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種田的朱家人

  朱有容算得上是風風光光的下嫁了,雖說她現在只是郡主,但是就算是一般的公主也不覺得她們的身份比朱有容更加尊貴。

  皇帝的皇女多了,更何況偏心的皇帝不只是重男輕女,對於女兒也有明顯的偏心。嫡女就不用說了,安慶公主和寧國公主這兩位看起來才算是真正的女兒。

  至於孫女,老朱能記住名字的孫女本身就沒幾個。可是誰讓朱有容和朱有齡是皇太孫的胞姐呢,以至於皇帝哪怕有些時候對她們有些不太滿意,但是看在朱允熥的面子上也會優待。

  朱有容現在是郡主,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成為了公主,有些身份是不會改變的。

  回到東宮的朱允熥稍微有些不適應,朱有齡也有些不太適應。

  看著四周,朱有齡說道,「小弟,大姐過兩天歸寧,說不準要好點。」

  「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回來一趟還是要走。」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說道,「說起來你到底是怎麼辦?我先讓人給你修個郡主府,你覺得怎麼樣?」

  朱有齡就說道,「大姐住在長興侯府,我偏偏住在郡主府,這像什麼話!好些姑姑也都是居於夫家,我就不出挑了。」

  這麼說也沒什麼問題,因為大明的公主出嫁的時候是有選擇的餘地。

  一來是直接居住在公主府,這也算是朝廷的產業,一旦公主不在了,朝廷是可以收回來的。

  所以在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公主過世後,駙馬或者公主的子嗣想要留在公主府但是被趕出去的例子,也曾經出現過駙馬想要將公主府賣掉但是朝廷不許的例子。

  除了住在公主府,公主自然也是可以住在夫家。就比如說老朱的長女臨安公主,她以前就住在韓國公府,這也是大明公主最有婦德的表率之一。

  聽到朱有齡這麼說,朱允熥就說道,「那隨你,反正公主府也是給你準備著,要是在張家住的不舒心,那就搬去公主府。」

  朱有齡就笑著打趣,「我現在只是郡主可不是公主,你急著做大事可別連累我。」

  「等你出嫁了,我就搬去乾清宮。」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說道,「祖父怕是真的急了,我真要是搬去了乾清宮,估計是很難再搬回來了。」

  朱有齡眼前一亮,頗為激動的問道,「皇祖父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想著要傳位了?」

  「他肯定是動了這心思,早就用子嗣的事情吊著我了。」朱允熥更忍不住吐槽說道,「總說只要我和妙錦有了子嗣,他就幫著我們帶孩子。」

  朱有齡就連忙說道,「本就該如此,你要忙著朝堂大事,妙錦又沒有育過子嗣。真要是皇祖父不幫忙,那你們可有的手忙腳亂了。」

  這話完全就是立場問題了,說的就好像老朱有著豐富的帶娃經驗一般。老朱子女加起來近五十人,可是真的要說他親自撫育的幾乎是沒有。

  更何況這是在皇宮呢,朱允熥要是有了子嗣,自然也就會有各種宮女、嬤嬤幫忙撫育,帶娃的一些事情根本就不用操心。

  話雖然是這麼說,可是有些事情也算得上是所有人都心裡有數的。

  朱允熥大權在握,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他現在手裡的權力,和皇帝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甚至不誇張的來說,因為有著老朱的保駕護航,朱允熥手裡的權柄更大,對於朝堂的把控能力也要超過歷史上的大多數皇帝。

  畢竟很多的皇帝手裡沒有實權,而朱允熥沒有這個顧慮。即使有人覺得這是狐假虎威,不過手裡的權力是真的,這就足以讓人感覺到開心和滿意了。

  朱允熥的成長速度和心性讓老朱歡喜,不少文武官員也都覺得這位皇儲如果現在就接手皇權,應該是不會出現什麼變故,他能穩定住朝局。

  這也是老朱現在總是放手的原因,他選擇的這個皇儲能力沒問題,這也超出了老朱一開始的預期。

  別看朱允熥總是當著老朱的面說不急著接手皇位,可是老朱哪裡看不出來一些事情呢。

  哪怕現在大權在握,可是名不正言不順,再加上老朱時常也會唱反調,朱允熥有些時候也是有些束手束腳。

  老朱就算是退位了,實際上也可以影響朝政。那就給他找點事情做,教育、撫養重孫,這就是老朱的條件,想要讓他放手就只能拿重孫來換。

  朱允熥都給釣成翹嘴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為了皇位不只是要靠祖父,靠父母,甚至連還沒有出生的兒子都成了談判的籌碼了。

  大姐出嫁了,二姐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包括三姐朱有薇也都是要按部就班的如期成婚。

