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無悔入我大明

  看著改良的新式火銃,朱允炆不由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匠人的智慧是無窮的,有著他們的先進性,在沒有給他們後世步槍圖紙的情況下,他們依舊憑藉著自己的摸索,一步步改良,臻善,打造出了令人驚訝的成果。

  槍托,扳機,槍管,刺刀,都有了,除了沒有準星,加上鋼鐵為主重量偏重外,與後世最初的步槍區別已是不大。

  誰敢否定古代匠人的智慧?

  誰能說中國古代火器沒有過輝煌的時刻?

  朱允炆知道,即便是沒有自己,大明的火器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依舊是世界最先進的,這些匠人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各式火器,並不斷完善,為捍衛與保護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魯非曲、陶增光等人很是聰慧,他們並沒有選擇塞入式刺刀,即直接將刺刀安裝到槍管裡面,也沒有設計成套環式刺刀,即在槍管外壁設置一個套環,巧妙地使用了中國人獨有的智慧,打造了一個純鋼的卯榫結構。

  在槍管前端設計了一個凹式的卯,在刺刀端部設置一個凸出的榫,卯榫對接後,可以做到紋絲不動,即牢固又允許拆卸。

  朱允炆下令神機營加快測試,並讓朱棣排演新的作戰陣型,在確保刺刀式火銃沒有問題之後,下達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增五萬,擴神機營。

  最初的神機營火銃手不到四千人,後經過朱允炆一再擴充,特別是火遂槍出現之後,火銃手數量猛增,在安南之戰前,神機營火銃手總數量已突破五萬,在整個京軍中的占比超出了百分之十二。

  而朱允炆再一次下旨,決定將火銃手的數量再加五萬,一旦實現,將意味著火銃手在京軍中的占比達到了百分之二十五,近三成兵力都是火器兵種。

  兵部尚書鐵鉉聽聞消息之後,急匆匆求見朱允炆。

  武英殿。

  鐵鉉陳述著各種理由,反對將火器兵種進一步擴大:「神機營戰力全賴火藥,而火藥能否使用,需看天時。一旦遭遇連綿大雨,火藥供應跟不上,或遭遇圍困,火藥耗費殆盡,神機營將會成為待宰羔羊。微臣認為,神機營不宜盲目擴充,削弱了五軍營戰力,反是不美。」

  朱允炆看著鐵鉉,並沒有直接反駁。

  鐵鉉的擔憂並不是沒道理的,雖說明軍火銃兵是可以攜帶一部分火藥出發,也可以防雨,防水,但隨身攜帶量必然是不多,後續的彈藥補充尤為關鍵,若是這部分彈藥被雨淋濕,潮了,失了作用,那問題就麻煩了。

  戰力銳減之下,戰爭如何進行是個關鍵的問題。

  但問題是,有了刺刀之後的火銃兵,沒了火藥,當真會戰力銳減嗎?

  朱允炆看著鐵鉉,平和地說:「去教場找燕王,看看新式火銃兵的戰力,若鐵尚書依舊反對,再來上奏吧。」

  鐵鉉狐疑,但也只好去教場求證,在當日傍晚,鐵鉉就上了奏摺:「臣以為神機營擴充五萬不妥,宜十萬!」

  刺刀的出現,讓火銃兵成為了冷兵器與熱武器的結合體,哪怕是陷入絕境,沒了火藥,火銃兵也可以完全就地轉化為長矛兵。

  鐵鉉甚至認為未來長矛兵很可能會逐漸消失。

  朱允炆很想聽從鐵鉉的建議,再加十萬火器部隊,可想了想,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

  眼下的二炮局不是歷史上的兵仗局,那裡不僅匯聚了大明最優秀的火器匠人,而且系統化的研究思維已經在二炮局初步形成,火器的疊代與發展未必需要太久。

  就以當下來論,火銃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專門的子彈,只有鉛彈,還是小圓珠,破甲能力有限,對付重騎兵時,哪怕是衝著對方最薄弱的面罩等位置打,都未必有多少效果。

  子彈批量化製作或許是不太現實的,但製造一些特種火器,用於專門的遠距離狙擊還是有可能的,魯非曲的飛鏢子彈其實就是這方面的探索,只不過他還沒有找對道路。

  對於火器的研究,二炮局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一次性更新那麼多裝備,夏元吉也會找自己算帳的。

  鄭和、張玉、朱能入殿行禮。

  朱允炆安排人賜座,詢問道:「距離出航的時日不多了,水師籌備如何了?」

  鄭和起身奏稟:「皇上,水師籌備已經基本完成,所有奉調寶船、大福船也已停泊在長江邊,軍士也已準備就緒,只等起錨出航。」

  朱允炆站起來,從桌案後面走了出來,感嘆道:「水師的任務很重啊,你們還有什麼難處,儘管提。」

  鄭和等人搖頭。

  張玉猶豫了下,問:「皇上之前安排的鉻礦是?」

  朱允炆揮手,屏退左右,嚴肅地說:「鉻礦是一種神奇的金屬,你們也知道,火炮與火銃威力不凡,但頻頻使用,就會出現炸膛問題,雖說眼下二炮局製備了鎳鋼,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這個問題,但只有鉻礦,才能在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鉻礦,中國境內實在是太少太少了,想要,還是去南非挖來得快。

