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設西疆省,民族政策

  征西作戰暴露出來的問題有很多,比如缺乏快捷的聯絡與通訊方式,缺乏精通蒙古語、察合台語人才,作戰配合不夠密切,後勤補給線路過長下的作戰意志下降等等。【Google搜索】

  為了明確這些問題,朱允炆一連三天,都在武英殿聽取征西文武意見,並安排五軍都督府、兵部商議軍隊戰力提升的方向、方法。

  這一次集議,解決的最核心問題並非是軍隊如何改進,而是向大明最精英的文武大臣傳遞了兩個信號:

  其一:大明還有敵人,還需要這些人才,朝廷並不打算良弓藏、走狗烹。

  其二:火器是未來,武將與兵法一樣是未來,朝廷將加大火器武將與軍士培養。

  第一個信號,安撫了舊的與新崛起的武勛新貴。

  第二個信號,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解縉、郁新、楊士奇有些不安,即便是贏得了帖木兒,控制了西域,朱允炆並沒有完全轉入文治,依舊強調武備更新,重視軍隊建設。

  在郁????????????????新等人看來,朱允炆的這種動作,顯然是為軍事擴張做準備,至於百年之後的事,誰能說得准。

  朱允炆給出了一個百年的警告,這個百年,並非是西方全面殖民,而是西方開始殖民,開始擴張,開始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威脅。

  對於郁新、解縉等人的看法,朱允炆並沒有太多在意,文治是需要,但沒有軍力支撐,再美好的文治,也不過是風花雪月里的有病與無病呻吟。

  集議結束之後不久,建文七年的軍制、軍隊革新計劃便正式發布,並明確提出了十年內,將新軍之策全面覆蓋天下衛所。

  此文書一經頒布,沒有享受新軍之策的衛所紛紛鬆了一口氣,遙遙無期的等待,終於成為了可以期待的事。雖說有些衛所沒有享受到新軍之策,但朝廷確實提升了衛所部分待遇,讓其足以安心等待。

  畢竟不能造反,除了等也沒有其他辦法。

  六月八日,朱允炆召見內閣解縉、茹瑺等人,連同高遜志、郭三省、周忱等西域官員,商議西域治理事宜。

  茹瑺看著巨大的西域輿圖,對朱允炆進言:「皇上,既然在西域設置三司,就應在西域設省,以正其本。」

  郭三省連連贊同:「不設省,僅用西域稱代,總覺得是域外之地,不是我大明國土,應設省以歸化人心。」

  朱允炆欣然答應,指了指西域輿圖:「西域本是中原舊土,眼下新歸,乃是一片新的疆域,因處於極西,稱之為西疆省(ps:不是不想作新()省,而是因為這個地不讓提,到處打槓難受)如何?」

  「西疆省,大明的西部邊疆,好!」

  茹瑺表態。

  解縉、楊士奇等並沒有意見。

  朱允炆改名字上了隱,委魯母改為了烏魯-木齊,庫爾喀拉烏蘇城太麻煩,修改為了烏蘇城,昌都剌的最大城鎮,改為昌吉,亦力把里城也不能叫這個名字了,更定為伊寧,還有和田,喀什等,一應貼合後世……

  當皇帝的改名字、起名字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就像是武威、張掖、酒泉等,想來漢武帝當年也是意氣風發的。

  這不算啥,皇帝嘛,別說改地名,賜人名,狠起來還給自己改稱呼,封個什麼威武大將軍噹噹……

  朝廷對西域治理的政策基本已定,但在這之前,還必須解決一個問題。

  朱允炆傳召哈密伊-斯蘭教教長伊瑪目,伊瑪目行禮,恭敬地說:「願真主賜福大明與天子,願和平降臨在大明的土地之上,國泰民安。」

  虔誠卻不卑微,不卑不亢的祝福,這是一個教長的風采。

  朱允炆虛抬右手,微微點頭:「你的尊敬與祝福朕收下了,感謝伊瑪目教長為維護西域付出的努力與貢獻,你的功勞,將會永遠銘記在史冊之中。」

  伊瑪目很清楚,在臣服大明的那一天開始,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但自己臣服大明,並沒有違背良知,也沒有違背教義。

  哈密王都臣服大明了,自己臣服算什麼。雖說哈密王現在掛了,但現在的哈密就是大明的一個城鎮,臣服大明,是理所當然的事,無關其他。

  為了宣傳真主的聲音,為了傳播光,也為了保護西域的百姓、商人,不能聽茹瑺的,也不能聽瞿能的,必須要朱允炆,要大明皇帝親自背書。

  伊瑪目感謝過朱允炆之後,開口道:「尊敬的天子,現在西域已成為大明的西疆省,數十萬子民將臣服在大明天子之下,然西疆省百姓與中原百姓不同,其多信奉伊-斯蘭教,信奉真主安拉,《古蘭經》是他們最重要的典籍,希望天子可以憐憫,給他們信仰的自由。」