  至於朱允炆的婚事更加沒有什麼好說的,光祿少卿馬全之女馬氏已經被送到了杭州,成為了武林郡王妃。

  朱樉歡天喜地的回來了,見到朱允熥就說道,「侄子,這一趟可是要謝謝你了。」

  朱允熥就笑著調侃說道,「那二叔可要在京城多住幾天,現在是趕上了農忙時節,要是在老家的話,二叔這就要下地了。」

  朱樉連連點頭,頗為感慨的說道,「父皇是來真的,真的給了三畝田讓我來鍾。這叫個什麼事啊,我這手能提刀提槍,就是提不了鋤頭鐮刀。」

  「二叔,這話要是讓祖父聽到了,就不只是三畝地了。」朱允熥笑著調侃,「現在京中上下都等著看秦王的收成呢,皇帝和太孫在種田,秦王也是!」

  朱樉更加想要吐槽了,「其他的事情暫且不說,外頭都要開始說咱們老朱家又成了佃戶,都在忙著種田。」

  這話也沒什麼問題,因為現在的老朱家算得上上下一條心,都是在忙著農耕的一系列事情。

  楚王朱楨、湘王朱柏等人就不用說了,最近這兩三年都是在忙著開墾田地,那也是在執行朱允熥的『湖廣熟、天下足』的戰略。

  周王朱橚就不用說了,除了編纂醫書之外,這位植物學家也負責要監督河南等地的開墾田地的計劃。

  晉王朱棡在忙著在西北等地築城、劃分草場,一些剛剛就藩的藩王也都要『自食其力』,起碼他們的封地要多產出點糧食才行,要不然王府糧食都不夠。

  畢竟大明朝藩王的供用,基本上是就近撥付,要是封地貧瘠的話,藩王也跟著難受。

  蜀王朱椿是大明賢王,坐鎮成都的他不只是在忙著宣揚教化,也是在大力的發展、鼓勵農耕。

  不誇張的來說,大明朝的宗室們基本上都承擔著一定的鼓勵農耕的任務,也都是在努力的去執行好這些事情。

  朱允熥看著朱樉,開玩笑說道,「咱們老朱家本來就是佃戶出身,現在種田也不礙事。」

  「不礙事不假,就是有些失體面。」朱樉忍不住抱怨說道,「祖父研究出來的那些糞肥是好法子,現在都是王府這邊先制肥。」

  朱允熥看著朱樉,認真問道,「二叔,我可是你親侄子。這糞肥到底是誰制出來的,你心裡沒數?」

  「天塌下來也是你祖父制出來的糞肥,和你有什麼干係?」朱樉振振有詞,義正詞嚴的說道,「要不是父皇旨意,各地藩王府都帶頭制糞肥?」

  朱允熥瞬間無話可說了,因為朱樉這麼說好像也是有些道理的。

  廄肥、漚肥雖然不算是特別完美,可是已經看出來了一定的效果。老朱這樣的急性子可不能等到法子完美無缺了再推行,有了一定的效果就開始推行。

  畢竟農作物生長需要時間,今年這一批糞肥能夠增加一些產量,那就是賺到了。研製出來了新法子,到時候再推行就是,糧食到了穀倉難道還能跑了不成?

  更何況推行一些新法子也需要時間,百姓看到了一些成效、宣揚開來了,才能更加的普及。

  所以各地藩王或者勛貴帶頭,不只是因為他們家大業大經得起折騰,更是因為上行下效。

  朱允熥搖了搖頭,說道,「二叔,那糞肥真的是我找出來的法子!其他人暫且不說,咱們自家人得知道這個事情。」

  朱樉很光棍的說道,「這事你去找你皇祖父說去,他要是說是你研製出來的法子,那就是你研製的。反正現如今聽著的都是你皇祖父研製的法子,其他人說什麼都沒用。」

  被摘了勝利果實的朱允熥嘆了口氣,「等著吧,過段時間說不定還有其他法子也是皇帝研製的,太孫辛辛苦苦忙了一場,什麼都沒撈著。」

  「皇位都給你了,還有什麼好爭的!」朱樉就酸溜溜的說道,「我要是你,做了點好事就往皇帝身上推,哪像你還和皇帝爭功!」

  朱樉心裡更加酸溜溜的事情就是太孫這麼直白的爭功,皇帝居然一點不生氣,反而是一副得意揚揚的樣子。

  朱樉也明智的決定有些事情他不參與,因為他就是個『外人』,多做多錯。

  所以最好的辦法也就是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老家種田反省,以及成為太孫大婚的主婚人,這就足夠了。

  其他的事情,那就和他沒關係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