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點石成金
有王友山的這幅字,趙進酒坊里出的酒就算身價倍增了,不得不說這幅字出的恰到好處,如果在眾人都沒有喝到之前寫出來,等於是因為晚輩的關係捧場, 大家不會對這酒產生什麼好感,而在這眾人喝彩的當口出來,則是錦上添花,大家非但不會覺得這是因為關係,反而會覺得原來王大人也這麼想,那還能錯的了嗎?
文人士紳富貴人物覺得好喝, 而徐州參將這邊的武將們,還有徐州衛、徐州左衛的世官們, 對這甘洌醇厚的燒酒就更加喜愛了,徐州寒冷,武將武夫又是喜歡喝酒,這等夠勁的燒酒,正對他們的胃口。
徐州參將名下的那家店鋪買了酒回去,並沒有在店裡發賣,而是先送給參將大人品嘗,喝了之後大加讚賞,要求多送些過去,武夫世官的圈子交集密切,一個人喜歡喝,上上下下的都覺得不錯, 也都過來買了。
徐州參將和徐州三衛本就是徐州地域的另一層富貴人士,他們的喜愛,更讓這「漢井名酒」水漲船高。
事情的發展讓趙進身邊的人目瞪口呆,誰能想到前後六天的功夫,飄香酒坊里出的酒就能熱到這樣的地步?
目瞪口呆之後就是發愁, 想要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保證產量, 對剛剛起步的飄香酒坊來說, 實在是太難了,權衡之下,趙進選擇了保證質量。
前期儲備了一大批釀酒的高粱,酒窖里發酵的酒糧數量也有保證,但蒸鍋只有一個,而且還不能日夜不停的蒸酒,必須要間斷半個時辰一個時辰來休息。
釀酒器械都要休息,釀酒的工匠和夥計們更不用說,為了保證時時刻刻都有人盯著,盧向久和蘇大各帶一班人,輪流替換,大家疲憊歸疲憊,勁頭卻很足,每天有白面,有大肉,工錢已經翻倍,大家都恨不得這樣的日子多些才好。
整個酒坊滿負荷的運轉,每天也只能出產二百六十斤上下,二十斤一壇的酒,也不過是十三罈子,加上品酒會之前酒坊的儲存,在新蒸鍋運行之前,每天差不多就是二十壇,也就是四百斤上下。
而且這樣算計,中間還要以清洗蒸鍋的名義停業幾天,因為酒糧的發酵需要周期,時間倒換不過來。
徐州城內十幾萬人總是有的,城外就不必說了,這麼大的基數,每天四百斤酒放出去,就和在黃河上丟個石子,小小水花濺起,連個聲響都不會有。
幾十文一斤,對尋常百姓是筆大錢,可對於稍微有些身家的人物來說,這實在算不得什麼,能進那些酒樓,還出不起個喝酒的銀子?
至於那些大戶人家,家宴待客時候講究用好酒,外客來如果能擺上徐州本地產的名酒,無疑是有面子,有談資,在外人面前覺得臉上有光。
酒樓飯莊、官紳富貴還都有點擔心,飄香酒坊生產出來這樣的好酒,純粹是因為湊巧,以後酒未必會變成什麼樣子,寧可先買點在家屯著。
飄香酒坊的規矩依舊,買前可以開封先嘗,任憑退換,買手們每日帶著點緊張的品嘗,都擔心某一天味道會突然變差,但這個事情一直沒有發生,有時候口味的確稍差,但這個差距不是一般人品不出來,第二天再嘗,往往又恢復原狀,甚至品質更佳。
大量的高粱被運進來,一批批酒糟被運出去,有心人根據酒糟和消耗量判斷,這「漢井名酒」的確是用高粱造的。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城內城外的釀酒作坊不約而同的用高粱試著造酒,個別有心人還特意用趙進他們酒坊所買的高粱,不過結果和從前一樣,酒粗劣無比,根本無法入口。
這種別家做不出的消息傳開來,更讓趙進的「漢井名酒」多了幾分神秘,而且大家喝酒的時候還會順口說道趙進的事跡,一個和做酒毫無關係的年輕武夫,居然做出了這樣的名酒,這其中一定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典故。
大家都願意議論和傾聽這樣的故事,在談論和誇張中,在城內城外的飲宴聚會中,漢井名酒的名聲和美味傳揚開來,原本只是徐州城內的酒樓飯莊和官紳大戶購買,城外十里範圍之內的人家也過來買,但慢慢的,豐縣、沛縣、碭山、蕭縣四縣的人也聽說了,邳州那邊的人也有所耳聞。
