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南人 北人
一般來說會試是禮部負責,評卷自然也是有翰林充當。考試時的彌封、謄錄、校對、閱卷、填榜等手續與鄉試一樣。
至於會試中榜的人數,皇帝可能定下數字。但是關於名次等等,皇帝一般不會多管,最多那些考官們評選出前十的文章送給皇帝御覽。甚至就算是前十的試卷,皇帝都未必願意看。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皇太孫朱允熥直接讓人送來前十的文章。
梅殷好歹也是曾經的山東勛貴,雖然身上有著外戚、勛貴的血統,可是也是精通經史。在老朱這個自家人看自家人好的眼裡,梅殷堪稱一代儒宗了。
朱允熥看了看文章,寫的確實不錯,真要是讓他來寫肯定是寫不出來。但是看,還是可以。
簡單的看了幾眼,朱允熥問道,「姑父,你覺得這些文章如何?」
梅殷含笑點頭說道,「回殿下,臣以為這些文章都是上佳之作。」
趙勉等人自然也是有底氣,雖然評文章的時候,也是可以有著一定的主觀。不過這一次他們挑選出來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非常有水平的。
朱允熥笑著開口,說道,「前十的舉子,看起來不錯啊。」
隨即朱允熥收斂笑容,「張信,寧波府定海人。戴德彝,浙江奉化人。胡嗣宗,浙江蕭山。石允常,浙江定海人。陸冠孝,常熟人。唐泰,福州人。看了一圈,也就是這個景清,是甘肅正寧人。」
景清,這也是名人了,歷史上刺殺成祖朱棣,然後被族滅其家,查抄他的家鄉,誣陷牽連。這也是很多人說的『誅十族』,是和方孝孺並列的存在。
朱允熥看著趙勉,說道,「看來江南文風之盛,這是所言非虛了。」
趙勉心裡一激靈,不過還是說道,「回殿下,江南文風正盛,士子文章俱佳!」
朱允熥笑了笑,隨即說道,「這倒也是,朝廷這是開科五次了。前些天閒著沒事翻了翻,此前幾次會試,我就覺得這浙江、福建和江西文風最盛,每次科舉都能占中榜著半數。」
其他人還是在耐心的聽著,也都不覺得這件事情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實際情況就是如此。不只是這些地方本身文風就盛,而且也是程朱理學比較集中、繁盛的地方。
朱允熥開口,說道,「再送十份過來。」
趙勉等人似乎意識到了有些地方不對,不過還是趕緊命人再送十份卷子過來。
朱允熥基本上沒看文章內容,只看這些人的籍貫。
「再送十份過來!」朱允熥冷哼一聲,說道,「咱這大明朝廷,還真的是要靠南方人了!」
朱允熥的話音剛落,有些人一下子反應過來了,意識到了皇太孫有些不滿的原因。
一共送來了二十份卷子,加起來只有兩個北方人。
這還算是收斂的,沒有像歷史上的南北榜案那一年,所錄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而且還是浙江、福建、江西,三個省占了四十四人,全中國其他省份無論南北,加一起僅有九人上榜!
朱允熥臉色難看,送來了一百分卷子,浙江、福建和江西的中榜者接近六成。北方人加起來,還不到百分之十五!
朱允熥看著趙勉,直接問道,「你和我說說,大明開國近三十年,皇祖父勵精圖治、宣揚教化,怎麼還就不如蒙元時了?」
趙勉立刻跪下,磕頭說道,「啟稟殿下,臣不敢!」
「不敢,我看你是很敢!」朱允熥冷哼一聲,說道,「回去複閱,北方之地士子人數不得少於四成!」
朱允熥的話音才結束,趙勉立刻大呼說道,「殿下,朝廷科舉取士,豈能因地域劃分名額!這,對南方諸子不公!」
不公平麼?
