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大明朝廷方面的總趨勢仍在高務實的控制之下,暫且可以先按下不表,而此時的朝鮮方面,無論朝鮮還是日軍都面臨各自的問題,倒是值得一書。
從日本大舉入侵朝鮮以來至今,朝鮮八道之中已經僅剩全羅道從未陷落,不過根據日軍戰前的部署和後續的調整,如今其第六番隊一萬五千人已經在老將小早川隆景的率領下占據全羅道最北部的錦山駐紮。
錦山連接忠清與全羅兩道,地處險要,歷來便是朝鮮的戰略要地。自日軍占據錦山之後,全羅道的朝鮮官軍和義軍便知局面堪憂,已經開始自發集結,準備應對必將到來的大戰。
為保全州不失、大局不壞,全羅道光州使權栗奉旨任都節制使,領兵駐守全州大門梨峙,以遏制日軍兵鋒。全羅道防禦使郭嶸則於梨峙匯合,奉命奪回錦山;全羅道義軍首領高敬命也率眾前來相助。
權栗聽聞高敬命前來,急忙出帳迎接。而高敬命見權栗親自出迎,不免有些受寵若驚,連忙道:「早已被罷官免職之人,何勞節制使親自迎接?萬萬當不得,萬萬當不得。」
權栗卻只當沒聽見,上前緊握高敬命雙手,誠懇謝道:「正因府事原已免官,此刻能前來才更讓晚輩感激不盡。朝廷雖先棄府事於不顧,但國難之際,府事依然挺身而出,組織義兵抗擊倭寇。
尤其府事大人德高望重,振臂一呼,全羅道便群起響應,乃至於義軍四起,使倭寇難以猖獗。另外,晚輩聽聞譚陽會盟之後,府事已成為義軍領袖?當真是可喜可賀。」
高敬命嘆了口氣,道:「權栗將軍過譽了,老夫能力不及故被免職,如今些許作為也不過盡忠盡義罷了。將軍,老夫今領義軍七千特來相助,老夫身後二人皆我犬子……英厚、從厚,還不來見過將軍!」
權栗知道高敬命只有二子,聽了這話趕忙勸道:「府事,您年事已高,如今戰事兇險,若全家上陣,萬一香火有險,實在……」
高敬命打斷道:「將軍多慮了,倘若國家滅亡,續存血脈有何意義?我父子三人已決意與國家同生死、共患難,還望將軍成全。」權栗肅然起敬,感佩異常,連忙請三人入帳議事。
大營之中,權栗率先說道:「全羅道為國家穀倉之地,素為朝廷所倚重,而為倭寇所覬覦。現如今全羅道沿海有左右水使李舜臣、李億祺二位牢牢掌控,東部多山地險要,倭寇難以輕進,且全羅道義軍烽起,軍民一心,如此便使倭寇只得占據錦山,再圖蠶食全羅。」
高敬命點點頭表示了解,然後提議道:「倭寇若想從錦山進犯全羅道,必將先攻打梨峙和熊峙再進占全州。既如此,我等則需分兵把守梨峙及熊峙兩處要地。」
全羅道防禦使郭嶸則立刻補充道:「我軍不可只專注於防守,我意待倭寇分兵進攻梨峙及熊峙時,應集中一支精兵由本將率領偷襲錦山,斷其歸路,襲占敵寇本營,此為擒王斷歸之策,倭寇必倉忙回救。若勝,則錦山收復,可趁勢全殲敵寇;若不能勝,也可保全梨峙、熊峙安危,挫敗敵軍。」
權栗思索片刻,認為此計可行,遂點頭表示認可,而高敬命自然不甘人後,也表示願與郭嶸同往。
十月初九,駐紮於錦山的小早川隆景令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二將各領一部,分別進攻熊峙及梨峙二處。權栗本部及義軍共守梨峙,朝鮮軍民奮勇無比,皆死命相搏,日軍奮勇攻擊一番,見不能克,只好暫行退卻。
另一處熊峙則戰況不佳,面對日軍強攻只能龜縮防守,局面危在旦夕。高敬命聽聞,便與郭嶸加快進兵步伐,於申時抵達錦山。
