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不是玩笑

  關於出海這件事情,朱允熥是認真的,也算是在下一盤大棋。

  對這件事情有著極高的期待,也就意味著朱允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管朱允熥願意還是不願意,一些客觀規律總是沒辦法改變的,他能夠做的事情就是靠自身的身份加以引導和推動。

  尤其是現在所作的事情是第一次大規模出海,第一步就必須要走的踏踏實實,甚至是必須要去的勝利,還得是大勝才好!

  新的一天開始,朱允熥還是延續早早的起床開始上朝作為迎接新一天的慣例。他現在也都習慣了這些事情了,生物鐘早就調過來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朝堂上自然也要商量、匯報一系列春耕的事情,包括舉行一些祭祀活動等等。

  這都沒什麼問題,只要按照正常的程序來就好,這一點滿朝上下也都算是有經驗,自然也就不會出現什麼差錯了。

  下朝後,朱允熥回到文華殿召見耿炳文,「長興侯,此次三大營出征,你覺得如何?」

  耿炳文是謹慎的性格,回答說道,「回殿下,臣以為晉王、燕王都是久經沙場,如何調兵遣將他們都有分寸。臣以為三大營雖成軍較短,只是戰力不俗。」

  三大營確實成軍的時間相對較短,就算是成軍時間最長的神機營那也只是有著才兩年的歷史而已,而五軍營和三千營成軍才一年。

  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這一次出征不應該帶上三大營,他們似乎更應該是訓練等等,這好像才是最為穩妥的辦法。

  不過事情也不是絕對的,畢竟三大營雖說成軍的時間短,可是都是抽調的京軍精銳,只是將各種精兵強將集中在一起,不算是完全的新式軍隊。

  即使是純火器部隊的神機營,那也不需要擔心太多,軍中上下會使用火器的將領可不少,如何讓他們發揮出最佳戰力,那些將領心裡有數。

  聽到耿炳文這麼說,朱允熥笑了起來,「那自然最好,我就怕三大營成軍較短,戰力有些不足。」

  「殿下無需多慮,晉王、燕王用兵不少。涼國公與潁國公更是久經沙場,如何讓大軍布陣、廝殺,他們都有分寸。」耿炳文有些遺憾的說道,「臣此前也曾觀看三大營演練,戰法都是現成的。」

  這話絕對不是耿炳文在討好朱允熥才拍馬屁,這些也算得上是他的心裡話。

  神機營是火器部隊、三千營是精銳騎兵,而五軍營則是混合兵種了,也是三大營當中戰鬥力最為彪悍的精銳。

  三大營如何配合、三大營如何作戰,對於藍玉、傅友德這樣的宿將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先不說有了一段時間的練兵,單純就是以前的經驗也就足夠了。

  有著集合了天下精銳的三大營在手,在作戰當中當然更加有把握,只是如何將三大營的戰鬥力發揮到最佳,這可能需要點磨合、檢驗。

  「臣以為這一次神機營最為特殊。」耿炳文繼續說道,「他們俱用新式火藥,現在的漠南等地怕是雨水較多。」

  聽到這些,朱允熥也忍不住擔憂且期待,「是啊,若是以往的話,這些火器在雨水天氣最為困難,戰力肯定要受影響,現在就不同了。」

  這麼說自然也沒什麼問題,以前的火器等等自然有可取之處,只是也確實有一些短板、先天不足,這些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只能是努力的去克服。

  有耿炳文這樣的老將肯定,朱允熥心情自然好了不少,底氣看起來也更足了。

  耿炳文離開後,道衍笑著對朱允熥說道,「殿下向來思慮周全,只是臣覺得既然已經用兵,殿下該再無憂慮才好。」

  「說的簡單。」朱允熥就笑著吐槽說道,「你這大和尚說的簡單,朝廷這一次出兵數萬,除朝廷精銳之外尚且有各地藩王護衛,我如何不能不在乎這些事情。」

  這是朱允熥的心裡話,實在是因為這一次用兵比較重要,心裡會有些緊張也是理所當然了。

  朱允熥也知道道衍的擔心,說道,「我知道你們心裡所憂,無非就是擔心我這時去臨陣調將。放心好了,我雖說自信自傲,只是也知道自己短板與不足,不會胡來。」

  這也是朱允熥的心裡話,微操大師這樣的事情肯定不能做了。他有一系列的不足和短板,所以還是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就行了。

