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時,朱媺娖就通過鄭森去信給鄭芝龍,讓鄭家從東南亞諸國弄一批糧食販來大明。【記住本站域名】
如今已是九月初,過去了三四個月,鄭家怎麼也該將糧食運過來了。
可朱媺娖卻沒料到鄭芝龍會親自過來。
由此可見,鄭芝龍確實對朱媺娖的昭武朝廷有了相當的信任,同時應該也打消了竊據福建以自立乃至窺伺社稷神器的野心。
不過,朱媺娖現在最關心的還是鄭芝龍帶來了多少糧食。
眾閣臣、部臣也知道朱媺娖令鄭家從海外購糧的事。
只是此事已經過去三四個月,鄭家仍無消息,眾臣便不報什麼信心了——一則對鄭家不報期望,二則還是覺得通過海路運糧風險太大,即便鄭家願意,也未必能運來多少糧食。
聽到劉淑英的稟報,眾臣便都看了過來。
劉淑英帶著笑容道:「啟稟陛下,南安伯說他此番從海外購買了一百萬石糧食。」
一百萬石?!
眾臣聽了皆是驚喜。
雖然此前朱媺娖通過拍賣後世「寶物」獲得了915萬石糧食,但實際運到南京由中樞支配的糧食也就三百多萬石糧食。
其中一大部分要用作軍糧(免得異地運輸),一部分則用於官府低價售賣以平抑糧價,故而到了九月初,中樞在南直隸所能調用的糧食儲備又降低到了一百萬石以下。
若不是秋收在即,恐怕朝廷上下又在為糧食發愁,都未必有心思支持朱媺娖搞什麼針對清虜的秋後大會戰。
鄭芝龍運來的這一百萬石糧食,於朝廷來講雖稱不上雪中送炭,卻也算解決了朝廷今年於糧食方面的後顧之憂。
朱媺娖也很高興,當即對眾臣道:「南安伯此番從海外運糧有功啊,他又是第一次來南京覲見,便由禮部侍郎黃文煥出城迎接一下。」
禮部右侍郎黃文煥當即一揖道:「臣遵旨。」
「好,財政會議今日就開到這裡,諸位都散了吧。」
···
下午三點,朱媺娖才在武英殿召見鄭芝龍。
「臣鄭芝龍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陛下!」
待鄭芝龍起身,朱媺娖、郝光明才看清了他的模樣。
鄭芝龍四五十歲的樣子,身材不高不矮,已經開始發福,膚色偏黑,臉上仍可見常年跑海所留下的風霜痕跡。
只見他低眉順眼,只抬頭看了龍椅上的朱媺娖一眼,便立即低下了頭。
鄭芝龍雖知道朱媺娖今年只有十七歲,可真見到如此年輕的女帝、大明雄主,仍不禁心中驚嘆。
同時,他又回想起了兒子鄭森、四弟鄭鴻逵所寫書封信中提到的各種信息,以及朱媺娖賞賜命他從海外販糧時所賜予的一盞「神燈」。
他已然確信,朱媺娖就是仙女下凡,否則何以能在如此年紀便以女子之身扭轉大明乾坤?
