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最後的準備

  藍玉和常升一副小人得志、趾高氣昂的樣子,在很多人看來也都是不值得意外,一個個的也都覺得這都是他們的習性。

  藍玉一直都很跋扈的人,打御史、醉酒後敢攻打自家關卡,甚至在酒後還敢和皇帝頂嘴的存在。這人懼怕的人不多,基本上沒有人可以管得住他。

  常升是什麼樣的人大家也清楚,當年常遇春早逝,所以常茂承襲爵位。那位就是個二世祖,酒後就是目中無人,連自家老丈人宋國公馮勝都敢打的。

  常茂承襲爵位不算意外,常升承襲爵位就是意外,誰讓他大哥常茂是二世祖呢。

  結果常升也好不到哪去,也是一個紈絝、二世祖,能力不強、脾氣不小,喝點酒也是忘乎所以。

  惟一好一點的就是這幾年只在府里喝酒發酒瘋,平時也只是趾高氣昂,根本就是一副看不起任何人的樣子。

  現在在奉天門外,這兩位就是趾高氣昂的打量著四周。

  勛貴要對他們奉承著,文官那邊誰要是敢多看他們一眼,那就立刻惡狠狠的瞪過去,甚至舉拳頭作勢威脅。

  從朱允熥被立為皇太孫的時候,常升就開始趾高氣昂了,一掃前些年窩窩囊囊、空有一副國公名頭的樣子。

  而現在的皇太孫即將成為皇帝了,常升自然更加趾高氣昂。他也有足夠的底氣,因為皇太孫一直和開平王府那邊走動的非常勤快,關係也非常好。

  朱允熥冷哼一聲,原本趾高氣昂的常升和藍玉立刻縮了縮脖子,訕笑後嚴肅的站好。

  這也讓不少文官覺得心頭出了口惡氣,這兩位無法無天的國公實在太跋扈了。還好他們知道怕太孫,要不然真的就是出大亂子了。

  「御史,記下開國公和涼國公朝前失儀。」朱允熥平靜開口,說道,「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藍玉和常升繼續縮著脖子、低著頭,不敢表露出任何的不滿情緒。太孫這樣的處罰也沒什麼問題,這就是他們的問題。

  朱允熥還不放過,問道,「涼國公、開國公,你二人對此可有異議?」

  藍玉連忙說道,「回殿下,臣失儀在前、殿下秉公責罰,臣領罰!」

  常升也趕緊開口說道,「回殿下,臣殿前失儀,理應責罰。臣心服口服,不敢怨懟!」

  這話也沒什麼問題,平時在開朝前列隊的時候,不要說這麼舉著拳頭威脅同僚了,就是咳嗽了、放了響屁、左顧右盼的,這都會被糾察御史記錄下來。

  罰不罰到時候再說,這就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可是禮制確實就是在這裡,常升和藍玉就算是再跋扈,也知道他們先前的一些做法確實違反禮制。

  至於罰俸什麼的,對於藍玉和常升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這倒不是他們經常被罰俸,而是勛貴這邊根本就不靠朝廷的那些俸祿過活。對於這些人來說,莊田等等才是他們的收入主要來源。

  當初這些勛貴或者他們的父祖跟著皇帝造反,那可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這些年賞賜的莊田等等也不少,這些也是他們最在意的事情。

  畢竟在如今這樣的農耕文明年代,土地才是最大的財富,這也是傳家的真正家產。

  看到朱允熥微微點頭,張福生立刻朝著不遠處的太監點頭,隨即淨鞭聲響起。

  到了奉天殿,很多人都是看著御座,還是想要去看看皇帝到底會不會上朝。皇太孫昨天才生辰,皇帝上朝了,按理來說今天也需要上朝。

  結果很多人意外也不算意外的事情出現了,皇太孫在班首站定片刻後,緩步登上御階。當然不是從正中走,而是從左側走。

  在丹陛站定的朱允熥半轉身看向文武百官,緩緩開口,「開朝。」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回事,皇帝看似是不會繼續上朝,或許下次上朝就是皇太孫登基的時候了,這也是徹徹底底的將權力、乃至是皇位交給了太孫。

