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仿范公法

  第93章 仿范公法

  沒過幾天,李善長憂心的事,終於落地了。🍔💛 ❻9𝕤𝐡𝔲𝔵.𝕔ᵒ𝓂 🐺💲

  壞消息是,他一開始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太子殿下果然事先知道海外稻種無法繁育的事情,而且找到了新的救災方法。

  好消息是,他認為這個方法是天方夜譚,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農作物,說是可以當做主糧,而且張口就是畝產幾千斤?

  換誰也不信。

  李善長在心裡輕嘆一聲,終於可以睡一個好覺了。

  人的本性就是這樣,比起已知的問題,更加害怕未知。

  因為未知,代表著不知道解決方法,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因為無法掌握情況而產生恐懼感。

  之前的李善長就處於這樣的狀態。

  這些日子,他一直在憂心這件事,幾乎沒有睡上一天安穩覺。

  而對於拔掉已經種下的稻苗,改種土豆一事,李善長只能是在心裡罵一句。

  「楊憲,誤我大明啊!!!」

  朱家父子,他自然是不敢罵的,只能是將矛頭對準了推行土豆種植的楊憲。

  事實上,不僅是李善長。

  在胡惟庸刻意煽風點火下,大部分官員都是這個態度。

  對於沒有真正見識過土豆、吃過土豆的他們來說,楊憲的所作所為,讓原本幾府之地的水稻也沒了。本來靠著這些水稻豐收,即便不能完全解決此次災情,可起碼能夠少死很多人。

  另一邊。

  揚州府衙。

  因為救災一事,這些日子,朱標沒少往這邊跑。

  有時候,甚至還會直接住在這邊。

  「楊卿你的意思是提前收留那些難民?」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點了點頭,開口道:「眼下災情還未徹底爆發,可以提前引導三晉之地的一部分百姓來南邊。這樣一來,可以緩解壓力,到時候災情徹底爆發開來那一波不至於壓力太大,超出當地衙門可承受範圍。」

  朱標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他懂,就和泄洪一樣。

  只是,來南邊,來哪裡呢?

  哪個城市可以容納這麼多百姓?

  朱標開口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楊憲笑道:「我說的不是別的地方,就是揚州。太子殿下只需要讓人告訴他們,南邊有一個城市可以給他們吃飽飯,穿好衣,有地住就行。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工作,一天工作五個時辰,換取足夠的糧食,我想他們沒理由拒絕。」

  「朝廷這邊需要做的,就是派人將他們分批運到揚州來。💞💣 ❻❾รH𝔲x.𝒸𝓞M ♠🐟」

  楊憲提出這個方案的時間節點剛剛好,雖然旱災已經註定了三晉之地這些百姓們今年顆粒無收,可這個時候還未到秋收時節,家裡存糧還夠吃幾天。

  這個時候的三晉百姓,心裡無疑是絕望的,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米缸里的米不斷見底,而無能為力。

  楊憲這個方案一出,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道劃破黑暗的曙光。

  而這些百姓這時嚴格意義來說,還不是真正的災民。

  不會像災民那樣,處於秩序崩塌的狀態。

  朱標遲疑了一下,最後點了點頭,開口道:「好,就按楊卿的辦法來。如果到時候治安方面出現問題,我會讓父皇直接從京城調兵。」

  →

  楊憲開口笑道:「揚州府轄下三個營,近五千兵馬,治安問題太子殿下完全不用擔心。」

  朱標能不擔心嗎,揚州離京城這麼近,萬一出現什麼意外,誰也擔待不起。

  如果這個提議不是楊憲提的,朱標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答應的。

  「楊卿這是要效仿宋范公的以工代賑之法嗎?」朱標開口道。

  宋仁宗在位時,范仲淹當時在杭州做最高行政長官。

  恰逢那年,江浙地區因天災饑荒,百姓餓死者、流民無數。

  范仲淹採取的措施之中,其中有一條關鍵舉措便是大興土木,以工代賑。

  范仲淹勸說寺院趁勞動力成本低,興修寺院,自己也大修各種官府衙門建築,為流民提供工作崗位。

  按照史文記載,

  「貿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

  以工代賑之法,按現代人來看自然是哪哪都好。

  可這在古代卻並不好實施。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各朝各代,幾乎沒人用這一政策的原因。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國古代是農業社會。

  對於大部分老百姓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種地。

  災荒之年,大旱一場,土地皸裂,種啥啥不活。

  本身就是沒有足夠的糧食,讓百姓們做工並不能產生更多糧食,所以還是要大量撥下救災糧。

  相比於單純讓百姓們苟活,一些米湯,甚至麩糠就夠了。

  而以工代賑,既然要讓這些災民們幹活,起碼得讓他們吃飽有力氣。

  因此以工代賑,朝廷這邊反而要投入更多的救災糧。

  這與朝廷賑災的根本目的,相背離。

  對於朝廷來說,只需要不產生大量流民,引起地方暴亂就行。

  這時就有人會問了,以工代賑,勞動力多低廉啊。

  范仲淹就是這麼想的,可是你看看他的那些「工」,全都是像修葺寺廟和衙門建築一類事情。

  沒辦法產生很大的收益。

  還是那句話,農業社會,並沒有那麼多的「工」,或者說有價值的工種可以提供。

  范仲淹的行為,毫無意外引來了監察官員的彈劾。

  彈劾奏章里講,范仲淹不想著如何救災,反而大興土木工程,損耗民力。

  正是因為知道這些,朱標才對楊憲的做法表示擔憂。

  只是他的擔憂對於楊憲來說完全是多餘的,因為揚州大開發本身就需要大量的人,趁著這個時候勞動力低廉,不僅可以省下一大筆錢,同時還能順帶把功績點給賺了。

  「揚州這邊真的需要這麼人嗎?」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笑道:「我還怕人不夠呢。」

  各個小區建築工地需要人,各個工廠需要人,最後實在不行,還可以修路。

  那條計劃中的京揚公路,也差不多是時候可以動工了。

  楊憲一邊說,朱標在一旁聽著,越聽越震驚。

  「太子殿下放心就是了,到時候如果真的實在容納不了,還能把這些百姓送往各地的羊毛加工廠,提早為今年的冬天做準備。」楊憲開口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