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自尋死路

  聽到信陽公主所言,正統皇帝的心裡就很不高興了。但是,這王振抓準時機,又將孔森打了郭準的事情,說了出來,這下子就將正統皇帝的怒火徹底點燃。

  雖然說大明的官員,要是和大宋相比,無論是從俸祿,還是君王對待的態度上,都有著雲泥之別。但是,這並不代表大明的君王,允許任何人可以肆意凌辱大臣。

  畢竟,這些官員算起來,可是他朱家的官,是為他們朱家來服務的。

  自己養的人,自己怎麼打罵都可以。但是這僅限於皇帝本身才行。若是一些皇親貴戚也敢隨便毆打官吏,特別是皇帝身邊的大員,這天下豈不是要亂了套?

  「可惡!那孔森真的毆打了郭准?」

  震怒之下的正統皇帝,出於本能的又向王振詢問了一遍。畢竟在他看來,這個天下就只有他朱祁鎮可以打罵朝廷命官,就是借給孔森十個膽子,他應該不會做出這麼混帳的事情。

  畢竟這孔森算起來,也算是皇親貴戚,自己姑祖母的親兒子。他身體裡也流淌著朱家的一些血液。出於大局,還是出於臉面,他都不該這樣。

  「回稟陛下,臣就是萬死,也不敢欺君啊!這件事情千真萬確,不僅是順天府官差,就連駙馬府內的管家也是親眼所見啊!」

  「大膽!真的是目無王法!朱明玉,你就是這麼教育孩子,為君父分憂的嗎?」

  大怒的正統皇帝猶如徹底爆發的火山一般,指著早已跪在台階之下的信陽公主大喝道。

  正統皇帝從最開始的姑祖母,再到信陽公主,如今直呼信陽公主名字朱明玉,已經足以表明了他態度的轉變,以及心中的憤怒。

  這信陽公主剛剛聽到王振所言之時,就已經嚇得跪倒在地,臉如死灰一般。

  如今,見皇帝直呼她的性命,更是嚇得她渾身一抖,直接癱坐在大殿之上。

  「陛,陛下。這,這裡面一定是有什麼誤會,森,森兒他應該不會如此啊!」

  正所謂知子莫若母,孔森是個什麼德行,這信陽公主的心裡最清楚。

  她知道,以孔森的脾氣,應該會做出毆打朝廷命官的舉動。

  但是,這孔森畢竟是他最疼愛的兒子。無論如何,她都不能承認孩子的罪行,一定要為他解釋一番才行。

  「誤會?難道順天府的官差,以及錦衣衛,東廠的人,都會聯合起來,陷害你那大膽的兒子?

  他們和孔森有什麼仇?還是說孔森曾經將這些人都得罪了?你當朕沒有腦子自己思考嗎?」

  原本正統皇帝就在氣頭上,在聽到信陽公主的狡辯後,這位大明的君王就更氣了。

  放眼整個天下,就算皇帝的腦子真有問題,難道還有人敢傻了吧唧的說出來嗎?

  這足以說明,皇帝此時已經完全被憤怒所支配,信陽公主若是繼續為孔森開脫,別說是一個小小的孔森,恐怕就連她信陽公主,乃至孔駙馬都要收到牽連。

  「妾身萬萬不敢!這件事確實是森兒做的不對,理應重重責罰。

  但是,還請陛下念在森兒的年紀還小,不懂道理,就寬恕他吧。」

  就孔森這個年紀,長得人高馬大的模樣。說他還是個孩子,那真的是不要臉了。

  不過,別看正統皇帝正在氣頭上,但是他的心裡,並沒有要從重處罰的意思。也就是發發脾氣罷了。

  聽到信陽公主所言,正統皇帝臉上的憤怒稍稍緩和了一些。看到皇帝臉色的變化,信陽公主提著的心終於稍微放放。她就知道,皇帝最看重的就是親情,一定不會從重處罰的。

  皇帝臉色的變化自然也在王振的眼裡。他一看皇帝這個樣子,心裡暗叫一聲不好,知道皇帝是想要寬恕孔森。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國無法不立,民無法不嚴。這大明的律法,是皇帝統御四海,駕馭萬民的原則。不能因為個人的原因,隨意改變啊。

  大明律中寫的清清楚楚,凡毆打官員者,杖責七十。如打傷官員,立斬不赦。難免會有因私廢公之嫌,引來他人非議啊!」

  王振說出這番話的原因,自然是有出於為郭准出氣,幫郭准主持公道的想法。

  但是歸根結底,王振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還是要樹立威信,以及逼迫郭准放棄其他的想法,全心全意的為自己效命。

  朝廷里的官員誰不知道,他郭准以區區舉人的功名,就能到京城做官,就是因為王振的一力保舉。

  而且,也是王振幫郭准從皇帝手裡討來的聖旨,允許他奉旨調查杜淳風的案子。

  這也就是說,在許多人的眼裡。郭准就是王振的人,是王振的黨羽。

  一個區區駙馬爺的兒子,竟然敢他王振的人。這不僅是不要命的表現,更是在打王振的臉!

