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想法實在是太過簡單和理想了,幸好有程國祥這樣的臣子發現了問題所在,更關鍵的是他直言敢諫,及時提醒了。
「是朕太想當然了,不過雖然實行起來難度大,但朕依然不會放棄,可以在想其他法子嘛!」
「此事也不急,戶部先按朕剛才所說去辦,將養殖的廠房建起來,在於各地尋找合適的公牛,先繁衍出牛犢再說。」
見皇帝話畢,徐光啟連忙上前道:
「陛下,臣有事奏!」
「子先先生但說無妨!」
得到了皇帝的允許,徐光啟俯身拱手行禮道:
「陛下,國庫錢糧如今頗為緊張,陛下昨日也是嚴令臣等,要用國庫的金銀去往江南購糧,如要建造廠房,所需錢財必然耗費極大,要是如此下來,豈不是兩相衝突?」
「這購買材料,徵發徭役民夫,以及工匠等諸事靡費甚大,沒有個幾十萬兩銀此事恐怕辦不下來,依臣來看,只能其二選一!」
「閣老所言極是,但朕早有計較和打算,不過這徭役民夫就不必徵發了。」
「王伴伴,將那副圖紙拿出來,讓諸位臣公看看!」
王朝輔聽言迅速打了個手勢,丹陛下的兩個小太監拿著圖紙一路小跑上前,然後於這些大臣的面前展開。
這副圖紙所畫的就是最為簡單的那種圈地,選一處地方用木欄圍住,然後在裡面搭上木棚,平時將牛放出來,晚上在將牛關進去,是最為簡易的那種,基本上也就有個遮風擋雨的作用。
「朕知道國庫維艱,所以也將成本壓制到最小了,到時戶部只需準備好木材,選好地址即可,至於建造之事可交由工兵營!」
「此事就由戶部直接與英國公交接吧,不必在來上奏了。」
眾臣也認為這是眼下最好的辦法了,陛下並不是那種揮霍無度之人。
朱由校手指輕輕點著御案道:
「百姓迂腐無知,可以用律法來約束,大司寇,刑部迅速以此事拿個章程出來,編一條律法入大明律,等完善後在呈報於朕!」
「這條律法不能太過苛刻,但也要有效的能夠讓老百姓自覺守法,這其中分寸就由你們自己去把握,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看得懂聽得懂,不要整那些文鄒鄒的話語。」
「臣遵旨!」
「大司馬,兵部也即刻開始查驗宣大軍的軍功,該發的賞銀要一分不少的呈報上來,該記軍功的也不可遺落,全部要入冊!」
九邊軍鎮是一定不能亂的,九邊一亂,那麼整個大明都會受到影響。
明末歷史上的那些起義軍核心骨幹成員就是九邊的逃兵逃將,大明朝廷常年拖欠軍響,每一年都有人在不斷的逃亡。
除了朝廷沒錢以外,那些文官才是真正的起到關鍵作用,只要朝廷往外面運銀子,沒出京師已經只剩下六成,到了地方上那些御史兵備和武將在分一波,真正的到軍士手中的響銀寥寥無幾。
而明末又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時期,加上在遼東與建奴的戰爭全部以慘敗而告終,朝廷更是無暇顧及這些邊鎮了,邊軍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飯都吃不飽誰還會為了你賣命?
就算是歷史上的天啟皇帝不死,以他那本身的才能,大起義一樣會爆發,因為只是大勢所趨,只要軍備的問題沒有解決,起義就不會消失,張獻忠不就是邊軍造反嘛。
魏忠賢雖然發了軍響,但他也沒少從其中上下其手的貪污,可以說貪的最狠的就是他。
甚至連東江鎮毛文龍那每個月一萬的響銀他都不放過,可以說是貪到了極致,這種流氓混混出身的人,眼睛裡除了錢沒有其他任何東西,所謂的忠君報國簡直是笑話。
至於說他向商人富戶收稅,這事也確實是有,但效果簡直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明朝的國庫並沒有因此而大豐收,皇帝的內帑也並沒有因此而塞滿。
他的力度實在是太小,而且他之所以向這些人收稅,並不是為了皇帝和朝廷,更多的是滿足他自己的私慾和報復之心。
王在晉鄭重其事的回道:
「稟陛下,此次北征,臣發現了邊軍諸多弊端,雖然此戰宣大軍並沒有敗,但如不整改,邊軍就會越來越不堪用!」
朱由校面露喜色的點了點頭,王在晉這種務實的人在明末這個環境下還是非常難得的。
他在歷史上是繼熊廷弼之後的遼東經略,而且他的戰略與熊廷弼出奇的一致,他向皇帝上奏的大致內容就是「拒奴撫虜、堵塞守關」!