高敬命與郭嶸兵分兩路,郭嶸本部攻錦山西側,高敬命本部攻錦山南側。小早川隆景令筑紫廣門、高橋統增分兵抵禦,而其本人則下令全軍堅守險要,梯次配置,只以鐵炮還擊,不得貿然出戰。兩軍於錦山斷續激戰至深夜,錦山仍未被高敬命、郭嶸攻克。
經過激戰,小早川隆景發覺郭嶸所部士氣低迷,遠不如高敬命所部有死戰之心。他歷來是日本有數的智將之一,因此當夜便找來高橋統增,對其道:「高橋君,朝鮮義兵無畏性命,與其對拼消耗絕非上策,而今兩軍兵力相差無幾,你認為我軍當如何布陣?」
高橋統增倒是光棍一場,直接道:「想必小早川殿下已有破敵之策,還請儘管吩咐。」
小早川隆景不由得一笑,但還是點了點頭,道:「那好,高橋君,我便直言了。朝鮮兵分兩路,但西路朝鮮官軍雖聲勢奪人,但據我詳細觀之,其軍心卻不及南路之萬一。
故欲解錦山之圍,我必集中軍力,先行攻克西路再轉南路。我想拜託你明日死守南門,在我回援之前務必堅守,但我只能給你部分兵力,因此這一戰將十分兇險,高橋君……你能否做到?」
高橋統增傲然抬起下巴,答道:「武士之道,盡忠盡義,兄長、岳丈皆對我寄予厚望,在下絕不辱沒家名,能跟隨您征戰朝鮮更是莫大榮幸,請小早川殿下放心將此重任交於在下手中。殿下,高橋不死,南門不破!」
小早川隆景大聲讚譽,於是便於次日調整部署,集中全力先破其軟肋,再將孤軍合圍。又下令筑紫廣門,將大半鐵炮手集中於郭嶸方向尋求突破。
郭嶸領兵再次向錦山發起進攻,卻遭日軍集中起來的鐵炮迎頭痛擊,短短時間之內便已死傷慘重。兩輪衝鋒之下,郭嶸所部居然傷亡近半,這在朝鮮官軍之中極其罕見——因為通常根本打不到這個程度便早已崩潰。
但即便如此,郭嶸也知道他的部隊再也維持不住了,其見勢不妙,心生恐懼,未及知會高敬命便率眾奔逃。
小早川隆景在高處看得清楚,但卻立刻喝令不許追擊,全軍調轉反攻高敬命。此時高敬命正在激戰,義軍聽聞郭嶸逃竄,頓時軍心大亂,眼見日軍傾巢而出,左右夾攻,難以抵擋,紛紛勸高敬命及時南撤。
然而高敬命決意不從,立言道:敗軍之將唯有戰死贖罪!於是經過一番激戰,高敬命及次子高從厚,部將柳澎老、安瑛等一眾核心部屬全部戰死,殘部四散而逃。
正在進攻梨峙及熊峙的日軍聽聞錦山遭襲,紛紛撤出戰場,疾速回救錦山。在與小早川隆景匯合後,日軍醫傷休整,於次日再度進軍。此次小早川第六軍全軍出動,欲一股作氣攻下全羅道。
小早川隆景令高橋統增率軍一千佯攻梨峙,自己親領大軍由熊峙突破。高橋統增領命,率眾殺向梨峙,卻遭權栗四面伏擊。權栗軍此來的軍隊之中包含高敬命義軍之前留下的一部分,他們聽聞高敬命慘死,無不義憤填膺,殺氣沖天。
在權栗突然的圍殺之下,日軍猝不及防,寡不敵眾,損失慘重。高橋統增拼命挽回,但最後也無濟於事,只好領近百人突出重圍,狼狽返歸錦山。
此時小早川隆景所率主力則在猛攻熊峙,熊峙防備簡陋,難以抵擋日軍鐵炮輪射衝擊,守將李湛見日軍來勢洶洶,斷定熊峙難守,便領義軍退至熊山布防。
小早川隆景窮追不捨,李湛領義軍憑藉山地與小早川隆景軍周旋廝殺。小早川隆景既是智將,此刻見朝鮮義軍意欲利用地形優勢消耗遲滯自己進攻的鋒芒,為避免布陣遭朝鮮擾亂,遂令各部集合,放火燒山,迂迴殲敵,李湛等眾多義兵因此戰死。
全羅道巡察使李洸為迷惑日軍,使其不敢輕進全州,便在必經之路遍布火炬旗幟,令十幾隊輕騎於山間飛馳,故作疑兵。
小早川隆景軍剛經苦戰,又聽聞朝鮮權栗已擊敗高橋統增,目前已經率軍追來,因而見此疑兵不敢輕舉妄動,為穩妥起見,他下令返回錦山。
隨後,小早川隆景打著感佩朝鮮義兵在錦山及熊山的英勇戰鬥的名義,下令收集熊山朝鮮義兵死屍集中埋葬,且親立木碑,上書:「憑弔朝鮮國之忠肝義膽」一行漢字,可見此人的確頗有謀略。