  徐輝祖和傅友德先後奏報了邊關軍事,隨即是陳迪奏報了一些藩國使臣請求觀禮的事情。

  這些對於朱允熥來說也不算難,尤其是藩國使臣觀禮的事情,這是肯定會允準的。

  隨即練子寧開口說道,「啟奏殿下,都察院等擬定巡查御史分赴十三道,現已準備齊全,還望殿下過目。」

  朱允熥就立刻回答說道,「好,諸御史分赴各州府務必勤勉、廉潔。各地民生等,也許詳查。諸愛卿當恪守律令、廉潔奉公,以天下民生為重。」

  這些官員們去各地巡查,這也不只是單純的『欽差大臣』,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對於這些御史來說,這一次也有不少的限制。

  畢竟有勛貴、外戚領隊,有錦衣衛、北鎮撫司隨行,說到底這就是要去監察,皇太孫顯然是不大可能讓這些御史獨攬大權、無所約束。

  這是一樁大事,畢竟這件事情就是由當初的紅倉案為開始,皇帝和太孫一直都是緊盯著這件案子的進程。

  可以說初步有了一些處置,但是這個案子根本沒有結束。

  這一點大家也都是心裡有數,接下來也勢必會進一步的開始對吏治進行整治。

  茹瑺這個時候也開口說道,「啟奏殿下,此案中有禮部、吏部、刑部等衙門失察,一應官員也當追責,臣等擬定條陳,望殿下定奪。」

  朱允熥也平靜的點頭,這個案子確實牽扯了許久,也確實該『塵埃落定』。

  實事求是的來說,從案子最初爆發到追查等,實際上進度是比較快的,這件案子也沒有人敢壓著、拖沓。

  這自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了,朱允熥還需要抓緊時間將這個案子初步定調。等到他當了皇帝,只是進一步在推進這個案子,這是洪武朝的大案。

  陳迪隨後又上前說道,「殿下,大典之事乃朝廷盛事,還望殿下允准,令諸衙門.」

  「慎言!」朱允熥有些不高興的開口,「你是禮部尚書,安能讓本宮背負不忠不孝之名?」

  陳迪在這個時候也只能是連連請罪,這個太孫就是喜歡得了便宜還賣乖,也特別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別人。

  不過在一些老古董眼裡,朱允熥這麼做是沒問題的。有些事情皇帝能說、甚至百官能說,但是偏偏太孫不能說,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

  要不然的話,還真的是有些『不忠不孝』了,這些也是符合如今這個年代的君臣父子的傳統觀念。

  只是一些聰明人也都知道,事情已經定下來了,太孫也只是說說而已。百官只需要抓緊去執行就好,就不用考慮皇太孫的態度了。

  不過奏報等等還是要奏報,太孫沒有明確的反對、制止等,大家就有條不紊的推進著大典的籌備。真要是不奏報的話,那就是擅自行動了,這可不好。

  下朝後的朱允熥來到了文華殿,仔細看了看四周後問道,「武英殿那邊可曾動了東西?」

  張福生趕忙開口說道,「回殿下,陛下前幾日已經令人收拾御用之物。除陛下留用之物,御用之物現已全部換為新的。」

  節省的老朱帶走了一些自己的私人物品,不過他也不會委屈他的大孫子。一些御用之物全都要換新的,到時候大孫子直接搬去武英殿辦公就是。

  朱允熥微微點頭,隨即說道,「文華殿這邊的東西也收拾一下,我喜歡用的東西都帶走。準備封宮,只留人灑掃、養護即可。」

  等到朱允熥搬到武英殿的時候,文華殿這個儲君辦公之所肯定也就是要空置下來了。

  下一次有人來這裡辦公,自然也就是等到朱文垚長大一些再說。

  也包括東宮那邊,等到朱允熥和徐妙錦搬離了東宮,東宮也是需要封宮的。按照現在這個趨勢,朱文垚肯定是跟著老朱。

  就算假如老朱不能等到朱文垚長大成人,起碼在朱文垚被冊立為太子之前,那就不可能讓他『一個人』住在東宮。

  「讓太孫妃也抓緊點,東宮上下也要快點收拾。」朱允熥就開口說道,「東宮只需日常灑掃就好,一應物品暫時不用再補,令各司無需再進貢。」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宗室用的物品都是嚴格按照等級來的,既然現在朱允熥都要搬走了,東宮的一些東西就不用繼續更新、替換。