這樣一位得天所衷,有神通在身的真命天子顯然是無法與之為敵的,既如此,不如早點誠心誠意投靠過來。
這便是鄭芝龍此番雖運糧船隊來南京覲見朱媺娖的原因。
「聽聞南安伯在崇禎初年曾於海上擊敗了荷蘭人的艦隊?」
鄭芝龍沒想到朱媺娖一開口竟然就談到了這事,哪怕已相信朱媺娖是仙女下凡,他仍吃了一驚。
因為就他了解,大明國內極少有知道的荷蘭人的,一般都將其稱之為紅夷,甚至與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混為一談。
由此,鄭芝龍對朱媺娖更加敬畏了,對於一些事情也不敢隱瞞。
他抱拳恭敬地道:「啟稟陛下,事實上臣在天啟七年就曾與駐台的荷蘭人戰鬥過。」
「哦?」朱媺娖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問:「結果如何?」
鄭芝龍道:「荷蘭人少,為臣所擊敗。」
朱媺娖聽了笑道:「你倒是不邀功。」
鄭芝龍道:「臣不敢欺瞞陛下,荷蘭人船堅炮利,其軍中戰船往往一艘便配備二三十門紅夷大炮,甚至更多。
故臣早期與荷蘭人接戰,多靠人多、船多,以火船、接舷戰取勝。
之後雖或買或仿造夷人戰船,但因種種問題,一艘上千料的大戰船亦不過只能載二十門紅夷大炮,與荷蘭人戰船相比仍相差甚多。」
朱媺娖此前也只是知道如今大明南方海域活動的夷人以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三國為主,還真不知道荷蘭人戰船的具體實力,此時聽鄭芝龍講來還是頗為驚訝的。
不過,荷蘭人上千料的大海船一艘才裝二三十門大炮,朱媺娖在四川造的四百料內河座戰船,一艘也能裝二十門光明式火炮。
由此可見,荷蘭人所用紅夷大炮應該沒比此前明清進口的紅夷大炮先進多少,比之光明火炮(鋼炮)更是相差一大截。
然而海戰依靠的不僅是大炮,最主要的還是戰船。
朱媺娖考慮到她雖然可以通過郝光明從後世獲得很多造船資料,但終究缺乏熟練的造船工匠去實施,她便道:「夷人既然船堅炮利,我大明多造大船火炮勝他便是了。
此前朕已經著令南京龍江造船廠造海船,只是欠缺熟練的造船工匠,尤其是熟悉夷人戰船的工匠,不知南安伯可否從福建調一批來京呀?」
鄭芝龍道:「陛下有命,臣自當遵從。」
朱媺娖滿意點頭,又轉換話題問道:「南安伯此番從海外運糧來南京不容易吧?不知準備作何價賣給朝廷呢?」
鄭芝龍道:「為朝廷效力乃是臣子本分,臣如何敢向朝廷要錢呢。」
朱媺娖搖頭,「南安伯此話可就說錯了,臣子該為國家效力不錯,卻也不必賠上家財。
何況,大明一直缺糧,朕知越南、緬甸及南洋諸國水稻皆是一年三產,其他糧食亦豐富,故準備長期從海外購糧。
若是南安伯這首位替朝廷從海外購糧的不收錢,今後其他人又如何願意替朝廷購糧呢?」
「這···」
鄭芝龍有點無語,完全沒想到,他想送朝廷一百萬石糧食竟然送不出去。
不過他卻因此更加敬重朱媺娖了。
朱媺娖既有這樣的認識和打算,可就不只是有神通那麼簡單,智慧亦令人敬佩。
略想了想,鄭芝龍便道:「如陛下所言,越南、緬甸等國糧食多產,糧價亦遠低於大明,故臣運來的這些糧食朝廷只需作價一兩一石便足夠了。」
說這話時,鄭芝龍還小心翼翼地看著朱媺娖,生怕說多了引起朱媺娖不滿。
成年人都知道,很多時候人們口中說的話與心裡所想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鄭芝龍也不敢肯定朱媺娖真就打算為這百萬石糧食付出一大筆銀子。
誰知朱媺娖聽了卻笑問:「一兩銀子真的夠嗎?須知如今大明糧食可是要二兩八錢一石呀。」
其實東南亞雖然糧食一年三產,可實際也沒那麼便宜,在機上海運消耗及所承擔的風險,鄭芝龍此番運糧的成本是一石糧食一兩多。
只不過鄭芝龍此番來覲見朱媺娖,確實是誠心歸附,還打算取得朱媺娖的信重。
他又家資巨億,自然不在乎陪個百萬兩銀子,甚至一年百萬兩他都賠得起,這才報個一兩一石的價格。
所以,聽朱媺娖問,他毫不猶豫地道:「一兩銀子一石足矣。」
朱媺娖笑道:「朕也不能讓你白跑,這樣,朝廷便以二兩銀子一石收了你這百萬石糧食吧。」
朱媺娖並不是不在乎百萬兩銀子。
她是希望藉由鄭家此次販糧賣給朝廷的事,讓其他海商也儘量加入進來,繼續擴大從海外買糧的規模。
等過段時間,大明朝廷能完全掌控幾處海關後,還會採取郝光明從諸多網絡小說中剽竊的一個方法——以運糧回國作為國內外商人進出口貨物的硬性要求,進一步增加大明的糧食儲備。
鄭芝龍沒想到想賠本都陪不了,只能略帶著一絲苦笑躬身作揖道:「臣謝陛下隆恩!」
待鄭芝龍行了謝禮,朱媺娖又鄭重地道:「朝廷將在軍務院下組建海軍都督府,由朕親自兼任大都督,再設左右都督協理府務,南安伯可願就任海軍都督府左都督一職?」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