一個理由,一個十分充分的理由便可以實施他的篡位大計。
司馬昭的野心曹髦知道,不僅曹髦知道,大魏滿朝上下的任何一個人都知道。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而曹髦也變得愈發絕望。
終於,在公元260年,瀕臨崩潰的曹髦高呼著「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帶著宮中僅剩的忠於他的侍衛與奴僕向司馬昭發起了一次荒誕的自殺式攻擊,曹髦甚至沒有見到司馬昭的面就死在了半路上,用自己的血見證了大魏末代皇族的尊嚴。
不過曹髦死後的司馬昭仍然暫時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位置上,一方面他篡位的條件仍不充分,而另一方面現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要篡位了!
煎熬中的司馬昭只好再扶持了一個新的傀儡,同時加緊了攻蜀的步伐。終於,公元263年魏國伐蜀成功,司馬昭總算獲得了他夢寐以求的絕世之功了!
剩下的事情就相當簡單了,公元264年,司馬昭被封為晉王,他的兒子司馬炎則在次年自己父親死後稱帝,終結了魏國的國祚。而公元280年,司馬炎又滅掉了東吳,統一了天下,正統性再無爭議。
之所以說這麼多,主要是說明兩件事:如果單純只是要篡位,那麼你只要有強大的軍權就夠了;如果要篡位之後還能保證天下相安無事,那麼軍權、政權就都必須在掌握之中。
軍權相對簡單,封建制度下就是主要將領都聽你的,軍權基本上就算到手了。
政權就複雜多了,畢竟滿朝文武各方勢力述求不同,誰該拉攏、誰要打壓、誰得斬草除根,這都是必須想好並絕對辦妥的前置條件。否則你前腳貿貿然篡位,後腳就得到一個天下皆反的結果,還指不定最後鹿死誰手,那你何必呢?還不如當個幕後皇帝。
高務實在朝鮮要的固然不是篡位,但讓朝鮮內附大明其實也不容易,並不是只要李昖一句話就能搞定而且絕無後患的。事實是按照朝鮮朝廷內部的分裂程度,如果內部問題沒解決好,內附之後也一樣可能遍地狼煙。
當然,以此刻大明的實力而言,即便朝鮮遍地狼煙,也不是說就真壓不住。只不過高務實畢竟自問是個文官,如果不必動刀動槍就能政治解決,那又何必非要殺個血流成河呢?
怎麼,打仗不花錢的嗎?不花時間的嗎?更別提明軍也會有不必要的損失,會影響其他方向上的布局——說近點,朝鮮不穩怎麼出兵日本?說遠點,西域不重歸漢土,他高某人這輩子談何圓滿?
張萬邦當然不知道高務實的遠景規劃,但至少對於領會侯爺精神這一塊還是頗有心得的。既然侯爺要扶植李山海和他的北人黨,那麼打擊南人黨的柳成龍就屬於政治正確。
其實張萬邦對柳成龍的觀感本來還算不錯,在他看來柳成龍至少屬於那種願意做點事的朝鮮大臣,遠強過很多混吃等死的碌碌之輩。不過這點好感對於張萬邦的行動不產生任何實際影響,他在決定答應李山海之前頂多也只是對於柳成龍可能的下場稍微有點遺憾。
「鵝溪先生之謀劃本將大致贊同,不過倒想問一問先生,如此則本將需要做些什麼?」張萬邦問道,然後又怕李山海不明白自己所指,補充了一句:「我是說,一旦他倆真的同流合污、抗旨不遵,鵝溪先生是希望本將出城討伐叛黨麼?」
李山海不知張萬邦是不是真敢出城以六千伐三萬,擔心自己把話說得太死,因此道:「只要南人黨文武兩大首腦皆被打成叛臣,那麼接下來自然是八道同心、天誅國賊……至於參戎是否即刻出兵討伐,此乃軍務,還是請參戎自行決斷,山海不敢妄議。」
張萬邦聽得頗為受用,暗道:這李山海果然是老狐狸,還是很有分寸的,至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什麼事是他能做的,又有什麼事萬萬不能插手。行,既然你這麼上道,那我也好說話。
「領議政既然如此說,本將還能有什麼遲疑的呢?就請領議政面見貴國王上,請旨派柳成龍前往蘆原嶺將權栗革職待勘吧。至於出兵與否,本將會視柳成龍、權栗二人的表現來做決定。」
李山海徹底放下心來,拱手謝過。張萬邦回了一禮,卻又笑著道:「說句心裡話,本將其實更希望權栗主動領兵來攻漢陽。」
「若能如此,自是最好不過。」顯然,李山海也知道張萬邦以善守著稱,更知道守城遠比野戰更有利於兵力劣勢的一方。
張萬邦起身送客,道:「既然大戰將近,本將總要提前布置一番,就不多留鵝溪先生了,先生慢走。」
「不敢,參戎留步,留步。」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2736」的月票支持,謝謝!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