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敕封伯爵

  而作為首逆的安邦彥,前不久占據了一處險要的土匪山寨,帶著幾千殘兵固守。

  朱由校的兵馬全是騎兵,根本無法作戰,只得急調秦良玉的土司兵前來支援,而後將騎兵分散,堵住下山的各個口子。

  斷絕安邦彥的所有生路,將他徹底堵死在山裡。

  可就是這樣,他們仍然費了好大一番勁才攻上山。

  安邦彥見寨子不保,乾脆在山裡和官軍打起了游擊。

  朱由校自知不會山地化作戰,因此將戰事的指揮權完全交給了秦良玉,由他負責剿滅安逆的殘部。

  他則在山下的大帳內,等著收看各區域的軍報以及政務要事。

  此戰以秦良玉的白杆兵和土司兵為主力,一萬大軍全部入山作戰。

  耗時了近十日,終於是將安逆殘部徹底覆滅,安邦彥則在兵敗之時就已自盡而死,他比奢崇明看的透,這是他最好的結局。

  自盡而死,要是碰到其他人,換了其他的皇帝,只要不是真的痛恨無比,估計人死也就帳消了。

  可朱由校卻沒有這麼大的心胸,也沒有這麼好人心,這種典型的懲處例子,他怎麼可能放過。

  他當即下令將安邦彥的屍首收好,務必完整的運送回大方,他的屍首要在大方最顯眼的位置,掛起來震懾當地人。

  等到秦良玉向他復命之後,朱由校立刻率領軍隊返回了。

  雖然已經平定了奢安之亂,但他此次的西南之行並沒有結束,他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做。

  貴州宣慰司和永寧宣慰司的那些土司,他必須要儘快處理了,否則遲必生變。

  如果不是他攻占了這兩個叛亂的主要地區,第一時間便派軍隊實行管控,找理由軟禁這些土司首領,現在恐怕早就生亂了。

  對於這些土司首領,朱由校分成了三個不同的目標對象進行處置。

  首先是要調查他們各自的底細,以及他們的關係和勢力網。

  凡是跟隨奢崇明和安邦彥造反的,直接參與的,亦或是暗中相助糧草軍械,兵馬錢財的,全部都要一一處刑。

  按照大明律法,這些人都將被處以抄家誅九族的極刑,以儆效尤。

  他們都是直接的造反者,沒有絲毫的情面可留,朱由校甚至還加重了刑罰。

  除了誅九族以外,他還專門下旨,將他們管轄下的那些百姓,那些極度支持擁護他們的,也一併拿了殺頭。

  大明朝以夷制夷的策略並沒有錯,錯的是朝廷沒有鐵血手腕,沒有足夠的底氣。

  不管想要做成什麼事,首先心不能軟,必須得狠起來,手更要辣,絕不能猶猶豫豫,想這裡想那裡。

  雖然這樣的人早已經死在了交戰之時,或者成為了朱由校都俘虜,但難保還會有漏網之魚。

  這些天來,明軍可是有的忙活了,不是去這裡查抄就是去那裡緝拿,綁回來的逆賊高達數千之多。

  秦良玉和朱燮元聞言立刻一起去御帳內向皇帝諫言,請求寬恕了底下的那些人,最少也不要全殺了。

  朱由校何嘗不知道,如果殺人太多,會使當地百姓更加的憎恨朝廷,更加的想要擺脫大明朝的統治,甚至會激起民變。

  但為了能讓西南的百姓改變現狀,真正的安居樂業、穩定生活,這場殺孽不可避免。

  漢人和其他族的人,矛盾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了連朱由校無法調解的程度。

  因此他不得不出此下策,而且這些本就有過前科的人,實在是太容易二次犯罪了。

  如果這次輕易的饒恕了他們,也一定會還有第二次第三次的。

  就像歷史上崇禎皇帝招降張獻忠羅汝才等人一樣。

  降而復叛,眼看著自己要完蛋了,就聯繫官員說自己想改邪歸正,走投無路的時候再次投降。

  這樣的事情都不知道有多少次,好像無限循環一樣。

  第二種類型的,就是那些既沒有參與造反,又沒有參與平叛的土司了。

  他們這些人,模稜兩可的,屬於是兩路逢源的那種,和奢安逆賊暗通款曲這種事肯定是有的。

  只是他們相比於那些充當炮灰的土司要精明許多,在大勢還未穩定下來,不會輕易的正面表態罷了。

  御林軍在審問其他土司的時候,也會向他們打聽一下這背後之事。

  朱由校和他的那些心腹將領,平時與他們接觸打交道的時候,也會旁敲側擊。

  執法隊當中的錦衣衛,這段時日也全部被派遣了出去,暗中調查這些人。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朱由校絕不會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能把事做到滴水不漏的境界。

  只要有一點點的線索證據,朱由校都會毫不留情,順著這條線去徹查到底。

  這一次,他要徹底將他們這個叛亂的集團的根給撥掉。

  畢竟觀望這種事,在大明朝實在是太常見了,只有當他們認定有機會,有勝算的時候,才會露出真面目。

  而第三種,就是朱由校在未來的幾年中,他在西南的統治班底。

  像秦良玉這種忠國事君的,也不在少數。

  就像川中的苗族和壯族土司,一樣是願意為他征戰,為國立功的。

  對待他們自然是要禮遇有加,好生對待,拉攏到自己這邊來。

  縱使土司制度再怎麼不好,弊端再大,可主要問題也是制度而已,人倒是其次的。

  水西安氏和永寧奢氏,在幾十年百年前,也一樣忠心於大明朝,可經過發展,自然是在變的。

  短時間內,朱由校要是想最快速、最有效、最權威的控制住四川和貴州,還真的缺不了這些地頭蛇的幫助和擁護。

  因此為了向他們這些人表示誠意和他作為皇帝的心胸氣度,當著所有人的面,親自擬寫了一道敕命聖旨。

  以秦良玉多年的戰功,和他一家為大明朝做出的貢獻,敕封秦良玉為大明朝的平南伯、世襲罔替。

  正式以伯爵的勛貴身份,兼領四川兵備、提督軍務總兵官,授封武將第三等的右將軍,領將軍印,以及右軍都督府的左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