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著點(4k)

  上官玉兒愣神的時候,楊憲直接伸手拉過對方的左手,然後將衣袖褪了上去,露出裡頭白皙的手臂。

  「等會兒會有點兒疼,忍著點。」

  楊憲一邊說著,一邊用手中的手術刀在玉兒左手臂上快速挑了道口子,然後立刻種上液體牛痘苗。

  「好了嗎?」玉兒開口問道。

  「好了。」楊憲將工具收回醫藥箱,開口道。

  「你不是說會有點兒疼嗎,我怎麼一點感覺都沒有。」

  玉兒皺了皺眉,低頭看了一眼手臂,如果不是手臂上的傷口證明她方才確實接種過牛痘,她還以為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

  楊憲看了玉兒一眼,總覺得方才他們之間的對話怪怪的。

  還有就是,不知道該說是自己技術太好,還是玉兒這妮子的反應神經太大條了,無論怎麼說,她手臂都是被挑破一個口,流了血的。

  而在楊憲給上官玉兒接種牛痘的過程中,有一個全程目不轉睛地看著,那個人就是太醫院的院首吳四海。

  吳四海好奇問道:「楊國公所用之法,是否與葛洪醫書《肘後備急方》原理相同,用的是以毒攻毒的法子。」

  楊憲回頭看了吳四海一眼,開口笑道:「不愧是吳太醫,醫學知識淵博。」

  別看吳四海在面對徐達和朱雄英的病都束手無策,就否定他,因為這兩樣病就不是這個時代可以治癒的,而並非是他吳四海的醫術不行。

  能夠一路做到太醫院院首的位置,就已經足夠證明吳四海的才能了。

  很多人一直以為免疫、疫苗這些是西醫的概念,其實並不是。

  免疫一詞,最早見於我國明代的一本醫書《免疫類方》,這書講的是「免除疫癘」,也就是防治傳染病的意思。

  而運用現代「免疫學」概念來防止疾病的事例則要追溯到更早,晉朝葛洪《時後方》中就記載了,被瘋狗咬傷後,要防治狂犬病,可以取用該瘋狗的膽汁,外敷於傷口。

  原時空到了明代中期,為了防治天花,民間發明了人痘接種法,要領先西方數百年。

  採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取天花患兒貼身內衣,給健康未出痘的小兒穿著二三天,以達種痘之目的,也就是常說的痘衣法。

  其二取天花患兒的新鮮痘漿,用棉簽蘸取塞入到被接種對象的鼻孔,以此引發起痘,達到預防接種的目的。

  除了這兩種方法外,還有旱苗法以及水苗法,這兩種方法需要對人痘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顯得專業成熟很多。

  可無論用哪一種接種方法,其中有一點不會發生改變,那就是接種的都是人痘。

  人痘的思路很樸素,以毒攻毒,但具體操作上風險極大,如何減少病毒的毒性同時不丟失其刺激身體形成免疫能力,即便到了巴斯德的年代,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天花病毒不同於其他病毒,一旦毒力沒有減弱,等於人工地得一場天花,冒高達三分之一的死亡的風險。

  一些時候病毒並沒有減弱多少,與直接得天花,並沒有本質不同,完全就是拼人品。

  你想著是引發低烈度的天花,可最後反而是成了催命符。

  不過死亡概率,遠比感染天花後死亡的概率小得多,因此種人痘依舊是歷史上一項偉大的發明,而且後來詹納發明的種牛痘之法就是脫胎於我國的種人痘。

  到了清朝。

  入關之初,滿人面臨著天花感染的巨大風險,眾多滿人包括皇族因此而夭折。

  1649年,也就是清王朝入主北京的第五年。

  春節剛過,北京城裡一片恐慌。並非又有敵方的軍隊打過來了,而是天花爆發了。消息在坊間迅速流傳,京城百姓亂作一團,和這一次大明的京城相似。

  可清朝處理方法,卻是截然不同。

  正月三十日,攝政王多爾袞下令,京城戶籍居民中未曾出痘者,以及無京城戶籍的生人(不論出痘與否),按朝廷避痘制度,「約定帶出二十里外」。

  對於老百姓來說,這不啻是一場災難。後人在京城巡視南城御史趙開心1645年的一份奏摺中,看到這樣的敘述:「稍有發熱或生疥癬等瘡的百姓無不被驅逐。貧苦百姓被趕到城外,無居無食,往往將年幼體弱的子女拋棄道旁,任其餓死。」

