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四章 襄平

  等到乾清宮大殿中的朝廷重臣出來了以後,楊振方才轉身邁步,跨過高高的門檻,進入到大殿正中。

  迎面正是設在乾清宮明間正中的皇帝寶座,而皇帝寶座的上方則掛著一張橫匾,上書「敬天法祖」四個鎏金大字。

  楊振前世當然去故宮遊覽過,不過那時乾清宮裡的這個匾額卻換成了「正大光明」。

  此時他看見「敬天法祖」四字,便又跪下說道:「臣,楊振,覲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卿平身,起來說話!」

  崇禎皇帝見楊振進來行禮,一邊說著話,一邊從金碧輝煌的寶座上站起,走了下來。

  等到楊振從地上站起來的時候,崇禎皇帝已經來到了他的跟前了。

  這個時候,楊振又聽見崇禎皇帝對殿中剩下的一眾太監內侍們說道:「王大伴留下,褚憲章守在殿門外,其他人等,全都退下!」

  崇禎皇帝這麼一說,大殿中原來值守的各個角落的大小內侍呼呼啦啦地全都退了出去。

  很快,一個偌大的大殿之中,除了崇禎皇帝和楊振,以及遠遠地站在一邊低頭候著的王承恩,便再無一人了。

  楊振見狀,知道崇禎皇帝必是有一些不願意傳出去或者不願意被其他人知道的話,要跟自己說。

  「漢卿這趟到京師,給大司馬備了什麼禮物?」

  楊振正心思電轉,想著自己該當趁此機會對皇帝說些什麼的時候,崇禎皇帝開口說話了,而且一開口就把楊振嚇了一跳。

  「這個,這個,臣,知罪,臣未能免俗,請聖上處罰!」

  崇禎皇帝的問話雖然是面帶笑意說出來的,可是楊振卻不能不承認,也不能不趕緊跪下請罪。

  楊振驚慌失措跪地請罪的這個表現,倒是讓崇禎皇帝的心中頗為滿意。

  當然了,如果楊振此時矢口否認,那肯定就是另外一個局面了。

  「起來吧。當日,兵部郎中張若麟從遼東回來,曾對朕贊你楊漢卿乃遼左奇男子也。如今看來,你楊漢卿,終究還是一個不能免俗的常人啊!」

  崇禎皇帝上來先是給了楊振一個下馬威,然後緊接著又主動給了楊振一個台階下,一時間盡顯其帝王之術。

  而楊振也很配合,聽見崇禎皇帝這麼說,只一個勁兒認錯請罪。

  崇禎皇帝當然不可能因為這種事情而降罪於楊振,見他如此誠惶誠恐,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當下彎腰將他攙起,繼而說道:

  「禮尚往來嘛,也算人之常情。好在你總算肯聽朕的話,從昨日到現在,安心在光祿寺里候命,未嘗到處干謁那些所謂的權貴豪門!這一點,漢卿你做得很好!」

  楊振一聽這話,方才知道,從昨日平台召對結束,到現在再次進宮覲見,這期間,崇禎皇帝原來一直都在觀察自己。

  好在他昨日確實累了,到了光祿寺以後飽食一頓,即到下榻處倒頭便睡,一覺睡到了今日天亮。

  到了今日上午,又在等待崇禎皇帝隨時可能到來的召見,所以也沒有外出。

  這個情況落在崇禎皇帝的耳朵中,當成就成為了楊振非常聽話的一個佐證。

  「你托陳新甲、王德化他們,替你進言的那些事情,又不是私事,為何不自己到朕面前來說呢?但凡秉持一個公心言事,朕又豈會區別對待?」

  「這個,臣——」

  楊振聽到崇禎皇帝把他送禮請託陳新甲、王德化幫忙進言的事情了解得一清二楚,當下心裏面真有點慌張了,唯恐多疑善變的崇禎皇帝把先前同意了遼東攻守大略給否決了,所以一時囁嚅,不知該如何措辭。

  這時,崇禎皇帝見楊振又一副躬身欲跪的樣子,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漢卿不必擔心,漢卿所請諸事,朕都同意了,已命內閣、兵部、吏部與督府速作安排!」

  原本正萬分緊張此事的楊振,突然聞聽崇禎皇帝這麼說,心中頓時大喜過望,當即跪在地上,衝著崇禎皇帝發自內心地拜道:

  「陛下聖明!臣謝陛下隆恩!臣歸遼東之後,定當肝腦塗地,報效吾皇萬歲!」

  「呵呵,若朕不答應你的那些請求,漢卿你便不肝腦塗地以思報效於朕了嗎?」

  「啊?這,臣豈敢——」

  「哈哈哈哈——」

  崇禎皇帝見楊振慌張的樣子,頓時哈哈大笑起了,笑了一陣,又對楊振說道:「朕知你無此意,漢卿不必緊張。不過呢,你也不必急著謝恩。」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臉上的笑容突然一下子消失了,扭頭看著大殿門外的天地,嘆了口氣,然後說道:

