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曠世人傑

  次日一大早,朱由校早早的起床來到了前殿。

  剛剛入宮的袁可立並沒有等多久,便被王朝輔領了進去。

  「臣尚寶司丞袁可立叩見皇帝陛下,恭請陛下聖安!」

  看著下面對自己跪拜的袁可立,朱由校欣喜的說道:

  「愛卿平身!」

  袁可立又磕一頭,然後大呼道:

  「謝陛下!」

  看著這位在後世名聲不顯卻極有作為的真正重臣,朱由校的內心感慨萬千。

  如果不是滿清奪了江山,袁可立的大名必然能夠流芳千古,這位教科書級別的人物,才是真正被埋沒了的第一幹才。

  自薩爾滸之後,大明與建奴二十多年的戰爭中,除了袁可立主動出擊,其他的那些什麼大臣大將無一不是被動挨打。

  袁可立巡撫登萊僅三年,便取得了對建奴真正的大勝,復遼南故土千里有餘,斬奴首不知幾何,救百姓亦是無數。

  他編練的水陸大軍自登萊而出,配合皮島的毛文龍四處出擊,打的建奴不顧首尾,毛文龍多次深入建奴腹地,兵鋒直指建奴老巢。

  在他巡撫的這三年間,建奴再不敢輕易出兵犯邊,猶如遼軍一般,龜縮在城中堅守。

  在他的經理下,登萊兩鎮有兵五萬餘,戰船四千艘,一時成為大明的擎天一柱。

  他麾下大將沈有容、張度,還有歸他節制的毛文龍,簡直是建奴的夢魘,建奴聞此三將之名無不聞風喪膽,甚至不敢應戰。

  他的登萊戰區本是策應遼地正面戰場的,可被他給生生打成了主要戰場。

  時人稱:「一方豪傑皆在老公祖幕下,士氣自倍,人心自歸。」

  而兵戎之盛甚稱規模:「劃城一面,出納戰艦,黃龍青雀,首尾相接,萬櫓千帆,簇簇其中。」

  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策反降將劉愛塔,給了一向自信的老奴當頭一棒,建奴在遼南失地千里,損失慘重,老奴經此雙重打擊,甚至一度臥病。

  在那個黑暗時期,他給了大明新的希望和光明,他用實際行動證明,建奴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可惜好景不長,袁可立履立戰功,遭到了朝中官員的嫉妒,他們聯合起來打壓排擠,而因為袁可立立有大功,皇帝也非常看好他。

  朝中官員正是抓住此點,聯名上書皇帝,將袁可立明升暗降,調離登萊。

  後於天啟四年,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在這一年策劃並實施一場針對東林黨人的陰謀,袁可立牽扯其中,只得辭仕歸家。(那些說魏忠賢是救世主的仔細去了解一下。)

  他麾下大將沈有容聽說此事後,毅然辭去總兵官之職,離開了登萊。

  而毛文龍也因此失去了最大的支持,不管是新巡撫還是朝中的閹黨和東林黨,都視他為無物,基本上淪為了「孤魂野鬼」。

  後在與建奴的交戰之中,大將張度戰死,至此,登萊東江三鎮三大將去其二,而遠在敵後的毛文龍也只得做起了生意勉強度日。

  袁可立的去職導致剛剛有所好轉的局勢迅速面臨崩潰,建奴失去了牽制後,再次將主要戰略重心放在山海關,遼軍連遭大敗,關外形勢岌岌可危。

  此時朝中終於有人想起了袁可立,並在朝會上複議,是否詔令袁可立官復原職,繼續巡撫登萊。

  但遭到了閹黨和東林黨的共同反對,為了一勞永逸,他們在廷推上一致諫言由袁可立去南京擔任戶部尚書,皇帝同意了,袁可立從此遠離北方。

  又過三年,東江鎮總兵官、平遼將軍毛文龍被袁崇煥矯詔殺死,東江軍民之心崩潰,當日袁可立復遼的三大將就此黯然退場。

  威名遠播的登萊東江三鎮徹底崩潰,不復當初,袁可立耗費三年時間打造的防線戰場一朝盡喪。

  而此時的袁可立早已向朝廷辭官,他於家中聽說此事後,心力交瘁,一病不起,不久後辭世。

  後來奴酋皇太極稱帝立國,震驚天下,有一名官員這樣說道:

  袁可立未出,金人陷瀋陽陷遼陽又陷廣寧,京師戒嚴,朝野震動。

  袁可立出鎮,修戰艦練強兵聯諸島收遼南,策反降將,主動出擊,退敵於千里之外。狡虜蜷伏一隅,三年不敢動。

  上兵伐謀,良將不戰。袁可立之戰,貴在主戰,貴在不戰養威,不戰而屈人之兵,善戰而以戰止戰。

  舳艫列陣,奴酋膽寒。

  袁可立去職,張度死柳河敗,閣老不能持遼局。(這個閣老說的就是孫承宗那個名不副實的老匹夫!)

  金人無懼,勞師襲遠,掠覺華攻寧遠,玩「議和」斷邦交,弄明師於股掌之上。

  文龍死,登萊潰而朝鮮又殘,大明再無完甌。

  袁可立去留天壤有別,高下立見。

  人奪可立天奪大明。

  惜哉!

  「愛卿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啊,民間都說愛卿是在世青天,朝中官員也無一不稱讚愛卿品德,朕可是早就想見見連爺爺都誇讚不已的人了!」

  袁可立連忙躬身說道:

  「臣汗顏,這只不過是外面虛傳而已,臣也不過是普通人,在其位謀其事而已,臣既然在朝中為官,那自然是要秉公執法,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好一個普通人啊,愛卿此言可是令得那些尸位素餐、欺良壓善之人無地自容,愛卿還是太過自謙了,這可不好!」

  「那些所謂當世大儒、能臣仕子在朕面前無一不是誇誇其談,吹噓自己多有才華,朕今日見了愛卿可是與這些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啊,要是讓他們知道了,朕都想不出他們的臉皮該如何放。」

  正如歷史所言,袁可立與那些庸才的差距太大,光是從這自謙的態度來看,就高下立判、孰優孰劣。

  不像某些沽名釣譽的老匹夫,自以為是帝師就了不起,彈劾這個又彈劾那個,顯得他自己多厲害一樣。(就是說孫承宗這個老匹夫,沒有他,大明國運保底至少加十年!)

  「陛下謬讚,臣實在擔不起這等名氣,只是陛下所言不錯,如今的朝堂,遍布歪風邪氣,不論皇親國戚還是勛貴官員,處處在攀比,臣也深厭其煩!」

  朱由校感慨道:

  「看來愛卿還是個明白人啊,能在這混世中堅定初心,可是極為難得,愛卿可比朝中大部官員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