  老百姓被驅趕,皇族大臣則四處躲避。

  效法皇太極,順治帝也為自己在南苑和西苑各建了一處避痘所。

  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順治皇帝便會急忙奔往避痘,早早跑到城外的南苑避痘去了。留在城裡的清朝貴族們也一個個深宅緊閉,戰戰兢兢地等待瘟疫早點過去。

  這樣的情形僅正史有載的就達五次之多。

  儘管重重設防,但天花病毒卻防不勝防。

  順治帝並非如鹿鼎記中所寫的那般因痴情出家,而是死於天花。

  終生避痘的順治帝因為天花而病逝,這是何等的嘲諷。

  之後身受天花之害的康熙更加明白天花的可怕,他認為如果天花不滅掉,未來自己的子女還會有可能感染天花。

  他的老爸,順治皇帝的八子六女,因天花八歲前死亡者為皇子四人、皇女五人,超過半數以上。

  康熙可不想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

  尤其是在見到自己最心愛的皇太子胤礽出痘之後。

  太子出痘期間,候選知縣傅為格照料有功,被提升為武昌通判。兩年後,他奉召進了京。這個傅為格,後來成了防治天花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

  傅為格懂的種痘之術——這正是當時一種先進的天花治療方法。

  這種起源於南方的民間種痘法,又叫「吹鼻種痘」法,最早起源於明朝隆慶年間。

  上面說了種人痘是有極大風險的,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甚至可能導致病人死亡。

  像這樣的事情,自然不可能拿那些皇子公主們冒險。

  為了掌握人痘接種時的計量,康熙就曾經讓人做過試驗,他挑了三十個宮女「以身試毒」。

  給三十個宮女種了人痘之後,她們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天花症狀,只是不如直接得病的症狀嚴重。

  就這麼觀察了一段時間,二十六個宮女逐漸好轉直到痊癒,另外四個宮女沒有挺過來。但這對康熙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成功了。之後康熙便命傅為格在皇子們中開始了種痘試驗。從此,皇子種痘防天花也作為制度被正式確立下來。

  由於種痘,自康熙二十年以後出生的20位皇子中有17位健康長大,而此前的15位皇子中長大成年的僅有7位。

  隨著種痘法在宮中的成功,康熙帝開始了大規模地推行天花預防工作,把它從宮中推廣到八旗百姓,直至漠南、漠北、蒙古大草原等北方邊境。

  此後的100多年,宮中很少再傳出關於天花的消息。滿族人四處避痘的倉惶日子暫告一段落。

  一定程度上「戰痘」的成功,開創了清朝的鼎盛時代。從1661年到1697年短短30多年,心無旁騖的康熙相繼平三藩、收台灣、抗沙俄、平定噶爾丹,穩定了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

  與清朝那種虛假的「戰痘」成功不同。清後期,咸豐帝在兩歲時,種痘都險些失敗,雖經御醫精心調理保全性命,可在臉上卻留下了無法抹平的麻點,成了繼康熙帝之後的第二位「麻子皇帝」。據說,咸豐皇帝這副尊容曾經把新婚之夜的慈禧嚇得瑟瑟發抖。

  楊憲這一次帶來的是徹底將天花病毒從大明這片國土上抹除。

  因為種痘這種事情,需要大量的人手,因此當楊憲看到吳四海那雙無比渴望知識的小眼神後,沒有絲毫保留,將種牛痘的方法和原理一五一十和吳四海講了一遍。

  馬皇后原本也想當場種牛痘,最後卻是讓上官玉兒給勸住了。

  上官玉兒是想要等到自己出結果,證明牛痘沒事之後,再讓馬皇后接種。

  反正事情都已經出了,也就不急在這一時。

  從屋子裡出來後,楊憲看著朱標,開口道:「殿下,我接下來準備讓全京城的百姓都接種牛痘,因此單單靠這十幾頭牛是遠遠不夠,必須讓人找來更多的牛。」

  「這個沒有問題。」朱標立馬開口答應道,他十分清楚全城百姓全都種下牛痘的重要性,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楊憲接著開口道:「然後就是召集御醫,不,是全京城所有大夫,我要對他們進行統一培訓,以確保接下來的種牛痘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因為等上官玉兒這邊出結果,還需要時間。