這麼多人想喝想買想要屯著,而飄香酒坊的產量一時間上不去,價錢就開始漲了,從每斤三十五文漲到了每斤六十文,然後到了每斤一百文,還是那句老話,能喝得起這個酒的,不在乎這個價錢。
官紳富貴自家就不說了,那些上等的酒樓飯莊講究招待熟客,客人來了點這個酒如果回答沒有,那豈不是落自家面子,而且這些酒樓飯莊買進來的價錢高,賣出去的價錢卻一直保持在六十文上下,這也是留客的好方法,酒價錢恆定,其他的多賣些,也就賺回來了。
「趙大哥,咱們這酒賣一百五十文也會有人買,明天我寫在水牌上,咱們又能多賺不少了。」陳宏興沖沖的說道。
現如今陳宏每天忙碌的滿頭大汗,幹勁卻十足,他本來對做生意的興趣就很大,何況這酒坊的熱火讓他根本沒有想到,陳宏想要知道這裡面的竅門是什麼,更為這事業的紅火興奮,所以每天來得早,走得晚,而且多想多問。
聽到陳宏的話,趙進回答的很乾脆:「只賣一百文,等第二口第三口蒸鍋出酒,我們下調到七十文,如果還是這麼熱火,再把價錢漲上去,但也不要超過一百文,等到我們真正大批生產了,價錢定在五十文上。」
「為什麼有錢不賺?」聽到趙進的安排,不僅是陳宏,連趙進的其他夥伴都很不理解,陳昇直接開口詢問。
「我們這酒並不是什麼精工釀造的上好燒酒,說白了就是用了好法子做出的口味不錯的大路貨,我們要保證喝得起這個酒的人多,在十個人身上每人賺一百文,也比不上在一千個人身上每人賺十文,而且現在畢竟喝到的人少,我們壓著價錢,也是為了這酒不要局限在徐州城內的小範圍,儘量的擴展開去,讓更多的人喝到,等將來產量大了,喝的人也會變多,賺的錢就會更多。」趙進解釋的很詳細。
實際上開始十幾天,情況卻是和趙進所計劃的相反,每人限購五壇,實際上只有幾家能夠買到,往往是勢力最大的幾家買到,然後勻給知州、同知、推官和參將等人。
此外還有一樁趣事,雲山樓每天總能買到五壇上下,可酒樓只能供應一壇,其餘的酒都送到雲山寺去了,這等好酒,大師們也都是要品鑑一二,才能更好的參悟佛法。
趙進在外面布置了眼線,本來是為了盯著刺探酒坊的人,可這些風吹草動的小消息也一樣很快知道。
飄香酒坊迅速的做出了調整,每家限購一壇,而且要拿號排隊,每天早晨天一亮,飄香酒坊的一位家丁就會拿著二十個黑木牌子過來分發,拿到牌子的才能買酒。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家買手很快就想好了應對的法子,幾文錢雇一個人過來拿個牌子,到時候拿著牌子買酒就是。
各有高招,趙進也懶得管理太細,物以稀為貴,自家該做的做到了,其他的就由著外面來了,但是他一直讓人放出消息,說接下來飄香酒坊就要擴大產能,產量就要增加,現在喝不到,馬上就能喝到。
這也是趙進萬全的考慮,太稀罕導致喝的人少,等到產能擴大,價錢跌下去,這些放棄的人未必回來喝,那樣就損失了客戶群,趙進對這款白酒的定位本就是大眾都能喝得起的好酒。
不過那些黑木牌子倒是讓大家感慨了一番,因為這正是當年貨場比武時候大家用來抽號對打的牌子。
「趙兄連小處都這麼在意,怪不得能有這樣點石成金的本領。」王兆靖笑著說道,其他人都跟著點頭贊同。
當然是點石成金,當初買高粱買酒坊僱傭人的時候,一共花了四五百兩銀子,現在完全賺回來不少,而且已經翻倍了,即便產能擴大,價錢穩定在四五十文左右,那也是結結實實的十倍利潤,這不是點石成金是什麼,稍微一算,一年進帳居然能過萬兩!
「我也是靈機一動,卻沒想到有這樣的效果。」趙進只能這麼笑著解釋,這件事再說是二叔教的,估計沒人會相信了,不過趙進的笑容裡帶著些許自矜,好歹自家從前勉強算是商業精英,現在手裡有一種包含「領先技術」的大眾消費品,如果不賺大錢的話,那真是這麼多年白活了。
「能者無所謂不能!」王兆靖又說了一句經常說的話,大家也都點頭。
王兆靖說完這句,不為人注意的觀察了下夥伴們,發現沒人異樣,這才放下心來,王兆靖家教極好,也知道和別人交往的分寸,時常自省,自省的時候王兆靖發現自己對趙進太過「討好」了。
今天是老白人生中重要一天,繼續求月票,求訂閱,求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