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不過是即興而為

  在貶謫了茹太素等人之後,朱元璋立刻就安排了人頂替他們的位置。

  其中曾經彈劾過李偉的御史詹徽接替了吳伯宗的吏部侍郎,戶部用了個地方升上來的栗恕,而禮部和刑部則調了詹事府的兩名官員趙瑁和鄭克新。

  詹事府是東官官屬,朱元璋此舉也是在為好大兒鋪路。

  對於朝中的這些變化,李偉雖然也都一清二楚,但也沒多說什麼,雖然他有能力影響朝中官員的任命,但若真那麼做,反而會引來老朱更激烈的動作,到時對他這些李黨就不是貶謫那麼簡單了。

  現在最主要的還是趕緊把製造新武器的基礎材料給做出來。

  在諸多基礎材料中,合格的彈簧鋼和化學上的三酸兩鹼是最主要的。

  要製造自動化武器,就是機槍之類的,首先就要有合格的彈簧,使槍械能在發身子彈的反衝力作用下持續不斷的來回運動。

  另一方面,就是最最主要的火藥了!

  現在的火槍火炮使用的黑火藥,配比已經達到了最佳,但威力依然不夠,靠這些黑火藥產生的反衝力是不足以提供穩定持續的反衝作用力的,力量不足,就會導致槍械運動不到位,就會卡殼甚至炸膛。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是煙太大,持續射擊下對射手視力影響太大。

  為了能儘快造出這些基礎材料,李偉親自帶著學生挨個研究。

  這些東西雖然理論很容易明白,但要從各種礦物材料中將所需要的物質分離出來,也是非常麻煩的。

  軍器局的一角,許多奇怪的罐子和高塔林立,這是李偉讓人新修建的設備,各種礦石在粉碎提煉後,進入這些罐子和高塔中,進行燃燒分離合成。

  這裡面有幾個過程處理的是氣體,幸好現在也有了橡膠,密封做得很好,不然還真搞不了這些。

  時間在忙碌中過得飛快,李偉每天就是兩點一線的跑,一副不問世事的模樣,朱元璋在將李黨削弱了一番之後就停了下來,許多牆頭草見陛下似乎並沒有要打倒李黨的意思,頓時紛紛閉上了嘴,生怕李黨向他們發起報復。

  雖然現在朝堂六部經歷了一番調整,但是李偉的影響力仍舊沒有消失,即便是新提拔上來的這些人,對他的意見雖不再言聽計從,但也不敢輕視。

  好在李偉並未插手這些爭鬥,只是一心撲在軍器局裡,眾人這才才漸漸安心下來。

  這天,日上三竿李偉才晃晃悠悠的去了軍器局,在路過明黃書院的時候,裡面傳來的讀書聲讓他一陣詫異,停住了腳步。

  「奇怪了,誰啊這是?」

  李偉低聲自語。

  他的那些學生都安排進軍器局做事了,眼前這個破院子已經荒廢了有段日子了,現在有人讀書,他卻一無所知,頓時皺起眉來。

  遲疑了下,他便拐了個彎抬腳走進了院子。

  「明黃理學,最核心的主張就是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諸位都是博學多才之輩,但實踐方面卻多有欠缺……」

  當他走進院子後,裡面的讀書聲停下,只留一個聲音在講授。他聽了幾句,就聽出了聲音的主人正是書院的兼職老師方孝孺。

  「嘿,這個傢伙竟敢用我的地盤干私活,豈有此理!」

  李偉嘟囔一句,加快腳步走向教室,哐當一聲推門而入。

  正在講授的方孝孺和一眾學子頓時一驚,齊齊朝他看了過來。

  方孝孺見到是他,愣了愣便回過神來:「你怎麼來了?」

  「呵,我怎麼不能來了,別忘了我是書院的副院長!」李偉冷笑一聲道。

  說完,他又掃視了一下教室中的這群成年學子,質問道:「方老師,這些都是誰啊?你把這些人弄進來打報告了嗎?」

  「呃……」

  方孝孺被他問得一愣,不得不放下書本,將他拉出教室,詳細的解釋了一下。

  「是這樣的,這些都是原來國子監的學子,我不是一直在教授明黃理學嗎,國子監里的許多師長對此極為排斥,後來更是不斷上書陛下……」

  方孝孺低聲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李偉也總算明白了過來。

  方孝孺在國子監里教明黃理學,雖然有部份學子表示支持,但更多的老學究卻是持反對意見的,之前朱元璋還強行按著他們支持方孝孺,但最近不知為何突然同意了宋訥杜斆等人的奏請,將方孝孺和一些學子都從國子監攆了出來。