  而這段時間,足夠朱標去做這些前期籌備工作。

  為了時刻觀察上官玉兒身體的變化,這幾天時間,楊憲可以說吃住都是和她在一起。

  牛痘病毒對人的致病力很弱,一般僅能在接種部位繁殖,因此並不會出現接人痘而導致滿臉麻子的情況。但由於它和天花病毒有很強的交叉免疫性,故在接種牛痘後人體內會出現對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在上官玉兒接種牛痘的第三天,玉兒身體出現原發反應,左手手臂局部出現了紅丘疹。

  也在同一天,被醫治好的朱雄英終於可以下床走路了。

  隔了這麼多天,太子妃常霞終於見到了自己的兒子,將朱雄英死死抱在了懷中,喜極而泣。

  同時,她也對楊憲行了一個大禮。

  一個逾越禮制的大禮,因為按理來說,身為太子妃的常霞,與楊憲分屬君臣關係。

  同時表示,日後楊憲但凡有所要求,不僅是她常霞,整個常氏家族都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句承諾,很有分量。

  要知道即便常遇春走了,可常氏一族在大明軍中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藍玉能夠有今天的地位,除了他本人那不俗的軍事才能外,常氏一族對他的幫助同樣不可忽略。

  等到第五日,玉兒手上的紅丘疹形成皰疹,之後沒過兩天,便轉化為膿皰。

  楊憲則是在這段時間,培訓了一批又一批專業的接種牛痘工作者。

  第十日,玉兒手上膿皰形成棕色痂蓋。

  京城各處,成立了專門的接種牛痘的接種站。

  又過了幾天,痂蓋終於脫落,在玉兒那白皙的手臂上,遺留下瘢痕,而這就是種痘成功的表現。

  一般來說,從古至今女性愛美是天性。

  尤其是像玉兒這樣的美女。

  可玉兒對於手臂上留下的明顯瘢痕卻沒有絲毫反應,反而是因為種痘結束而感到有些失落。

  因為這些天裡,玉兒不僅每天都能夠吃到來自明記的甜點,一日三餐很多還是她之前從未吃過的美食,楊憲單獨自己開的小灶。

  這種從早吃到晚的日子,實在是太愜意了。

  玉兒不由想道。

  而在證明接種牛痘沒有任何風險後,楊憲開始對皇宮裡的人進行接種,其中包括朱標、馬皇后,以及一眾還未分封的皇子。

  宮裡的所有內侍官以及宮女,則是由太醫們進行接種。

  皇宮外頭的接種站,同步開展對老百姓的牛痘接種工作。

  身為皇帝的朱元璋帶著滿朝文武百官,當著全城老百姓的面,同樣選擇在皇宮外的接種站進行牛痘接種工作。

  這就是洪武大帝的魄力。

  皇帝陛下親自帶頭做表率,用實際行動告訴京城的百姓,接種牛痘可以防住天花。

  也讓這項工作推進起來並不那麼困難。

  事實上,如果不是玉兒站出來,身為太子的朱標將會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接種牛痘的人,馬皇后當時也是讓玉兒給勸回來的。

  皇帝、太子、皇后都種了。

  尋常老百姓還怕個什麼?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一項工作,一項政策推出,你想要百姓們跟隨相信,首先你上面的人自己就要先做到,必須充分發揮好表率作用,率先垂範、奮勇當先,只有這樣才能讓老百姓相信。

  這和戰場殺敵情況其實類似,身先士卒的將軍,能夠更大程度地帶動軍隊士兵的其實。

  躬身入局、擔當作為,身先士卒,大明表率。(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