他上任之時,清楚的知道遼事已經大崩而壞,大明在遼東根本無力與建奴對抗,於是建議以山海關為據點布置防線,在關內伺機而動,掌握戰爭主動權,而他的的想法卻遭到了孫承宗和袁崇煥這兩人的極力反對。
孫承宗更是藉助帝師的身份直言向皇帝奏報王在晉不行,請求撤換,相比於王在晉,孫承宗顯然更得皇帝的信任,於是不久以後王在晉就被發配去了南京養老。
而不過幾年而已,一切都如王在晉所預料的一樣,建奴頻頻出擊,打的山海關外、遼西以內的明軍哭爹喊娘。
皇太極更是在崇禎四年再一次發動了決定性的戰役,大凌河之戰。
此戰明軍大敗,建奴再一次獲得戰略上的極大勝利,一戰消滅了大明在關外最後能夠有機會反撲的明軍精銳。
孫承宗耗費重資打造的防線還沒發揮作用,就猶如土雞瓦狗一般被皇太極踩在腳下,連一塊磚頭都不剩。
所謂的關寧錦防線,前期確實發揮了不少的作用,但皇太極是何等人?人家嘗試了幾次發現不行以後立刻避重就輕,任你正面的城池修的如何怎麼堅固,我不打你正面,我繞路過去直接打你的後方。
崇禎年間建奴五次入寇,直入大明的京畿腹地,甚至都要打到長江邊上了,而朝廷耗費幾千萬兩銀所打造的關寧鐵騎和關寧錦防線一點屁用都沒有。
袁崇煥率領的關寧軍只敢跟著皇太極的馬屁股後面吃灰,建奴都懶得鳥他。
「輔臣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邊軍也確實是需要好好整改了,既然輔臣已有此想法,盡可上呈奏報,朕會仔細看的!」
要不是當今皇帝尚武知兵事,王在晉今日是絕對不會提起此事的,否則那些文臣武將的連番聲討,就算是他這個內閣輔臣也頂不住這種壓力。
兵事時暫時議完了,可還有一堆政事等著朱由校去處理呢。
「諸位,陝西布政使上奏,因今年數月的暴雪導致陝西各地缺糧少耕,今日就將此事也議一議吧,先拿個章程出來,免得萬一有事,朝廷也有所準備!」
對於災情這種事,必須要未雨綢繆,有了天災才會將人禍的危害無限放大,現在交通信息極其不便,如果真的等大災爆發,流民四起,等地方的信使到達京師之時,人已經不知道餓死多少了。
「稟陛下,臣建議先行押送一批糧食趕往陝西,以備萬一,另外臣請奏,請陛下下令,讓北方各地各省的御史立刻將他們所管轄之地的實況奏報至內閣。」
自宋應星擔任工部尚書以來,這可以說是他頭一次在會議上發聲了,在他剛剛上任之時,一直都在學習和了解工部的職責和分管的事務,畢竟他從來沒有當過官,對於這些不甚了解。
見皇帝沒有要詢問的意思,刑部尚書薛貞問道:
「大司空可與我等解釋一番這是為何?」
宋應星先向皇帝行禮,隨後說道:
「臣對於天象之事略知一二,臣在年初之時就一直關注今年數月的暴雪,敢問陛下和諸位臣公,這個冬天是不是比往年更久?積雪是不是比往年更多?」
一聽宋應星之言,在場的大臣都露出了沉思之色,今年的情況確實是這樣,可這又能代表什麼呢?
