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建造大船之始

  很快,陳久就找到工部尚書單安仁。

  「見過國師大人。」

  單安仁現在可是很忙,但熱在其中,終於活絡起來了。

  陳久看著,就笑著說道:「單大人,現在是越來越有精神了,這才是大明的尚書嘛。」

  單安仁笑著說道:「這還不是多虧了國師大人的指點,要不是國師大人兩次三番地指導,甚至還給了圖紙,咱們工部哪有現在這麼忙碌,卻是幸福地忙碌。」

  陳久笑著搖頭道:「這也是單大人自己的努力所致,不然本國師再怎麼希望,都是無用的,這不,這一次又來麻煩單大人了。」

  說到在這裡,他臉色肅然,拿出一張圖紙道:「這是這一次需要就建造的東西,需要秘密建造,至於陛下那裡已經知道了,這是需要你們工部出力的時刻了。」

  單安仁一聽,同樣臉色一下子嚴肅起來了,真的是太激動了,每一次國師大人拿出圖紙,必然是稀罕之物,此刻怕也是如此。

  果然接過來之時,他雙眼一盯,頓時整個人都愣住了,都無法動彈了。

  「這?」

  難以置信,真的是難以置信,也是不可思議呀,這到底是怎麼樣的智慧。

  他猛地抬起頭說道:「國師大人,這真的可以建造出來?」

  陳久微笑著說道:「自然了,不信的話,你可以先製造一個模型嘛,要不是現在條件無法滿足,怕是問題不大的,即使如此,一樣可以建造出一部分來。」

  這是一張近代戰艦的圖紙,雖然看似鋼鐵建造,但知道就是外層包了一層鐵皮鋼板而已,而現在的技術,可能還無法達到,但在外面僅僅包一層鐵皮應該問題不大。

  單安仁不由得心中猛跳,要是真的可以建造出來,他說不定可以狠狠地在歷史上留下一筆,這可是名垂青史的好機會呀。

  「好,國師大人,下官明白了,一定會儘快組織人手,對了,地點在哪裡?」

  陳久淡定著:「松江府。」

  單安仁聽後,直接點頭,已經知道為什麼選擇在那裡了,離得近,加上也是天然的海港,對於製造船隻也是非常妙處,自然是沒問題。

  「是,國師大人,下官馬上就去處理,爭取早日建造出來。」

  陳久看著他如此精神滿滿,幹勁十足,那是非常滿意的,大明急需要這樣的官員。

  「好,那麼本國師期待你的成果,那就先告辭了,請。」

  「國師慢走,請。」

  單安仁送走陳久後,馬上就將所有造船有關的人都集中起來,不夠的就從全國徵召。

  反正就是一點,只要是有些造船技術的人,都在徵召之中,且待遇豐厚。

  這是陳久特別吩咐的,不要怠慢這些技術人員,需要善待和提升福利。

  於是在大明之中,再次掀起一股熱潮,就是船工地位漲了。

  就算是一些官員都是不敢怠慢了,一個個都是學會遵從現實,知道朝廷需要什麼,就要尊重什麼,否則他們就不用當官了。

  當然之前一系列牽扯的人處理後,一些地方真的沒有官員了,就讓官吏暫代和考核。

  這些人同時知道,這是國師大人的意思,給他們一個打破舊制的機會。

  一個個心中十分地感激,更是不容自己犯錯。

  要知道自古以來,官吏成為官員的事情,幾乎是很少見的,而這一次大明直接通告了。

  無疑說明,有能力者,通過考核後,官吏也可以成為官員,這就無疑打破了舊制。

  更讓一個個官員們棘手起來。

  現在看似官員不足,那是因為大明穩定的時間不長,科舉也就一次而已,但以後會多起來的,自然是不能讓官吏占據了主導,所以他們不賣力的話,就會被頂出去的。

  如此一來,進一步地加劇了官員的努力拼搏,可不想好好的官位,就這麼沒了。

  陳久的用意,就是如此,那些個尸位素餐的人,就不配成為官員,哪怕是官吏在學術上不如他們,但做事上,也不會比他們差的。

  坐不上太大的官,但縣令一級,問題還不太大的。

  要是有能力,知州也不是能當一當的,這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陳久的作為,自然是讓朱元璋非常地滿意,知道他有自己的一套用人手段後,自然就不會插手了,畢竟有些事,有所作為,都是需要心中清楚的。

  否則出了事,可不是小事。

  這些都是為了大明的江山著想,即使將來官員後備人員夠多了,也不是不能用他們,這一條路不會斷,但只會更加艱辛。

  畢竟想要出頭,就需要有足夠的本事,否則誰願意承擔推薦的責任。

  這一批人,是大明此刻最先一批打破官吏不能成為官員的人,最為需要感激的就是當朝國師,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正因為如此,他們心裡很清楚,要是做不出政績,愧對自己不說,更是愧對國師對他們的提攜之恩,即使不認識,但不妨礙他們的心中堅持。

  這一方事實,都是需要政績作保的,也是一個精神上的支持,自然是問題不大。

  如今的變數,就是一個,能不能趕得上時間。

  時間對於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大明如何不需要時間。

  幸好大明現在猛將很多,北方大致安全,接下來就是要推平倭寇了。

  只要等到大船建造出來,就能讓他們有來無回,最後全數都要被埋葬於此。

  這是陳久的心思,也是朱元璋的心思,都是他的嘗試。

  也是他改變了心思,徹底知道海外的龐大,更是從自身來看,自家的資源能夠多留一些,自然是要多留一些,在外界獲取,這是最好的途徑。

  可再生的資源,自然是除外的,這是共同的心思。

  至於李善長等人,現在都不知道朝廷的方向在哪裡了,因為上位都已經不和他們商量了,這讓他們的危機感,莫名地增強,可是又能有什麼用,壓根就是毫無辦法。

  大明依舊是在大步前行,甚至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已經走了多少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