  但方孝孺是個不服輸的性子,當下就帶著這些學子到了書院,繼續講授明黃理學,而且這些讓人廣泛傳播,四處講學。

  李偉聽完之後心中微動,隱約猜到了他們突然被趕出國子監的原因。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估計也是像茹太素等人一樣受了他的影響。

  想到這點,他也有些歉意,收起了責怪的意思:「行吧,那你們就先在這裡講吧。」

  反正書院他暫時也用不上,先讓給方孝孺也沒事。

  「多謝。」方孝孺拱手稱謝。

  李偉點了點頭,轉身就要走,然而方孝孺卻又伸手攔了他一下。

  「留步,我還有一事相求!」

  李偉回過頭來,看了看他,不耐煩的道:「那就快說。」

  方孝孺措辭了下,說道:「這些監生本來是有會試資格的,但他們跟著我離開了國子監後便失去了這種資格,如今會試將近,我想請你向陛下求個情,幫這些人爭取一下,看能不能恢復他們的會試資格。」

  三年前,在李偉的一番指點下,群臣上奏恢復了科舉制度,如今三年過去,各地的學子經歷院試、鄉試層層考驗,總算到了最終的環節:會試。

  院試合格稱秀才,鄉試合格是舉人,這些舉人才有資格進京參加最終的會試。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就是國子監里的這些監生了,這些監生來源很多,其中有上屆的舉人會試沒中,便留了下來以圖再戰,這些人自身就是有會試資格的。

  而其他的監生,也可以通過國子監的考核,獲得會試資格,並且還為數不少。只是這種資格是歸屬於國子監的,他們被趕出來後,自然就失去了這種資格,方孝孺此時就是想幫他們把這些資格再爭取回來。

  他雖然只是個國子監的博士,並未參與朝堂的權謀爭鬥,但對李偉現在的地位還是有所了解的,在他看來,若是李偉出手相助,這事應該不難。

  然而李偉聽完他的話,卻是眉頭緊皺:「你怎麼不去找太子啊?」

  「找過了,沒用啊。」方孝孺嘆氣道。

  朱標雖是朱元璋的好大兒,但在一些權謀之爭上他說話也不好使。

  李偉有些為難,不是他不想幫,他是忙幫了反而會弄巧成拙。

  朱元璋的用意他很清楚,就像茹太素那些人一樣,他不說話,這些人還能全身而退,若是強行干預,即便暫時阻止住了,往後也會迎來更壞的後果。

  沉默了許久,李偉才道:「這樣吧,我這裡有一首詩,你回頭呈給太子殿下,或許能有些效果。」

  方孝孺很是錯愕:「你還會寫詩?」

  李偉頓時臉色一黑:「這叫什麼話?我文武雙全的好吧!」

  方孝孺:「……」

  李偉什麼德性他最清楚了,連文言文都看不明白,竟然還會寫詩?

  方孝孺一臉狐疑,不過因為有求於人,他也不好駁了李偉的面子,只能點了點頭等著他把詩念出來。

  李偉咳嗽了一下,朗聲抄道:「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四句詩念完,直接把方孝孺驚呆了:「你……你還真會寫詩?」

  「那當然!」李偉一臉得意。

  自從來到大明他還沒正經的抄過詩呢,除了抄了個「一片一片」之外,也就是明黃理學了。

  但明黃理學只是理論,他表述的時候是用大白話講的,不能算抄,現在這首詩才是正兒八經的抄襲。

  方孝孺看著他,心裡震驚莫名。

  這首詩很是不凡,雖然與大明當前的現狀不符,但所表達的意思卻是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雖然現在大明朝堂還算清明,但若是陛下繼續屠戮朝臣,朝中職缺都補不齊,今後出現「萬馬齊喑」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

  會試即將舉行之際,以此詩來勸諫其廣納賢能再合適不過!

