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朱標看著楊憲,開口道:「楊卿,前些日子,有大臣提起大明開科取士的事情,父皇雖然還未答應,不過也有這個意思。♞♢ 6❾ѕн𝔲x.𝐜o𝐦 ☢🐊」
不過這畢竟是大明開國第一屆科舉,在很多方面都經驗不足,因此朱標特意來揚州,就是為了來這問一問他的意見。
「楊卿,在你看來,朝廷開科舉,應當以何取士?」朱標看著楊卿,試探著問道。「以四書五經為主如何?」
將科舉制度的考核選題,定在四書五經裡面,是不少大臣的意思,其中就包括太子朱標的老師宋濂大學士。
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
四書之名始於南宋朱熹,五經之名則早始於漢武帝之時。向為歷代儒學子首要研學之書經。
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則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原時空,朱元璋在這些文官的勸說建議下,科舉考的內容正是四書五經。
甚至連四書五經的教材範圍也有硬性規定,四書必須得是以朱熹集注版本為主。
明朝嚴格規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須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聖人的思想去寫文章,這個聖人是誰呢?是朱熹。
朱熹一貫主張天理為本,要犧牲人慾,那句著名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他思想的體現。
他曾給四書寫過注,主要標註他個人的理解,然而這些理解被統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學子必須按照朱聖人當年的思維來答題。
楊憲看了朱標一眼,臉上不動聲色,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微臣首先想知道陛下和殿下,舉辦科舉的目的是為何?」
「自然是選拔有才之士,治理國家。」朱標不假思索回答道。
「科舉制度產生於隋,確立於唐,最初科舉制度的設立,是隋朝皇權對抗世家門閥的一種手段,可慢慢就變了味。殿下可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見到那些新考取的恩科進士從大殿魚貫而出的時候,說了什麼話?」楊憲開口問道。
「什麼話?」朱標開口問道。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楊憲話音落下,見朱標臉上神情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接著開口道:「恩科,所謂恩科,施恩於天下士子,結天下的讀書人的歡心。可對於之前歷朝歷代的君王,科舉的第一要義,既不是選才,也不是化育天下。」
「那是為了什麼呢?」朱標追問道,事實上此時他心底里已經隱隱有了一個答案。🌷🍧 ➅9s𝔥ᑌ𝐗.Ⓒ𝓸𝕄 🐊♨
楊憲開口笑道:「和唐太宗講的一樣,牢籠志士,讓天下的聰明人,全都進到科舉的牢籠里,讓他們鑽研章句,白首窮經。這樣的話,這些人就不會異想天開了,也不容易被歪門邪道所惑。在那些帝王眼中,這些讀書人安定了,到時候天下即時還有人想造反,也不過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麼大事。」
聽了楊憲一番話,朱標臉上那是無比震撼。
因為楊憲剛才講的,在他看來是實實在在的帝王之術,果然之前我沒有想錯,楊卿可為帝王師。
原時空,朱元璋就是這麼做的。
甚至將科舉推到了極致。
→
科舉制度產生於隋,確立於唐,漸盛於宋,完善於明!
正是朱元璋確立了傳說中的八股取士!
朱元璋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他哪裡會不知道,造反軍隊中讀書人的作用,當初他要不是在定遠招攬了李善長,他的軍隊也無法做到如此快速發展。
沒有讀書人參加,單純農民起義隊伍,古往今來就沒有成功過,從陳勝吳廣起義,一直到後來的李自成無一不是如此。
因為農民起義,天生帶有思想上的局限性,對自身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對於革命無法提出正確的綱領。小農思想,也讓他們一邊容易滿足,另一邊則是取得一定成果後便急於品嘗勝利的果實,還未真正成功,便沉醉於酒色財氣之中。
這一點,朱元璋最後能夠從眾多起義軍之中,脫穎而出,他感受最深。
在朱元璋看來,沒了讀書人,泥腿子造反,就是一盤散沙。
因此他老朱,打從心底里就防著讀書人呢。
後面清朝在繼承明朝八股取士的基礎上,更把控制讀書人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因為這世上,並不是所有讀書人都會參加科舉,也會有那些不願意進入這張科舉牢籠的人,於是清朝便是搞了文字獄。
科舉配上文字獄,就是雙重保險了。
「因此如果是為了這個目的的話,四書五經,確實是最佳的選擇。」楊憲開口道。
他今天之所以會對朱標說這麼多,按理來說,超出君臣分際的話,是想要試一種可能。
「楊卿也認同這個提議?」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開口笑道:「殿下,我方才說了,如果咱們大明開辦科舉是為了這個目的的話,確實如此。可要是開科舉的目的,是像你之前所說的,為國家選拔一些真正可用的人才。」
「那麼,這種方式,微臣認為有極大的問題!」
「以四書五經選拔人才,萬萬不可!」
另一邊,京城。
皇宮。
朱元璋手中看著的正是大學士宋濂的奏章,他桌上還擺放了一堆,這些奏章內容,和宋濂講的一樣。
都是建議朱元璋要儘快開設恩科,同時以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取士。
因為在宋濂這些讀書人出身的文官看來,只有這樣才能選拔出真正忠君愛國的好官。
經過時代的變遷,儒家思想也早已變味。
尤其是經過程朱理學的荼毒之後,整個儒家體系,已經徹底淪為封建王朝的統治人思想的工具。
用這些所謂的「儒家」思想約束一個人的精神,然後再以法家的手段,約束人的行為。
至此整個天下,所有人都變成了一個個相似的「人」。
如果沒有外力干預的話,這樣的天下,確實十分穩定。
極個別思想覺醒的人跳出來,也只會被這個世界視為異類。
他的吶喊無人聽見。
久而久之,甚至會產生,自己才是錯的錯覺。
帝王心術,深不可測。
朱元璋拿起御筆硃砂,正打算在上面畫一個圈時,忽然外面有太監有事來報,打斷了他的動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