  朱允炆拿出了一本《古蘭經》,平和地說:「不知伊瑪目教長可聽說過大明水師的副總兵鄭和,他可也是伊-斯蘭教忠誠的信徒,曾率領船隊抵達天方,觸摸聖石,吐露心扉。」

  伊瑪目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鄭和是真主安拉的信徒,這一點是眾人皆知的。朱允炆此時提到此人,說明他是開明的。

  果然,朱允炆繼續說:「依朕來看,信奉釋迦牟尼,信奉真主,信奉耶和華,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都是一種精神的信仰。大明可以容得下佛,容得下道,自然也可以容得下伊-斯蘭教。只不過——」

  伊瑪目臉上的笑意陡然一凝,連忙追問:「只不過什麼?」

  朱允炆鄭重地說:「伊瑪目教長,佛在寺廟之中,它不會害民,不會鼓譟百姓造反,不會鼓吹暴力。道也一樣,可教堂里的人,是否充滿暴戾之氣,是否也如帖木兒一樣,一手持劍,一手持《古蘭經》,叫嚷著將真主的光與聲音傳給所有人。」

  伊瑪目心頭一沉。

  朱允炆的意思很清楚,佛服管教,道服管教,僧人老實,道長老實,你們伊-斯蘭教是不是也服從管理,老實本分?

  伊瑪目連忙保證道:「《古蘭經》是和平之聲,是團結之聲,絕不會暴戾、侵略,不會宣傳與支持戰爭。」

  朱允炆微微搖頭:「你的保證,如何讓朕相信?」

  伊瑪目有些目瞪口呆,不明所以。

  郭三省見狀,連忙提醒伊瑪目:「教長,皇上是問你,是否願意接受朝廷的監管,朝廷為管理佛教,甚至了僧錄司,為管理道教,設置了道錄司。」

  伊瑪目恍然,對朱允炆說:「伊-斯蘭教在大明境內傳播教義,自然需要接受朝廷的監管。」

  這是基本的條件,基本的道理,伊瑪目還是清楚的,在誰的地盤,聽誰的規矩。

  朱允炆欣慰地笑了,伊瑪目是一個老於世故的人,他明白為了傳教需要付出什麼。

  「朕就提三點,你且聽一聽,若不合適,儘管提。」朱允炆沒有端架子,反而很是親和地對伊瑪目說:「這第一點,朕可以允許百姓自由信仰伊-斯蘭教,需要說清楚,是自由,而非強迫。你們有本事,大可以如佛教一樣傳播教義,朕不干涉具體事宜,但在教義之中,必須摒棄一切鼓勵暴力,反對朝廷的內容。」

  伊瑪目點頭,反朝廷,是沒出路的????????????????。

  朱允炆走出來,伸出手:「第二點,信教是一回事,賦稅是另一回事。大明土地,上至皇親貴族,下至布衣百姓,都需要納稅。僧有田,僧納稅,道有田,道納稅,你們也一樣,只要占地,就需納稅。」

  伊瑪目沒有意見,教會並不渴望土地,也沒有佛教、道教收斂錢財的本事,這一點朱允炆的擔心是多餘的。

  朱允炆伸出第三根手指:「這最後一點,朕希望你能修改《古蘭經》!」

  「什麼?!」

  伊瑪目臉色大變,郭三省也不由地驚訝起來,其他人更是震驚地看著朱允炆。

  《古蘭經》對於伊-斯蘭教可是神聖至極的,讓伊瑪目修改《古蘭經》,比讓他自殺還難!

  朱允炆看著斷然拒絕的伊瑪目,擺了擺手:「朕說的修改,並非是直接修改《古蘭經》這一本書,而是希望你能在傳播教義的時候,可以融入『我們都是大明子民』、「忠君愛國,守護共同家園」的內容。」

  伊瑪目深吸了一口氣,楊榮等人暗暗讚嘆,這一手可謂是直接同化了伊-斯蘭教徒,不,是同化了當地百姓,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是大明子民,心甘情願地保護大明!

  朱允炆這一手,可謂是厲害至極,他不僅想要控制一個教派,還想要藉助這個教派,去控制西疆省的回回人,讓他們成為大明百姓的一個部分。

  伊瑪目終於感覺到了大明建文皇帝的可怕之處,他看著年輕,但心思太過老道,這一招祭出,那回回人一兩代之後,恐怕就真的被同化了。

  答應嗎?

  只能答應,不是嗎?

  伊瑪目沒有討價還價的本錢,也沒有這個底氣。

  朱允炆用一句話,擊潰了伊瑪目最後的掙扎:「太祖開國,廢去元廷四等人,無論是胡人,還是回回人,還是土司彝人等等,只要臣服大明,那就是大明子民。大明子民,親和一家,各族群之間,是兄弟姐妹!既是如此,教長應該會答應這三點吧?」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