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挖山

  正如那名日本土著所說的一樣,徐達他們到達石見銀山時,確實只看到了一個已經被挖掘差不多,近乎廢棄的小銀礦。✊💚  ඏ☆

  因為歷史上石見銀山的銀礦被真正發掘,要等到日本戰國時代後期,當時臣從於大內義興的出雲國田儀村銅山主人三島清右衛門幫助大內家在1526年(大永6年)3月開掘出地下的銀礦脈。

  從這之後,一直到江戶時代前期,石見銀山都是日本最大的銀礦上。

  按照後世的推算,巔峰期日本白銀產量高達當時全球總產銀量的三分之一,而石見銀山便占了其中大部分!

  即便後期銀礦枯竭,其山上還蘊含著黃銅礦、黃鐵礦、方鉛礦等其他礦脈。

  明治時期後,就是主要以含銅礦物的開採為主。

  可以說這座山脈,整個就是一座寶山。

  當時在得知石見銀山產量上升後,四周大名大內義興、大內義隆父子,尼子經久、尼子晴久祖孫以及毛利元就為爭奪銀山主導權爆發多起戰爭,直到1562年(永祿5年)時尼子家臣服於毛利元就,才以毛利家的勝利告終。

  後來元就之孫毛利輝元在1584年(天正12年)臣服豐臣秀吉,成為毛利家與豐臣家各派家臣擔任奉行共管,石見銀山產出的白銀成為秀吉後來侵略朝鮮時的主要資金來源。6⃣  9⃣  s⃣  h⃣  u⃣  x⃣  .⃣  c⃣  o⃣  m⃣

  「大人,我真的沒有騙你,我早就說過這裡銀礦早就已經被山名氏一族開採得差不多了。」那名日本土著連忙開口道,生怕徐達因為沒有看到銀礦而遷怒於他。

  徐達沒有開口。

  當時在離開揚州前,楊憲可是非常明確和他說過,石見銀山的白銀年產量起碼在數百萬兩以上,楊憲的話絕不會有錯。

  徐達低頭看向了腳下的大地。

  也就是說,一定還有一條巨大的礦脈在這座山底下。

  見到徐達面無表情,那名日本土著是真的慌了,連忙下跪,不斷磕頭求饒。

  被哭鬧聲打斷了思路,徐達皺了皺眉,轉頭看向那名日本土著。

  「大人,大人,只要你饒我一條性命,我什麼都願意為你做。」日本土著一邊磕頭,一邊大聲求饒道。

  這日本人都這麼賤嗎?

  徐達心裡想著,我這什麼話都還沒說呢,就直接把自己賣得乾淨了。

  日本人骨子裡的特性,他們強的時候,比誰都凶,比誰都狠。

  他們弱的時候,比誰都賤。😾♛ ❻➈ˢ𝕙𝕌Ⓧ.ᶜ𝐨M ★😾

  戰後為了發展,能夠直接犧牲整整一代女性的,也就只有這個民族了。

  「起來吧。」徐達開口道。

  「大,大人,不殺我了?」日本土著誠惶誠恐道。

  「我殺你做什麼,你叫什麼名字。」徐達笑了。

  「小人錦衛門。」錦衛門誠惶誠恐道。

  「錦衣門是吧,我待會兒讓手下將士送你回去,你去動員整個出雲國的青壯力來石見銀山。」徐達開口道。

  「敢,敢問大人要做什麼?」錦衛門壯著膽子,開口問道。

  此刻他仍舊擔心,徐達把他們出雲國青壯力帶到石見銀山是殺頭的,因為這裡確實是一個殺人埋屍的好地方。

  「挖山。」

  「啊。」

  因為此次遠征日本的目的就是石見銀山的銀礦,所以本就帶著勘探礦脈的技術人員隨行。

  在大明勘探礦脈的人員指揮下,出雲國的這些百姓開始挖山。

  徐達打下出雲國後,直接抄了山名氏一族所有的財產物資,財產充軍,囤積的物資,則拿出了一部份分發給這些普通百姓。

  挖山之後,挖礦也得指望這群人。

  這可是一個長期的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還是要給到的。

  這一點,徐達還是從當年楊憲以工代賑上得到的靈感啟發。

  徐達沒有想到,自己只是保證了這些百姓,最基本的口糧,竟然得到他們一致的擁護愛戴,一時間反而讓徐達感到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日本的政治體制是以幕府為中心的封建制度。幕府實施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地方行政管理,以確保政權的穩定和控制力。

  整個社會,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

  階級與階級之間,壁壘比中國要嚴格太多。

  即便是後世,這一點還在很多地方得以保留。比如上學時學長與學弟,進入公司後前輩與後輩,很多事情在中國人看來甚至無法理解。

  此時的日本社會,分為四個階層。

  最高的士族包括武士和貴族,他們享有各種特權和權力。

  人數最多的是平民階層,包括農戶、町人等。町人就是做生意的人。

  平民之下呢,還有一個特殊階層叫「穢多」,「穢多」一般指被隔離的遊民階層,按照日本的法律,「穢多」的性命只能抵上町人的七分之一,換個說法,一個町人如果殺了七個「穢多」,才需要被處死。

  而最低級的階層,則是「非人」,不能顧名思義,他們都是人,只是都是破產了的無業游民、流浪漢、乞丐等。「非人」身份卑微,一個武士甚至可以拿著「非人」的性命去試刀。

  更殘酷的是,日本的這些階層是世襲罔替的,就是說,你們祖先是武士,那恭喜你可以一直在武士這個階層,但是如果你的祖先是「穢多」或者「非人」階層,不好意思,你一輩子甚至你的子孫後代們就會永遠是這個階層。

  可以說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出身決定一生。

  在明朝起碼,還能通過科舉逆轉人生。

  過來挖山的青壯力,其中很多便是屬於「穢多」、甚至是「非人」,對於他們來說能夠吃飽飯,已經是最大的恩賜。

  在他們眼裡,徐達這些大明王師簡直就是天兵天將。

  即便是平民,在山名氏一族的統治下,日子過得也不算好。

  從他們一個個面有飢色的面容便可以看出一二。

  此時的日本,銀礦都還沒有被挖掘出來,還不是日後被稱為窮的只剩下白銀的白銀島。

  如果在日本本土日子過得真的好,倭寇也不會那麼多了。

  這一次朱元璋派徐達過來,可以說是無心插柳,為日後全面殖民日本打好了基礎。

  要是換了藍玉過來,天知道會捅出什麼窟窿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