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山西查抄晉商資產和金銀的許顯純,接到皇帝聖諭的時候別提多開心了。
他在山西蟄伏調查的這段時日,可是查出了不少衛所將官們喝兵血、吃空響、占軍田這種事,和商人大戶們之間利益往來的證據,他也掌握了不少。
其中許多的骯髒齷齪事,就連他這個一向心狠手辣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尤其是對軍戶們的壓迫剝削,簡直是前所未見。
這些軍戶在這些將官的眼裡,那就是純粹的奴隸,連狗都不如,因此每年都有人因此而逃亡。
這些逃亡的軍戶,沒有身份沒有戶籍,慢慢的淪落為了流民,不受待見,只能去投奔各地的地主豪強。
而那些大戶地主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沒有身份,又沒有文化的愚民黑戶了,這簡直是白撿的勞動力,自然是很積極的收攏了起來。
這樣惡性循環下去,軍戶慢慢減少,流民和隱戶相對增多,賦稅錢糧自然是減少了,人口戶籍也不穩定起來。
但是皇帝既然已經裁撤了衛所,把所有的將領全部貶為了平民,軍隊全部整頓編練了,他也認為沒有必要在上報了。
可沒想到不需要奏報,皇帝就已經意識到了,而且還給他下了一道明旨,隨意他怎麼查辦,他怎麼能不開心呢。
有了皇命加身的許顯純,在第一時間就與王三善和孫傳庭進行了商量,很快就派出了人手前去各地衛所進行傳旨。
孫傳庭為官雖然不過三年而已,但這些不代表不食人間煙火,他對這種貪腐成性,爛到根里的官場早就有所了解。
照他的想法,皇帝的懲處還是輕了些,就應該把這些只顧著貪污而不管軍事的將官全部殺了,以此來殺雞儆猴,給天下一個表率。
不過他人微言輕,雖然是右布政使,但權威實在太小,也沒有資格直接去諫言皇帝。
於是他當即向王三善請纓,親自帶人前去,不為別的,就憑皇帝的信重和他心中的抱負,他就得本人前去主辦。
短短的一年時間,他從一個七品知縣直接跳了二品大員,讓他自己也很奇怪,他的政績非常一般,也沒有什麼大功,陛下為何會這麼重用提撥於他呢。
朝野之中都說,當今皇帝用人不問出身功名,也不管資歷夠不夠,甚至不去管這個人的品行如何,直接就是下旨任命。
而那些被任用的官員,如今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且深受皇帝信重,他們的才能本事,也在慢慢突顯出來,完全可以勝任皇帝任命的官職。
孫傳庭有啥在想,皇帝的眼光難道真有這麼毒辣不成?能夠一眼看出一個人的能力本事?
帶著這樣的疑問,孫傳庭帶著一眾錦衣衛和官員就出了太原城,直奔宣大邊境的衛所而去。
他不想證明什麼,可皇帝既然能夠關注他這個幾月前還是知縣的年輕官員,他就一定要盡全力去報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他僅僅花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就圓滿的完成了皇帝所下達的諭令,讓王三善這個巡撫都大吃一驚。
畢竟這種奪人錢財的事,是非常難辦的,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可孫傳庭卻完成的這麼出色,實在不免讓他另眼相看。
當那些晉商的資產和衛所將官們的資產被查抄統計數目出來後,王三善直言朝廷要富裕起來了。
朝廷在山西境內鬧出這麼大的動靜,自然是瞞不過宣府和大同兩鎮的將領的。
他們在得知自己的財神爺居然被連根撥起後,別提有多緊張了,畢竟他們的屁股實在不乾淨啊。
商人被一網打盡就算了,連衛所都直接被裁撤了,將領還要拿錢財去換命,下一個打擊的對象會不會是他們呢?
一些膽小的在得到消息後,甚至直接跑回家去收拾金銀細軟準備跑路了。
而一些膽大的,帶點腦子的,都是立刻派心腹前往京師和太原打探消息,想要證實此事是否屬實。
並在同一時間,就把自己的私兵家丁們給全部收攏了起來,也做好出逃或是反抗準備。
邊軍將領們緊張的渡過兩日時光後,情報還沒有傳回,可是總督陳奇諭已經到了大同府。
這讓他們更不放心起來,他們才剛剛得到風聲,這陳奇諭就來了,他們自然是懷疑的。
如果他此次前來,是興師問罪的該怎麼辦,但讓他們直接造反,又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於是只能懷著忐忑的心理前去接見。
實際上他們是缺乏造反的底氣和勇氣,這種事情太大了,那可是誅九族的,一般人不到絕望之時根本不敢去干。
明末的軍隊體制雖然弊端很大,可是這好處也不是沒有。
至少在歷史上,不管明朝爛成什麼樣,打仗打的如何稀爛,皇帝怎麼不行,朝廷怎麼黑暗,都沒有將領敢直接造反的。
因為主要軍權並不在他們的手上,而是掌握在巡撫、總督等文官手裡,就算是沒有巡撫和總督,軍隊想要調動,也得要兵部的批文。
因此他們掌握的,也就是自己畜養的私兵家丁而已,但也因為這樣,這些將領的偏向性非常大。
普通的軍士連溫飽都不能解決,他們卻還要大肆的剝削壓迫,因為在他們眼裡,這些只不過他們斂財的目標而已。
只要養好了自己的親兵家丁,朝廷也不敢拿他們怎麼樣,畢竟家丁才是核心戰鬥力嘛。
而朝廷和兵部呢,是持默許的態度的,只要你不明目張胆的違抗命令,不扯旗造反,就隨便你怎麼搞。
就因為這個簡單的原因,明朝的將領是既沒有造反的勇氣也沒有這個實力的。
但是卻滋生出了軍閥心理,軍閥心理最嚴重的地區,自然是遼東,因為有李成梁這個完美的教材,又是最混亂的地區嘛。
而九邊的其他地區呢,這種情況還是較好的,問題沒有遼東那麼嚴重,這些將領大多是貪財怕死的貨色。
因此朱由校一直都不怎麼重視九邊的問題,所有的行動和政策都是針對京師、江南、遼東這三個地區的。
明末最大的問題,也主要集中在這三個地區,其他的不過是小菜一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