張瑞圖依然不解的問道:
「大司空可否說的具體仔細一點?」
上首的朱由校說道:
「大司空的意思是,既然陝西有天災,那麼北方的其他各省恐怕也多少受到了波及,大司空是怕今年不止陝西一省有此像!」
「陛下聖明,臣的意思確實是這樣,以臣的淺薄見識猜測,今年恐怕是大災之年,朝廷當及早準備預防,免得到時手忙腳亂,導致天下流民遍地!」
「大司空此言怕是過了吧,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除了陝西有災像,其他各地都是一切正常啊,不然其他的巡撫和布政使也早已遣報入京了。」
吏部尚書王紹微還是有一些不信,如果真的如宋應星所說,今年是個大災之年,那肯定會有如陝西一樣的前兆,而現在並沒有發現,也難免讓他們質疑。
遭到別人的質疑並沒有讓宋應星改變自己的說法,只見他回道:
「大司徒,這並非是我在妄言,而是事實如此,今年的寒冬如此嚴重,不可能只有陝西一省受到影響,大司徒何不想想,或許是陝西的災像已經到了地方衙門不可控制的地步呢?」
「地方衙門的奏報此時或許正在路上呢,亦或不敢上報?」
宋應星此言一出,立刻驚醒夢中人,這種情況下,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
而之所以其他各地沒有奏報,可能是現在還不是太嚴重,地方衙門還能控制的住,而這其中,也不排除地方官員隱瞞不報的情況,畢竟這種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這些人為了自己的仕途和私心,是有極大的可能置百姓於不顧的,畢竟發生這種事,縱使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也難免遭罪,而他們同為一個階層,又都是文官,可以說極為了解了。
而在上首聽的津津有味的朱由校也支持宋應星的說法,這種事簡直是家常便飯。
「大司空睿智,是在下心急唐突了!」
就連帶著質疑之聲的王紹微此時也覺得宋應星說的完全正確,他的話語確實是切合實際沒有妄言。
朱由校也在心裡暗道,宋應星確實是大牛,在這個時代根本無人可與他相比,毫不誇張的說,他的腦海中包羅萬象,恐怕不比一本百科全書差,否則他也寫不出天工開物這樣封神的書來。
「大司空的擔心不無道理,此事關乎天下蒼生百姓,茲事體大、馬虎不得,不管情況具體如何,朝廷都應當做好萬全的準備。」
「內閣迅速擬旨,司禮監加蓋印璽,火速急傳北方各地的省府官員,讓他們立刻將地方的具體情況傳報回京,如有延誤和消極者,下獄論罪、絕不姑息!」
「告訴地方上的那些官員,此事朕給他們一次特殊的權利,只要是關於災況的,他們可越級奏報,如果巡撫和布政使不管,知府縣官都有權自己將奏報呈報入京,但記住了,只此一次,也唯有此事才可,讓他們按實際情況來。」
見皇帝如此重視此事,眾臣立刻齊聲呼道。
朱由校微微抬手,又對王象乾說道:
「待聖旨擬好以後,元輔速遣官吏將旨意交於北鎮撫司,讓他們帶著旨意即刻啟程出發!」
說完又對著身旁的王朝輔說道:
「王伴伴,告訴許顯純,此事務必要辦好,為避免地方官員陽奉陰違,負責傳旨的緹騎多派一點,到了地方上好好轉轉,跟老百姓了解一下實情!」
「遵旨!」
君臣又在乾清宮議了議其他的政事,基本上都不是什麼大事,只是有些東西需要皇帝點頭才可蓋印,因此一直拖到了現在。
大事議畢,朱由校起身轉了轉脖子,伸了個懶腰後說道:
「沒其他的事,今日就先到這裡吧!」
這個會開了也有兩個多時辰了,朱由校也感覺有點累了,大臣們見皇帝面露疲憊之色,也及時告退而去。
現在的北方氣候已經轉溫了,可以說這段時間是一年當中最舒服的時候,朱由校就這樣在龍座上小息了一會。