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經略遼東也有三年之久了,對於自己的手下,不說了如指掌,可他們的心思想法,他還是清楚的。【Google搜索】
看到他們這不支持又不反對的態度,熊廷弼心裡已經知道他們的打算了。
只不過現在可不是兩年前了,因為有皇帝的大力支持,因此對於遼東軍隊的整頓,是非常徹底的。
只要他一聲令下,這些人不想去也得去。
當然,他們會不會真正的出力賣命,他也不敢保證。
不過熊廷弼作為一個軍事文官,自然清楚培養提拔自己心腹的重要性。
而且現在也不是發動總攻的時候,不過是需要一支精銳部隊出城,襲擾建奴,減輕毛文龍和朝鮮的壓力罷了。
他們的態度想法到底如何,並不是那麼重要。
於是他也懶得徵求他們的意見,直接就下了軍令,由參將李懷信領七千騎兵出城,開往撫順和薩爾滸關地區,伺機而動。
在會議上熊廷弼也只是簡單的說了自己的想法,而具體的細節和計劃確是隻字未提。
畢竟李懷信可是他的心腹大將,所統率的七千騎兵,更是自己的標營親信。
可以說這是他能鎮住遼東各方勢力,且壓制遼東將領的底氣。
容不得半點差錯,一旦有失,那他這幾年辛辛苦苦所整頓出的局面,又將混亂不堪。
而就在李懷信點齊了兵馬備好糧草臨出發時,阿敏的信使,來到了沉陽。
他們假扮成為建奴擄走的遼東漢民,聲稱有重要情況匯報,一波三折終於是見到了熊廷弼。
見到熊廷弼之後,他們也並沒有急著亮出真實身份,更沒有表明此行的真實目的。
而是用先試探著說道:
「熊大人,奴兒哈赤的日子可不好過啊,他們現在不但缺糧缺的厲害,對於鐵器和食鹽這些重要物資,都是緊缺啊。」
「前幾次大戰,奴兒哈赤全部慘敗,人口損失眾多,昔日女真各部的老底,都已經被耗光了。」
「葉赫、哈達等部落的人,都已心生怨氣,對上層的區別對待極度不滿。」
「我二人這次能從赫圖阿拉逃竄回來,正是因為他們。」
「他們讓我轉告熊大人,如大人發兵建州,他們願裡應外合,取奴兒哈赤首級進獻於大人,將功贖罪。」
聽完他們說的,熊廷弼陷入了沉思。
他在想,這會不會是野豬皮的陰謀,誘引他出擊,然後布下陷阱埋伏自己。
畢竟沉陽的安危,關係著遼東戰略態勢全局。
大明占據著沉陽,對野豬皮是出於絕對壓制的。
如果自己大意丟了沉陽,大明雖然還有遼陽這座首府,依然掌握著主動權,可建奴也會做大,以至於達到分庭抗禮的地步。
而且通過他細微的觀察,他懷疑眼前這兩個人並不是所謂的被擄走的漢人。
八成就是建奴,因為他們的面相和體格出賣了他們。
而且他們見到自己竟然能鎮定自若,侃侃而談,顯然就是見過世面的人。
如果真的是普通百姓,就算是傳話,也說不了這麼仔細。
於是他羊裝大怒道:
「把這兩個建奴細作給我拉出去砍了。」
兩人還沒反應過來,熊廷弼兩側的侍衛當即跨步走了過來,作勢要將他們給拖出去。
兩人連忙大呼道:
「我們不是細作,是真的來傳話的,如果是細作,何必費盡心思來見你?」
熊廷弼一聽有道理,又使了個眼色示意放開他們,隨即便問道:
「那你們倒是說說,這些人都是誰啊,他們又有什麼樣的計劃。」
「既然你都這麼問了,那不瞞你說,我們確實不是漢人。」
「但也不是細作,而是奉了我家主人之命,專程前來與熊大人共商大計。」
「我剛才所說,句句屬實,沒有半點弄虛作假。」
「熊大人如若不信,盡可以去調查便是。」
對他們剛才所說建奴的整體情況,熊廷弼大多還是相信的。
因為他早就已經有了計算和猜測,幾次大戰下來,野豬皮只出不進,損失又這麼大,必然耗費無數。
只是他對於這個所謂的主人,倒是頗為好奇。
建奴的高層,竟然在這種關鍵時刻,生出了異心,想要臨陣倒戈,莫非是上天助我?
「你家主人是誰啊?」
「熊大人,此事事關重大,我們是現在不會告訴你我家主人是誰的,你還是不要多費口舌了。」
見他們不願意說,熊廷弼的暴脾氣差點當場爆發,但他還是強忍著說道:
「既然如此,那你們總得拿出誠意來讓我信服,總不可能就憑你們兩個的一面之詞,我就相信了不是。」
「對你們來說事關重大,對我熊廷弼而言,何嘗不是?」
「如熊大人有心的話,我們自然是會拿出誠意來的。」
熊廷弼並沒有接話,而是坐在那裡自顧自的喝著茶,顯然他現在並不想表態。
阿敏的兩個信使無奈,現在他們是被動的一方,自然就落了下乘,於是接著說道:
「此番我家大汗率領五旗兵馬南下進攻朝鮮,需要搶掠補充的物資錢糧不計其數。」
「只要不出大事,短時間內是肯定無法回師的。」
「對於熊大人而言,這何嘗不是一個機會,也正好可以驗證熊大人所需要的誠意。」
「但是在這之前,熊大人也必須要給我們一個保證才是,我們又怎麼能肯定,熊大人不會事成之後過河拆橋呢?」
「哦,那你們需要本官如何保證呢?」
熊廷弼放下茶杯澹澹的說道。
「自然是熊大人親自擬寫一封奏疏,呈送於關內,告知大明的皇帝,我們此次前來投誠之事。」
「且我們需要大明皇帝的聖旨保證,如此我們才能放心的幫助熊大人。」
不得不說,這兩個人雖然是蠻夷,沒有什麼文化,但這個腦子並不傻。
有了皇帝的聖旨保證,那麼熊廷弼想要過河拆橋就不太現實了,他想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腦袋能抗住幾刀。
畢竟一旦真的發生了這種事,丟的可是大明皇帝的臉,失的可是大明朝廷的信譽。
他們知道,漢人對於自己的名聲和信譽都是極為看重的。
而熊廷弼並不願意奏報於皇帝,但他也知道,如果建奴那邊真的有高層前來投誠,裡應外合的話。
剿滅野豬皮,蕩平遼東叛亂的日子就不遠了,而且他們還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實在是一次大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