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領略世界奇觀的方法

  第181章 領略世界奇觀的方法

  出宮的張曉並沒有能夠回家休息,而是出門拐了彎到了翰林院,首輔王錫爵在那裡等著自己。

  「張曉,我這次找你,主要還是想和你探討一下這個《新元史》怎麼個修法。這些日翰林院也是把藏書和藏的前元留下來的典籍給整理了一番,不過實在是太多了,整理不來這麼多。當年編修《元史》,一年就成書了,怕是還沒有來得及用上這些典籍。」王錫爵說道。

  「當年太祖編修《元史》,主要還是向天下宣告大明的正統,所以成書確實倉促了一些。元朝雖然只有百年國運,但是幅員遼闊,可供記載的東西還是不少的。」張曉說道。

  「這些典籍整理,翰林院已經有專人負責了。不過之前你曾經建言,說增補《元史》要加上國外的史料,為此還提議建立了同文館。當然,我也知道,同文館也不單單為了編修《新元史》,培養通譯現在也算是翰林院的職責所在。既然增補《元史》是你的提議,我也想問問你現在有沒有什麼進展,或者有什麼想法也行。畢竟你也是剛去了朝鮮,怕也是不得空忙著《新元史》的事情吧。」

  「首輔,其實這次去朝鮮我也還是順便忙著《元史》的事情。元順帝的皇后奇皇后,就是高麗人,當年紅巾軍北伐,也是打到了高麗。忽必烈征討倭國,也是以高麗為基地。我這次還專門登上了對馬島,看了當年蒙元軍隊登陸的地方。所謂禮失則求諸野,朝鮮所藏典籍,也可以用來增補《元史》。其實我斗膽猜測,倭國那裡應該也有好些文獻記載,不過現在倭國還在內戰,在倭國的這一部分的資料就不好找了。」

  「那按照你所說的,四大汗國的史料,也要向波斯國、俄羅斯國等國那裡找了。」

  「是的,其實奧斯曼國那裡應該也有一些,畢竟奧斯曼國原來就是羅姆蘇丹國下面的一個部落,羅姆蘇丹國也是被蒙元的大軍擊垮了。其實還有好些國家都有這蒙元大軍的記載,當年拔都的大軍可是打到了匈牙利一帶,只是後面蒙哥汗突然身死,拔都才撤回了大軍,要不然當時歐洲聯軍都組起來了,所以十字教教宗那裡說不定都有好些資料。」

  「蒙元疆域之遼闊,是前代未曾有的,又大興征伐,世界各邦國對蒙元有所記載也不足為奇。只是像有些國家,離大明實在太遙遠,有的典籍也是不好找吧?」

  「朝廷也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問他們拿一些書冊典籍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也可以延請一下當地的學者來到大明。這個要求也不算過分,搞不好有些國家還很高興。」

  「也是。不過朝廷如今怕是還沒有功夫去開鑿世界諸國,畢竟北邊邊疆多事,南邊又有楊應龍。」

  「首輔,我覺得就是因為這種情形,反而更應該往外多派遣使者。當年漢武帝為了打敗匈奴,派了張騫去尋找大月氏國,想要兩國共同夾攻匈奴,後來張騫意外開鑿了西域。現在對付蒙古,目光也不妨放的長遠一些,比如俄羅斯國,人家也有充足的對付蒙古人的經驗教訓,現在還在和金帳汗國的殘餘勢力鬥爭,跟他們打打交道總也沒有什麼壞處。」

  「明略,你也想當博望侯嗎?眼下在大明,總還是文官清貴,伱要是走了軍功的路子倒也不是不行,只是一旦封爵了,有些事反而就不好辦了。」

  「多謝首輔提醒。」

  「無妨。對了,還有那個大國崛起系列,佛郎機篇你寫的如何了?」

  「首輔,現在我還在查閱資料,因為利瑪竇來到京城了,我也問了好些佛郎機國的,還委託他從歐洲帶來一些相關書籍,這樣寫起來就寫的更到位。雖然看起來佛郎機國的本土和大明遠得很,但是佛郎機國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也算是一個日不落帝國了,我覺得還是要慎重來寫。」