可能是有一些不公平,實事求是的來說,南方的一些地方文風確實更盛一些。要說科舉下場,這些人中榜的概率更高,這也是靠實力的。
但是科舉取士,這不只是單純的掄才大典而已,這也是政治的一部分。
朱允熥冷哼,衝著趙勉說道,「既然你不服,著令劉三吾並上一科進士、翰林院諸人複閱!報的一百人,北方人不得低於四成!」
趙勉等人心裡一顫,只是對於朱允熥的這些吩咐,他們未必就放在了心上。
堅持自己的一些觀點,認為量才取士才是正途。皇帝或者皇儲的一些考慮,那不是這些人需要在乎的。
皇帝他們需要考慮的是全天下,而趙勉這些人考慮的是江南,甚至是一州、一府,是他們在士林的名聲。
更何況過去的一年裡,給了不少文官足夠的信心,他們可以嘗試著去挑戰、試探皇帝了。
在趙勉等人離開後,朱允熥說道,「讓蔣瓛和朱忠開始準備一二,讓人去攔我二舅的車駕,讓人去堵長興侯的府門。」
張福生立刻將這些事情記在心裡,有些事情他知道不少。不過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態度如何,而是這些事情該怎麼去辦好。
想了想,朱允熥說道,「大姑父,你覺得如何?」
梅殷就笑著說道,「殿下,臣去聯絡一二人,臣早些年在山東任學政。不敢自誇,只是也有些聲望。」
朱允熥就笑著問道,「那要是敲鳴冤鼓,這事情能行?」
梅殷就笑著說道,「殿下也不要高看那些人,雖說平時看似是端正,口裡說著經義。只是這樣的人到底是少,好些都是見風使舵之輩。」
朱允熥哈哈一笑,說道,「這倒也是,嘴裡全是道義,心裡想著生意。」
朱允熥隨即說道,「這次事情了了,姑父去主管國子監,這些年國子監也是有些廢弛了。」
不是國子監廢弛了,而是現在的國子監的學子沒有以前努力了。
以前的國子監學子讀書不刻苦不行,被送進了國子監,基本上是一隻腳邁入官場。現在大明的官場乃至朝堂,好多都是國子監的學子直接充任。
前些年的國子監學子不讀書,教授等人是直接責罰,甚至出現過管教太嚴,以至於出現了國子監學子自殺的例子。
到了國子監不讀書可不行,想要躺平的話,學政、教授直接拿著棒子打!
梅殷則說道,「殿下,臣若是去掌國子監,士林必然有議論。」
「議論?」朱允熥冷笑著說道,「前些年管的嚴,他們不敢議論。現在對他們寬容了,這就議論了。我們要是再讓一點,他們是不是該向咱們討要官職,討要更好的待遇?以前表伯在的時候,他們豈敢多嘴?」
梅殷這就沒有說話了,因為有些事情他也能夠看出來一些端倪。
再想想以前李文忠掌管國子監的時候,不要說學子們老老實實了,就算是大儒都非常本分。
因為那個少年就從軍、戰功累累的國公爺,他是真的敢殺人!就算是所謂的名師等等,要是敢不盡心竭力,李文忠處置起來都毫不手軟。
「都說這兩年在打壓勛貴,那些士子們馬上就該知道我是如何一視同仁!」朱允熥露出大白牙,看著梅殷笑著說道,「姑父,過些天把我表弟送到宮裡來。」
梅殷就立刻說道,「殿下,犬子頑劣,怕是不太妥當。」
「順昌表弟頑劣?」朱允熥哈哈一笑,說道,「那就更好不過了,讓他去五軍都督府任職。」
梅殷趕緊說道,「殿下,犬子年少,現在怕是不妥。」
「任職早了點,那就讀書。」朱允熥笑著說道,「不陪我讀書不要緊,就陪皇叔們讀書。只是姑父不要讓順昌表弟讀書,他是外戚、勛貴,沒事別讓他往讀書人的圈子裡湊。」
梅殷心裡一緊,太孫這是在敲打呢!
朱允熥心情愉快,南北榜案就要正式開始了。
在街頭巷尾,一些流言蜚語開始越演越烈了。本來還在安心等待放榜,或者是縱情狂歡的士子們沒辦法淡定了。
南方經濟﹑文化比北方發達,這是事實。可是據說這一次,北方人一個不取。
原因就是主考收了錢,原因就是主考不喜歡北方人,原因就是主考等人只選他們的同鄉
哪怕現在還沒有放榜,可是各種消息讓人心中不安。
『經明行修,練達時務之士』的劉三吾也聽到了一些消息,不過不以為意,「老夫看了這些卷子,北方士子試卷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他們倘若落第,那也是應有之事。」
趙勉有些擔心的說道,「只是太孫殿下有言,要錄四成北人。」
「四成?」劉三吾正氣十足,「以老夫之見,北人能有二成入榜,那邊是滔天之幸!文章不如人,只怪他們讀書不夠!倘若殿下偏袒北人,老夫摘了烏紗帽,撞死玉柱!」
看了眼女婿,劉三吾說道,「你信不信,老夫如此,必然有大儒效仿!吾等讀書人若是此時退讓,科舉何來公正之說!掄才大典,豈能網羅天下英才!」
趙勉也跟著笑了起來,「岳父所言甚是,吾等讀書人就該胸中有浩然之氣!」
和皇帝、太孫拼一拼,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此前也拼了幾次,不都是贏了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