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國子監監生的覺悟

  朝廷準備制定國旗、國徽、國歌的消息不脛而走,轟動整個南京城。

  國子監。

  率性堂的吳雲正在翻閱《論語》,揣摩著朱熹老頭的註解是個什麼意思。

  雖然朱熹亂七八糟的解釋吳雲並不苟同,但沒辦法,科舉便只能以朱熹的註解作為考綱,想要自由發揮,表達個人觀點,那只能是打道回府,回家墾荒。

  砰砰!

  吳雲抬頭看去,只見胡浚站在窗戶旁,正看著自己。

  「吳兄,快出來,有大事。」

  胡浚快速喊道。

  吳雲指了指手中的《論語》,說道:「春闈將至,勤勉不可輟。閒雜事還是莫要擾我。」

  胡浚哈哈笑道:「你已是率性堂監生,只需考核通過,便可委派官職,何苦再參加科考,若是落第,豈不是砸了臉面?」

  國子監分六堂,初級堂有三,分別是正義、崇志、廣業;中級堂有二,為修道、誠心;高級堂只有一個,即率性。

  初入國子監,四書考核通過,便可進入初級三堂。

  在國子監學習一年半以上,考試合格,文理條暢者,可入中級堂。

  在中級堂中,再修習一年半以上,考核合格,經史皆通,文理具優者,方可進入率性堂。

  而率性堂的監生,每個月會都會有考核,優秀則記一分,及格則為半分,不及格沒有分,若一年內取得八分,則可予以出身,派任官職。

  吳雲加入率性堂已有三月,次次考核優秀,完全不必再去參與科考,只需等待時機,熬上八個月,便可進入朝廷,或留任京師,或身入地方。

  吳雲淡然一笑,卷書道:「相對於臉面,吳某更重志向。我記得你在京師有親戚,何故來國子監?難道說,提前授課了?」

  胡浚一拍手掌,連忙說道:「你看我,竟把這等事忘記了。吳兄,你尚不知,朝廷設了國慶節,便是正月初四,與民同慶,休沐時日,可延長至元宵之後。」

  「國慶節?呵呵,這倒新鮮,開國之慶,不錯。那四日時,我出國子監去街上走一走。」吳雲含笑著,側過身問道:「你如此欣喜,恐怕不是多休沐幾日的緣故吧?」

  胡浚直接翻窗而入,走向吳雲,拉出一旁的凳子,說道:「還有一件大事,我剛剛聽聞,朝廷要給大明編制國旗、國徽、國歌,以彰大明一統,以告萬民諸邦。」

  「國旗、國徽、國歌?這是什麼?」

  吳雲皺眉,從未聽聞過。

  胡浚呵呵說道:「問題便在這裡啊,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但大家卻都希望它存在。試想,我們高舉大明的國旗,瞻仰大明的國徽,高唱大明的國歌,將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風光!」

  「現下內閣、五軍都督府、中樞六部,可都忙開了,準備拿出國旗、國徽、國歌方案,這可是國之大事,我等身為國子監監生,又是率性堂之人,如何能不參與其中?」

  吳雲被胡浚一席說得也激動了,放下書,站起來說道:「禮部讓我們國子監參與?」

  「哦,這倒沒有。」

  胡浚直截了當地回道。

  吳雲咬著牙,狠狠地瞪著胡浚,問道:「那你給我說這些?」

  胡浚哈哈笑起來,說道:「禮部雖然沒有讓我們國子監參與,但我們可以想辦法參與啊。難道說,你吳雲不想參與這等名傳千古的國事?」

  吳雲自然是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直言道:「誰不想參與?只是禮部不發話,你有什麼辦法?」

  胡浚將一旁的茶壺端了過來,倒了一杯冷茶,嘿嘿一笑,說道:「你別忘了,我們國子監可是有一位手眼通天的人物,只要她發話,我們國子監參與其中,將不是什麼問題。」

  「你是說她?你讓我們去求她?」

  吳雲瞪大眼,一臉的不可思議。

  胡浚點了點頭,說道:「吳雲,《貓論》你也是看過的,僧人猶可立於朝堂,女子又有什麼不可?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是你信奉的至理之言嗎?莫非只是一句空話?」

  「可是她算什麼人才!」

  吳雲鬱悶地喊道。

  胡浚平靜地看著吳雲,說道:「據我所知,她所推薦的李志剛、郭璉、王淮等人,表現優異,考核優良。她本身是不是人才不打緊,她善於發現人才,你承不承認?」

  吳雲咧了咧嘴,沒說話。

  一個敢於拿蟒蛇測試學生膽量,把國子監鬧騰的腥風血雨的傢伙,確實是個人才。

  不管她方法多不正道,但結果是正當的。

  胡浚拉著吳雲的胳膊,說道:「此間祭酒不在,司業不在,我們想要參與其中,唯一的路,便是讓她出面。我已安排聯絡了三十餘人,只要去請願,她縱不應允,也會將消息上達皇上。到時,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吳雲凝重地低頭,答應下來。

  中山王府。

  徐妙錦正在給自己的大姐徐儀華寫信,告知自己在國子監的一些趣事,剛剛封好書信,便聽到僕人來報:「小姐,門外有一群國子監的監生求見。」

  「國子監?」徐妙錦連忙推門走了出來,問道:「可有說所求何事?」

  「只言說有大事相商。」

  僕人回道。

  徐妙錦點了點頭,吩咐道:「請他們到是前廳坐一坐吧,我馬上便回來。」

  雖然國子監休沐,但依舊有不少監生無法回鄉,留守國子監,加上朱允炆擅改了科考時間,不少監生留在國子監苦讀。

  洪武三十年已恩科一次,按規制,三年一次,應在建文二年再開恩科。

  可朱允炆不想等,拋出了《貓論》不說,還主張「能者上,庸者下」,硬生生將科考提前了一年,並以急報發布全國,準備以新代舊。

  此舉自然是有反對之聲,但內閣大佬與六部大佬都支持,底下的人再說話,也是無濟於事。

  徐妙錦不知道這些監生有什麼大事,但作為國子監監丞,徐妙錦還不能視而不見,置之不理。

  至前廳,一群監生見徐妙錦來了,齊刷刷分成幾隊,恭恭敬敬地行禮,喊道:「學生見過徐監丞。」

  徐妙錦眉眼含笑,最受用的,便是「徐監丞」的稱謂,上前問道:「諸位此番來府,可是國子監出了什麼事情?」

  胡浚上前一步,再次行禮,說道:「徐監丞,我等監生,皆願為大明國本,出一份力,還請徐監丞,助我國子監,名揚千秋,聲傳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