與此同時,在忠清道內,公州大儒趙憲聯合僧侶靈圭,大起義兵,抗敵衛國。
其實朝鮮自開國之後一直大力提倡儒學,認為佛教乃欺世盜名之徒,長期予以打壓排擠,但如今國難當頭,朝廷大赦天下,也一改對佛教的態度。投奔民眾趨之若鶩,各地寺院深感當為國難出力,庇護百姓,部分僧侶便率先募集僧兵。
如西山大師休靜在順安法興寺募得僧兵一千五百名;大弟子惟政和尚在杵城乾鳳寺募得僧兵七百;二弟子處英在全羅道募得僧兵一千;三弟子靈圭在公州甲寺募得僧兵七百等等。
至今為止,朝鮮全國首批僧兵已達八千之眾,各地寺院也聞風而動,紛紛響應,休靜因此被朝廷冊封為八道十六宗總都攝,統領全國僧兵。
而趙憲也不簡單,其身為朝鮮儒學大師,在原歷史上後來有東國十八賢之稱,如今國難之際自然責無旁貸。他聽聞僧兵大起,更是急不可耐,於是帶領弟子們於公州擺下高台,招募義兵。
趙憲號召民眾道:「家國蒙難、禽獸入侵、毀我山河、掠我土地、殺我人民、斷我根基、官軍不振、王室播遷、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數百年社稷即將化為烏有,數代父子經營家園早已毀於一旦。
幸聞慶尚道有天降紅衣將軍郭再佑首舉義旗,募集義兵,隨後更有金沔、金千隘、高敬命等人蜂擁而起,各地義兵令倭寇心驚膽裂。更有甚者,各地寺院也大募僧兵,只為保家衛國,共赴國難。
如今,全羅道李舜臣連敗倭寇水軍,世子邸下身負艱險,於敵寇陣中穿梭慰勞,號召各地聯兵抗敵。我等儒學士子,飽讀詩書,苦學大道,值此國難之際,正當恪守禮義廉恥,忠君愛國,捨身而護天下黎民百姓。
諸位!請隨我義旗,入我義軍,驅逐倭寇,復我山河,捨身無畏,名留青史,但為忠孝,百死不悔!」
趙憲慷慨激昂,群情振奮,僅當日挑選之後,便募集義兵達一千一百餘人。
事後趙憲約見靈圭,感嘆道:「清州奶忠清道之重鎮,且存有大量屯糧。此前倭寇北上之時攻陷清州,曾以此作為據點重兵把守,近聞清州倭軍已大部北調,清州城內僅剩數百倭軍獨守清州,勢單力孤。如此,若我等大集義軍,以數倍之力浴血奮戰,必能收復清州,天下震動!」
靈圭回答道:「公言極是,不過小僧以為倭軍人數雖少,畢竟仍恃火器之利,我軍衣甲單薄,加之清州城大,若毫無章法貿然攻打清州城,或反不利我軍而徒添傷亡。小僧提議,可以聯合官軍,設下誘敵圍殲之計,如此或許較為妥當。」
趙憲聽靈圭提議聯合官軍,卻有些心生不悅,他皺眉道:「大師有所不知,官軍無能,毫無鬥志,不然倭寇也難以如此猖狂,若我等聯手官軍,未必能享其力,卻恐反受其所累。若大師憐憫官軍,到可令其一邊觀戰,若我軍勝可讓其追擊殘寇。」
靈圭也知道官軍在各條戰線都表現不佳,既然趙憲已經勉為其難應允官軍參加,即便只是讓他們打打順風仗,也算難得的給面子了,因此也不爭辯,只是應允下來再說。
趙憲面色稍霽,又道:「倭寇素來自大,見我義軍必不以為意,只要能誘敵一部出城予以全殲,再壯以聲勢,倭寇必驚懼恐慌,士氣崩亂,即便持有利器也難有效用,此時我軍再攻清州,敵必難以抵禦。」
靈圭認為有理,再次表示同意,於是朝鮮義軍及僧兵立刻行動起來。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和月票支持,謝謝!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