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慢慢發展

  原兵部尚書茹瑺改任吏部尚書,兵部左侍郎齊德升任兵部尚書。

  六部尚書再次滿員滿編,這對於文官們來說似乎是一次勝利,是一個可喜可賀的事情。

  只是在一些人看來,這算不上什麼真正的勝利。因為這些正二品的尚書人選,幾乎就是皇帝一言而決,就如同當初處死那些尚書時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阻礙一般。

  生殺大權全都在皇帝手裡,這自然不是讀書人們最喜歡的政治格局。可是在如今的條件下,他們也只能自我安慰,總好過六部尚書時常有一二部是沒有主官吧。

  吏部尚書空缺了將近兩年,一系列的文官考評、升遷等等,實際上都是那位皇太孫在管著。現在讓茹瑺改任吏部尚書,無非就是太孫掌控了吏部,不在乎多個尚書了。

  想想看五軍都督府那邊,文官們更是灰心喪氣。

  傅友德去了武苑不再直接管五軍都督府的事情,皇太孫立刻提拔一名侯爵主事。

  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明不是武夫治國、大明的文官們地位也是在緩慢的提升。可是不管怎麼看,文官想要熬出頭都太難了。

  在洪武朝是肯定沒有任何的指望了,而以這位太孫如今展現出來的心性來看,他一旦上位了,文官們想要熬出頭同樣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朱允熥的心情不錯,現在很多的事情基本上是穩妥的,內政平穩就值得開心。現在已經是『政通人和』,那就讓人滿意,有些事情也可以繼續慢慢的持續進展。

  將傅友德叫到了文華殿,朱允熥直接開口,「過兩天我去趟武苑,你該準備準備了。」

  傅友德立刻信心滿滿的說道,「殿下大可放心,武苑籌備之事已經穩妥,端午之後眾將士皆可入武苑。」

  朱允熥滿意的點了點頭,「武苑籌建以來,朝廷向來都是有求必應,若是這個時候武苑還不能做好,那是有些對不住朝廷了。」

  傅友德立刻說道,「臣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一直不敢怠慢。」

  不敢怠慢那是好事情,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抓緊時間,要不然可能就要錯過不少事情了。

  傅友德也算是了解朱允熥的一些心思,說道,「臣等徵集不少工匠,現在皆已編入武苑之中。若是有出色工匠,可授與武職。」

  朱允熥頓時開心起來了,想要讓工匠拿出一些看家的本領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出色的老師傅,對於一些手藝更是看的無比重,甚至覺得那是子孫們的飯碗,自然是不會輕易的教授,都是藏著掖著。

  至於說現在給一些工匠授予文職也不是那麼容易,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一些文官集團的反彈。

  可是在武職方面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大的阻力了,五軍都督府要是強勢起來,文官就只能認了。兵部的話就算是一百個不樂意,可是不想被五軍都督府的公侯們堵著門罵,甚至是被揍,那有些事情就要聰明點,不能耽誤了軍事。

  傅友德看到朱允熥的笑容就知道賭對了,所以繼續說道,「現在武苑之中不只是一些熟知軍械製作的工匠,尚且有些工匠善於製造農械。」

  朱允熥很開心,對傅友德說道,「潁國公還是忠君體國,這一點就非常好。工匠的事不是小事,到時候還要仔細過問才行。」

  現在將一些工匠給調進武苑,這只能算是權宜之計,這根本沒辦法讓朱允熥感覺到滿足。

  歷史上也不是說完全不在意一些技藝,只是主流的風向來看還是重文輕理,有些事情也沒有一個系統性的學習和傳承。

  這在朱允熥看來就有些不太好了,所以他是真的希望通過一些努力,建立起來一個初步的『大學』,能夠讓一些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系統性的傳承。

  這顯然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不過說到底還是需要好好的努力,現在已經看到了些許希望了。

  那自然也就要持續的努力才行,爭取將這件事情辦的更好一些,爭取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果。

  朱允熥看著傅友德問道,「安南那邊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有些事情我不好放在朝堂上說,安南那奸賊若是繼續下去,朝廷勢必是要發兵征討。」

  傅友德倒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安南是大明的附屬國,有奸賊謀朝篡位的話,作為宗主國的大明自然也是有理由直接發動王師去討伐,這是大義。

