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光揉了揉肩膀,看著一旁沉重的神機炮,頗有些無奈。
為神機炮定製馬車沒問題,戰馬拉神機炮也沒問題,但問題是神機炮還是太重了一些,耗費戰馬體力太大,無法行遠。
若是戰馬馱載軍士的同時拉神機炮車,那戰馬一日恐怕走不了八十里,更無法在關鍵時候快速突進。
若為了突進、追擊放棄拖拽的神機炮,結果不還是一騎兵嗎?
至於雙騎配置,這也是個問題。雖說京師戰馬數量增加不少,還遠不到雙騎兵的時候。再說了,雙騎配置是為了遠程奔襲準備的,為了戰馬可以得到輪換休息,騎炮兵營雙騎怎麼個雙法,身下戰馬累了,你忍心換拉了一路神機炮的戰馬接著騎?
根本無法--輪換戰馬,除非三騎配置,但這又是不現實的。
楊烽火走了過來,拍打著神機炮的炮管,對高忠光說:「原以為騎炮兵營簡單,可操作起來真不容易,我們甚至還沒有弄清楚什麼是騎炮兵。」
????????????????高忠光擦了擦汗,舔了下乾裂的唇:「是啊,騎炮兵,簡單說是騎兵與炮兵結合,可怎麼結合即能保證攜帶火器,還不失騎兵的機動、速度。」
宣青書看著眼前的大鐵疙瘩有些發愁:「之前在國子監數學院裡,聽過一堂課,先生說但凡問題看似無解時,都意味著存在最優解。我們也需要摸索平衡,找到最優解。」
劉啟夏敞著胸懷,大大咧咧走了過來:「還得看二炮局那些人能不能設計出更輕便的神機炮車。眼下混凝土道路連接較廣,戰馬拖拉神機炮還算輕巧,可草原之上不利行車,太過沉重反而會拖慢我們的速度。」
宣青書、高忠光連連點頭。
劉啟夏看向宣青書,問道:「你認為火銃作為騎兵主武器可行嗎?」
宣青書凝重地搖了搖頭:「騎兵最主要的是速度,火銃雖有先一輪打擊的優勢,但刺刀還是比不上大刀好施展,在與騎兵近戰、混戰時,火銃取代不了弓和刀。」
劉啟夏微微點了點頭,對高忠光說:「他是書生尚且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是武將,又怎麼能犯這樣的錯誤。讓我說,騎炮兵不應該放棄弓、刀,火器只能作為輔助。」
一顆小石子滾了過來,楊烽火手裡拿著一塊鴨腿,咬了一大口,嗚嗚地說:「火器不是騎兵的累贅,是騎兵的幫手。前幾日,二炮局拿出了幾類武器,我看那個三眼火銃就不錯,雖比不上大刀犀利,至少可以三次擊發,還能當棍子砸人。」
「三眼火銃嗎?」
高忠光想了起來。
為了打造騎炮兵營,實現騎兵火器化,二炮局也參與了進來,提供了新式火銃、二眼火銃、兩類三眼火銃,還提供了手榴彈,包括小型的三十孔火銃車。
但這些都沒有達到朱棣對火器的要求,歸根到底,這些火器的殺傷力都不夠強,新型的刺刀火銃也好,三眼火銃也罷,在騎兵突擊過程中,只能一次或三次擊發,然後決定勝負的還是冷兵器搏殺。
冷兵器對抗沒什麼,只不過這些火器不太可能造成對敵人的慘烈殺傷,不足以讓其潰不成軍。說到底,這種革新不是騎兵火器化,而是騎兵用了用火器。
三眼火銃算是比較合適的一種方案了,這類火銃有兩種設計方案,一類是三眼分開發射,分三次擊發。一類是一個火藥室連通三個眼,一次發射三個眼的彈丸,實現集中殺傷。
騎炮兵營目前並沒有拿定最後的方案,不過以目前的方案來看,朱棣等人更多傾向於一次發射三個孔彈丸的三眼火銃,以確保正面較大範圍的殺傷,為騎兵突進敵陣打下基礎。
但三眼火銃這種棍子在打架鬥毆的時候,還真不比刀好用多少,特別是對善用馬刀的騎兵,總不能打進去了,然後再裝填火藥吧,馬哈木和阿魯台估計也不讓啊。
劉啟夏對於騎炮兵的結合併不看好,甚至主張保留弓箭、大刀,只將火器作為一次性消耗品,????????????????用完就掛馬上,換武器再戰鬥。
高忠光看向劉啟夏,說:「不管如何,總要試試。若三眼火銃好用,那就用。皇上說過,實踐出真知,拿過來組成軍陣,演練一番試試就知道了。」
楊烽火贊同高忠光的看法,將鴨腿遞給劉啟夏:「我們都知道你作為騎炮兵營指揮史壓力大,很想保留騎兵的戰力,又想簡單雜糅火器,但這樣不行啊,我們走的是一條前無古人的路,遇到點困難挫折很正常,但不能降低標準,抄捷徑。皇上對騎炮兵營寄予厚望,希望我們能成為北征的主力,我們必須做好了才行。」