  「朕同意你擴軍,原來的一營可以擴編為一軍,畢竟是孤懸敵後的一鎮,好歹也有三城之地,原有的五千餉額的確不足。

  「朕這裡,可以為再給你增加餉額五千,其他的就要靠你自己,尤其是糧草,主要還是靠你自籌。」

  崇禎皇帝說完這番話,見楊振抬頭看他,連忙轉過臉去,似乎自己也知道當皇帝的不該說這話,所以不跟楊振照面。

  而且轉過身去的崇禎皇帝,也不等楊振接話,緊接著就又說道:「募民從登州渡海,去金州等地屯田的事情,朕也同意。如今關內多有流民,即京畿、山東、登萊之地,也多有耳聞,卿願募多少就募多少,朕會給你旨意,也會給山東、登萊撫臣旨意。」

  崇禎皇帝說完這些話,似乎想起關內民不聊生的慘況,一時默默無言,只顧嘆氣不已。

  而他所說的有關糧草自籌的這些話,其實並未出乎楊振的意料之外,楊振知道現在的崇禎皇帝根本拿不出來銀子。

  當下,他叩首謝恩之後,想了想,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臣知朝廷眼下用兵之處甚多,亦知天下民生多艱,實不忍言糧草軍械調撥轉運之事,但臣孤懸海外,諸事艱難,懇求陛下給臣在遼南敵後便宜行事之權。」

  說完這些話,楊振叩首不起。

  「可,朕允了!卿能體諒朝廷苦衷,體諒朕之苦衷,朕豈能不體諒卿等?朕給你準備了一道手諭,可以讓你在遼南敵後擁有便宜行事之權!」

  楊振本想著崇禎皇帝會考慮一陣子,但是沒想到他剛提出來,崇禎皇帝二話沒說,立刻就應允了。

  楊振正待領旨謝恩,就又聽見崇禎皇帝說道:「另外一點,朕想過了,松山的事情,你還要是兼著。即令你部人馬大舉東渡,到金州、旅順、復州駐紮,也不能盡數撤走,還要留下一支人馬協防松錦。有你兼著,朕才放得下心啊!」

  「這——,臣遵旨!」

  崇禎皇帝突然說出的這個想法,讓楊振有點意外,同時又有點感動。

  讓他意外的是,他本想逐步脫離遼西,全面經營金州、旅順等地,這個打算通過他提出的所謂東攻西守戰略,已經得到了崇禎皇帝的首肯,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天,崇禎皇帝對這個方略就有點動搖了。

  當然了,歸根結底,可能還是崇禎皇帝對祖大壽那幫人還有他們的遼東軍不放心,想要在遼西安排一直兵馬制衡。

  讓楊振感動的是,崇禎皇帝看來對他的信任不僅沒有動搖,而且更進一步了,甚至可以說,是把大明朝在遼海兩岸的最後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也因此,楊振聽見崇禎皇帝的話,雖然有些意外,但最後還是叩首遵旨了。

  他這邊答應下來以後,崇禎皇帝接著說道:「還有一事,就是昨日你為沈志祥此人請封世爵的事情。當時朕沒有答應,今日朕便一併應了。」

  「臣謝陛下天恩!」

  「你且不必急著謝朕。世爵好賞,世祿難給。朕豈能不如奴酋?朕豈能不知重封厚賞足以集聚人心?只是朝廷艱難,已有皇親勛臣之世祿且不能足額,爾況新增者乎?」

  崇禎皇帝說到這裡,搖頭苦澀一笑,接下來盯著楊振說道:「朕聽聞沈志祥乃是你繼室娘舅?」

  楊振見崇禎皇帝這麼問,突地一愣,隨即點了點頭,答道:「臣繼室仇氏之母沈氏,乃沈志祥之堂妹。算起來,沈志祥可說是臣之舅丈。此番勸其反正,沈志祥敢信臣之言,也與此有關。」

  「嗯,很好。那就叫他歸你帳下,聽你任用吧。」

  「臣領旨謝恩!」

  「嗯,可是有一事,朕卻要先與漢卿你說定。汝等世爵所享歲祿暫需要減半發給,且減半發給沈志祥之歲祿,暫且也由你自籌,爾後以朝廷名義發給其人。」

  「啊?這個——」

  聽了崇禎皇帝的話,楊振有點目瞪口呆了。

  他知道朝廷財政艱難,但卻沒有想到已經艱難到這個程度了。

  「若是漢卿你同意,那朕今日便允了你為沈志祥所請的世爵,若漢卿你有困難,沈志祥舉城來歸之功,就且記下,待他日平遼,一併論功封賞。卿以為如何?」

  楊振聽到這裡,更加傻眼了,崇禎皇帝這是要給自己打白條啊!

  一念及此,楊振立刻回答道:「陛下有命,臣自無異議!」

  「那便好,既如此,你這個舅丈,以東虜偽續順公來歸,朕便給他一個世爵。朕與大司馬等人商議過了,沈志祥乃出身遼陽,遼陽古稱襄平,就封給他一個襄平伯吧!待你們收復了遼陽,今後即可從遼陽食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