  作為大明朝的皇太孫,朱允熥還是保持著皇太孫的本份也就行了。

  調兵遣將、調配資源等等,這些就是朱允熥該做的事情,對他來說這算得上是本分了。制定戰略目標等等,這些也都是朱允熥可以做的事情。

  可是如果說打算微操、遙控指揮在前線的將領們,這對於朱允熥來說還是實在太難。他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哪怕自認為在皇太孫的位置做的還算不錯,可是他也更加清楚自己的短板。

  道衍也沒有因為朱允熥的一些調侃就緊張,現在也算是久在朱允熥身邊做事,也算是比較熟悉這位皇太孫的性格了。

  一兩句玩笑話自然沒什麼問題,只要不是一點分寸都沒有,私下裡稍微玩笑一下自然沒問題。

  「殿下,臣並非此意。」道衍就連忙為自己辯解說道,「臣以為朝廷為此次出兵做了萬全之策,從去年開始就在準備著,自然不會有大礙。」

  這麼說也沒什麼問題,在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乃至是在一些朝中的大臣眼裡,這一次的出兵是因為寧王朱權奏報發現了蒙古韃子在大寧附近留下了衣甲等等引發的。

  可是在道衍這些人眼裡,他們自然也都清楚的明白這件事情實際上是從去年就開始準備了,為了這一場戰事,朝廷準備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了。

  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自信一點自然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對於這一次的戰爭,大家也基本都是保持著比較樂觀的態度,這一點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更何況不要說大明開國以來,就算是大明開國之前,基本上都是勝多敗少。

  不要說皇室宗親、文武百官了,就算是尋常百姓們,對於大明的兵威之盛也都是心知肚明的。就算是這一次對蒙古韃子用兵,大家也都有著足夠的心裡優勢。

  更何況現在的一些蒙古韃子,可不是當初橫掃天下的蒙古鐵騎了,他們的戰鬥力也是在不斷的下降,在大明的強軍面前現在也只能躲藏、避戰。

  夏原吉則直接說道,「大和尚,我以為朝廷用兵,只要糧餉、撫恤足夠,其他自然並無問題。」

  聽到夏原吉這麼說,朱允熥都有那麼一些無語了,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這個夏原吉看起來還是有著一些先見之明的,還是知道大明的戰鬥力和軍餉有關。

  道衍這個時候就稍微有些不滿了,「夏大人,本官本以為和大人同殿為官,也都是殿閣大學士,即使沒有私誼,也該有同僚之情,只是大人如此戲謔調侃,不應該如此吧?」

  夏原吉則是立刻作揖行禮,「姚大人見諒,是我失禮了,以後再也不戲謔調侃。以後見了大人,必然稱官職。」

  這一下道衍也就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了,對於他的稱呼、對於他的那些身份,實際上在朝野上下也都是有著那麼一些比較特殊和有趣的地方。

  別看現在的道衍已經是殿閣大學士了,地位可以說是比較高了。尤其是現在的道衍在太孫手底下做事,被人視作是皇太孫的心腹。

  可是這樣一位潛力無限的大臣上朝的時候還是穿著朝服,和其他官員沒什麼區別。但是下朝了、出宮了,他就換上僧袍,還是居住在寺廟裡。

  不得不說這樣的打扮和行事做事的風格,實在是讓一些人有些搞不明白。

  按照正常的思維,能夠在太孫手底下做事、能夠被太孫信任,那自然也就是要在仕途上發憤圖強,要爭取能夠為朝廷去做更多的事情才好。

  尷尬的道衍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實在是因為關於『大和尚』這個稱呼,也實在是不成秘密了。