  「日不落帝國?這是何意?」

  「首輔,太陽東升西落,但是地球是圓的,有的地方太陽落下,就會有的地方太陽剛剛升起。佛郎機國世界各地都有地盤,所以不論什麼時候,總有土地是照耀在陽光之下的,所以稱之為日不落帝國。」

  「原來是這個意思。那佛郎機篇你就好好準備吧,其實你已經寫了熙德的故事,又寫了那個科爾蒂斯的故事,佛郎機國的故事寫起來對你來說,也不算什麼難事吧。」

  「寫起來是不難,不過下官總還想著精益求精。其實下官開設同文館,也是想著把世界各地的書拿到大明來,擇其精華翻譯之。臣的家族以前也是做過這件事情,只是戰火以來,家族的藏書已經付之一炬了。」

  「無妨,你慢慢寫也好,把書寫好,省的日後翻工。之前我還覺得增補《元史》就是補上幾個篇章就好,如今看,增補《元史》,比重新寫一部都費勁,其實也算是再修一部正史了。也希望修完這部《新元史》,老夫也能在史書上留一下薄名吧。」

  從翰林院出來,張曉終於能夠回到家中。接下來自己還要有一件事要忙,那就是還要給兩位皇子上課。雖然皇帝的意思,是讓自己不必拘束,讓皇子們長一些見識就好,但是張曉哪裡真的敢去給兩位皇子侃大山,總是要精心準備的。

  張曉再一次走進了皇家學堂,來的次數多了,張曉雖然還是有些緊張,不過面對兩個皇子,自己也是多了一番自信從容。

  「兩位皇子,張某奉陛下之命給兩位殿下授課,今天要講的主要是歐洲局勢。按理說歐洲離我們遠得很,講起來也是沒什麼意思。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現在的海洋霸權是歐洲國家特別是佛郎機國在把持著,所以歐洲局勢不只是歐洲的,更是關係著全世界。」

  「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的一個古老家族,本來領地並不大,不過後面哈布斯堡家族被選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凱撒,哈布斯堡家族通過聯姻等手段,取得了大量的領地,特別是取得了佛朗機國的王位。」

  「雖然後來哈布斯堡家族分家,神聖羅馬帝國的凱撒和西班牙國王不再是同一個人,但是畢竟還是同一家族統治,眼下算是獨霸歐洲。所以其他歐洲國家,特別是英國、法國,是一定要打倒哈布斯堡的霸權的。這裡面最為迫切的就是英國,已經在和佛郎機國開戰了。法國同樣也是如此,雖然沒有正面出兵,但是也是才去支持尼德蘭獨立的方式,在給強大的佛郎機國放血。如果神聖羅馬帝國一旦發生內亂,法國也不會錯過削弱神聖羅馬帝國的機會。」

  「在東邊的奧斯曼國也在加緊擴張,奧斯曼國的擴張方向是四面八方的,但是大抵還是沿著兩個方向,一個是向西入侵歐洲,一個是向東與波斯國爭霸。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還有佛郎機國,都與奧斯曼國有著巨大的利益衝突。所以說,哈布斯堡王朝雖然強大,但是也算的上是舉世皆敵。」

  之前皇帝給張曉提了建議,說之前張曉講的那些風土人情太過簡單,張曉也只好上了難度,講起了國際格局。

  張曉講完,皇長子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皇三子則是一臉茫然。

  「張先生,按照你所說,這佛郎機國還有神聖羅馬帝國,都是這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這個哈布斯堡王朝又有這麼多的土地,又從各地搜颳了如此多的金銀財貨,這英國、法國也很難打得過哈布斯堡王朝吧。」皇長子問道。

  「哈布斯堡家族如今如日中天,確實是很難打敗,但是國家越強,敵人越多,歐洲從古到今,都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一統歐洲,包括《後漢書》裡面所講的羅馬國,也就是大秦國,也沒能統一歐洲。因為歐洲的地形太過複雜,族裔眾多,語言文字都不一樣,各個族裔之間又有矛盾甚至仇恨,所以很難能夠統一。哈布斯堡家族看起來統治的領地很大,但是國內的貴族也是桀驁不遜,許多領地的貴族和豪紳並不喜歡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比如尼德蘭地區就是如此,已經扯旗造反許多年了。」張曉解釋說。

