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輔回到皇宮,將自己打探了解到的消息告知朱由校後,朱由校的臉上閃過了一絲凝重。
他想起了正統年間時,英宗皇帝之所以會有土木堡之敗,就是因為邊軍將領勾結蒙古人,各種走私利益連接在一起。
怕被調查揭發出來,索性就賭了一把干到底,直接把皇帝給干翻在長城之內。
那時的情況和他現在的情況多麼相似啊,都是和文官撕破了臉皮,大肆的整頓軍備和朝廷吏治。
沒想到這樣的情況和局面,居然會在一百多年後重現於大明。
別看他現在一言九鼎,中央集權看似成功,可如果下面的人反撲起來,沒有妥善應對,他需要的代價也是不輕的。
朱由校的腦海中此時也閃過了一絲念頭,既然時不我待,那他也就索性干到底,誰怕誰啊。
不如一勞永逸的幹掉這些心懷鬼胎的蒙古人,剛好把大同邊鎮也好好的清理一下,震懾一下九邊的軍將。
現在的他,還真是感覺到頭大,文官和勛貴的事情還沒處理好呢,邊鎮又要動盪起來了。
皇后馬上就要臨盆,有此牽掛在,此時的他根本不敢離開皇宮半步,否則他定要再次御駕親征,一舉掃除後患。
無奈之下,他只得擬寫一封聖旨,交於滿桂之手,提醒他提防楊洪和蒙古人內外勾結,禍害關內。
並授予了他王命旗牌,以增事權,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直接去接管大同的防務兵權。
王命旗牌這東西,是非常重要的,比所謂的尚方寶劍權威還大,更加好使。
在明初時,王命旗牌是極為稀有的,只有領兵出征的將軍,才會被臨時授予,戰後要交還朝廷的。
而到了現在,與明初已經大不一樣,就和總兵官這個職務一樣,從戰爭臨時變成了正式常態。
因為這玩意代表著皇帝,可以號令所有軍隊,所以歷代皇帝才會才會慎重授予,當然現在也是一樣。
有了這東西,那麼持有之人的權力將是很大的,基本上一個地區的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其一人之手。
如果有見了王命旗牌不遵的,那麼不管你的地位有多高,官職軍權有多大,持有之人都可以就地罷免他的權力和職務。
如果事態失控亦或緊急,只要有合理的理由,還可以就地斬殺。
歷史上袁崇煥為什麼敢大膽的殺死毛文龍,並不是因為他持有尚方寶劍,更不是因為他的官職有多大。
而是因為他有崇禎皇帝授予的王命旗牌,因此他才能號令毛文龍來見他,並當場斬殺。
如果沒有這個旗牌,袁崇煥別說是要殺毛文龍了,他去號令毛文龍,毛文龍也根本就不會鳥他。
尚方寶劍這玩意,不止是袁崇煥有,毛文龍也有,而且他的還是天啟皇帝授予的。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兩個人的尚方寶劍,毛文龍的代表意義和事權還要強於袁崇煥。
要論起官職來,毛文龍可是正一品的平遼將軍、鎮守總兵官。
袁崇煥區區一個掛銜兵部尚書,不過是正二品而已,在品級上相差足足一級。
縱使明朝是以文馭武,可人家毛文龍也不歸他這個督師節制,東江鎮是直接歸屬朝廷管轄的。
因此是擁有了王命旗牌的袁崇煥,才能夠去號令毛文龍來相見,並膽大妄為的斬殺了他。
而且事後崇禎皇帝也只是責怪批評了他幾句,並沒有實際的懲罰和明顯的態度。
依然信重於袁崇煥,就是因為賜予了他王命旗牌,有的時候真的可以越權,便宜行事。
如果不是他來自後世,深知滿桂的忠誠之心,他是絕對不會授予滿桂這麼高的權力的。
然而王命旗牌的授予,他這個皇帝也是不能一言而定的,還需要內閣和兵部同意才可。
然他們根本不知道皇帝到底為何,就連一向是支持皇帝的王在晉,也提出了疑問。
「陛下,大同宣府並無戰事,安穩如常,滿桂畢竟是個蒙古人,如授予他王命旗牌,萬一不受控制,那就追悔莫及了呀。」
「現在沒有戰事,不代表將來沒有戰事,如果有人吃裡扒外,勾結關外的蒙古人發動突襲,那才是追悔莫及,為時已晚。」
朱由校雖然不能對他們直說,但還是隱晦的暗示了一下。
可這番話就更讓他們摸不著頭腦了,這關外的蒙古人不是已經歸附臣服了嘛?
林丹汗現在都不知道逃到了哪裡,更不可能反撲啊。
朱由校好似看出了他們心中的疑惑,當即說道:
「朕說的,就是那些歸附於我大明,聚集在宣鎮大同長城外的那些蒙古人。」
「數十萬的部族聚集在一個地方,難道你們就能放得下心?」
「那些蒙古人的心思,就不必我說了吧,他們向來是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
「我大明強盛之時,他們還可能假惺惺的表示臣服,一旦國力虛弱了,他們可就會興兵犯境,燒殺搶掠我大明子民了。」
「且大同和宣府剛剛裁撤了衛所,軍隊正在整頓,各個關隘也在整修換防,如今正是虛弱之際。」
「如果有人心懷不軌,趁此機會作亂突襲進關,我大明卻毫無防備,到時又該當如何?」
朱由校說完便冷冷的一笑,他的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就不信他們真的聽不懂。
皇帝說的確實有道理,蒙古人向來有奶便是娘,反覆無常。
他可能剛剛還在和你好聲好氣的聊天,可他轉頭就會把馬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了。
這樣的事情,這兩百多年間發生的太多了,確實是要防備啊。
聽到皇帝的分析,徐光啟立刻回復道:
「陛下所言極是,且大同宣府境內有許多的商人大戶暗通蒙古人,雖然陛下處置了許多,但難免有漏網之魚。」
「如果這些人害怕東窗事發,或者懷恨在心,難保他們不會甘當蒙古人的走狗,轉頭禍害我大明啊!」
徐光啟雖然還沒有理解皇帝的具體意思,但是事實如此,對這些人必須得時刻提防,尤其是現在歸附了,更要提高警惕。
其他兩位大臣一聽也覺得言之有理,可是他們仍然無法釋懷滿桂蒙古人的身份。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