  主要也就是朱允熥這個皇太孫喜歡稱呼道衍為『大和尚』,再加上道衍的身份問題,大家也都是心裡有數的事情,這個稱呼是沒辦法避開了。

  這些事情稍微有些意思,看著手底下的人相處的還算不錯,朱允熥也算得上是樂見其成的事情,這件事情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大家稍微的戲謔調侃一下,可是要說成仇,這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問題。可是道衍和夏原吉,他們實際上也沒什麼私交,這當然也是一件好事。

  說到底也就是作為皇太孫,朱允熥不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官員們內訌,那實在是沒有任何的好處,這樣的事情肯定是需要避免才好。

  可是手底下的官員們一個鼻孔出氣,那對於朱允熥這樣的皇權掌控者來說,這顯然也就不算是什麼好事情了。

  所以說該有些分寸和界限的時候,還是有些分寸和界限的比較好,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更何況夏原吉和道衍雖然都是大學士,也都是在朱允熥手底下做事,但是這兩個人算不上是在一個『系統』,負責的事情不一樣。

  夏原吉一直都是側重於經濟、財務方面的事情,這是被朱允熥當做戶部尚書在培養的,以後的財政大權就是要這位大學士來負責。

  至於道衍這個大和尚的定位,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朱允熥的參謀,很多的事情也都是需要這位心機深沉、能力不俗的大學士來給出些意見才好。

  道衍和夏原吉也就是互相打趣兩句而已,然後也就是各自忙碌著各自的一些事情,他們現在也算得上是比較忙碌了。

  朝廷的政事可不少,每天堆在案頭上的事情也確實不少。哪怕有些不需要立刻就解決了,可是能夠及時給批覆的時候也就要批覆了。

  朱允熥忙完了一天的事情,自然也就可以稍微的休息一下了。

  回到了乾清宮,朱允熥就問道,「祖父,這一次調兵遣將的事情,哪裡還有疏漏?」

  「疏漏?」老朱就不太滿意了,「你就是在操心些不該操心的事情,調兵遣將的事情和你有多少干係?都是咱調兵遣將、安排好事情,和你有什麼關係?」

  這一下朱允熥也有些無言以對了,可是也不得不承認老朱的說法根本沒有什麼問題。實在是因為這件事情,不管是從表面上來看,還是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老朱在忙。

  調兵遣將的事情,尤其是這一次還讓秦王、晉王、燕王和周王、寧王等人先後出兵,這可不是皇太孫就可以調動的,肯定還是需要皇帝出面才好。

  戰事的安排等等,也確實都是老朱安排好的事情了,很多的事情都是他布置好才行。

  老朱指了指朱允熥,說道,「你現在啊,還是多想想你妻兒,那才是要緊事情。」

  「妙錦現在好著呢!」朱允熥有那麼一些哭笑不得的說道,「現在我東宮上下,哪個不知道皇太孫妃有了身孕。這一個個也都是殷勤著,一點都不敢懈怠了。」

  這自然也是實話了,雖然現在徐妙錦有了身孕的事情沒有公開。可是有些事情也是瞞不住人的,尤其是在東宮效力的宮人,這個時候自然也是更加的殷勤了。

  這一切也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所以有些事情也確實不需要朱允熥太過擔心。

  老朱嘿嘿一笑,說道,「咱啊,現在就想著咱重孫了。等到明年了,咱抱著文垚四處逛逛,想想看這也是個沒事。」

  真要是這麼說的話,好像也是沒有什麼問題,對於不少人來說,含飴弄孫也確實就是人生當中最大的幸福之一了。

  尤其是對於老朱這樣極其重視血脈親情的人來說,重孫可以說就是他現在最大的期盼了。

  朱允熥就開玩笑說道,「祖父,我一旦有了兒子,估計到時候就成了爺爺不疼、姥姥不愛了,這肯定有些不太合適吧?」

  老朱看了朱允熥一眼,說道,「別試探咱,咱先前說的話還算話。有了重孫一切好說,到時候咱也沒精力管你。帶帶重孫,看著你管理朝政,咱沒時間去做其他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