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縮影
鳳陽府,定遠縣。
李進這次是帶著任務下來的,他並沒有急著去當地官府報導,而是穿著一身布衣,準備先深入民間探查情況。
這一日。
天色實在是太晚了。
趕到縣城顯然來不及了,好在山腳下有一個農戶收留了他。
只是李進有些好奇,為什麼這裡會有農家,他來鳳陽時做過大量事先功課,這座山應該是沒有可以用作耕作的田畝才是。
這農戶是一對父女,姓胡。
父親叫做胡彬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女兒叫做胡葉,年輕雖小卻意外的懂事。
「吃飯了。」胡葉端了兩碗稀粥走了出來,放在了桌上。
然後又從兜里拿出兩塊土豆擺在了桌上,許是有些燙手,少女吹了吹有些發紅的小手,然後用手抓著自己的耳垂。
「胡伯伯呢?」李進抬頭看了一眼,開口問道。「怎麼不喊他來一起吃飯啊。」
少女沒有抬頭,一邊剝著手中的土豆皮,一邊開口回道:「他幹活呢,鍋里我給他留了,吃完我換他。」
「啊?都這個時間點了,還在地里幹活?」李進臉上露出吃驚的神情。
少女卻是神色平靜,道:「我們莊戶人家就像麻雀,數著糧食過日子的,偷懶一天都可能餓死。」
「這麼嚴重啊。」李進下意識開口道。
李進雖然以前日子也不算富裕,可好歹馬三刀也是實打實的侯爵在身,衣食無憂還是能夠保證的。日子過得緊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馬三刀把官職與爵位的薪祿都拿去救濟那些死去老戰友的遺孀與遺孤去了。
「我發現你們讀書人,真的什麼都不懂。」少女看著手中已經完全剝乾淨的土豆,開口道。「李書生,你既然是讀書人,那麼一定聽過揚州知府楊大人吧。」
「聽過,楊大人是一個好官。」李進開口道。
「是啊,楊大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好官。要不是有揚州楊大人給咱們老百姓帶來了土豆這種作物,怕是日子還要來得艱難。只可惜,土豆並不能交稅。」
少女咬了一口手中的土豆,抬起頭看著李進,接著開口道:「我和你講啊,讀書人。」
「我們家以前有五畝地的時候,我爹、我叔叔,還有我一個表哥,三個壯丁。日子雖然緊巴,但還算能過。」
「這不挺好的嗎?」李進開口道。
對於這個時代的老百姓來說,能有口飯吃,有衣穿,確實已經很好了。
少女無奈嘆息道:「但官府的稅重啊,除了一年兩次的正稅外,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雜稅。還有服徭役,人一年忙到頭,什麼都沒有剩下。」
「結果,就在前年,我叔叔和表哥去服徭役。一個病死在工地,一個落下了病根。我們家的壯丁減了大半,連種田的人手都不夠了。」
李進沉默了。
同時默默記下了這件事,大明初建,有太多要用到人力的地方,因此徭役也格外的重。
徵用徭役,就會占用老百姓的青壯勞動力,在服役的過程中,還極有可能發生胡葉的表哥和叔叔這種情況。
失去青壯勞動力,對於一個家庭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李進默默地聽著。
少女接著開口說道:「交了官府的稅,明年連買種子的錢都沒有。伱說這個怎麼辦啊?」
「借。」李進開口回道。
這是他能夠想到的唯一法子。
少女點了點頭,開口道:「但是像我們這樣,身邊朋友親戚也都一樣困難。對於我們來說,唯一能夠借到的就只剩下印子錢了。」
所謂的印子錢,就是高利貸。
由於每次歸還都要在摺子上蓋一印記,所以人們就把它叫做「印子錢」。印子錢每日本利計息,指數函數,翻倍會越來越快。
俗語云:印子錢,一還三;利滾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還;幾輩子,還不完!
紅樓夢裡,王熙鳳就有幹這個勾當。
李進沉默了。
他知道一個農戶,尤其是失去了兩個青壯勞動力的農戶,每年能夠靠著交完稅剩下的糧食活下去,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是絕對還不上印子錢的。
果然只聽胡葉接著開口說道:「我們借的是藍大官人家的印子錢,別說還清欠款了,後來連利息錢都還不上。最後只能被逼著賣田。一開始我們賣的是二等坡地。」
「可這也只能解一時之急,利息實在是太高,滾來滾去,到最後根本還不上。賣光了坡地,賣水澆田,到最後賣光了所有田地,這才勉勉強強把印子錢還上。」
「要不是迫不得已,我們也不會來這座山來開荒。」
聽了胡葉的這番話,李進也終於解開了那個最初的疑惑,怪不得這裡還會有農戶,原來是被逼無奈,來開荒的。
李進腦海里這時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楊憲會說大明稅制一定要改,不然就將積重難返。如今只是在蘇、松、嘉、湖少數幾個地方做了新稅改革試點,朱元璋派他們這些士子下去全國各地,其中也藏著一份心思,就是讓他們下去看看,新的稅制是否真的有必要馬上推廣全國。
科考的時候,他雖然用了大量楊憲說的話。
可那時候的李進感觸還並不深,只有像現在這般深入基層,實實在在見到這些發生在身邊,甚至就發生在自己眼前的事情,才能夠真正明白楊憲所說那一番話的重量。
像眼前胡氏父女他們這樣失去了土地之後,他們所能夠做的,要麼是去給富戶當佃戶,要不就是逃到外地去當流民。
或者就像他們父女一樣,來這荒山之中開荒。
「.定遠縣像胡姑娘你們家這種情況多不多?」李進沉默了片刻後,開口問道。
「多的是。」
「那這樣,豈不是有錢人的土地越來越多,老百姓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李進開口道。
少女抬頭看了一眼李進,這些讀書人就是愛少見多怪。
「那不可就是唄,你到定遠縣看看,哪幾個鄉紳富商的土地不是接連成片的,我們老百姓呢?我們老百姓的地,只能見縫插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