  「張先生,你講的這些,有沒有書籍可供一看?」

  「回殿下的話,我正在撰寫大國崛起的佛郎機篇,到時候寫好之後會呈到內禁。現在同文館已經在操辦,到時候也會翻譯出一些歐洲人寫的典籍,皇長子殿下您到時候就可以看了。」

  「張先生你可會佛郎機語?」

  「會是會一些,並不是很精通。我更精通英語。不過現在傳教士帶來了葡漢詞典等書,如果皇長子殿下想要學習佛郎機語的話,也可以翻看這本書。」張曉如實說道。

  「翻譯的話太慢了,而且翻譯也不一定準,我還是自己學了,看起來更快一些。也希望到時候張先生也推薦一下哪些書是值得看的。」

  「這是自然。皇長子勤懇好學,乃是社稷之福。」

  「張先生,我也有問題想問問你。」皇三子看著相談甚歡的自家大哥和張曉,終於忍不住問道。

  「殿下請說。」

  「先生所言的這些國家,講的確實精彩,只是這些國家的國王、貴族、還有百姓到底穿的什麼衣服、住的什麼房子,吃的什麼飯食,到底是什麼樣子,還有這些外邦之人長什麼樣子,雖然張先生你也講了,可是聽著總是不如看著的。」

  「殿下,其實如果殿下想要看的話,也可以在京城搭一個園子,園子也不一定建那麼大,就把外邦的建築仿造一個,不管是宮殿、城堡還是教堂,仿造一個小的也是可以的。至於服飾,也是可以找織工縫製出來,現在大明也有許多外邦之人,衣服樣式還是比較好找的。吃食也可以仿造出來。」

  「張先生,為什麼要仿造一個小的,造一個一樣大的,或者是更大的,看起來不是更好嗎?」皇三子問道。

  「三弟,要是都造的一樣大,那要耗費多少錢財,耗費多少人力啊。」皇長子趕緊出來解釋。

  張曉聽著皇三子的話,想了一下,好像原時空里,華夏確實有這樣一個園子,只可惜一場大火,一場明目張胆的劫掠,這一座園子已經變成了一座普通的綠地公園了。看來再燦爛的文明,總歸是需要武力保衛。

  「孺子愚鈍,還請夫子見諒。」皇三子說道。

  「無妨無妨,如果殿下真的想看,建起來類似的看看就好了,如果建的太高大,也沒有什麼實際作用。比如歐洲的城堡,那就是一個軍事要塞,但是論雄壯,是比不上大明的萬里長城的。大明有九邊精兵,京城又有高牆深池,不是歐洲幾個小小的城堡所能比擬的。」張曉解釋說。

  建州佛阿拉城,努爾哈赤穿著朝廷新賜予的龍虎將軍官袍,帶著龍虎將軍的寶劍,沒有意氣風發去騎馬打獵,反而是正襟危坐,聽著龔正陸講歷史。

  「龔先生,我聽你講了這北魏的歷史,也有問題想問問你。」努爾哈赤問道。

  「大汗請說。」龔正陸說道。

  「這拓跋氏既然已經制霸北方,為何一定還是要定都於平城,平城也就是現在的大同鎮,那都是在長城之外的邊塞之地了。如果說之前是因為怕打不過燕國的慕容垂,可以隨時遠遁草原。為何後面掃平中原以後,還是要把都城留在平城呢。」

  「大汗,這個問題我也有思考過,我以為因為雖然北魏能夠入主中原,但是統治並不穩固,當時東晉正朔尚在,一旦東晉北伐,中原百姓還是有可能會投靠大晉。拓跋氏把都城留在平城,就可以號令草原諸部,只要有十萬鐵騎在手,就可以鎮住中原。就像赫連勃勃攻克長安,也沒有遷都長安,而是留在草原築城,也是要穩住自己的草原根基。」龔正陸解釋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