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盧象升

  而朱由校和文官們也是心知肚明,現在並不是行動的好時機。記住本站域名

  因為科舉大試即將開始,在這個時候,朝廷必須要穩定。

  這也正好給足了雙方足夠的準備時間。

  幾日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在內閣首輔王象乾為主官的情況下,會試一切順利,沒有任何意外正式結束了。

  因為朱由校臨時改變了打分制度, 以及題材內容的情況下,許多歷史上原本考中的,都落了榜。

  但朱由校對於這種事根本就不關心。

  他要的不是寫文章的寫手,而是有真材實料,可以干實事的。

  被他給予厚望的李進,並沒有讓他失望,得知榜單上有他的名字, 朱由校很是欣慰。

  而皇明學院的其他四名學子, 則是沒有李進這樣的能力了。

  朱由校也並不怪他們, 畢竟他們都還年輕,培養的空間很大,並不急於一時。

  朱由校很快便召開了殿試。

  之所以這麼迫不及待,只因為他想早一點見到盧象升。

  於是在三月二十二日這天,天啟朝的第一次科舉大試,到了最後的緊要關頭。

  而會試得中的考生們,也是走向了自己的人生頂峰,可以在皇極殿內,與文武百官站在一起,一睹龍顏。

  「皇帝陛下駕到,百官朝拜,跪~~!」

  在禮儀太監的一聲尖銳聲下,殿內數百人立刻跪下三拜九叩。

  當穿著朝服的朱由校坐在龍椅上,平淡的說了一句平身後,殿試也正式開始了。

  看著站在下面這些准進士,朱由校內心並沒有波瀾。

  沒有過多的廢話和場面話,朱由校很快便直入主題道:

  「今日能站在這大殿內,都是我大明朝最聰明的人, 朕眼下碰到了不少難題,不知有沒有人能為朕解惑。」

  「朕也就不搞什麼筆試了,就以這幾個難題為殿試題目吧。」

  皇帝不按套路出牌,不止是這些考生,就連百官都感到意外緊張。

  不是已經準備好了考題考卷嘛?怎麼又不用了?

  而這些考生就更緊張了,雖然有心理準備,皇帝會提問,可是這種搶答的方式,確實會給足他們壓力。

  而且往年也並沒有以直接回答為主題的先例呀。

  可皇帝已經宣布了規則,也就沒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上。

  「請陛下出題。」

  數百命考生齊聲回道。

  「國庫入不敷出,如今只有不到百萬兩銀,可是陝西、山東都遭了大災,且要支出九邊大額軍費。」

  「就在同時,這三個地方,都上了奏疏,急需朝廷撥給錢財糧米,可國庫根本無力承擔。」

  「你們誰能告訴朕,是應該優先撥給誰?是陝西還是山東,亦或是九邊軍鎮?」

  「又應該如何撥給呢?」

  在朱由校看來,如果連這道題都答不上來,那也沒有再考下去的必要了。

  他可不會出一堆文章和詩詞題來,考他們誰的文筆更好,書法最精湛。

  「稟陛下,臣以為,當優先給山東撥給賑災糧款,等山東災禍控制平息後,再考慮陝西與軍費問題。」

  「因為山東受災範圍小,不像陝西那般,全省大範圍遭了災。」

  「且山東距離京師最近,遇到任何事,朝廷都可以快速做出反應和決策。」

  谷嚒

  一人回答之後,其他人好似照著模板抄一樣,紛紛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式。

  可在朱由校聽來,都不過是換湯不換藥,沒有什麼亮眼的建議。

  甚至還有的人建議,先不要理會九邊軍費的問題,直接把國庫的錢財物資平分給陝西和山東。

  氣的朱由校差點當場革了他的功名。

  「陛下,臣以為,問題並不是誰先誰後問題,也不是撥給多少錢糧的問題。」

  「因為陝西此次大災,並不是花個幾十萬兩銀子就能解決的。」

  「此時,朝廷應該想辦法開源節流,而不是把僅有的一點庫銀,全部撥給出去。」

  「否則一旦出了其他的意外情況,那朝廷就真的是無錢可用了。」

  良久後,這麼多個人里,總算是有個人說了一句人話。

  朱由校很快對這人起了興趣,問道:

  「哦,你叫什麼名字啊。」

  「回陛下,臣名為盧象升。」

  聽到他說自己是盧象升,朱由校頓時兩眼放光。

  自己終於是見到盧象升本人了。

  只是與他腦海中那個想像的盧象升,還是有著不小差距。

  可能是因為歷史文獻的影響,朱由校對他最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他帶孝出征了。

  「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就算陝西的災民太多,受災範圍太大,可那也是我大明的百姓子民,難道就因為多,朝廷就對他們不管不顧?」

  「還有,山東的災禍,和九邊的軍費糧餉又該如何處置,難道都不管了不成?」

  朱由校連連發出疑問,在其他人看來,這個盧象升的回答簡直是太糟糕了,已經給皇帝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而就在他們幸災樂禍時,盧象升卻是極為鎮靜。

  根本就沒有被皇帝的連問給嚇到。

  他既然敢這麼說,就一定是深思熟慮過,有所準備的。

  而朱由校也正是這樣認為,所以才會故作不滿意語氣,去質問於他。

  實則是在給他創造聲勢,給他揚名的機會。

  果然盧象升沒有讓他失望,很快便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問題關鍵所在。

  「巧婦都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是我偌大的大明朝。」

  「天下兩京一十三省,要用錢、花錢的地方何其多也?」

  「陝西至少有數十萬流民難民,朝廷這幾十萬兩銀子砸進去,就像是石入大海,連水花都見不著。」

  「國家沒錢是可怕,可最可怕的是沒有糧食物資。」

  「賑災所需要的,並不是銀子,而是需要糧食,沒有糧食,縱使是有金山銀山,也不過是個擺物而已。」

  「因此我大明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積蓄糧食。」

  「當用目前僅剩的銀錢,大力扶持湖廣南直隸等產糧地的農業生產,才是首要。」

  盧象升的回答,雖然也不至於多麼亮眼,可至少比其他考生的回答好多了。

  至少他會去思考問題關鍵,也敢於大膽的說出來。

  他有一句話說的不錯,大明缺的從來不是錢,而是糧。

  這也是為什麼他強制要求宗藩們貢獻糧食,以及讓李之才在江南追繳積欠賦稅的原因。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