  如果不把孔森重重治罪的話,王振今後在朝廷里還有什麼威信?誰還會害怕他這個權臣?

  所以,無論如何。王振都要勸說皇帝從重處罰孔森,這也是為王振樹立威信來服務。

  至於逼迫郭准放棄其他的想法,王振這種手眼通天的人,什麼事情都在他的心裡裝著。

  他知道,郭准雖然表面上投靠了自己,但保不齊心裡還有其他的想法。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這個世界上,除了一些認死理的老頑固外,誰不是為了自己的前程,投靠各類權臣。

  王振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但絕不限於有能力。他要的是既對自己忠心,又有能力的人!

  所以,他絕對不允許郭准在效命自己的同時,心裏面還想著其他的大樹。就是要乘涼,整個朝廷也就只有他王振這棵樹可以依靠。

  王振話音落下,信陽公主臉色大變。她憤怒的看了一眼王振,雙眼之中儘是怒火。

  信陽公主雙眼內的怒火,王振不是沒有看到。但是,王振根本就無懼於眼前這個女人。

  原文在六#9@書/吧看!

  沒錯,這信陽公主在別人的眼裡,是皇親貴戚,是當今聖上的親姑祖母。

  但是,在王振的眼裡,她不過就是一個毫無眼界的蠢女人罷了。

  在成祖年間,她這個公主或許還值點銀子。但是在這正統朝,遇到了他王振,管她信陽公主,還是信陰公主,都要趴下!

  「王先生說的話倒是很有道理,不過朕以為……」

  聽到王振所言,正統皇帝躊躇了一番,還是打算為孔森開脫,略施懲戒也就算了。

  但是,皇帝的話還沒有說完,王振忽然跪倒在地,一臉誠懇的回道:「聖上,難道您忘了唐皇與楊國忠的故事了嗎?」

  王振這話一出口,猶如一道驚雷一般,響徹在皇帝耳朵里,久久不能平靜。

  唐皇與楊國忠的故事,正統皇帝是在熟悉不過的了。

  唐玄宗李隆基,親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偉業。但是,在李隆基年老之後,因為寵幸楊玉環,從而提拔其哥哥楊國忠,擔任了一國宰相。

  嚴格上來說,楊國忠就是李隆基的大舅哥,也是他的親屬。但是,就是因為玄宗因為楊國忠的身份,從而以私廢公,亂了法度,這才導致了安史之亂,使得大唐走向衰敗。

  作為一國的國君,歷史上王朝的興替,以及明君昏君的事跡。都是教導皇帝的最好教材。王振一提到這兩個人,正統皇帝就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王振的話音落下,正統皇帝不禁陷入沉默,臉上也浮現出糾結之色。

  看到皇帝好像要改主意,信陽公主心裡就急了。這人要是一著急,就容易做出錯誤的事,說出錯誤的話。信陽公主也不能例外。

  只見其跪爬到皇帝的面前,抓住皇帝的衣角痛哭道:「聖上,您可不能聽王振的一面之詞,毀了血脈親情啊!」

  信陽公主當然是想懇求皇帝,不要改變主意。

  但是,她看到皇帝並沒有改主意的想法後,心裏面對王振更加氣憤。恨不得上去掐死這個閹賊。

  「王振!你這個閹賊!我們朱家的事情,豈容你一個小小的宦官胡言亂語!

  當年太祖皇帝真不應該只留下一塊牌子,來約束你們這些腌臢閹人。他應該將你們都斬盡殺絕,如此才能避免如你這樣的人,矇騙聖上!」

  此時的信陽公主,完全被憤怒沖昏了頭腦。虧她還是正統皇帝的姑祖母,難道她就不知道,正統皇帝最討厭別人說什麼?

  要知道,嚴禁宦官干政的祖制,可是明太祖提出來的。為了驚醒後人,他還在宮內立了一塊鐵牌。

  但是,這建立鐵牌的人是太祖皇帝,但是默認王振拆牌子的,正是他的後世子孫正統皇帝朱祁鎮!

  要說王振是壞了祖制,數典忘祖的話,那第一個要挨罵的,必定是就是朱祁鎮了!

  不僅如此,早前有那麼多大臣,上書彈劾王振的原因,除了例數他犯有多少重罪外。最大的理由,就是拿出太祖皇帝的祖制,不允許王振干政。

  但是,這些大臣,都遭到了皇帝的罷黜或是處罰。這也就證明了皇帝的心裡,壓根就不把祖制當回事。換句話說,他明面上不該違反祖制,但是別人也別胡說八道。

  然而,這信陽公主偏偏提到太祖皇帝,以及他設在宮中的鐵牌。這在正統皇帝聽來,分明就是在指桑罵槐,辱罵他這個皇帝是寵信奸佞的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