  不過這詩也有很大風險,畢竟這字裡行間的意思既是勸諫,也是批判,弄不好會惹怒陛下的。

  不過他不怕,他本就正直無私,即便意識到這種風險也要上書諫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方孝孺輕聲念叨著,「好詩!沒想到邗國公竟還有如此文采,方某佩服。」

  李偉雲淡風輕的擺了擺手:「不過是即興而為罷了,不算什麼。」

  「哦對了,你別忘了把這詩先呈給太子,別直接上書陛下!」

  裝完之後,李偉又特意囑咐了一句。

  朱標比較好說話,看到這詩肯定會想辦法呈給朱元璋的,同時也會護住方孝孺不受責罰。

  方孝孺遲疑一下便答應下來,李偉這才放心的轉身離去。

  文華殿,方孝孺將這首李偉「原創」的好詩寫下來,呈給了朱標。

  朱標看到後驚嘆不已:「好詩啊,希直你的文采真是令人欽佩,一首簡單的七言,用詞壯闊,發人深醒,好啊!」

  方孝孺臉頰微紅,實在沒憋住,坦白道:「這詩不是我寫的。」

  「嗯?不是你,那是誰寫的?」

  朱標很是詫異。

  方孝孺張了張嘴,想到以此詩勸諫的風險,又不想把李偉暴露出來,只得道:「這個請恕臣不便相告,太子殿下,如今會試在即,有很多支持明黃理學的監生被排擠出國子監,若是因此錯過了會試,被埋沒了,那是朝廷的一大損失啊,還請太子殿下再勸勸陛下,給這些學子恢復會試資格吧!」

  朱標聞言輕聲笑道:「呵呵,行,不便說就不說,你放心,我會再勸勸父皇的。」

  「謝太子殿下!」方孝孺拱手。

  朱標輕輕頷首,之後又留方孝孺探討起了經義文章,過了許久才讓他離開。

  方孝孺走後,朱標拿著這首詩不禁搖頭失笑,方孝孺這種耿直的人根本不會說謊,雖然他嘴上沒說,但朱標已經猜到了這首詩的原作者。

  思索了下,他便也抬步走出了大殿,去找了朱元璋。

  走了不遠,朱標便來到對面朱元璋所在的武英殿,行禮過後,便將此詩呈了上去。

  「父皇,我今日偶得一佳作,特來呈給父皇。」朱標恭聲道。

  朱元璋好奇的接過他遞上來的詩句看了看,眼中閃過冷色:「哼,這是在罵咱的朝堂沉悶腐朽,必須得依賴風雷巨力才能煥發生機嗎?」

  朱標拱手:「父皇明鑑,此詩雖然言過其時,不過現在朝廷確實正值用人之際,以兒臣之見,不如給那些跑到明黃書院的學子也恢復會試資格,給他們個為朝廷效力的機會。」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沒有說答不答應,而是追問道:「這詩是誰寫的?」

  朱標遲疑片刻,還是如實相告道:「這詩是方孝孺呈上來的,不過並非他所作,兒臣猜測,應該是李偉吧。」

  「哼,那狗東西連經義都讀不通,看來這又是抄的後世名家之作。」朱元璋冷笑。

  朱標也輕輕點頭,這確實是李偉能幹出來的事。

  「不過父皇,詩雖然是抄的,但寓意卻是真的,兒臣覺得治國理政,確實應該如詩中所言,用人不拘一格,更不能埋沒人才!」

  朱標輕聲道。

  朱元璋看著手中的詩,心裡也輕輕嘆了口氣。

  這次他為了打擊「李黨」,確實損失了不少能臣,但李偉的權勢過大,又不得不加以削減,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所以他才會在處置茹太素吳伯宗等人的時候手下留情,僅是貶謫而已,像從前處置胡惟庸那些黨羽的時候,他都是痛下殺手,屠戮無數,對待李偉這些黨羽他可是仁慈多了!

  不過人才還是得用,只是不能讓他們再掌握大權了,至於這些學子,倒是不那麼重要了,即便這些人高中後進入朝堂,也不會有多高的官位,影響不了朝局。

  思量了片刻,朱元璋便點頭答應了下來:「也好,就給明黃書院也分配一些會試資格吧,讓這些學子績優者參與會試。」

  「不過標兒,這明黃書院你以後也得看緊了,李偉那些學問用處很大,咱希望這書院裡的學生不但要有才能,也要有忠君之心!」

  朱元璋敦敦教誨。

  朱標鄭重應道:「是!父皇放心,兒臣會處理好的。」

  「嗯。」朱元璋頷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