  「那一定要帶回來!臣會在進入那一片海域之前,留下一支隊伍,專門尋找與挖掘鉻礦。」

  鄭和嚴肅地保證。

  神機炮的威力贏得了水師上下的認可,但水師也面臨著神機炮炸膛、炮膛開裂的問題,為了確保此番遠航戰力不受損,水師已全部換裝了神機炮,包括大福船在內。

  「該注意的事項,朕都記錄在了冊子裡,到時候你們出航後再看吧。」

  朱允炆有著濃重的擔憂。

  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不好過,百慕達三角也不好走,馬尾藻海更不好走,而且,此時的亞馬遜河流里應該還有食人鯧與雀鱔,雨林里應該還有食人土著……

  想要弄點東西,可不容易。

  不管,他們是大明最精銳的水師,一定可以完成任務的,一定會!

  建文五年,九月二十日。

  宜出航。

  朱允炆攜朱文奎、文武百官,皇室宗親,至長江碼頭給水師送行。

  大寶船、中寶船、大福船,一字排開,幾乎讓人看不到長江。

  三萬六千餘軍士,整整齊齊列隊於岸邊,一干將校與重要人員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等待著朱允炆的檢閱與命令。

  朱允炆走上高台,目光緩緩掃視過一個個軍士陣列,此時,天地靜寂,數萬人無一人說話。

  「朕!」

  朱允炆沉聲,然後提了提氣息,高聲喊道:「朕知道,遠航是一件極辛苦的事,在浩瀚無邊的大海上,船隻渺小的如同一點星辰,跌落在宇宙中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朕也知道,大海上風起雲湧,波高濤危,隨時可能傾覆,再也無法回歸故土。朕還知道,漫長的遠航讓人感覺到內心孤寂,感覺到思念炙熱、煎熬!」

  「可朕還是要將你們送到大海深處,是為了萬邦來賀的榮光嗎?不,不是!是為了海外的珍珠寶石嗎?不,也不是!朕為的是大明能擁有大海,為的是大明的國運!」

  「去揚帆,開創屬於大明王朝的遠航奇蹟,去劈風斬浪,打造屬於華夏的大海傳奇!去用你們的血汗,擺脫碌碌一生,書寫瀾壯闊、此生無悔的丹青!你們是大明水師,是大明子民的驕傲,是大明江山的基石,是朕心目中的英雄!」

  鄭和、張玉、朱能、駱冠英等一干人眼含熱淚!

  朱允炆的話,徹底給水師作了一個定位,那就是水師絕不是花花草草,不是點綴,而是真正的基石,是驕傲,是英雄!

  水師與京軍、邊軍一樣,都是了不起的!

  朱允炆抽出腰間的劍,直指蒼穹,喊道:「現在,偉大的水師將士門,登船!」

  鄭和等一干將士,肅然行禮,山呼萬歲,然後整齊有序地登船。

  半個時辰後,三萬餘將士全部登船。

  朱允炆看向劉長閣,劉長閣瞭然,命人將一個個大鼓被抬了過來。

  「咚咚!」

  朱允炆手握著鼓槌,敲打著身前的大鼓,鼓聲傳盪出去,船上的將士都站在了船舷處,看著岸邊的朱允炆。

  「咚咚咚!」

  鼓聲再起。

  朱允炆看著船上的眾將士,喊道:「朕無法與你們同行於-大海,但大明的國歌卻可以永遠伴隨你們。朕以國歌為你們踐行,要記住,絕境處,至死人不氣餒,閻王殿,無悔入我大明!」

  「咚咚!」

  鼓聲驟起,隨後便是高歌:「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

  無數鼓聲隨之跟附,文武大臣,皇室宗親,隨行人員,高唱大明國歌。

  站在船上的水師將士,此時也被這一幕動容,肅然合唱!

  國歌之聲蕩漾在長江之上,一陣西風起,大明國旗獵獵作響,鮮艷無比!

  鄭和深深看著朱允炆,下達了軍令:「揚帆!」

  「揚帆!」

  聲音不斷傳遞。

  朱允炆用力地敲打著鼓聲,希望水師將士多聽一聽大明的聲音,希望能多給他們幾分力量。

  一艘艘船隻落下了船帆,在西北風的助力之下,在朱允炆凝重與期許的目光之下,沿著長江駛向大海……

  ps:

  最近兩天有點事,來不及補章,明天恢復三更,還請諒解下……

  82中文網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