  當然如果朝廷不去征討的話也不要緊,總之主動權是在大明手裡,就看有些話是怎麼說、怎麼理解。

  先占了大義再說,後續如何操作,自然也就需要審時度勢、根據實際情況來了。

  不過朱允熥還是問道,「你此前也是帶兵平定雲貴,若是朝廷真要是對安南出兵,你覺得最難的是哪些?」

  傅友德想都不想的回答說道,「臣覺得一來是林深葉茂,二來則是瘴氣,三來則是太過濕熱北方軍士怕是難以適應。」

  朱允熥嚴肅的問道,「哦?除了這些之外,沒有那些蠻人悍勇之類的?」

  傅友德則直接說道,「殿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是在臣看來,麓川也好、雲貴蒙元殘兵也罷,或者是安南也好,士卒不如我大明將士悍勇不說,軍械也差了不少。」

  傅友德直接說道,「此前先黔寧王平定麓川叛亂,臣聽聞那些蠻人雖驅趕大象,這是看著兇猛,只是也挨不過我大明一頓箭矢。再者麓川尚且用銅箭,臣覺得實在可笑。」

  不怪傅友德如此說,實在是有些事情就是如此,簡直就是有著一些技術方面的輾軋等等。

  麓川也好、安南也罷,他們的冶煉業也是有所發展的,只是出於種種因素,在大明的鋼鐵早就成為了制式兵器的時候,那些地方還有些銅械。

  這基本上就是代差了,就是士兵再悍勇,面對著這麼巨大的差距,想要拼死抵抗也是非常難的,更何況那些地方的兵力還不如大明多。

  再一個就是蒙古,蒙元退守漠北之後,工匠越來越少、迅速的退化到遊牧民族的狀態,現在軍械的製造基本上是沒了,甚至基本的一些生活用具都需要想辦法從大明走私。

  這麼一來的結果,自然也就是大明的先進武器面對著那些蠻夷時,自然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傅友德繼續開口說道,「臣以為若是發兵征討安南,西平侯當為大將。」

  「沐春兄長?」朱允熥笑著說道,「沐春兄長揚威西南,這本來是最好之選。只是西南等地還有些不安寧,他不好輕動。」

  傅友德就不說話了,他確實認為沐春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因為沐春這個年少從軍的大將在軍中威望很高,也習慣了在密林當中作戰。

  真要是出兵安南,西平侯絕對是最佳的選擇之一。不管是能力還是威望,或者是出身,都非常的合適,甚至比藍玉更好。

  既然皇太孫都這麼說了,傅友德自然也就不繼續舉薦了,因為這和他沒有太多的關係。

  很多的事情他早就看出來了,想要再出去帶兵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了。好消息就是他比馮勝強,雖然現在看似是在做著有些遠離權力中心的武苑工作。

  不過比起馮勝被閒置、被猜忌,以及現在被重新啟用後還只是天南地北的四處奔波,傅友德算是非常的幸運和安穩了。

  既然已經不打算再出去帶兵了,那就頤養天年,以及為自己的子孫謀求更多的餘蔭。

  和傅友德簡單的說了些事情,朱允熥也就暫且不多說了。

  對安南用兵之類的事情是遲早的,不過現實的情況就是目前這幾年可能用兵的概率不算太大。所以最多也就是做個預案而已,還不是進入實操階段。

  還有很多的其他事情要做呢,這對於朱允熥來說可不是什么小事情。甚至有些事情在他看來更加的重要,只有做好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才能心無旁騖的去解決一系列事情。

  急也沒用,現在也只能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

  回到了東宮之後,朱有容就說道,「小弟,過些天該出去踏青了,你去不去?」

  「我應該是要去。」朱允熥也有些無奈的說道,「我要是不去的話,國子監那邊就要急了,好多文人士子估計都在絞盡腦汁的想著一些詩詞歌賦了。」

  踏青,不只是踏青而已,這也是一種政治活動。

  朱有容不解的問道,「也都該知道皇祖父和你都不喜歡詩詞歌賦,還有人如此啊?」

  「才學唄,就算是我們不喜歡,也承認有些詩詞歌賦看著是厲害。」朱允熥就笑著說道,「文人墨客的雅事,我們也懶得管,無非就是那些人入仕後很難順遂而已。」

  李白、杜甫、白居易,仕途都不怎麼樣。

  蘇軾更不用說了,不是在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哪怕這裡有黨爭的因素。

  大明現在看起來沒有厲害的詩人等等,老朱和朱允熥也不是特別在意,先治好了國、吃飽了飯,再去談風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