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三部合併

  由張之極、工部、內閣主持的兵工廠、軍器局、王恭廠合併之事,經過他們這些天反覆的商議,終於是拿出了一個具體的章程。

  首先把軍器局所有的工匠和其他人員全部清查一遍,重新編本造冊,然後在按照軍器局之前的記錄,從中挑選手藝精湛、老實本分、技術過硬的工匠。

  這三個衙門的人可不少,足有數萬,這重新造冊一事可不簡單,但這事又必須干。

  然後要設立一個專門負責採購精鐵、木材等原料的部門,以後採購的經費直接發到這個部門手上,避免轉手貪污。

  而採購部將由官員、錦衣衛、東廠以及其他多個不同階層身份的人員組成。

  他們這些人的職責各有不同,拿官員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算帳和統計,他們是絕對不準外出採購的,甚至連銀子都不過他們的手。

  他這麼幹的原因也是為了儘量避免貪污,貪污這種事是斷絕不了的,因為總有貪財的人會想方設法去伸手。

  他所能做的,就只有設立一套比較合理的機制和系統,讓他們互相牽制,不要太過火了。

  採購部每個月都要統計一次,將上個月的經費支出全部記錄清楚,然後再由他這個皇帝派人去核查,只要核實的不對,那就整個部門一起受到嚴厲的處罰,這是仿照秦朝的連坐制。

  而如果有主動舉報的,也一樣會受到他的嘉獎,但他並不怎麼抱希望。

  整個軍器局還要大改一次,所有廠房和內部器材設施也要清查核驗,凡是不合格的有破損的全部回爐重造。

  然後整體全部重新裝修一次,軍器局將不在打造火槍大炮這些熱武器,只負責打造刀槍劍戟和盔甲這些冷兵器,其他的全部交付於兵工廠來負責。

  然後在軍器局當中劃出一處廠房,進行全部翻新,派軍隊駐守,裡面所有的器材工具設施用最新最好的,天工院就暫時定在這裡了。

  朱由校有時在想,乾脆不造盔甲了,以後的發展方向肯定是朝著熱武器發展的,會出現新的戰爭方式和戰術,這些傳統的已經開始過時了,將來會被慢慢淘汰。

  但大明的軍隊規模實在是太大了,光是九邊就有幾十萬兵馬,沒個三五年時間,幾千萬白銀根本不要想這種事,現在國力也只能勉強支持他的羽林軍。

  宋應星給他上了一份奏疏,裡面是關於火藥用量、製作等方法,以他認為,既然武器都已經跨代更新了,那這火藥也必然要有所改變,要緊密搭配新式火銃。

  仔細的寫明了,一桿火銃用的火藥當量必須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在製作過程中,要如何防護保管,再到裝填使用,這些流程寫的清清楚楚。

  為了這事,他特意向徐光啟畢懋康這兩位火器方面的大師求問,歷經兩天時間,終於將奏本呈到了他的御案上。

  朱由校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依照他後世的知識又加改了一些方案。

  這個時代的黑火藥,缺點是非常明顯的,最重要是太過容易受潮了,這也是為什麼到了下雨天和潮濕的地方火器就很難使用的原因之一。

  除了火槍自身的缺點外,火藥也是關鍵所在。

  現在已經研製出了燧石擊發的神武火銃,火繩槍的缺點已經被彌補了,可火藥的缺點卻還在,這是不行的。

  而且明朝對於火藥的管理儲存實在是太差勁了,一點都不嚴格,根本就不重視這方面的問題。

  最終自食其果,在天啟六年時,距離皇城僅三公里的火藥作坊王恭廠,發生巨大了大爆炸。

  史書記載,地中霹靂聲不絕、火藥自焚、煙塵障空,火光沖天。

  整個天空都被點亮了,崩塌房屋數萬間、死傷近千人,這場爆炸的規模和破壞力可見一斑。(作者這裡引用的明實錄,明史和皇帝實錄,還有明季北略這些的可信度都不如明實錄高。說死傷數萬人的連野史都算不上,是民間傳說,最早是「天變邸報」中出現的,相當於現在的自媒體。)

  最重要的是,這場爆炸直接導致天啟皇帝徹底絕嗣,他唯一存世的兒子因為爆炸而夭折了,直接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王恭廠大爆炸,到了幾百年後,依舊是一樁大懸案,因為它來的實在是太過突然、太過詭異了,不管你找出什麼原因,都無法去完全解釋清楚。

  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他準備將王恭廠搬走,這實在是太危險了,就在三公里外,說不定哪天就把自己人給崩沒了。

  而且這種地方,很容易成為某些人利用的點,天災時不時的會有,但人禍卻永遠存在,這一點不得不防。

  朱由校準備將王恭廠和兵工廠完全合併,火藥火器一起製作,有些測試等方面的事也會方便很多。

  然後在建造一座廠房,專門用來存放製作好的火藥。

  並且廠房的周圍也要建造起圍牆,派人十二時辰嚴格把守,進出時需要總制張之極的批文。

  王恭廠的舊址他準備改造成軍營,供御林軍駐紮,這樣他們就不必每日往返城內外了,這個位置是絕佳的,距離皇城僅僅三公里,可以說是不二的選擇。

  「大伴,擬一道令旨,王恭廠所有事務全部停下,即刻開始搬遷去兵工廠,由英國公張維賢負責。」

  「從朕內帑撥十萬兩銀,讓英國公將王恭廠好好規劃改造成軍營,除了住所,操場、馬棚這些也不能少,還要建一個倉庫,用來存放武器等物。」

  「奴婢遵旨!」

  一直在旁邊侍奉的王朝輔立刻著筆開始擬寫。

  朱由校則開始了預算,這又是一筆大支出啊。

  經過他的仔細盤算,最後還是不可避免的出了一波血,足足二百萬兩銀。

  這都是從上次那些在午門跪諫官員們辛辛苦苦搜刮來的啊,這還沒捂熱乎就沒了,真是難受。

  這二百萬兩銀,除了擴建兵工廠和搬遷以外以外,短期採購和研發的經費也包括在裡面,還有工匠們的安家銀也占去一部分。

  雖然他的內帑有銀近四千萬兩,但他可不敢當土豪大手大腳的花錢,都得算死才行,要過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