  瓷器製品、絲綢製品等等,暫時也就不用進貢了,起碼是按照儲君這個級別的東西是可以停下來了。

  既然是需要準備,那肯定就是該方方面面的都要準備好才行。朱允熥心裡也是比較急的,可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避免浪費的情形。

  夏原吉這個時候向前掏出奏章,「殿下,大典一應花銷、採購器物等已經擬定成冊,請殿下過目。」

  朱允熥下意識的肉疼起來了,登基大典需要花不少錢呢,現在帳單也出來了,自然也就意味著他需要仔細的看一看了。

  皇帝很節約、太孫有些時候看似也比較小氣,在很多的時候甚至覺得能夠將就一下也就將就一下,這樣就可以節約一點開支了。

  但是這不代表手底下的人一個個的也都是非常勤儉,甚至有些人覺得這就是他們上下其手的機會,可以趁機撈些銀錢,這樣的事情一直都有。

  朱允熥開始仔細的查帳了,確實是該花的花,不過該省的時候肯定也需要省,大明現在還沒有富裕到國庫充實、不用考慮花銷的地步。

  都時常感慨錢都不夠用呢,自然也就不希望看到貪官污吏在這個時候撈到好處。

  朱允熥仔細看了看,隨即說道,「一式兩份,一份送去給陛下過目,一份送去太孫妃處,讓她好好的查一查。」

  這就是賢內助的好處了,這些繁瑣的事情讓徐妙錦來辦,她對於數字比較敏感,對於帳目也心裡有數。

  夏原吉對此一點都不會覺得意外,一直以來太孫都是非常倚重太孫妃。政事上的一些事情不會讓太孫妃插手,可是有些事情太孫妃可沒少幫忙。

  朱允熥隨即看向夏原吉問道,「說起來明年的一些預算開銷,現在可留足了?」

  夏原吉不敢耽擱,趕緊回答說道,「回殿下,臣此前也曾與戶部尚書商討過,一應大項開銷等,朝廷已經籌措了銀兩。」

  明年需要花錢的地方可不少,而且都是一些大事情,自然也就不能耽擱了。戶部要是拿不出來銀子,到時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

  朱允熥點了點頭,非常滿意,「讓郁新早點將帳目給送過來,到底是要看看才行。」

  這些也算得上是朱允熥習慣性的操心,他還是希望能夠將所有的事情給全盤掌握,這樣的話心裡自然也就是更加的安穩。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登基的第一年有太多的大事要做,也都是不能耽誤的事情,這自然也就意味著必須要將事情給徹徹底底的敲定。

  心情不錯的朱允熥開口,「召魏國公、潁國公和開國公,讓涼國公抓緊去檢查一下五軍都督府諸衛所。」

  其實所謂的檢查衛所,也就是檢查這些個親軍十二衛,這都是護駕左右、護衛宮禁的皇帝侍衛禁軍。

  而這上十二衛是由皇帝本人親自掌握的禁衛軍,獨立於五軍都督府和兵部所管轄的一般軍隊。一般情況下,上十二衛也不會允許五軍都督府插手。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可以讓藍玉去監督、巡查一下,說到底就是藍玉的忠誠還是值得信任,他只要不跋扈的話,能力更是毋庸置疑了。

  張福生立刻讓手下的小太監們趕緊去傳旨,殿下現在召見這些勛貴,自然也就是有大事要做了。

  「讓宗人府那邊也準備一下,按說賀表等已經在路上了,還是去催一催。」朱允熥就開口說道,「諸王的賀表當及時送到,務必算好時間。」

  打一個時間差,其實太孫登基的時間早就明確了,各地藩王本是可以等到朱允熥正式登基後再派上來送賀表等。

  但是此前朱允熥安排讓人通知,現在諸王的賀表已經在路上了,不好早送到、也不能晚,得掐著點送到才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