宣青書連忙近前,問:「怎麼,朝廷已經下定決心北征了嗎?」
高忠光、劉啟夏期望地看著楊烽火,這個傢伙不久之前入了宮,肯定知道點什麼。
楊烽火無奈地擺了擺手:「朝廷目前並沒有北征的消息,但我聽兵部的人透露,韃靼一直在河套附近遊走,規模不小,像是主力。前幾日,薛祿在大同發來文書,希望朝廷可以准他出兵收回河套。」
宣青書皺眉:「薛祿,為何不是武定侯郭英?」
楊烽火嘆了一口氣:「武定侯這些年身體不好,他雖坐鎮大同,可大部分時間都在靜養,具體事宜已交給了同知王成名、薛祿等人處理。聽說幾年前病重,若不是有遊方神醫路過,後果難料。」
宣青書微微點頭,郭英在大同的威名是很大的,有他在那裡一天,阿魯台就不敢輕易寇邊,這幾年大同關外太平,郭英功勞不小。
那薛祿也不是簡單人物,作為大明第一個武狀元,他可謂是彪悍,在大同歷練時幾次出關,甚至有百騎戰五百,陣斬二百首的光輝事跡,幾年來也爬上了同知的位置,成為大同鎮守的主力。
劉啟夏咯嘣咬斷骨頭,不屑地說:「河套那裡好打不好守,薛祿能想到的,朝廷早就想到了。再說了,打河套也用不著我們京軍。山西、陝西兩大都司完全可以兩路進取。」
「都在這裡呢?」
一聲威嚴的聲音傳出。
劉啟夏、楊烽火等人轉身看去,只見朱允炆就站在是不遠處,朱棣、鐵鉉、楊榮、徐輝祖都在,連忙行禮。
朱允炆拍了下戰馬的脖頸,輕輕撫過,讚嘆:「這戰馬不錯,配得上勇猛的軍士。劉啟夏,說說吧,你們打算怎麼建這騎炮兵營。」
劉啟夏看了看朱棣,見朱棣微微點頭,便放開了說:「皇上,騎炮兵營正在摸索與商討之中,軍士對騎炮兵結合不太理解,就連一些將官也認為騎兵應該是騎兵,神機炮就應該歸入神機營。越純碎,越有戰力。」
朱允炆走到一門神機炮旁,笑著說:「越純碎,越有戰力,有點意思,但還是不夠。帖木兒騎兵縱橫幾十年,騎術精良,戰法純碎,可遇到火器還不是一樣灰飛煙滅?你想要騎兵的純碎,可你忘記了,神機營需要騎兵來解決火器運輸太慢的問題。」
「神機營、騎兵,????????????????遲早要結合。但這種結合,絕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而是要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什麼是騎炮兵,在朕看來,就八個字:騎兵用炮,炮兵在騎。」
劉啟夏、宣青書等人陷入了思考之中。
騎兵用炮,炮兵在騎!
這是說騎炮兵軍士有兩種身份,即是騎兵,也是炮兵,即需要使用神機炮等火器,還需要不忘騎兵本分,保持騎兵機動。
過於強調某一個身份,都不是騎炮結合。
朱允炆看著這些優秀的人才,對朱棣等人說:「騎炮兵將作為京軍的主力兵種,一應資源優先撥付。二炮局、匠學院、兵仗局也會配合,朕希望你們能打造出一支讓世界聞風喪膽的騎炮兵營。」
朱棣肅然。
自己不能再繼續休養安逸了,必須鍛鍊身體了,朱允炆已經攤了牌,十年內解決瓦剌與韃靼,讓草原的威脅再不是威脅,一勞永逸,徹底控制草原。
為了這個偉大的使命,自己也會打造好騎炮兵營!
內侍打起了傘,搬來了凳子。
朱允炆坐了下來,看向楊榮等人:「自洪武元年正月四日開國以來,至今已三十九年。明年是開國四十年,朕打算藉此機會辦一件大事。」
朱棣等人連忙詢問。
朱允炆笑了笑,指了指神機炮與戰馬:「朕打算在開國四十年時舉辦一次大型慶典,並舉行一次大閱兵。」
「閱兵?」
朱棣等人有些不解。
這閱兵,有什麼好閱的?
不過朱允炆要搞閱兵,那就搞吧。
朱允炆嚴肅地說:「這一次閱兵,將有眾多藩屬國使臣前來參看,包括瓦剌、帖木兒國等使臣。朕希望京軍能拿出真正的軍士氣魄,拿出大明的軍威,組成閱兵方陣,喊著嘹亮的口號,經過朕的面前,也好讓天下百姓與外夷看看,咱大明的軍士不是弱宋上四軍,而是真正的虎狼之師!」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